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儿,姜晓菱连忙说道“封阿姨,你吓着我妈妈了。”
刚才还在侃侃而谈的封朝霞一愣。
看了一眼徐寒梅,顿时露出了讪然的表情“哎呀寒梅,你别跟我计较。我这人就是个大老粗,说话不过脑子的。你别往心里去,我没有别的什么意思。”
一番话说得徐寒梅更加的不好意思了起来。
徐寒梅自小在景平长大。那里虽然谈不上特别靠南,可也算得上是水乡。
平时周围的人们说话都是轻言细语,她还从来没有见过像封朝霞这样的女人。
更没有见过哪个女人会自称“大老粗”的。
所以,看到这样的邻居,对她来说,很有一点新鲜感。
“没事,没事,是我的不对。晓菱,快叫阿姨。”她连忙冲女儿说道。
“已经叫过了。”
姜晓菱说着,径自走到了三轮车跟前,朝着谢壮很是自然的摆了摆头“坐后面去,我骑。”
“你会不会骑啊晓菱,别捣乱”徐寒梅急了。
可姜晓菱此刻已经拽着谢壮的胳膊,将他从车上扯下来,自己坐了上去。
不仅如此,她还很熟练的一调车头,将车子转了一个弯儿,停在了妈妈和阿姨的跟前“坐上来吧,我带你们一起走。”
徐寒梅从来不知道女儿什么时候学会的骑三轮车。
想来应该是在学校里
看女儿这么帅气的坐在前面,虽然有点担心,可还是一下子就产生了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即使心里美滋滋,可她还是矜持的瞪了女儿一眼“坐什么坐这么多人再把人家车子给坐坏了。赶紧下来,你到底会不会骑别再摔着。”
“哎,姑娘愿意骑就让她骑去。这车又不是棉花做的,哪儿有那么容易坏我看咱姑娘骑得很不错嘛”封朝霞伸手阻止。
说完又朝他们挥了挥手“别管我们,你们先去,赶紧的。去晚了就只剩下老白菜梆子了。”
“好勒”姜晓菱答应着,脚下一个使劲儿,三轮车欢快的朝院门口驶去。
一直到出了家属院大门,谢壮都没明白,自己今天是怎么了
好容易才求得妈妈同意让他骑三轮的,怎么这个人就那么朝他一看,他就乖乖的让了位儿
还让得那么心甘情愿,好像本来就该如此
反应过来的谢壮这会儿悔得肠子疼,只觉得自己刚才肯定是脑子坏掉了。
他坐在车斗里不甘心的冲着前面大声的问“你行不行啊不行让我骑吧”
姜晓菱没有回头,只是对着自己当亲弟一样看着长大的两个小子大声的命令了一句“坐好”
就更加使劲的朝前蹬去。
说起来上辈子,这个时候的姜晓菱还真是不会骑三轮车的。
可在家属院里生活了十几年,买煤,买粮,送家人去医院看病哪一次不都是要去借三轮车来用
这么多年,再笨也练熟了。
机械厂离家属院其实很近。
骑三轮不过十几分钟。
这还是因为中间有铁路,要绕路的原因,其实走路直接从铁轨穿过去的话,甚至不用十分钟就到了。
今天不赶巧,姜晓菱他们过铁路的时候正赶上列车换车头,来来回回的,害得他们在边上又等了足足十几分钟。
所以他们到的时候,两个妈不仅到了,而且已经选好了白菜,这会儿已经都挤到了载着萝卜的马车跟前了。
看到他们,俩妈甚至都顾不上问一句为什么来这么晚
封朝霞就扯着嗓子喊道“那边,那一堆儿白菜都是咱的”
一边喊,一边用手使劲朝着不远处的一堆点了点。
不用吩咐,谢壮和谢诚已经熟练的从车上蹦下来,快速的跑到了菜跟前。
一个撑着麻袋,一个开始往里面装。
姜晓菱也把车骑了过去。
人多力量大,加上大家都是熟手,所以没一会儿,两家的冬储菜就已经买好了。
就在几个人一起往车上装的时候,一个穿着四个兜儿干部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从厂里走了出来。
“哟,张工,你爱人不在家呀今天怎么要你来买冬储菜”
不知道是谁冲着他就喊了一嗓子。
这一下,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根本不等他回答,围在门口的嫂子大姐们就开始拿他打趣。
。
“肯定不是的呀钱嫂子宝贝张工宝贝的跟儿子一样,怎么舍得让他出力”
“对的嘞,钱嫂子就是让儿子干,也舍不得让人家爱人出力呢。”
来买菜的大半是家属,又是一个家属院处了这么多年的,谁和谁都熟悉得紧。
有一个人开头,这群妇女们就像是找到了今天最大的乐趣了一般,全都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听上去好不热闹。
只把已经走近了的张树民说得脸红得跟掉进了染缸里一样。
“别胡说。”
“玩笑不能乱开的。”
显然对于这样的情况他早已经习惯。
