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162 章 文学与文化影响力23
    鸟山石燕的“百鬼夜行”中,许多百鬼都来源于华夏。

    李世民是叹为观止。

    “这日本,真是什么都能抄大唐的,还能抄了之后改成自己的,真是佩服。他们就没有自己的文化吗”

    连鬼怪文化都抄袭,这种鬼故事不是父母为了吓孩子随口一说、文人为了影射某个官员以鬼叙事一写,就出来了吗

    鬼怪不自己想还得抄大唐的

    比如画図百鬼夜行上篇阴开篇就有关于木魅的绘述

    “木魅,木中精怪也。”

    木魅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华夏的说文解字“魅,老物精也。”

    唐代诗鬼李贺曾写过一首神弦曲,诗中说“百年老鸮成木魅”,白话可译为百年老鸮鸟幻化成了精怪。

    李贺“”

    他好像知道后世人为什么称呼自己为“诗鬼”了。

    木魅在日本可归为付丧神。“付丧”是指老旧的物件因不再使用而被魂灵附着变成了妖怪。比如涂佛、灯笼鬼、骨伞、木魅等。无论是名称还是成精方式都与华夏的“魅”基本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现今日本传承的妖怪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付丧神。

    如,“白容裔”是破旧的抹布年久化成的妖怪;“暮露团”是旧和服化成的妖怪;“云外镜”是镜子历经百年后化而成的妖怪。还有“瓶长”是祭祀用的酒瓶和花瓶化成的妖怪。

    “瓶长”是日本古代祭祀时用来装米糠酱的瓶子,相传长长的瓶子装满了米糠酱就是装满了长久的福气,可以用来祈福。可随着时代发展,各种祭祀仪式逐渐消失,这种瓶子也被人遗忘了,就化成了付丧神。

    “这不就是物老成精吗,还叫什么付丧神,说得好像不是华夏的东西一样。”清朝,纪晓岚听着所谓的“付丧神”恍然大悟。

    他的作品里也有类似的,什么擀面杖年老成精,门栓年老成精,都是因为年岁太久但是不再使用化为妖怪。

    而这些妖怪在华夏自古以来的精怪中非常常见。

    崆峒问答曰“人之假造为妖,物之性灵为精,人魂不散为鬼。天地乖气,忽有非常为怪,神灵不正为邪,人心癫迷为魔,偏向异端为外道。”又曰“妖则去其人。“其意在于妖是由人造或者人化成的,而是我们说畜生植物是成精,而怪指的是异物。”

    在华夏古代典籍的定义中,植物、动物生了灵就是成“精”,物品生了灵就是成“怪”,所谓的付丧神,在纪晓岚眼中,都是“怪”。

    日本鬼神文化中有大量的付丧神也与时代背景有关系。日本因为地理环境,比较依赖海外贸易,海外运来大量外来物品,抢占了日本国内的市场。老一辈的日本人因为物资匮乏非常爱惜物品,因此借着付丧神的概念来提醒年轻人爱惜物品,这也形成了日本的“惜物”文化。

    赵光义对日本人的这种作法非常欣赏“

    名义上是写鬼,实际上都是写人。哪怕是鬼怪故事,本身也应该起到教化作用。”

    就像他让人修太平广记,也收录了大量的神仙志怪故事,但并不是因为自己喜好,是为了教化之功。

    比起枯燥的教学故事,神仙志怪的教化故事听起来有意思多了,所谓寓教于乐,不正是如此

    赵光义摇头晃脑,欣赏着面前刚刚成型的太平广记非常得意。

    天幕肯定要夸他,这本书集宋和宋以前的唐传奇、魏晋志怪小说于大成,若不是这本书,多少故事都失传了。

    日本的鬼怪文化不止是受到大唐影响,还有唐时以前的,比如汉朝。

    “怪哉”是华夏神话传说中的一种怪虫,最初在汉朝的东方朔传有记录。

    宋朝太平广记汇总了许多古代典籍,其中就包括东方朔传。文中记载“汉武帝幸甘泉,驰道中有虫,赤色,头牙齿耳鼻尽具,观者莫识。帝乃使东方朔视之。还对曰此虫名怪哉。是怨气所化,入酒可溶。”这也就是华夏“怪哉”最早的记录。传到日本后,鸟山石燕在今昔百鬼拾遗中仿照“怪哉”创造了“否哉”。

