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间哪里就有这么多巧合的事情,自己来永宁寺做法事,正好王家大姑娘也在永宁寺清修,又恰恰让自己撞见了。
这实在是太过于巧合了。
只是这么多巧合加到一起,那就不再是巧合了。叶居敬这个时候甚至都怀疑是不是邹氏故意让自己撞见这丑事的。
冷静下来,叶居敬又觉得不可能。
且不说今日来后山实则是自己提议,哪怕是旁人提议的,这偌大的后山能遇上也实在是凑巧。只说这样的丑事,若是叶居敬是邹氏,必然不动声色地去王家退婚才是,又何必将这样的事情点出来,王家面上不好看是其次,作为男主角的叶居义也必然成了别人口中的八卦。
不过,这巧合背后是有何人筹谋,叶居敬只当做没碰上过这事,那无论背后之人筹划地有多好,都不过是一场空罢了。
叶居敬思绪已经飘到了该如何应对上头,而那头康远已经开始急了。
“好兰儿,难道你真想嫁给那个武夫弃我们两多年的感情于不顾”康远眼神微闪,现在必须得下猛药了,自己不过就是半个月没见表妹,表妹就已经被那老虔婆洗脑了,若是现在不能劝服了表妹,怕是立马就能听到表妹的婚讯了。
康远很清楚,康家如今已经成了破落户,姑父虽说面上说看在自己是内侄儿的份上必然会提携自己的,可也不过就是把自己荐到礼部,做一个小吏罢了。
他们康家往上数十代家里都是出二品以上的官的,礼部的小吏若是康家没倒,连旁支家的小子怕是都不愿意去。像他这样的嫡支嫡长子,如何可能去礼部这种清闲的部门,还是做一个小吏。
说到底,姑父不过就是觉得康家没人了,自己又不是血脉亲人,所以才拿这么一个小吏打发自己罢了。
还有那两个老不死的,把自己赶出王家,还假惺惺地给自己买了一个小院子,笑话,难不成他们康家还缺这么一个小院子这样的小院子,要是放在前朝,康家的下人都不愿意住。
但偏偏康家运道不好,举家搬徙的时候碰上了叛军,全家除了他和几个老仆,就没有活下来的人了。
康远只能来投奔嫁到了王家的姑母。
而如今,王兰已经是康远能接触到的条件最好的人选了。
明明当初的时候,姑母也是同意自己跟表妹的婚事的,自己与表妹都两情相悦了。偏偏那个老不死的为了自己的权势要把表妹嫁到那泥腿子家里去。康远越想越恨。
若是自己与表妹成了好事,那自己就是王家的女婿,饶是那个老不死的,那还不是得捏着鼻子大力扶持自己
只是康远知道,王家是万不可能同意他跟表妹的婚事的。前有王家与镇国公府已经定下婚约,后有康家已经败落了,就连出身康家的姨妈也不可能同意了这门婚事。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哄了表妹私奔,生米煮成熟饭,到时候有了孩子,再带着表妹和孩子回去,假装改过自新便是。
表妹是王家这一代唯一的姑娘,王家众人都是最疼她不过,康远不信这个计谋不成。
更幸运的是,康远他与王兰小时候就见过数次,算得上是青梅竹马的情谊。再加上王兰被家人娇养的单纯,王父王母私底下看不起叶家这种骤然发家的勋贵之语也常常让王兰听到,王兰自然也打心底不想嫁给叶居义那种武夫。
康家虽然已经败落了,却也是还有个世家的名头,再加上康远一副好皮相,又能跟王兰诗词相和,这一来二去,王兰自然是对康远产生了爱慕之情。
这一切都基本上是照着康远计划的发展的,只是康远没想到,表妹被养得骄纵,一与他私定终身,回家就跟家中长辈闹着要退婚,还把他们两个的私情吐露了个干净。
就冲王家那嫌贫爱富的嘴脸,不用说,自然是不可能答应了两人的婚事。康远直接被客客气气地请出了王府,美其名曰如今他年岁大了,再借住在姑妈家难免让人有闲话。而王兰则是被她祖母派了几个嬷嬷送到了永宁寺来清修。
康远如何能接受这样的结局,探听了许久,这才探听到王兰被送来了永宁寺,又买通了王兰房里的小丫鬟传话,这才见到了王兰。
只是,这些日子,王兰逐渐也被身边的嬷嬷们说服了,甚至都开始要认命了。康远好说歹说,又抬出自幼的情谊,这才叫王兰又回心转意,愿意继续同他见面。
“好妹妹,我实在是舍不得你在这样的地方受苦,但好歹这里没人阻止我们见面,你且在这寺里安心住着,等我打点好了,咱们两情若是久长,并不在意这朝暮的。”
