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7章 第三个世界05
    “哥哥”楚瑛认真看着这雀食图,低声叫喊道, “这画画的好好看。”

    “敢问这画”何安低声询问。

    摊上的书生却是打断了他的话, 只说道“这画不卖, 只送有缘人。”

    何安皱眉,看向那说话的书生。

    夜市上灯光辉煌, 楼阁前皆挂宫灯, 形式各样,照的夜市上明亮如昼。

    那书生背着光, 俊朗的面孔一半犹在黑暗之中看不出什么神情, 另一半则被右角身后高挂的灯火照的清清楚楚,面容严肃, 神色倒是有几分淡淡的高傲。

    楚瑛离了万分拘束的皇宫, 出了城门, 来到这街道之中, 繁华热闹的夜市,人流众多,她渐渐失了之前的担忧拘谨, 倒是越发的欢快, 如同从前犹在读书时,与朋友出去玩耍时,多了几分小女子般的天真。

    她低着身子, 望着那鸟雀图, 娇俏的声音带着欢快。

    “那我是有缘人吗”

    白衫书生正襟危坐, 面色微顿, 不发一言,黑浓眸间泛着几分难以捉摸的深沉。

    望着眼前这个眉间浅笑,衣着青色罗裙的小娘子,他虽未曾见过,但按年龄推测应是本年四月中旬落水而亡的三公主楚瑛。

    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一切都变了。

    但如今形势之变化,究其根本,应该是大皇子楚宴生母的去世。

    若生母未去,大皇子本应在今年五月中旬便立为太子,迁居宁德殿。

    “这画只送有缘人。”白衫书生只接着重复了一句。

    “噢。”楚瑛懊恼地接了一句,愁着脸出声道,“看来我不是有缘人了。”

    她望着那画上活灵活现的小雀儿,越看越是欢喜,犹不死心地又问了一遍,“书生哥哥,你这雀儿画的这么好,要不就让我买下吧。”

    “这小雀儿好可爱。”

    “你这画,愚见之,笔风确实严谨有度,神高灵澈,恢弘辽阔之余,又带清澹明润,饶有几分韵致。”何安立于画前,低声叹道。

    “兄台应是川蜀人士吧,我观这画,细细看来,倒有几分似川地吴润之的笔锋。”

    何安倒也并非在开玩笑,原身是个爱读书的,也爱收藏名画,虽然不多,但正好有一幅名画家吴润之的平烟寒钓图。何安前世后期便一心沉迷于古籍修复和史料挖掘重考,见过不少名画,虽然和这个世界的有些差别,但大抵上鉴赏能力还是可以的。

    虽是不同世界,但在世俗人情,朝廷章法,官职变动,文学发展上,还是有迹可循。

    观其山川笔势,云烟淡抹,重重叠叠,布局别致,已是大家风范,自成一派。但细细琢磨,确确实实带了几分出生川蜀之地的大画家吴润之的风格。

    而且那其中一幅寒江孤舟图,不出意外应是出蜀地,越百岭,渡横江,途中所见之景。

    那书生却不应答,只是沉着脸,隔了一段时间,他才回了那么一句。

    “在下出生柳州。”

    柳州,柳州不就是萧相的出生地吗

    “柳州”楚瑛闻言,立刻有些激动了起来,“这位哥哥,你是柳州人,是来上京赶考吗”

    “那你有没有听过当地的萧家”

    何安一愣,看向身旁激动万分的原身妹妹,那原本压抑着沉默的甚至灵动神采全无的眼珠儿闪着朦胧的光,纤纤小手轻捏着青色素雅罗裙一角,有些小心,却又有些肆意。

    说来也怪,这个小姑娘,就是有着一种矛盾的气质。一会儿冷压抑着,一会儿暖奔放着。

    在这个年代,这样的年纪已有不少姑娘们出嫁,她却依旧时不时透着几分稚气。

    萧灵隐心头有些突兀,他早就听说过这位大皇子是个爱画之人,所以早在前几天就备下几幅书画,他来这街头闹市本是碰巧,只应白日里他在街头看到二人身影,夜晚想着他们也许会来夜市,便在街角等着,一连过去了不少想要买画的顾客,他都基本拒绝了。