    “怨气所化,入酒可溶”刘彻阴森森看着东方朔“朕幸甘泉宫时有见到这怪哉虫子既然你说有,那就给朕找来看看。”

    东方朔“”

    这让他去哪里找,就算真找到了,也不敢真下酒服用啊。

    在世界许多国家有迹可循的妖怪,最出名的要数飞头蛮。

    关于飞头蛮的传说,最早源于晋代搜神记卷十二“秦时,南方有“落头民”,其头能飞。其种人部有祭祀,号曰“虫落”,故因取名焉。”

    除搜神记外,华夏许多古籍中都有关于落头氏的记载,描述也大致相近。主要是说落头氏一族在南方,他们头颅能离开身体飞行,通常在晚上活动然后在破晓时头颅才回归身体。

    比如西晋张华所著的博物志中有记载,“南方有落头虫,其头能飞。其种人常有所祭祀号曰虫落,故因取名焉。其飞因晚便去,以耳为翼,将晓还,复着体,吴时往往得此人也。”

    三国时期的吴人万震所著的南州异物志中记载︰“岭南溪峒中,有飞头蛮,项有赤痕。至夜以耳为翼,飞去食虫物,将晓复还如故也。搜神记载吴将军朱桓一婢,头能夜飞,即此种也。”

    明朝费信所著的星槎胜览记载“尸头蛮者,本是妇人也。但无瞳人为异,其妇与家人同寝,夜深飞头而去,食人秽物,飞头而回,复合其体,乃活如旧。”可以看到,非常丰富了。

    费信“我的星槎胜览明明写得是郑和下西洋后在海外的见闻,怎么被归类到志怪小说了”

    他二十二岁时,就被选入郑和船队,跟随郑和船队一起前往西洋。

    从1409年到1433年,费信四次下西洋,在郑和第三次和第七次下西洋时期,作为远

    航随员之一跟随郑和出使各个国家和地方,亲眼见过不少海外国家和地区的状况。

    回国后♂,费信在1436年著成星槎胜览一书,记录当时跟着一起经过的40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的诸多状况。特别是非洲国家的地理位置、山川形胜、社会生活、商业贸易、宗教信仰、物产资源等情况,可谓是呕心沥血写得海外见闻书籍,怎么在后世眼中被归类在志怪书籍里

    “海外真的有那尸头蛮妇人”费信夫人看过丈夫的书稿,对那笔下各个风俗奇特的海外非常好奇,“你亲眼见过”

    看似不经意的一问,让费信脸色尴尬起来。

    良久,他才承认“没有,但是当地人都这么说。”

    费夫人露出了然的笑容“所以,你就人云亦云了”

    费信尴尬地点点头,很快换了新纸铺在书桌上“不行,马欢、巩珍都在写海外见闻,他们肯定会嘲笑我的尸头蛮写得像鬼故事,不真实。”

    1416年,马欢开始撰写瀛涯胜览,一直写到了1451年,足足写了35年。

    1434年,巩珍开始写西洋番国志一书,他也随郑和下过西洋,西洋番国志一书也是在记录郑和船队所经二十个国家的风土人情。

    还有航海医生陈良绍写了遐观集、匡愚写了华夷胜览,都算是费信的同行,写得都是海外见闻。

    但是其他人的著作都是正儿八经的海外见闻,就自己的被归类在志怪小说,费信觉得太丢人了。

    他要考据一下,重新改改,不然都没脸去见郑公

    不只在华夏,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有记载如落头氏这样奇怪的存在。它们的传说相仿,只不过名字有所不同。比如马来西亚的庞南加兰。菲律宾的魔女马纳南加尔。

    费信一拍大腿“难怪”