“好,表哥,我等着你。”
叶居敬等着这对鸳鸯散了,又等了一会儿,四周再也没了声响,这才挪动了一下,继续看书,等着四喜他们回来。
“二爷,二爷,我们回来了,我们捡了好大一兜子板栗。”四喜笑嘻嘻地跑过来。
“是呢,我们还摘了些野果,二爷尝尝可甜了。”六顺也递过来一个红彤彤的果子,笑着说道。
四喜等人回来的时间和那对“野鸳鸯”散场的时间隔得不远,叶居敬为了以防万一,慢吞吞地收了书,不动神色地问道,“你们跑哪里去玩了路上可有遇到其他人”
“我们就在刚刚路过的那片板栗林里,后来五福说要再逛逛,就去了那边那个山头,”四喜指了指另一边笑着说道,“四爷不知道,那边有一大片的果子林,我和五福他们尝了,好甜的果子”
五福和六顺也跟着点头,一脸期盼地看向叶居敬,“是哩,可甜的果子了,二爷快尝尝。”
叶居敬放心了下来,看来这几个人是没遇到那对鸳鸯,这倒是便于他把这件事当做没发生过的。
“行了,那咱们就回去吧。”叶居敬站起来,拍了拍自己身上的竹叶和灰尘说道。
见四喜这二人还有些不情愿,只笑着说道,“怎么还没玩够今儿先攒一攒精力吧,明儿我带你们出去逛逛。”
一听说
要出去逛逛,顿时这二个小厮来了精神,还有点不可置信地问道“二爷的意思是出了这永宁寺去逛逛”
见叶居敬点了点了头,这二人才雀跃道,“那咱们赶紧过去吧。”
“是啊是啊,今儿早点睡,也好养足了精神。”
“不成不成,咱们回去了得让马夫先检查检查咱们家的马车,把明儿的事先都准备好了。”
“对对对,没错儿,那我回去就先去斋堂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克化的点心,先备着,万一二爷路上饿了呢。”
“那我回去跟我娘说了,让她给二爷收拾出明儿要出门的衣服来才是。”四喜也嚷嚷道。
“明儿还得做完法事才能出去呢,明儿准备便是。”叶居敬却说道,“先说好啊,明儿要出去玩这事,你们可谁也不能告诉了,谁要是泄露出去了,我明儿出去就不带他了。”
“就当是咱们玩一场游戏。”叶居敬笑道。
这二个小厮一心都盼着出去,哪里还会有异议,只都说道,“二爷放心,我们肯定不会泄露出去的。”
“行了,咱们先回去了。”
第二天,叶居敬照旧跪完经,又温习了功课,四喜和五福,六顺都已经等着抓耳挠腮了。
“二爷,我们到底什么时候”四喜期期艾艾地跟在叶居敬身后问,但是又顾及着叶居敬说的不许泄露出去,说到一半又不敢再说了。
叶居敬正好读完了书,看了眼四喜,又转头看到在旁边伺候的五福和六顺也是一脸期待,便笑着说道,“行了,让人去套马车吧。”
“好耶,出门去玩咯。”六顺率先跑出去让人套马车。
叶居敬是个小子又不是个要娇养的姑娘,嬷嬷们和家丁们自然是没有反对叶居敬出门的道理,甚至当初留了一辆马车在这里就是为了方便叶居敬出门去逛逛。
但张嬷嬷却是不同意叶居敬带着四喜他们二个出门。
叶居敬翻过年也不过就七岁,自己还是个半大小子呢,而四喜他们几个又几乎是来给叶居敬当玩伴的,都是跟叶居敬年纪相仿的,自己都是孩子呢,哪里能伺候得好叶居敬。
虽说如今当今圣上治下清明,京城更是守卫森严,不过是出去逛逛也不可能有什么事情,但几个半大小子出去,张嬷嬷哪里放心得下。
“如今外头拍花子多,您万一出点事,您让我怎么跟老爷太太和死去的姨娘交代。”
原本叶居敬还能据理力争一下,他们不过是去街面上逛逛,肯定是不会有什么事的,但是张嬷嬷抬出了老爷太太,甚至抬出了叶居敬死去的娘,饶是叶居敬也只能妥协了,只能再带上两个家丁。
庆幸的是马车是镇国公府备好的,比寻常再外头租的马车要宽敞上不少,再加两个家丁倒也能坐下,不然四喜五福和六顺中还得留下一个呢。
从四喜开始,有一个算一个,他们几人基本上都是土包子,平日里基本上都在府里待着,鲜少有出来的时
候,更不用提逛集市了。
路边的糖葫芦见了喜欢,草编的小玩意也喜欢,连卖胭脂水粉的小摊子这几人都恨不得凑上去看一看,叶居敬甚至怀疑若是有人卖尘土的,他们这几个人也得去瞧一瞧。
不过叶居敬手上有钱,这些小玩意又都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这一路下来,四喜等人手里就提着不少东西了。