    大皇子惜画,爱画,好收藏画。

    因画结识,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日后提醒他,让他避免中毒而去,也算是还了他的所救之情。

    只是,让他无奈的是,看上他画的居然是他身边的小娘子。

    “萧家是柳州地方的江卿世家。”何安拉了拉一脸兴奋的楚瑛,淡淡道。

    “瑛儿,你若想知道,我这个做哥哥的自然直言不讳。”

    楚瑛听了后,脸色发红,呐呐道,“我知道了,哥哥。”

    “走吧”何安轻点了点她的额头,笑道,“他既然不卖,我也没有办法”

    “我可以卖,不过要三十贯。”

    两人正准备走的时候,背后传来一句淡淡的带着几分难为情的回复。

    楚瑛一听,停下脚步,高抬着头望着高她不少的何安,街角的灯火是微红的,照的他白皙俊美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红晕,轻薄剔透,似乎有些羞涩之意,眸间似带点点珠光。

    她本是想祈求这位对原主很是不错的哥哥买画,因为她出来带的钱,都被她花光了。

    但没想到,被他容光所恃,一时半会竟是说不出半分话语。

    唯一的感想便是,这位日后当了皇帝的皇子,长得实在是太好看了。

    简直颜值暴击了,啊啊啊啊啊,她个不追星的孩纸都有些被亮到了。

    何安低了低身子,看着面前愣着,不说话的小娘子,轻笑道,“小丫头,你不说我也知道你心里想着什么”

    卧槽,楚瑛心中除了这二字再无其他想法。

    妈呀,这位一直不笑,情绪平淡,温和稳重,可她没想到原来这位笑起来竟是如此可怕,简直了,少女心爆爆爆爆炸了。

    其他的都没心思想了,她就晕乎乎地看着他拉着自己转身回去付钱,收画,又和那个书生聊了几句。

    被拉着走了不少路,过了夜市,来到河边长廊,看着两岸迷离灯火,湖间繁闹花船,受着湖边微风轻拂过,她才回缓了几分情绪,慢慢冷静下来。

    “哥哥,我们买了那幅画。”她轻声问道。

    “当然。”何安站在桥边,古朴的石桥矗立着,两岸平缓深沉的河水飘荡,长廊边每隔十几余步便挂着红色灯笼,到处都是摊贩儿,或是耍着杂耍,或是卖着糕点,或是挑着行囊叫卖着珠花首饰,就连偏僻的街角处也有艺人卖着糖画儿,摊前吸引了不少的孩童,围作一群。