    他算是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误导了,原来海外也有这样的传说故事

    他是把当地的志怪故事当真了

    另外,在南美安地斯山脉原住民中也有关于飞头的传说,传说它能以耳朵为翅膀在空中飞行,喜欢蚕食频死之人的灵魂。而这种头与身体可游离的怪物,现在最有名的仍是日本妖怪“飞头蛮”及由飞头蛮衍生而来的“辘轳首”。

    武曌看向上官婉儿,虽然什么话都没说,上官婉儿已然会意。

    “陛下,臣会鼓励民间文人多多创作,志怪小说也会有的。”

    明明是华夏的飞头蛮,在海外竟然最有名的成了日本妖怪,这不就是抢华夏的鬼怪文化

    鬼怪鬼怪,生前本就是华夏人,死后也得是华夏的鬼,怎么能成为那日本的。

    武曌微微颔首,有些后悔“早知道,朕就不应允日本改名,还叫倭寇多好。”

    也或者说,那时满朝文武到处是反对者,日本挑选了一个最好的时机来上贡国书,让她为了得到藩属国的支持答应了改名。

    “陛下,还有机会。”上官婉儿安慰

    道,“上次日本使者趁您喝醉酒提出改名,下一次您也可以趁着醉酒再改回来。”

    拳头大才是硬道理,上位者想改,不愿意又如何

    武曌点头婉儿聪慧,此举不错,朕记下了。”

    从宋朝开始,鬼怪小说多了许多说教意味,开始朝着儒家说教发展嗯,从日本人的吸收来看,很明显是嫌弃地,一般主要改得就是末尾的说教。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显然孟子对人性十分了解。

    赵匡胤“”

    熟悉的味道又来了。

    他看向弟弟赵光义,面无表情的模样让赵光义全身出现幻痛,好像已经在被兄长的目光殴打了。

    宋朝不止瞧不上武学,也瞧不上志怪学。

    从宋朝开始,志怪学的写作群体发生了很大改变。

    首先,这也与统治者的态度有关系。

    汉魏六朝时期,谶纬、方术等神秘知识盛行,也导致上到帝王下到平民百姓都相信鬼神之事;唐朝时期,佛道盛行,对鬼神之事有了各种新的解释,内容更加丰富;

    建国之初,宋太祖登基之始,下诏禁纬书“惧其惑民志以繁刑辟。”开始严格管控谶纬、方术、天文、地理等神秘知识。

    太平兴国间,宋太宗又将数百名天文、相术之士“黥面流海岛”。从中可以看到统治者的态度,对于神秘知识都是严厉的打压政策;

    除了统治者,士大夫阶层对神秘学也是否认的。

    欧阳修在正统论中,主张对“五德终始”这类“怪奇放荡之说”应“奋力而诛绝之”。而后,在论删去九经正义中谶纬札子中,他又主张应删去九经正义中的谶纬之文,“使学者不为怪异之言惑乱”。

    在新唐书新五代史中,欧阳修对各类神秘知识的否定态度也非常明显。

    欧阳修的态度,代表着当时士大夫阶层的主流观念在整个宋朝,士大夫阶层对于这类神秘知识多是一种排斥、否定的态度。

    正因为上层的排斥,宋朝志怪小说的创作者主要是平民,与前朝有了很大差别。

    从魏晋到唐再到宋,志怪小说创作者的身份阶层与地位逐步下移。

    从曾经的魏文帝曹丕之列异传、梁元帝萧绎之仙异传、宋临川王刘义庆之幽明录、齐竟陵王萧子良之冥验记这样的皇室贵族,出身宰相世家的段成式之酉阳杂俎、进士出身的牛僧孺之玄怪录、进士出身的张读之宣室志、进士出身的戴孚之广异记这样的知名文士阶层,逐步下沉到了社会中下层。

    伴随着创作者的阶级下沉,志怪小说的题材也涌入了更多的小人物,诸如商贩、婢妾、娼妓、牙侩、僧尼、落魄文人等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洪迈的夷坚志,文中世贤卿大夫,盖寒人、野僧、山客、道士、瞽巫、俚妇、下隶走卒,各有风采,相当多的故事取材于平民百

