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77.执政 太子监国。
    宁楚格的奶娘是西林觉罗家的家生奴才, 除了多吃了几年饭,对这宫廷还不如宁楚格熟悉,自然不敢瞎指导, 只能回去悄悄请教四阿哥的精奇妈妈里。

    徐嬷嬷听奶娘来问, 倒也不藏私都知道皇后和四爷看重福晋。

    徐嬷嬷捧着奶娘递过来的茶斟酌了一下, 最后是这么说的“这宫里是个上下尊卑最分明不过的地方。上头主子说什么、做什么, 咱们底下的人,只能接着, 却不能去质问主子为什么这么做, 这其中的分寸,咱们做奴才的可一定得把握好。”

    四福晋跟太子妃比, 这身份和地位上自然是要差一些的, 严格来讲, 是有君臣之别的。

    要是太子妃将来真的成了皇后, 两人之间还会有主奴之分。

    但现在这太子妃不是还没当皇后吗这园子里现在真正的主子是皇后。

    皇后愿意宠着谁就宠着谁,心里更看重谁,自然就对谁更好。

    嬷嬷指点奶娘“你不要看之前主子娘娘待诸位福晋一视同仁,更看重太子妃, 就觉得娘娘好像必须更看重太子妃似的。”

    那才真真是大误了

    皇后和太子妃比, 是皇后的身份更高,地位更稳, 依仗更多。

    皇后之前那么做, 那是她乐意,她愿意这么干。现在她不乐意了, 那就不干。谁也不能勉强她,更没人能指摘她。

    这就和皇上宠爱妃嫔、阿哥们宠爱侍妾都是差不多的道理。

    阿哥宠你,那是阿哥乐意, 可别觉得阿哥就必须得宠你。

    嬷嬷的话翻译过来其实很简单只要皇后娘娘还在位一天,对四福晋来说,真正需要在意的人只有皇后和四阿哥。至于太子妃心里高不高兴的与四福晋又有什么要紧

    奶娘恍然大悟,赶紧回去告诉宁楚格,说完又嘱咐自家姑娘“主子,娘娘待您好,您就接着,好好孝敬娘娘。至于其他的事儿,您千万别掺和。”

    宁楚格闻言抚着胸口心有余悸,她进来不久,对这宫里严格的上下尊卑还没有那么强烈的认识,原本还真打算悄悄打听一下呢。

    还好没有。

    可回过头来又有点儿好奇也不知太子妃究竟是怎么惹着了皇额娘

    其实太子妃并没有惹到沈菡,沈菡也并非故意冷落她。

    她只是觉得既然大家立场不同,那她该尽的责任尽到就行了,再刻意的去亲近就没必要了。

    再说得直白一点你太子都这样防备我了,我还上赶着去教导亲近你媳妇儿,我犯贱啊

    沈菡才不要去犯这个贱,她该做的都做了,差事和权力也都给了,剩下的爱咋咋地,旁人爱怎么想怎么想,她自己高兴最重要。

    琐事都扔给儿媳妇打理,沈菡开始翘首期盼等着玄烨和儿子的来信。

    也不知他们到哪里了,现在好不好。

    玄烨这次率领的中路大军要经过茫茫沙漠和广阔的草原,行程总共有数千里之遥。

    为了行军不出差错,玄烨下令征调了大批札萨克图部的族人作为向导,每两名士兵就要配一个民夫、一头毛驴,随军运输粮食、器材和御寒工具。1

    这样艰苦的条件,书信的往来困难至极。听说太子监国之后送出的折子,至今还没有得到回音。

    沈菡就这样等啊等,一直到三月十八,才终于盼来了从军中返回来的第一批驿马。

    写着朱批的奏折直接送去了紫禁城,沈菡拿到了两个贴着皇封的紫檀木匣,来人说一个是皇上和诸位阿哥的信件,另一个是皇上专门交代了给娘娘的。

    沈菡先拆开信匣,把玄烨、胤禛、胤祥写给她的信拣出来,剩下的都是写给太后和各人生母的,沈菡让季纶带回紫禁城去给其他人。

    玄烨的信写的很琐碎,看着就像是走一路写一路,看到什么,想起什么来就写在信里,更像是日记。

    “朕此次出巡,心旷神怡,不胜喜悦。朕体康健,气色甚好。又因地美水好,加之无事,甚为舒畅”

    沈菡看这开头,想着看来这次行军挺顺利的,真是上天眷祐。

    她手边也正摆着纸笔,一字一句给玄烨回信,她觉得这样就像两人在面对面说话一样。

    不过玄烨写的文绉绉的,沈菡写的就很直白了“是吗那真是太好了,我就怕路上走起来辛苦,你的身体吃不消。吃喝用度都还够用吗,习惯吗京里来了冷空气,倒春寒凉得很,要不要再给你送几件衣裳你那里冷不冷”

