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
安西慢悠悠的吃着早餐, 手边是今日份的报纸,管家已经整理好了,按照重要程度从上上往下排。
安西拿起第一份报纸, 是泰晤士报。翻了两页,在第三页上看到了自己想看的信息。
这是一份关于罢工的报道
日前, 全国各地多处发生工人罢工事件。起初, 此事件发生在一家小型纺织厂,由于厂主的剥削,工人被要求延长劳动时间, 而工钱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克扣。导致工人的集体不满, 因而罢工抗议。这种风向很快蔓延, 由一家变成十几家,由一地蔓延到全国。
据调查, 会造成此次大规模罢工的原因,还是因为当初的原材料涨价事件。
之前, 某位爵士先生利用大批资金,垄断了原材料市场,让厂主们只能高价购买原材料。由于成本过高,厂主们的利益受损,于是他们加大了对工人的压迫。
要求他们加班加点的干活, 生产更多的商品,以补足自己的损失。与此同时, 又降低了工人们的工资待遇,生活坏境,导致大批工人生存艰难。
为了活下去,纺织工人们联合起来,举行了一场又一场的罢工运动。
他们为自己争取权益的同时, 还要求必须提高工人的待遇。
这一要求没有得到任何满足,于是罢工的行列越来越多,加入的工人也越来越多,甚至成立了工人自己的公会。
随着公会的建立,不仅是纺织厂,其他工厂的工人也加入其中,从而形成了现在的罢工风潮。
据悉,目前全国各地,将有一半的工厂停止生产,带来的损失不可计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已经派出了代表,和工人们谈判,希望能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此项罢工事件。
看到这里,安西就没有再看下去了。
没什么好看的,下面无非就是说,代表团做了什么什么事,谈判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云云。都是一些套话和赞美之词,和实际情况完全不一样。
实际上,安西了解的比报纸上的都要多。
谈判很不顺利,代表团由贵族和新势力组成,他们傲慢的行为,和看不起的神情,刺痛了工人代表的心,反而让罢工运动越演越烈。
“今天有信件送来吗”安西翻完了剩下的报纸,问管家关于信件的事。
“菲茨威廉上校的信刚刚抵达。”管家带着白手套,双手恭敬的递上一封信。
安西拿过来拆开一看,随即笑道,“上校真是个闲不住的性子,他已经旅游一个月了,现在居然又跑到康沃尔去了,那里可是工人运动最厉害的地方了,他也不怕受伤。”
管家微微一下,“上校身份尊贵,又是个最和善的性子,无论是哪一方都不会伤害他的。”
“这倒是,好了,我去找达西先生,今天中午估计不回来了。”安西随意的扬扬书信,显然是去找达西聊聊这个共同的好友。
安西到达的时候,达西已经吃完了早餐,在书房里处理公务。
直接推开书房大门,没等门关拢,安西就直接开口了,“达西,菲茨威廉那家伙也给你写信了吧,他把旅游写的那么有趣,让我都动心了呢。”
达西微微抬头,“我不建议冬天出门,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明年春天出发。那时天气复苏,气候宜人,是旅游的好季节。”
“这倒是,冬天出门并不安全,也不知道菲茨威廉什么时候回来。”
随着大门缓缓关紧,确定外面的人再也听不到了,两人才换了话题。
“达西,你这边也收到信件了吧”
“是的,菲茨威廉那边一切顺利,他已经和代表团打好了关系,到时候只要透露出,他能帮忙和工人代表谈判就行。你的信上写了什么”
“还没看。”安西抽出一本词典,对照着把信上的加密信息翻译出来。
这是他们之前就说好的。
因为琼斯爵士的关系,达西已经知道了,达西府邸也并不是特别安全,原来的那个女仆已经找出来了,但这不代表琼斯爵士没有收买其他的人。
为了安全,他们就提前约定好,信内明面上的内容就写一些旅游等趣事,然后再用加密的方法,写要传达的信息。
这种方法说简单也很简单,只要知道密码本是哪本书,然后对照着就能简单翻译出来。
但如果不知道密码本,就完全看不透其真实内容。
这只是个简单加密,不过用在这里也足够了。