偏偏仿佛是被出来前张嬷嬷的话给刺激到了,饶是路边的东西再新奇,他们宁可眼巴巴地跟在叶居敬身后看着,也一定留了一个人跟着叶居敬。
六顺不比四喜和五福,他是从外头买的,所以自从到叶居敬身边以后一直都谨小慎微。但今儿在外面玩得太疯,倒是让六顺也在叶居敬跟前放得开不少。
“二爷,咱们晚膳吃什么”
六顺这话一说完,连带着四喜和五福都小心翼翼地看向叶居敬了。
“你确定你还吃得下晚膳”叶居敬笑着调侃道,“我算算啊,你已经吃了两串糖葫芦,一碗杏仁茶,一大个烤红薯了,你还吃得下”
六顺心虚地舔了舔留在自己嘴角的糖渣,嚷嚷道,“我吃得下。”
“怎么素斋吃腻了”叶居敬哪里不知道他们的想法,说起来,饶是他的灵魂是个大人,都已经开始有点馋肉了,更不用说四喜他们了,“行了,我们待会儿在外头的酒楼里吃了晚膳再回去。”
果然,这话一出,就得到了六顺,外加四喜五福的欢呼,连带着跟来的两个家丁,脸上都带了点笑出来。
“好了,咱们也逛得差不多了,四喜你找找周边有没有书铺”叶居敬这话一出,四喜几人的脸立马就皱了起来。
大概是,仆随主人,四喜几个人都随了镇国公府家传的不喜读书。原本作为小厮,他们二个也该担起书童的责任来,跟着叶居敬一道读书。但是偏偏他们二个有一个算一个,那都是看着书就头发晕,几乎立时能睡过去的。也就是叶居敬原本就身上藏着秘密,他们几个不识字倒是正好叫叶居敬能藏住秘密,叶居敬这才对他们几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行了,这幅怪模怪样的,弄得跟我怎么着你们一样,”叶居敬笑骂道,“你们只管再接着玩就是,我在书铺里哪里还能出事”
四喜五福和六顺虽然也想着接着玩,但到底哪有抛下主子自己去玩的,饶是叶居敬说不妨事,这二人也不依,照旧要跟着叶居敬。
书铺到底要清幽些,倒是不在集市这儿,而是在两条街开外。
叶居敬刚刚进去,就看到昨日在永宁寺后山看到的那个男人,骂骂咧咧地出来。
虽说叶居敬心里早就打定了主意就当昨日自己没撞见过那两人,但今日又在书铺里碰到这个人,叶居敬按耐不住好奇心,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掌柜的,刚刚出去那人是谁,我怎么听他口中还污言秽语的。”
“你这小孩倒是好奇,”掌柜看了眼叶居敬道。或许是看叶居敬的衣服料子和身后还跟着好几个人,一看就是个大主顾,再加
上如今书铺里也没什么人,冷冷清清地,掌柜倒也愿意跟叶居敬多少说几句。
“他啊,他叫康远,康家知道吗”掌柜问道,问完又看了眼叶居敬,意识到如今自己面前站的是个小孩,肯定不可能知道,索性就自问自答道,“康家在前朝的时候也是赫赫有名地大族,光是宰相就出过五六位,当官的更是不尽其数,只可惜遇上了兵祸,全家只余下了一个人,就是刚刚那位。”
“那样的世家,只剩下了这么一个独苗苗,”掌柜说起来都有些唏嘘,“只可惜这独苗苗也是个守不住家业的,不想着复兴家族,倒是想着吃喝玩乐,你瞧瞧如今开始卖家传的古籍了。”
“他刚刚就是来卖古籍的,只可惜他的卖价太高,哪怕是我们东家对他们家的古籍确实感兴趣,那也不愿意当这个冤大头。”
世家的传家之本向来不在于钱财,而在于家族中有人在朝堂上做高官,家中子弟出息。说到底,这一切的根本,只不过是在于世家子比寒门打小就有更多的读书资本罢了。
比如很多古籍都是世家私藏,寒门子弟寻常想见到都难,更不用说通读。
世家沦落到卖家传的书籍,那这家族也就是真正倒了。
叶居敬想起之前这康远跟那女子私会的时候,那女子嘴里喊得可是表哥,不免问上一句,“那他们家没有其他亲戚吗”
大部分世家大都联姻,为得就是联络有亲,家里出什么事情,也好有亲戚帮扶,康家都到这个地步了,他们家的姻亲多少也该帮扶着些这位康家幸存的独子。
“我只听说过他们家有一位姑奶奶如今是王家的当家主母,如今他住的那院子好像就是王家送的”掌柜摇了摇头,“哎,他们高门大族的那些弯弯绕绕哪里是我们能知道的。”
想要知道的消息已经探听得差不多了,再加上叶居敬又已经打定主意没打算管这事,倒也不再问下去,只不动声色地转移了话题,“掌柜你们这店里的书挺多啊。”