    姓的市井委巷之说。

    夷坚志为洪迈晚年所著,记载的是传闻的怪异之事。这部书搜罗广泛,卷帙浩瀚,为宋人志怪小说中篇幅最大的一部。内容多为神仙鬼怪,异闻杂录,禨祥梦卜,记载了宋人的一些遣文轶事、诗词歌赋、风尚习俗以及中医方药等。宋元以来,有不少话本和戏曲都取材于夷坚志故事。

    洪迈其实也属于士大夫阶层。

    洪迈的父亲洪皓,宋徽宗时期出使金国被扣留15年,矢志不改,有“苏武第二”之称。

    洪皓有八个儿子,最出名的就是长子洪适、次子洪遵、三子洪迈,世有“三洪”之称,与北宋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苏”齐名。

    世传“一门三丞相四学士”之美誉皆为正一品,说的就是洪皓父子四人。

    老大洪适看着三弟,开玩笑道“想不到,你竟然也能文名远扬。”

    老二洪遵拍拍弟弟脑袋“嘿,恭喜恭喜,总算赢过两个哥哥一回。”

    洪迈“”

    够了,不就是一个是状元一个是榜眼吗,他好歹也是进士出身,用得着一直这么刺激他吗

    老大洪适,科举榜眼,官至右丞相、太师、魏国公,怅然仰天“哎,我不过写了四十卷古文字学专著释隶,也不知后世如何评我。”

    老二洪遵,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少师、信国公,开始补刀“我也不过写了本钱币学专著泉志,也不过是喜欢金石学,还是比不上三弟的鬼怪有趣啊。”

    洪迈“”

    在宋朝,流行经史学、金石学,如天幕所说,士大夫阶层其实是看不上他的志怪小说的。

    但是,天幕偏偏就只介绍他的志怪小说。

    洪迈咧嘴一笑“大哥,二哥,别担心,也许你们的著作已经失传了,根本不用考虑后世如何评价。”

    洪适“”

    洪遵“哟,老三的嘴比刀币还利害,进步了”

    洪迈此人生平写了很多作品,比如文集野处类稿、志怪笔记小说夷坚志,编篡万首唐人绝句,最出名的就是笔记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和北宋沈括梦溪笔谈齐名,梦溪笔谈以科学技术见长,容斋随笔则长于史料和考据,被公认为研究宋代历史必读之书。

    宋孝宗赵昚非常喜欢容斋随笔“容斋随笔虽然名义上只是随手所写的随笔,实则内容丰富,研究深入,我朝大臣应该多多学习。”

    沈括饶有兴趣“与我的梦溪笔谈齐名可惜,似乎与我不是同一个时代的,这么有名的书我都没听说过。”

    洪迈则是扬眉吐气地看向两个哥哥看吧,不止是志怪小说,我研究的史学书籍也被夸不错

    宋朝还有一本西山一窟鬼,大家可能觉得耳熟,这不是金庸先生武侠小说里的大侠组合吗

    金庸先生武侠小说里许多人物都是有原型的

    ,这个“西山一窟鬼”也是,原本是宋朝的一本志怪小说,讲述吴州秀才经人介绍,娶了娇妻,收了美婢,日子过得好不惬意。结果后来发现,娇妻美婢包括媒人、房东等人,全是鬼武侠小说里的十位大侠长须鬼,大头鬼,煞神鬼,无常鬼,丧门鬼,笑脸鬼,催命鬼,吊死鬼,俏鬼,讨债鬼等,显然是化用了十位鬼。

    唐朝的小说家受到启发。

    3本作者西羚墨提醒您最全的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尽在,域名

    “鬼怪和大侠还能有关系”

    “别说,这种用鬼怪名字当绰号的大侠,一听就阴风阵阵,让人印象深刻。”

    “我大唐的侠女出名,鬼怪也出名,后世都用上了,咱自己怎么能不用”