“信上说,工人那边大部分人只想提高待遇,但也有人动了私心,想借此捞到更多的好处。”
达西点头,“这是一开始就预料到的,权力会腐蚀人心。让菲茨威廉尽快解决吧,时间拖的越长,变数越大。”
“没错,琼斯爵士那边,工人们已经提出了要处置他,这个作为硬性要求,原因已经和工人们讲明了。只有处置了琼斯爵士,就不会再有其他人敢这么干。现在工人的仇恨都放在了琼斯爵士身上,他肯定倒台,他背后的人估计也不会保他了。”
“我已经收到了消息,只要菲茨威廉解决这次的事件,琼斯爵士的位子就是他的了。”这是达西运作了多次的结果。
现在上面的人对于这次罢工也很头痛,损失在一日日增加。而那些代表团迟迟不作为更让他们恼火。如果菲茨威廉这时站出来,并完美解决这件事,那就有了足够的资本站上政治舞台。
况且菲茨威廉要的又不是他们的利益,有了琼斯爵士的让位,他们不必损失什么,自然也就不会出手阻止。
“他背后的人没阻止”安西好奇,不应该这么顺利的。
“有,但被人按下去了。”这些博弈就是这样,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了东风。现在明显那背后的人被抓到了把柄,处于下手。为了自己的位子安稳,他暂时不能大动了。
“那之后,等事情完了,你得小心防备他对你们下手。”安西提醒道。
这真是打了小的,来了老的。解决了小boss,又招惹了oss。
达西认真点头,表示记下了。
此事就此打住,两人又聊起了其他事,“关于工人们要求的待遇问题,那些工厂主松口了吗”
“已经有人松动了,只要再推一把,就是板上钉钉了。”达西答到。
安西惊讶,“你要拿你的纺织厂去做这个助推器你可想清楚了,这样干了,纺织厂就彻底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虽然能为达西家带来好名声。但名声一向是有利有弊的。”
达西第一个这样做,肯定会成为那些纺织厂的眼中钉,甚至其他的厂主们,也会怨恨达西。毕竟纺织厂的工人得到更好的待遇,他们多多少少也得提高一点,不然工人也罢工怎么办
达西脸色沉静,显然是一早就想好了,“达西家是时候该进一步了,有了好名声,才好运作。”
安西点头,他不担心达西的能力,既然他想做,那肯定是已经想好了。
“正好,工厂那边衣服已经生产的差不多了,商店铺设也完成了一部分,可以开始大力宣传了。既然这样,那就把宣传的重点放在服装厂对工人的待遇上吧。”
这样一来,既借罢工事件带动了服装店的生意,又能以实例推动那些工厂主们改革。
工人看到了希望,才会更卖力的为自己争取,也才能促使工厂主们迅速去做。
这是双赢的局面。
两人达成一致意见之后,就分开行动了。
达西去找报社合作,让他们大力宣传服装厂的事,尤其是关于厂里工人的待遇,当然,由于付了钱的原因,不免夹带了私货。
就比如,这家服装厂是生产成衣的,这种模式很新鲜,但生产出来的成衣又漂亮又便宜。
以前做一件衣服的钱,现在可以在店铺里,买到两件服装厂生产的成衣。
诸如此类,只有偶尔提到,就能提高读者的好奇心,从而带动店铺的人流量。
只要人来了,想必就走不了。
毕竟那些衣服,款式又多,做的又异常漂亮,怎么可能不心动呢。
而安西这边,却加紧了生产,以及铺货的速度。
在伦敦,有六家成衣铺开张,其中四家是达西家的,一家是宾利的,一家是菲茨威廉上校的。
这些因为是自家的铺子,所以成本较低,装修好了就行,因此开张非常方便。
但其他地方,就没这么便利了。
他们目前的资金不多,不能在各地买店铺,因此安西想到了加盟的方式。
利用那些请来的裁缝人脉,把成衣卖给那些店铺,让他们销售出去。
有的人比较大胆,看过样品之后,就和安西签了合同,直接购买进货。
也有的人比较小心,生怕这样做会亏本。安西也不深劝,只和他们签了代卖合同,卖出去一件,给他们抽一层的红利,卖不出去的,工厂会回收。
当然,也不是没有那些爱耍心眼的,看了样品之后,自己仿着做。
安西并不介意,因为等客人发现,相同的衣服,工厂出品只要一半的价格,她们自然知道选择什么。
花了半个月的时间,终于把售卖的渠道都弄好了,除了自家的,在各大城市签约了十几家售卖的店。
另外,原本和达西合作的那些小商人,也大部分留了下来,他们会带着成衣去到各个小地方售卖。
虽然他们进的货物少,但基数大,也消去了一部分存货。,,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