掌柜当即自豪道,“那可不是,不是小老儿我自夸,就咱这儿看着小,但是满京城数起来,那都再没有比我们书再齐全的了。”
“我们东家是个书痴,最是喜欢读书不过,从各地搜罗了各式各样的书来,甚至还花重金收购了不少的私藏古籍来,若不是我们书铺有这个名声在外头,那康远也不会来我们这儿卖古籍呀。”
夸起自家书铺和东家,这掌柜就开始滔滔不绝了。
“我们东家雇人抄了这些收集来的书,再放在我们铺子里卖,您说,我们书铺的书能不齐全吗”
“那你东家这样岂不是赚不到钱了”五福忍不住问道,“古籍不应该买来了收藏吗”
“我们家东家不在意这个,”掌柜摆摆手说道,“说实话,我们家铺子里的书,也就卖个成本价,几乎不怎么赚钱。”
“我们东家说,寒门子弟求学艰难,开这个铺子,只是为了让像他那样的读书人求学之路能更简单点罢了。”
这话听
得叶居敬都肃然起敬,“贵东家高义啊”
叶居敬两世为人,虽然出身都不算什么光彩出身,但却到底都是出身于高门大户,从来不会在银钱方面为难,但叶居敬也知道寒门尤其是农家子,若是想要再科举一道上有所进益那真的是极其艰难。
叶居敬最多只是烦恼一下没有名家字帖,但是农家子却是大都连启蒙的书都得咬咬牙才能买下。
“只可惜啊,如今读书的人少了。”掌柜感慨道。
这话实在是有点耳熟,叶居敬记得当初朱夫子也感慨过类似的话,刚刚想问,就听到掌柜摆摆手说道
“不说这些,小公子要买些什么书”
“我自己先看看,”叶居敬疑心病作祟,宁可自己翻上一翻。
“不妨事,小公子自己挑便是,我们书铺保管是市面上书最齐全的。”掌柜笑道。
叶居敬翻过去,门口的书架上就放着些耳熟能详,启蒙常用的一些书籍,然后便是四书五经之类的书。
第二个书架上则是一些诗集,大部分的作者都是些叶居敬不认识的人物,想来都是本朝,或是前朝受追捧的人;第二个书架就变成了些话本,游记之类的闲书,后面几个书架更是一些稀奇古怪的杂书,甚至连医书和农书都摆着几本。
看着确实是很齐全,但是最为重要的一类书却是没有。比如四书五经的集注,比如历届状元进士们写的时文,这些都是考科举必读的东西。
到这会儿,叶居敬甚至已经快能确定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这会儿他只觉得心脏砰砰地跳得飞快,“掌柜的,我看着你们这儿的书倒也不全啊,四书五经的集注有吗”
“小公子说笑了,这种集注除了家中先生或者长辈私底下编纂的用来教导学生或家中子弟的,如何会有那种能拿出来卖的统一集注呢”掌柜道。
“不过我倒是听说,卢大儒之前倒是在编四书集注,还呈到了上头去,”掌柜颇有点神秘地说道,“不过这种嘛,我们家哪怕是有也不敢印出来卖啊,卢家不得把我们家书铺给掀了”
这掌柜的话倒是正正好跟叶居敬的所有猜想都对上了,不过叶居敬照旧不动声色,跟着掌柜一起小声道,“你这意思是,你们家东家能拿到卢大儒编的四书集注那能不能私底下卖我一套。”
又保证道,“您放心,我保管不会说出去的,当然了,这银子也不会少的。”叶居敬晃了晃自己沉甸甸的荷包,暗示。
掌柜为难道,“小公子,倒不是我不愿意卖您,这书啊,原本就是编给天下读书人的,将来上头自有说法呢,说不定在学里免费发呢,您又何必浪费这钱呢。”
叶居敬已经从这掌柜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倒也不再纠缠,只说道,“那便算了,我再挑点其他的书吧。”
他原本也不是那种只读圣贤书的迂儒,反倒是觉得多看点游记之类的闲书,也能从中学到不少的东西。
还有那些个诗集,其中的典故也得了解起来,所以叶居敬挑挑拣拣,倒是买了十几本的书。
不过这家书铺倒是真真如同这掌柜说的那般,确实是只卖了个成本价。
原本,这些游记之类的冷门书,作价都是要比四书五经之类的高上不少的,但在这家书铺几乎跟四书五经一个价格。
叶居敬越发觉得这家书铺的东家倒是着实是个妙人,倒是想着日后若有什么需求,倒是可以多来这家书铺看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