    结果翻过下一页就见玄烨接着在后面解释说上面那行是昨天写的,今天早上朕刚一启程,才走了一半,就突然刮起了东南风,倾盆大雨兜头就下来了。

    “继之大雪纷飞,寒冷至极,是日夜即停止。”

    玄烨道他在帐篷里最挂心的就是外面的牲畜,它们不像士兵一样可以到帐篷中御寒取暖,这么刮一夜,只怕要被雨雪冻坏了。

    说得沈菡也跟着紧张起来,随军的牲畜都是有用的,真冻坏了可麻烦了。

    赶紧往下看

    “所幸十六日晨起查看,牲畜安然无恙,幸所备坚固且迅速。”

    又在后面写,这件事已经过去了,朕写来只是叫你知道,你就不要担心了。

    看得沈菡不自觉一笑“那你写来做什么啊,真是”

    除了玄烨的信件,胤禛和胤祥也各有书信寄回,信中都报了平安,简单说了这一路上的见闻,又问家中额娘姊妹和太后可好

    沈菡细细看过,逐一写下回信,交给驿马带回。

    紫禁城那边也又有八百里加急送出,听说太子那边也有许多亟待禀奏的大事,又是要往前线运送军粮和战马,还要处理云南四川两省乡试的事。

    之前宁古塔那边还遭了灾,急需赈济。

    季纶“奴才回来之前打听得说是送往宁古塔的粮车已经送出去了,首队已经到了宁古塔,只是送回来的消息晚了些。”

    沈菡点点头,看来太子处理政务的能力还是很好的。也对,毕竟是玄烨手把手教了这么多年的,若半点儿能力没有,玄烨也不可能放心将朝政尽数交托。

    毓庆宫里,自从大军离京,胤礽就再也没能好好休息过。每日都是天不亮起来理事,直到子时方能歇下。

    睡也睡不踏实,天不亮又得起来,和已经在毓庆宫前院等着的群臣议事。

    先议的自然还是前线的事,如今朝廷里什么事情都比不得远征在外的大军要紧。

    大学士阿兰泰“之前万岁传旨让送去的三千匹马已经备齐,再过两日即可启程。”

    胤礽点头“知道了。”

    这匹马备得不易。

    之前玄烨突然发信回来说缺三千匹马,可愁坏了太仆寺。

    太仆寺少卿佛保实话禀报太子,说如今太仆寺孳生的牧群马匹虽然共计有二万九千余匹,但其中可以乘坐的飘骟骡马、四岁小马总共只有近两千匹。

    “况且现在正值春季,马匹都还没来得及上膘,若是取用这一批马,臣恐等他们到阵前之时,会愈加消瘦”

    到时候不但皇上没法用,还白白浪费了一批好马。

    胤礽思量过后觉得这确实是个大问题,前线一但有军马需求,肯定就是急用,如果朝廷没有预先预备好的马匹,就无法及时支援前线。

    胤礽召集了大学士阿兰泰等人商议“四月里青草萌发,诸马上膘”

    胤礽觉得不若在迁太仆寺在此两千匹马匹之外,再行挑选额外的马匹,另立牧群,寻找水草盛地,好生放牧,让这些马尽早肥壮起来,以便备用。

    “则以后前线再有急用,可以即刻从放牧地送去。”

    群臣都觉得有理,不过这都是之后的安排了,现在当务之急是怎么把皇上急用的这三千匹马先送去。

    胤礽又问牧场的侍卫常山、尚书马齐和内务府总管大臣多弼“上驷院现存的马匹有多少”

    乌雅多弼是沈菡的堂伯叔,自从沈菡接掌内务府大部分事务后,两人打过不少次交道。

    多弼恭敬地对沈菡道“臣已回禀太子,如今五处御马圈及翁山一馆,每馆圈驽马及可用马各二百匹;海子六馆,每馆圈驽马各一百匹。太子的意思是五处御马圈各留一百零四匹,翁山馆留下一百五十匹,其余的从三月二十日起都赶到海子青草牧场那儿去放牧,以备不时之需。”

    上驷院是归内务府管的,这和前朝太仆寺那边不是一个体系,前朝后宫都知道现在内务府实际上是归皇后管的,太子要调上驷院的马,自然要让人来支会一声。

    沈菡并没有为难,她取出之前玄烨交给她的内务府印信“太子这是老成谋国之言,皇上在外征战劳心竭力,咱们很该替皇上未雨绸缪,把这些事料理好。”

    言下之意,太子这办得都是大事,沈菡不希望内务府与太子为难。

    多弼“是。”