    一句话说得众多文人齐齐附和,各个兴起了创作冲动。

    有的准备天幕结束后再回去创作,还有的已经等不及,现在就铺好纸笔,一边看天幕一边奋笔疾书,写得狂草那叫一个潦草,自己最亲近的仆人都看不懂。

    但是不要紧,自己能看懂就行。

    当然,宋朝官方也有小说,比如太平广记。不过这其实是一本总集,不算创作。

    太平广记是华夏古代第一部文言纪实小说的总集,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叫做太平广记。

    全书500卷,按题材分为92类,如“神仙”“女仙”“鬼”“精怪”“狐”“感应”“谶应”“名贤”“廉俭”“气义”“知人”“精察”“俊辩”“幼敏”“豪侠”等。太平广记搜集了许多宋代之前的小说,其中神怪故事所占比重最大,比如神仙55卷、女仙15卷、神25卷、鬼40卷。由此可以看出华夏小说的倾向。

    太平广记引用的书籍很多,达400多种。这些书籍大都已散佚,仅在本书内存有佚文,许多六朝志怪、唐代传奇作品,全赖此书得以流传。

    赵光义

    就这

    他的太平广记虽然是收集前朝的书,但修书也是一大功绩,天幕就这么带过了

    但是整体来说,宋朝的志怪小说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式微,但是科学、经史学得到了大力发展,更加偏向务实,少了唐人文采斐然、藻绘可观的想象力。

    不止赵光义失望,宋朝民间的创作者也有些失望。

    绿窗新话的编者风月主人,低头看看手中的书,冥思苦想。

    他的书写了大量的人鬼恋爱故事,因为市场上喜爱“风月”,是一本非常风月的志怪小说,还比较受欢迎,本以为天幕会提一笔,却完全没提,失望中又有些了然。

    天幕好像更注重原创,他虽然写了很多市井鬼怪,但是大部分故事都是节录或改写前人志怪、传奇、野史笔记而成。

    比如刘阮遇天台女仙原出幽明录,玉箫再生为韦妾原出云溪友议,崔生遇玉卮娘子原出玄怪录,星女配姚御史儿原出异闻集等等。

    “原创,我宋人

    难道不能原创”风月主人突然升起一股拼比心,不,我可以。大宋以文治天下,我也是大宋文人,必须可以”

    现在我们来到明清,明清时期,开始有了大家熟悉的僵尸小说。

    先说明朝。

    明朝的志怪小说也很有特色,出现了三种类型的小说汇编。一种是嘉靖年间,汇集了唐朝传奇的虞初志,里面也有收录鬼怪小说,比如周秦行纪、离魂记、东阳夜怪录,都是名篇佳作,文学水平比较高;

    第二种是以王世贞所编的艳异编为代表的“艳异”类小说汇编。“艳”指的是香艳的情爱故事,“异”指的是奇怪不合常理的故事,比如各种鬼怪小说。在艳异编的影响下,还出现了广艳异编、古艳异编和续艳异编;

    不过发展到后期,逐渐突出“艳”而忽视“异”,变成了重点以“艳情”为重心的小说汇编。

    嘉靖皇帝朱厚熜“”

    为什么,每次一到大明,一到嘉靖年间,画风突然大变

    他好不容易坚持上朝不修道了,大臣们谴责的眼神看得他又想回去炼丹了。

    但是一想到继续炼丹要被骂,朱厚熜还是强忍着不悦,继续听着,脑子里在疯狂骂文人。

    第三种就是主要以志怪小说为编纂主体的说郛。

    明朝的鬼怪小说比较矛盾。一方面因为明朝以理学为主,鬼怪小说中说教意味浓重;

    另一方面,因为朝败,帝王荒淫,明朝自中期开始,社会上流动着对物质的享受和感官刺激的潮流,社会上性病流行。卖春宫图、的店铺随之出现,好男风的习俗盛行。

    上行下效,“好色”之风蔓延,明朝的“鬼怪小说”会着重写“女鬼”的美貌,和男主对“女鬼”美色的心动,后期的交往与唐朝时更重感情与功名不同,更重视“相与欢”,也就是肉欲刺激的层面。

