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56. 千年李杜之争,打生打死 杜甫:等等你……
    唐宋之前的朝代纯粹吃瓜看热闹, 因为榜单上的人他们一个都不认识,谁上都一样。

    唐宋之后的朝代知道的信息最多,视频放到现在, 只剩下了两个名额。这两人是谁那就呼之欲出了。

    李粉和杜粉简直打生打死, 有的是物理意义上的打。

    很多文人一言不合就引经据典开喷, 喷到最后谁也不服,干脆打了起来。场面一度非常混乱,颇有现代追星族的场景。

    毕竟这两个人是顶流,粉丝最多, 自然吵得更凶。

    刘禹锡、韩愈、孟浩然等等诗人也有粉丝,不过体量没他们的大。

    粉丝们心中痛骂天幕。

    他们的正主参赛资格都没有, 天幕真是一点也不识货

    杜甫的铁粉白居易和元稹简直哐哐撞大墙。

    虽然悠悠我心把白居易排进了榜单,还让他高居第四, 但白居易表示不接受杜甫除了第一之外的排名。

    白居易面色认真“说真的, 如果把杜甫排到第二,那我跟这个悠悠我心真的一点都合不来。”

    “无论是在韵律上还是在内容上, 杜甫的诗都超过李白。”

    元稹也非常赞同,他们倒也不是脑残粉, 讲得很有道理“到了杜甫这里, 往远了说他承接了屈原的风格,往近了说, 他包含了宋之问的韵律。

    往古朴上说,他传习了李白的风格,在气势上又超过了曹植,盖过了谢灵运的孤绝高远,又有徐陵的明丽。

    除此之外,他还有自己的风格, 早已自成一派,我真的找不出来在诗歌上比他更全才的人了。”

    “杜甫是要胜过一筹的”

    白居易和元稹他们俩搞了新乐府运动,大力推崇杜甫的诗风,极大提高了杜甫的知名度。

    在此之前,李白的名声超过杜甫。而现在,抑李扬杜。杜甫的地位被他们两个推到顶峰。

    他们说得非常投入,忘了自己正在韩愈家里做客。

    韩愈很无语,冷笑一声,把酒杯丢下来“胡说八道。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我不接受李白排在后面,他们两个顶多并称”

    唐朝吵得不可开交。宋朝吵得不算凶,因为大多人都推崇杜甫。

    宋神宗好奇地问“爱卿觉得李杜二人谁最优秀”

    苏轼望着天幕说道“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伦之资,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

    “两人没有高低之分,只有读书人喜不喜欢的区别。”

    宋神宗“那你喜欢哪一个”

    苏轼思忖片刻,说道“两人就像左手和右手,哪个都不能缺,不过臣用右手用得最多,所以臣会选杜甫的诗歌。”

    “为何”

    苏轼“其实,臣是看杜甫和李商隐等人的诗入门的,而李商隐也深受杜甫影响,杜甫可以说是我们的老师。”

    “而且陛下你知道,李太白是狂士,晚年失节于永王。杜甫一饭未尝忘君,在个人品德上,自然是后者更加完美。”

    其实不光是苏轼,黄庭坚、陆游、文天祥等人也是这么觉得的。整个大宋诗坛都更加推崇杜甫。

    为什么杜甫在大宋可以被称为千古第一诗人

    原因很多,杜甫没有污点、诗歌思想性高、艺术性强可这都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是杜甫是无数诗人的老师。

    不是说杜甫的诗歌很好学,其实很难学,但他的诗歌非常系统,有规律性。可以说,杜甫把诗歌的技巧全部挖完了。

    杜甫居然同时影响了白居易,韩愈,李商隐,杜牧,孟郊,贾岛,苏轼,欧阳修,黄庭坚

    这些赫赫有名的大诗人很多引以为傲的写诗技巧,就是来自杜甫。

    能影响这么多人千古唯有杜甫。

    盛唐时期,李白是顶流,远远超过杜甫。中晚唐和宋朝比较推崇杜甫,李白的诗显得过于冷清。

    在金朝元朝的时候,李白的诗渐渐回温。

    明代的时候,诗歌已经没落了,大家又开始推崇盛唐诗歌,如果说宋代抑李扬杜,明代就是扬李抑杜。

    当然,很多人还是学着杜甫的诗长大。

    明代文人杨慎望着天幕,咬着牙说道“如果李白不是第一,那这个榜单也不值得看了。他可是古今诗圣”