    沈菡又问这匹马调过去,草料可还需要内务府继续供给

    多弼“太子的意思是从放牧之日起,就不再从内务府领了。”

    那就是说这笔支出前期还是得从内务府的账上走。

    这倒也没什么,原本就是上驷院的马,只要能保证前线的供应,各部门内部怎么协调都不是事。

    “不过臣问过翁山馆的首领宋喜,据宋喜说,要是继续以如今每匹马给草十二斤,黄豆二升的例,恐难令马匹迅速上膘,最好还是每匹再添半碗黄豆。”

    沈菡点头“那就照他说的来。”

    又问那皇上现在急需的这匹军马怎么办,太子那边想好解决的办法了吗

    多弼“是,太子与众臣商议,已经决定派人前去蒙古各旗买马。”

    只是买马的事情也是几经周折,科尔沁达尔汗亲王和额驸班第回奏说科尔沁今年的马匹甚瘦,哪怕是略肥壮些的,从科尔沁大老远运过来,也胖不起来了。

    乌珠穆沁等旗今年则少马,太子前后派人走了蒙古几十个旗,这才终于凑够了玄烨所需地三千匹战马,快马加鞭给玄烨送去了。

    前线中军大营。

    胤褆、胤禛和赫舍里常泰奉命前来接收军马。

    胤褆前后打量了一番,不满道“怎么一个个的都这么瘦这种马怎么打仗”

    太子管着一整个中枢,结果就给他们筹措出这种品相的马是何居心

    常泰闻言更不爽“此次出征,京中精锐马匹尽出,余量本就不多,能得这三千已是不易了。”

    胤褆冷脸看他,一看就是要发怒,胤禛轻轻挡了他一下“我看这马是路上运过来累着了,筋骨底子还是强健的,加紧喂上几天,这膘很快就回来了。”

    他拽着大阿哥上前接收,隔开了两人。

    胤褆看在胤禛的面子上被拽走了,但语气仍旧带火“你拦着我做什么”

    他看常泰那副嘴脸不爽很久了究竟是谁主子,谁是奴才

    真以为自己是仁孝皇后的弟弟,就也是他们的亲舅舅了

    太子这还没登基呢,这就想爬到他们头上来耀武扬威了,真要是哪天太子坐上龙椅,他们这些阿哥是不是还得给他们赫舍里家跪下磕个头啊

    胤褆说胤禛“我知道你是忌惮太子,可老四,做人也不能太没骨气了要是赫舍里家踩到你脸上来了你都不吱声,传出去,就是京里的皇额娘也没脸”

    胤禛摇头“大哥,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正事要紧。”

    说完也没再解释什么,带着军马册子走了,留下胤褆在后面皱眉也不知老四这葫芦里到底装的什么药

    若说皇后母子是真的一心尊奉太子反正他是不信的。

    胤禛带着军马册子来到御帐,梁久功正在帐外候着,看到他来,殷勤地掀起帐帘“四爷来了,万岁正等着您呢。”

    “嗯。”

    太子的折子写了很长,将买马一事的前因后果都交待的很清楚,包括内务府为了使马迅速上膘多添的那半碗黄豆都写进去了。

    玄烨从头到尾细细看完,又看胤禛捎回来的军马册子“马怎么样,数量可对豆草和煮料柴草可有随军马送来”

    胤禛道都核查过了,送来的马共有三千余匹,除了稍稍瘦了些,并无残疾老病,都是上等的好马。后面跟着粮草队,豆料草料一应俱全,说是工部和户部一起置办的。

    “嗯,那就好。”

    父子二人说完公事,胤禛又问玄烨身体好些了没有“趁着这几日扎营,事情少些,您该抽空多歇歇,不然这么连轴转下去,您身体怎么受得了。”

    玄烨一贯注重与将士同甘共苦,前些日子天气阴晴不定,每逢遇上雨雪天气,行李运输迟缓,士兵不能及时安营扎寨,他每次都是站在营地外,等着士兵扎好帐篷都住进去,自己才进帐。第二天不到五更又得起身,亲自督促运输兵丁行李的驼队早一点出发。1

    士兵们倒是很受感动,士气高涨,但这么来回几次下来,玄烨的身体却有些受不住了,前天夜里起了烧,在军营之中也不敢声张,怕动摇军心。还是胤禛悄悄去传黄升,叫他打扮成士兵的样子,这才进了御帐给玄烨诊脉。

    堂堂皇上,吃药还得偷偷吃,搞得有些狼狈。

    胤禛见阿玛咳嗽,伸手摸了摸书案上的茶壶,温度还行,倒了杯白水递过去“额娘来信还问我您最近身体怎么样,我都没敢说这事儿。”