    荆咕放出几篇作品,套路非常雷同。

    一开始是男子孤身一人,在荒郊野岭、在破庙、在桥上、在雨夜、在老宅子里,各种地方,艳遇某位可疑女子,或者说是“女鬼”。

    然后重点描述一番女鬼多么多么美艳

    交谈,拉扯,再次进入重点宽衣解带上枕席。

    关于如何上枕席,描绘的手法非常丰富“抵夜同入小阁,遂偕缱绻”、“张目挑之,遂偕枕席”、“延始惧而竟莫能自制,相与欢”

    朱元璋看得双眼木然。

    他已经对后代子嗣的好色无语了。

    一个个不缺女人,为什么还能如此荒淫

    皇帝都没带好头,难怪天幕说“上行下效”

    但是主播也很无语。

    荆咕叹气其实咕咕真得很不想再说了,这样容易让人怀疑主播是什么不正经主播,只知道看艳情小说。

    但是,真的逃不过谁能想到我讲个鬼

    怪小说都能遇到这种题材

    阴嫚公主十分同情“这个咕咕也是不容易,看这种小说,又不好看又恶心人。”

    嬴政的眉心跳了跳,看向六国之人眼里带着深思。

    若是六国贵族都是这种好色之徒就好了,他打下六国可能比现在更快。

    刘彻看笑话看得很开心“这明清,啧啧,真是比我们大汉差远了。”

    大臣们交头接耳“我们还是自己动手写吧,就像大唐文人一样,多写点好的,正常的。”

    “不然后世子孙看得全是明清那种小说,苗子都得长歪了。”

    “指望后世子孙不行了,后世文人全抄汉唐的,我们大汉文人不能比不过大唐。”

    话说到这里,文人互卷的氛围就烘托起来了。

    一时间,连什么政斗什么风雅上青楼都没兴趣了,他们有更伟大的事业写作为后世文明延续而写为后世子孙洗眼而作

    要是明朝皇帝能看到,咕咕一定要跟老朱提提意见,别总是想着约束女性,看看你们大明的男人,简直憋得要变态了似的,一个个像色中饿鬼,连女鬼都不放过要搞黄色,真得是。

    要缠足,还不如给男人缠。白天抬轿子去朝廷上朝,下朝了抬回家继续办公,让他们没时间去耍流氓,精力全部放在工作上。像我们现代,工作996,007的,半夜零点还在加班,累得连生孩子的兴趣都没了,直接解决问题。

    朱元璋还真是疯狂心动。

    他自己都加班,官员凭什么不能加班

    下朝还有时间去狎妓,真是太闲了。

    朱元璋阴森森扫过一群大臣,觉得上梁不正下梁容易歪,他要先正正上梁,让他们忙到没心思想那门子事。

    明朝的志怪小说非常丰富,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也有著志怪录,侯甸著西樵野记,陆粲著庚巳编,陆采著冶城客论,王同轨著耳谈,钱希言著狯园,都属于志怪小说里的精品。

    到了清朝,最经典的志怪小说要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袁枚的子不语、续子不语,和邦额的夜谭随录,李庆辰的醉茶志怪,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等等。

    僵尸作怪的小说不是明清才有,唐朝时期就有,但是明清是最多的,约有20多篇。

    为了给网友来一点童年的“美好回忆”,荆咕特意放出了熟悉的僵尸画面。

    深山义庄上,半夜棺材自己打开,一个人突然直挺挺地从棺材里坐起来

    他猛地一脚踹飞棺材盖,从棺材里直挺挺地跳了出来。

    一身蓝色的官袍,一顶黑色乌纱帽,双臂往前直直地伸着,指甲黢黑一看就有剧毒;唇边有獠牙,看到活人就咬脖子吸血。

    他膝盖不能打折,只能直挺挺地跳跃行走,但是一跳如同飞翔,十分快速

    伴随着熟悉的阴森音乐和僵尸跳画面,天幕下不同地方响起了尖叫

    “啊”