    “杜甫的诗确实很好,但是比李白的剑客之语还是有点差距的,没他那么潇洒。”

    李白和杜甫谁第一,让无数文人打破头。有人站李白,比如欧阳修和杨慎。有人站杜甫,比如白居易和元稹。

    还有人站中间,比如韩愈和王安石。

    如果系统开了各大世界的弹幕,想必他们的吐槽肯定会冲破天际。

    很多大诗人表示好奇,到底排榜单的古青青是什么派李杜谁做第二

    紧接着,视频继续说。

    第二是

    第二是

    好吧,没有第二,就像四大天王有五个,唐宋八大家好像只有七个一样,博主的榜单有两个第一。狗头

    消息一出,很多世界的人迷惑不解。什么还有并列第一这种操作

    乾隆眨了眨眼,顿悟道“噢,她是要这么安排啊。瞎排,把杜甫排第一不好吗”

    他摇摇头“听这个人声音,就是个小姑娘,没受过苦,不懂杜甫的世界,不懂杜甫的苦难。”

    纪晓岚好奇地问“万岁爷,您受过苦吗”

    乾隆陷入沉默“”

    白居易等等很多唯粉冷哼一声,还是不能接受这个答案。

    白居易“耍滑头杜甫就是第一懂不懂诗歌啊”

    杨慎“真讨厌,李白就是第一,不接受并列。”

    只有中立粉韩愈等人微微点头,眉开眼笑,感觉自己赢了。

    天幕高悬在天上,除了给百姓的生活添点乐子,其他无甚区别。该种的田还是得种,该打的仗还是得打。

    759年,安史之乱已经发生好几年了,盛世的泡沫被轻而易举地戳碎,大唐成了最肥美的羔羊,谁见了都要来啃一口。

    中年的杜甫曾经衣着破烂,脚踩麻鞋,穿越无数战火,面见唐肃宗。

    唐肃宗见他如此可怜又忠心,于是安排他做左拾遗。这个八品官虽然品级低,却是天子近臣,能经常跟皇帝见面,前途一片光明。

    可是不久,杜甫卷入了前宰相的案子,被贬到华州当芝麻小官,直接坠入深渊。

    如今,四十八岁的杜甫裹紧单衣,趁着月色前行,去华州赴任。

    路上有一个小山村,叫做石壕村。

    天色已晚,实在赶不了路了,他于是想在石壕村歇下来。

    杜甫来到村口一户人家,敲响大门,大声喊道“我是朝廷的官员,准备去华州赴任,能在你家歇一晚吗我给银子的。”

    门内的老翁到底还是怕官,一开始非常警惕,从门缝中看他。杜甫曾经得过疟疾,还有风湿病,身体老迈,没有什么威胁的样子。

    老翁确认杜甫武力不强之后,便放他进来。

    紧接着,老翁左右看了看,赶紧把门关上,小声说道“晚上蛇虫那么多,你怎么大晚上还在赶路万一被老虎吃了怎么办”

    杜甫找到位置坐下来,叹气“这路上大头兵太多了,老是在打仗,我差点被人抢了行囊。后来,有人告诉我,最好晚上赶路,这样就不会碰见叛军了。”

    他话音落下,对面的老翁也悲从中来“唉,也是,这些军队可比老虎可怕多了。我两个儿子跟那些叛军打仗,都战死了。”

    杜甫一听,很是伤心,不过对朝廷还有信心,安慰道“那你们家这日子可要难过了,先挺一挺,终归会好的,朝廷一定会平息叛乱的。”

    老翁见杜甫是个和善的外地官员,心里好感越来越多,打开了话匣子“不会好了,乡里一直在征兵,官吏一直在抓人,死的人太多了,听说我这种年纪的都要上战场。”

    “所以我让家人告诉官吏,我失踪了,白天不敢出门,只有晚上回到家里睡觉。就是为了躲啊。”

    “大人,您能不能跟官老爷说一说,把我的兵役给免掉”