    楚瑛也看着这长长的街道,鳞次栉比的屋舍,不少同她一般年龄的女娘们稍施淡妆,内着抹胸,外罩褙子,下着长裙,服色多浅绿银灰,群拥着逛着这热闹的夜市,欢声笑语不断。

    “这就是大晋呀”她有些痴痴地望着说道,心头一阵感慨。

    虽如今还被称之为南朝,但未来将会北上,收复前朝之地,她正处于这样令人激动的时代,风流人物,数不胜数。

    她转身看着沉静无波的何安,一身白衫,腰间紧紧挂着一素雅青色香包,浑身士子的温和儒雅,这位还要三年以后才会被封为太子,日后和萧相二人在历史上也算是君臣两得。

    等等

    刚刚那个卖画的书生和这位说了自己的名字,他姓萧,字子瑜。

    卧槽

    那个书生居然是萧相吗萧灵隐,字子瑜,她怎么就忘了,呜呜呜呜呜呜

    楚瑛一脸忧伤,她居然就这么错过了和偶像的最佳相遇。

    话说,这两位原来早就认识呀,如果没有自己,应该应该也会相遇的吧。

    楚瑛有些糊涂,毕竟她比较了解的仅仅是萧相而已,对于这个朝代其他的人物,并不熟知,知道身旁这位皇兄,还是因为别人写的关于萧相的传记里面总是提到这位。

    不管了,不管了,她也算是见到偶像,买到了偶像的亲笔书画。

    完美哈哈哈哈哈

    “哥哥,刚刚那个书生姓萧”回去的路上,楚瑛还是忍不住又问了一遍。

    “嗯,他就姓萧,字子瑜,倒是个不错的字,可以看出他的师长对他寄予厚望。”何安顿了顿,低声答道。

    楚瑛已经高兴的要晕了,她现在算是体会到以前网上那种追星族的感觉。

    当面遇到偶像的心情是什么,当然是激动到飞起。

    哈哈哈哈哈

    留下的萧灵隐,收了画,打道回府。

    只是回去的路上,心头却依旧有些郁闷,但也不知从何说起。

    之前那位皇子说到吴润之,他突然就有了几分苦涩之感,川地高险陡峭,多山路,常人出蜀,多走水道,泛舟横江,若是逆流而上,便需要上好的纤夫在江旁拉拢,若是行驶到水势急湍之处,对驾船御舟之人要求更高,稍有不慎,便容易翻船,若是碰上岸中礁石,甚至可能落得个船毁人亡的局面,因而出蜀入蜀的人都不多。

    生怕一个不慎,跌入江中,丢了卿卿性命。

    前世,或说上一次出蜀地,高中探花郎后,他后授幽州通判,权三年,待任官期满才回京等待考核,评了个优后才入了史馆,成为一个小小京官。

    当朝有三馆一阁,晋朝立朝之初,一改前朝重武之过,犹重文治,初创时立昭文馆,史馆,集贤馆,立科举考试,集天下英才。文宗初,又立崇文阁,访求书籍。

    晋朝宰相,不少出自馆职,正所谓昭文相,集贤相,当朝副宰,官拜从二品参知政事温如成,初便为昭文馆学士。

    萧灵隐倒也大抵是这番经历,初通判一州,外放为官,后回京另授官职,一路高升,直至宰相。

    此后三十余年,他虽曾外放过,贬谪过,却从未回过蜀地,所以意识到自己回到过去后他点了一碗故乡有名的插肉面。

    待他位居高位,执掌朝政,京城文官多对他拥护,他一向精力充沛,又擅长人事安排,加之在外任官时深得民心,入了馆阁之后,学思敏捷,为人处事,少有败象,先受帝王之宠信,后拥立少帝,独掌朝纲,威望极深。

    为官三十五年,无所不胜的法宝在他看来,不过“联合”二字。

    为官者,要想有得成就,自然聚众人之力,合万人之心,方可成大事。

    他是熙宁年来,最快升入馆阁,授予副相参知政事,后受宰相同平章事一职的士子,不过十余年,便从无品级无功名,成为当朝除帝王外官位最高的文臣。

    他平生好画,又写得一手好楷书,只是却少有人看出他的画似川蜀吴润之。

    只应他学画时,多取前朝江南柳韫旭之精巧细腻,北地高敏杰之稳健扎实,又带了几分个人的风格,川蜀吴润之他虽学之,却不多,鲜有人看出。

    他一向爱画画,后虽有公务缠身,却不曾落下,日积月累,最后自成一派,时人称之萧画,因他动笔少,画的不多,也很少落在外面,他的画在市场上甚至一画难求。

    不卖画,更不将画轻易送人,是他多年来的习惯。

    只是,今日,他本来只是想见见这位皇子的。

    没想到,他居然浑不在意,也不多加询问,心头倒是复杂万分。

    他的画,曾经好歹也是众人追捧,同僚相求。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