    玄烨听着后宫传来此起彼伏的尖叫声,有些头疼。

    再往前看,已经有大臣直接吓晕了过去。

    是的,男人们碍于形象没有尖叫,但是在那僵尸从棺材猛地跳出来时,恰好身后一名蓝袍官员拍了拍那位大臣的肩膀,大臣回头一看,差点以为身边也有僵尸,当场吓得昏倒了。

    玄烨一边吩咐太医救人,一边突然觉得大殿气氛阴森了起来。

    再看面前的官袍,十分不顺眼,尤其是蓝色

    我们现代常说,为什么主要看到的僵尸是清朝僵尸

    根据清代袁枚在子不语记载僵尸可以分成八个晋级过程紫僵、白僵、绿僵、毛僵、飞僵、游尸、伏尸、不化骨。

    僵尸刚开始尸变,脸色发紫,即“紫僵”。几个月后,可以升级成一只长满白毛的白僵。数年之后,饱血的白僵浑身脱去白毛,长出黑毛,升级为“毛僵”。跳得可以飞起来的僵尸,就是花了几百年时间修炼而成的“飞尸”。我们常见的僵硬地跳跃行走的僵尸形成时间大概是100500年。那么根据香港电影出现时间倒推,刚好是清朝年间。

    袁枚哈哈大笑“不错不错,十分有道理。”

    只不过,他这个老祖宗有些倒霉。

    现在看了后世的僵尸,回头还得看大清的官员,让他有些不想面对。

    尤其是晚上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尸变”就是非常经典的僵尸诈尸。

    聊斋志异是华夏古代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有着“空前绝后”的美誉,在海外流传非常广。

    日本江户时代的上田秋成非常喜欢,著作的雨月物语被誉为日本怪诞文学的最高杰作,被称为“日本的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流传到日本后,不少作者模仿和改写。比如1786年都贺庭钟改编了聊斋志异中的恒娘篇,1792年森岛中良发表的作品凩草纸共9篇作品,其中有7篇是仿写的聊斋志异;

    还有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的酒虫仙人等作品取材于聊斋志异,太宰治、火野苇平、小山内薰等人都曾创作聊斋志异的翻案小说。日后“第三新人”派旗手作家安冈章太郎代表作私说聊斋志异就是对聊斋志异和蒲松龄的再创作。

    蒲松龄笑眯眯一边喝着茶,一边摇着蒲扇,面前简陋的茶桌上放着纸笔,对面坐着一位讲故事的老农。

    “先生,天幕在说你,那些日本人都模仿你的作品写作咧。”

    蒲松龄心情很好,虽然科举上一生无所成,但是自己喜欢并且为之倾注心血的小说得到了如此高的评价,让他觉得这一生没有白白虚度。

    “是啊,他们算是我那不成器的弟子,不拜师就偷师。”蒲松龄故意说着,老农,还有茶馆里其他客人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日本人的行为起来。

    蒲松龄的心思却已经不在茶馆里,已经飘到了几千年后,仿佛看到了那一个不分国别都喜爱自己小说的世界。

    想到这里,苍老的脸上笑开了花

    以上只是讲解比较经典的志怪小说,华夏古代的志怪小说各朝各代都有很多,远远不止这些。

    可惜。

    熟悉的两个字,再次让古人齐齐心里一跳。

    我们能看到,原本华夏自先秦以来,神仙鬼怪文化从未断绝过,各朝有各朝的特色。

    到了华夏近现代以来,代表了古代人诡谲想象与智慧的妖怪文化,在“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和科学、唯物主义的钳制下,已逐渐隐退沉寂了。

    但是日本对待妖怪文化的态度与华夏几乎完全相反。

    赵匡胤有点心虚。

    这种排斥神鬼志怪文化的观念,不会又是宋朝的锅吧

    但是宋朝除了上层不喜欢,民间写得也挺多,不算吧

    日本在经历了绳文平安室町江户近现代几个时代的发展后,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妖怪文化”。

    19世纪90年代,井上圆了发起并成立了“妖怪学”,日本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把妖怪作为一门学问加以研究的国家,日本妖怪学也开始呈现多元化的发展。