    “家里只剩下我跟我老妻,儿媳妇生了孩子还没断奶。要是我被抓走了,家里没有男丁,这一家子就完了。”

    杜甫看着满头白发的老翁,心里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这人年纪比自己都大,居然还要上战场。他虽然是芝麻小官,但到底还是个官,不然估计也要上战场了。

    他摇摇头“我管不到这个。”

    老翁也没抱太多期望,唉声叹气。

    杜甫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只能反复说那一句话“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

    老婆婆和儿媳妇因为是女眷,待在屋中没有出来。

    他们俩聊着聊着,突然间,听到敲门的声音。

    官吏大声咆哮,把门拍得震天响“孙翁,还敢躲是吧我知道你在家。把门打开”

    老翁一听,知道是来抓自己的,顿时惊恐不已“怎么大晚上来抓人了以前不都是白天抓的吗他们这是故意的。”

    “我先躲躲,你快跟我一起走,哦,对,你是官老爷不用怕,那我先走了。”

    他慌乱地来到后院的墙边,爬墙而走。

    老妇人见自己的夫君顺利跑了,心中松了口气,于是坦坦荡荡地去开门。

    官吏满脸横肉,横冲直撞,找了半天没找到孙翁“你家人呢”

    老妇人紧张地说道“他失踪了,根本不在家,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那这个人是谁”

    “是投宿的外地人。”

    官吏还想抓杜甫,结果杜甫亮出身份,虽然官职小,但大小也是个官。

    官吏只能放弃,可又不愿意离开,眼珠子转了转“现在前线死的人多,村里人都要为国效力,你必须把孙翁给我找回来,不然这事没完。”

    老妇人哭着说道“我的三个儿子都上战场了,有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都战死了,家里只剩下我夫君这个男人。他都年纪这么大了,怎么能上战场官老爷你就行行好,饶过他吧。”

    官吏见惯了这种哀求,面色都不改,冷着脸说“可是上面都说了,家家户户都必须要出一个人。”

    应该是他们声音太大,屋子内吃奶的小孙子号啕不止。

    官吏眉开眼笑“你家还有小孩,那说明肯定有年轻女子啊,军营里也缺年轻女子做饭。既然孙翁跑了,那就拿你儿媳妇抵吧。”

    老妇人如遭雷劈,一个年轻女子去军营里有什么下场可想而知。

    老妇人哭天抢地“不行啊。我儿媳妇还在奶孩子,要是走了,孩子也得饿死。官人你就行行好吧。”

    “不行也得行”官吏快步往屋子走去。

    老妇人连忙阻拦,像是下定什么决心似的说“虽然我老了也没什么力气,但是做饭还是行的,就让我来吧”

    官吏觉得老妇人年老色衰,有些不满意,但话都抛出去了,不管是谁,只要一个人就行。

    他于是不甘不愿地答应下来。

    杜甫望着这幅场景,气得头皮发麻,站起身说道“他们一家子都这么困难了,怎么能这么做。这还有天理王法吗”

    官吏面上恭恭敬敬,心里不以为然“这又不是我规定的,是上官要这么多人。大人要是不满意,那就找我们上官去,别难为我了。”

    杜甫不愿罢休“你们上官在哪里我要见他。”

    老妇人一家眼里燃起了希望的火光。

    没过多久,杜甫见到了这个官吏的上官,立刻劝说“这是不给百姓活路,绝对不能这么抓壮丁啊”

    可是杜甫名气不高,只是个芝麻小官,更不是本地人,并不受人重视。

    上官皮笑肉不笑“大人,前线战事十万火急,你要是耽误了军情,一万个脑袋都不够砍的。再说了,这都是白纸黑字的规定,本官也是根据规定办事。你要是再胡搅蛮缠,那本官就不得不把你请进牢房里了。”

    杜甫哑口无言,握紧拐杖,骨节凸显,昭示着并不平静的内心,最后无奈放弃。

    老妇人默默垂泪,只能跟官吏离去。

    杜甫望着她的背影,心中久久不能平息。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裹挟着内心,让他如坠深渊。

    他曾经年少轻狂,许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朴淳”的宏大愿望,渴望让这个大唐越来越好。