    要是叫额娘知道阿玛又把自己折腾病了,该不高兴了。

    玄烨接过水一口灌下,摆摆手“不能叫她知道,朕不过是有点儿风寒之症,喝两天药就好了。”

    说完还看了胤禛一眼“你口风紧一点儿,这事儿就咱们爷俩知道,要是回头你额娘知道了,那就是你漏出去的。”

    胤禛“”

    清溪书屋里,沈菡正在读刚到的来信。

    “朕体安,诸阿哥均好”

    玄烨道大臣官员和将士们也都很好,就是总有雨雪,虽然不甚要紧,但总也不间断,叫他心里很忧虑。

    又说现在大军正驻扎在蒙古,当地的蒙古人都很高兴,说这个地方儿往年旱得很,连牧草都不大好长。结果皇上一来,整天下雨下雪,牧草长得都快了。

    玄烨感慨道“行人及居家人心情甚异,不知京城如何”

    沈菡提笔回他“京里还好,前几日打了两次雷,不过声音不大。钦天监说初雷和缓,今年的年景就好,若是雷起艮处,则人多疾病,国家遭灾云云”

    玄烨道他这次远巡蒙古地方,所过之地都是他从前没去的地方,与之前他对蒙古的认知迥异,看来他以往对蒙古的了解还是太浅薄了。

    “水陆皆好,且烧柴丰足,畜粪虽湿,但油蒿、箭草、玉草、万年蒿、榆、柳条等诸种草木,均可烧用”

    只不过在哨所内并没有能够掘土取水的地方,又说现在草场的青草只能喂饱羊,马匹就算连往年剩下的荒草一起吃了,也还是吃不饱,看得沈菡也跟着担心起来马都吃不饱吗那还怎么打仗

    不但马吃不饱,人吃的也不是很饱。

    不久之后,玄烨又来信说鸡蛋不够吃,士兵们缺营养,需要朝廷这边运送鸡蛋过去。

    这可难为坏了胤礽。

    鸡蛋不难得,宫里有的是,但运输起来太费事了。胤礽先是叫人用柳条篓斗装鸡蛋,但篓斗虽然柔软,能保证鸡蛋不松动,不过从外面一挤压也会压扁,最后第一批送过去的鸡蛋全碎了。

    玄烨写信回来装得结实点儿再送过来。

    胤礽只好再想法子,叫人换了夹板的斗,把地下铺的糠换成稻壳,但最后送过去还是碎了大半。

    胤礽没办法了,只好写折子请示皇父臣愚钝,送的鸡蛋常常破损,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到底该如何运送,还请皇父示下。

    结果玄烨在朱批上说鸡蛋又够吃了,以后见着信再送,信上没写就别送了。

    胤礽“”

    沈菡接到的信上也说了鸡蛋的事儿,玄烨说行军途中,运输不便,能用的食材极少,肉类还可就地狩猎,虽然所得数量不多,但也能丰富一下将士们的食谱,然素食难得,将士们只能吃干饼和肉食,多有便秘的烦恼。

    沈菡想了想,让人把留守畅春园的顾问行叫来了“我记得菜库里新进来一批萝卜”

    “是,有江南红萝卜和本地刚收获的白水萝卜,还入库了两万斤新王瓜。”

    沈菡让他去紫禁城和太子沟通一下,看看能不能把这些直接送去前线。

    萝卜这东西,运输起来比鸡蛋简单多了。

    “还有茶叶,今年的春茶刚刚下来,我记得内库中刚进了约莫一万五千斤。”

    没有蔬菜,有茶叶至少也能解一解燃眉之急。

    太子听顾问行说完皇后的意思,也没推脱“皇额娘思虑周祥,儿臣这就着人去办。”

    战争从来不是容易的,大军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但京中所有人的心都忍不住被此牵系。在大局面前,个人的立场和恩怨都要为国家让路。

    胤礽监国一月,不管是军政、文政、朝廷的人员调度还是外番使臣的应酬往来,都算是调度得当、应对周详。

    沈菡虽然身处畅春园,但并没有断了对外朝的感知京中对太子的执政能力多有赞赏,说一句交口称赞并不为过。

    太子也确实干得不赖,皇帝在外,一个从未单独掌控过全局的太子,初次上任就能做到这种程度,可以说非常合格了。

    太子写给玄烨的折子也是事无巨细,恨不能将议事过程中各人所说的细节一一罗列纸上,令前线的皇上知晓。

    这一点玄烨很是满意,觉得总算没有白费了他这些年手把手的教导。

    疏远了许久的父子关系,因为太子的称职,竟然意外地迎来了转圜的契机。

    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