    蒲松龄猛地回神,苍老的眼里放出精光妖怪学

    是啊,红楼梦都可以有红学,他的聊斋志异为什么不能有妖怪学

    明明华夏自己有这么丰富的妖怪文化,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妖怪学

    除了传统的纯文学创作外,京极夏彦等小说家将推理小说和妖怪元素结合起来,使日本的妖怪形象通过小说的演绎得以升华和加深,这样一来,妖怪小说不仅拓宽了日本妖怪文学的范畴,更推动了妖怪文化的发展。

    到了新时代,在电影、动漫、游戏等新载体的推动之下,妖怪文化成为了日本的“名片”,在各方面发力。

    宫崎骏的千与千寻等动画片里,不断出现童话般美好的神灵妖怪世界,让人心生向往;夏目友人帐滑头鬼之孙等动漫在中国90、00一代深受喜爱等;还有各种游戏,让日本的鬼怪广为人知。

    日本妖怪文化与多产业多领域的结合使日本妖怪走向了大众,走向了市场,走向了世界,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文化价值。

    在妖怪电影上映的时候,大量的黑头发、黄头发的观众热情地买着电影票进去观看;

    离开电影院,看到了与电影中一模一样的妖怪周边,大方地掏钱购买;

    在家中看到鬼怪动画片,一边吃饭一边沉迷地观看,看到需要收费的,毫不犹豫充值,看到喜欢的角色出周边,再次掏钱

    还有游戏,为了喜欢角色的一套好看的皮肤,再次掏钱

    “原来这鬼怪都有这么多人喜欢”

    阴嫚公主大为震惊。

    她觉得自己算是很能接受新事物了,但还是没想到那种奇形怪状的鬼怪都有人买回家,虽然小了很多,但是有的分明就是骷髅吧骷髅也能买回家的吗

    u想看西羚墨写的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第 162 章 文学与文化影响力23吗请记住域名

    “他们都不怕吗”

    “连兵马俑都能放在床头,有什么会怕”嬴政至今仍然忘不了,自己陵墓中的兵马俑出现在酒店卧室的每个角落时的那种冲击。

    阴嫚公主“”

    扶苏同样被震撼的不轻“后世还真是百无禁忌。”

    李斯微微一笑“陛下,若是大秦的鬼怪也能卖出那么多钱,臣也喜欢。”

    嬴政反应非常迅速,立刻拍板“先做一批兵马俑玩偶,卖到民间试试”

    天幕帮兵马俑打的广告,不借此功夫给国库挣挣钱白白辜负了天幕的好心。

    我们的鬼怪文化从先秦时代已经诞生,却因为儒家提倡“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被越来越不重视,最终被列为封建迷信,被日本重视,成为了日本的代表性文化,不仅在海外赚了大笔外汇,还赚走了华夏的人民币。

    刘彻痛心疾首“这是我大汉的钱,我们浪费了多少钱”

    这都是他打匈奴的钱,竟然坐拥宝山而不自知

    “日本人不是喜欢鬼怪吗,里面的玩偶,还有书籍,多写点,去日本换银子,不是,黄金”刘彻的眼神精准地落在东方朔身上,笑得第一次这么热情,“曼倩,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你不是这么喜欢编排鬼故事那就好好写,天天写,一边写一边给大汉挣外汇。

    东方朔“”

    爱好变成工作了,痛苦

    但是一想起日本丰富的金银储量,东方朔快速回血“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这些原本是我们华夏自己的鬼怪文化啊

    “这些原本是我大唐的钱啊”

    李世民怒拍大腿“日本人用我大唐的鬼怪赚钱,问过我大唐祖宗了吗没有”

    “既然没给钱,那我们自己去拿回来。”长孙皇后微微一笑,从善如流地接下去。

    这一个“拿”字,就用得极妙。

    李世民握住长孙皇后的手“观音婢说得没错,大唐自己去取”

    那些布偶、雕塑啥的,欺负大唐人不会吗

    大唐人很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