    可事实证明,他只是螳臂当车。别说救大唐了,他连这个老妇人都救不了。

    倘若他名气大如李白、官位高如王维,这上官绝对不会这副冷漠。

    脑海里有个声音在告诉他“杜子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你救不了这么多人,不要再为他们愁了。”

    可他躺不平,即使是穷也要兼济天下啊

    上官见杜甫正在发呆,虽然心里讨厌这个正义感爆棚的外乡人,但面上还是和和气气,毕竟大家都是体制里的人,最好不要得罪。

    他打完了一巴掌,便开始给甜枣“杜大人,别管那些有的没的了。”

    他掏出名册“比这人更惨得多的是。未成年的男子,新婚的丈夫,子孙都死光了的老翁国家有难,他们有责,大人想开点儿”

    “算算时间,天上的仙人马上就要放视频了。来来来,本官这里有壶好酒,一起看嘛。”

    杜甫浑浑噩噩,哪肯跟他喝酒,直接拒绝了“不用了,天色快亮了,本官还要去华州赴任,告辞。”

    杜甫救人不成功,实在是不想留在这个伤心地了。

    上官见他不给面子,面色也冷了下来,心中不屑。他给这个古怪的老头一点面子,人家还不要,真是热脸贴冷屁股。

    他暗地里啐了几声,心中咒骂,装什么呢这副老骨头迟早死在路上。

    这时,天幕突然出现异动,视频开始播放。即使这个时代充斥着战乱,人们也不会错过天幕这种神迹。

    大家呼朋唤友,万人空巷。

    上官一边美滋滋地喝着酒,一边望着天幕。结果听着听着,突然惊骇无比。

    等等,这天幕说的诗人怎么这么耳熟好像刚刚听过

    古青青听不到大家的吐槽,继续说道。

    那么接下来开始介绍第一名。

    有学者说,在他之前,没人这么写诗,在他之后,都是模仿者。

    从此,诗歌分为两种,一种是他的诗,一种是其他人的诗。

    有学者说,他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杜甫步伐僵硬地离开官府,整个人就像行尸走肉,直到天幕传来声音,他才猛然醒过来。

    对于自己能不能上榜这件事,他是有信心的。

    很多人觉得老杜很落魄自卑,其实老杜一点也不自卑,反而很狂。

    他知道自己写诗厉害,于是自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子赏识我,连大儒都想跟我见面,贵人都要跟我做邻居。

    我诗歌能比得上曹植,写赋能比得上扬雄。”

    他对自己的认知是,他有才,但是怀才不遇。

    当然,哪个文人不狂呢不狂的文人,怎么有自信一直写文章只有外狂和内狂的区别。

    杜甫外表谦虚宽厚,甚至有点憨直,可心里一直埋着少年人的狂气。

    天幕进行到现在,只剩下两个位置。

    他觉得自己有九成的希望能够排上第一第二,只不过是位置的区别。

    如果没排上,只是他不合古青青的胃口,而不是自己不优秀。

    杜甫惊讶无比,默默闭上眼睛,脑海里有无数疑问“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居然不是屈原和陶渊明等人,而出生在唐宋”

    杜甫表示难以置信。

    如今的他还没有练完级。他挺狂傲,但没有狂傲到觉得自己当得起这个称呼。

    相反,李白比他大好几岁,早就练完级了,各种高质量诗篇令人目不暇接。

    他下了断语“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虽然这个称号太隆重和夸张了,但他也能当得起。”

    然而紧接着,他便听天幕说他就是诗圣杜甫,杜子美

    杜甫的下巴都快掉了下来,血液逆流。他激动到眼前晕眩,拄着拐杖方才稳住身体。

    天幕说的每一个字他都懂,但是拼接在一起,他就不懂了。

    这位诗人居然不是李白,而是自己。他如何能当得起“圣人”这种称号

    他知道自己厉害,感觉自己能青史留名,可没有想到自己在未来能够厉害到这种程度啊

    “青史留名”和“圣人”差别还是很大的。

    杜甫感觉自己听错了,这天幕说的只是和他同名同姓的人吧

    背后官府的官员匆匆忙忙地追了出来,鞋都跑掉了一只,热情得不像是一个人“大人,你说你叫什么来着”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