虽然不停解释着,却依然步履自然的从人群里越过,走到了姜晓菱他们跟前。
他先是看了一眼封朝霞,似乎是要确认一下,然后目光才落在了徐寒梅身上。
他试探的问道“你是小姜家属吧”
一句话说得徐寒梅先是愣了下神,然后才赶紧点了点头。
不是她反应慢,实在是眼前这个人又斯文又白净,看上去面嫩的很。
而且被这么一群妇女调笑也不生气,看上去脾气好得很。
怎么看怎么像个小年轻。
她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样的人会比自己丈夫年龄大。
而且,听他语气,还大很多
看她承认,张树民笑了笑,亲切的说道“早上小邵出车的时候正巧碰到我,他说刚知道今天有冬储菜卖,没来得及和家里说。
让我给他师母带个话,让你把他那一份儿也给买了,反正他也用不着。”
听他这么说,徐寒梅顿时不安了起来。
她慌忙摆手“不用不用,这些都够吃了。”
话没说完,就被旁边的封朝霞给打断了“什么够吃这一点菜你们一家那么多口人够吃才怪
自己家徒弟你和他计较什么该要就要。
反正他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往年冬储菜份额也都是送给别人了。那别人能和自己家一样”
听了这话,张树民也在一旁连连点头“是的,就该这样。
虽然现在是新社会,讲究人人平等,可当徒弟的帮衬一下自己师父家,那也是应该应分。
弟妹,你不用想太多。
我跟你说啊,要是以前”
看张工的话匣子又要打开,一副要与人长谈的架势,封朝霞拉了徐寒梅袖子一把,直接把她拉走。
嘴里还不忘敷衍地说了一句“张工你慢慢说,我们先去领菜,一会儿再没有了。”
留下张工满脸的兴致勃勃,却没有了畅谈的对象。
他站在三轮车前,看了一眼姜晓菱,又看了一眼谢壮还有谢城那两个小豆丁,尴尬的笑了笑,然后就准备离开。
这时候从旁边不知道哪里就跑过来一个年轻的工人。
一过来就亲切的将胳膊搭在了张树民的肩膀上,熟稔的说“张工,借个火。”
听他这么说,张树民将手伸进口袋,掏出了一个火柴盒。
只可惜,打开看了看,里面却连一根火柴也没了。
他又一次面露尴尬。
那小年轻看后噗嗤一笑“张工,早上嫂子没给你装啊这个你得回去好好批评批评嫂子,怎么能忘了给你装火柴呢
这要是万一你要抽烟,没火可怎么办”
听他这么说,张树民也笑了。
伸手在那人的脑袋上拍了一巴掌,嘴里骂着“胡说八道你也跟着她们开我玩笑
是我自己忘记火柴用完了,早上也忘了拿。”
说着他用手指了指旁边的传达室“你去那边借吧,我也去。让你勾的,我烟瘾也上来了。”
边说,就边要把火柴盒往路边扔。
“张伯伯,这个给我吧。”
一直站在旁边的姜晓菱终于找到机会开了口。
她指着张树民手里的火柴盒,一脸乖巧的说道。
在张树民把火柴盒拿出来的那一刻,她其实就已经盯上了。
看着火柴盒上的图案,她脑子里冒出的第一句话就是
没准儿这东西也能卖钱
张树民没有想到姜家的姑娘会问自己要这个,毫不迟疑的就将火柴盒递给了她。
然后笑眯眯的问“你也喜欢集火花啊我家美芳也喜欢这个。有机会你们可以一起玩呀对了,你叫什么,十几了”
“我叫姜晓菱,今年十七了。”
“哦哦,我家美芳也十七,不过她生月大,过完年就十八了。
你们年龄差不多,可以做好朋友的。
晓菱啊,晚上我让美芳去找你玩好不好啊
她有好多火花,我让她带着,你们可以多交流交流。”
望着张工一脸期待的表情,姜晓菱有点愣神。
说实话,上辈子,她对张工他们一家子并不是很熟。
刚到宁林,家里就出了大事。得到奶奶的噩耗,他们一家连屋子都没暖热,就又全体赶回去处理奶奶的丧事。
再回来时已经年后了。
回来后,父亲大病了一场,病了差不多一个多月。那段日子,爸妈不怎么说话,她又刚刚到新学校。
一边要在学校参加学农活动,一边还要惦记着父亲的病,还怕爸妈再吵架。
日子过得无比煎熬。
张美芳她是认识的,两个人曾经在一个班。
可在她的印象里,那就是一个从大城市来的富家女,娇生惯养的,很爱哭。
她们两个都没有说过几句话,然后张家就出事了,再然后张美芳也下了乡。
一直到她八零年积劳成疾去世,也再也没有和这个人见过面。
可现在,张工都问到她脸上了,她能说什么
自然痛快的点了点头“行。就是我家人多,吵得很,你女儿别嫌烦就行。”
“不嫌烦,不嫌烦。”
听她这么说,张工笑得眯起了眼睛。
“哎呀晓菱不瞒你说,我家美芳别的都好,就是胆子实在是小了点。
你这性子伯伯真喜欢,有机会也带带我们美芳啊”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