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川先回来的,他们学校中午十一点半放学。
这个特殊的时期,高校停课,高中毕业后就只能参加工作或者去农村接受再教育,因此这两年还会有知青陆续下乡,一直到七七年冬天高考恢复后,所有的知青才会从七八年开始陆续回城,至于有的在农村扎根的,心甘情愿留下的有,可想迫切回城的更多。
态度端正的,会带上家眷一起回去,有的直接就是离婚独自离开,甚至连孩子都能撇下。
虽说高校停课好多年了,可九年义务教育还是存在的。
不过这个时期的九年义务教育,并非高考恢复后的五四制和六三制,而是五二二制,即小学五年,初中两年和高中两年。
姜瑜目前在村子里读初一,马上就要去初二了,按照时间来算,恢复高考的那年她就能读完高中,虽说之后要在家里待半年,这都不算什么。
“二姐,你好点了吗”进门后,看到躺在竹椅上的姜瑜,姜川拎着零碎布头拼接出来的书包走上前,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盯着她,透着担忧。
姜川作为姜家孙辈唯一的男孩子,自小备受家中长辈的宠爱,可这个孩子并没有长歪,性格活泼可也懂事,而且学习在班里是最好的。
她不明白,这么懂事的孩子,是怎么走到书中所写的那一步的。
或者是因为姜瑜造的孽,以至于作者恨屋及乌,将和她有关系的人全部打入了地狱。
女主苏音音是圣母型人格,善于嘴遁服人,在她来到河西公社这两年多,村子里好几个泼辣的婆娘都被她给感化成了贤妻良母,而被她圣母荣耀所笼罩的男性教徒们,更是改头换面,成了新好男人。
可是但凡瞧不惯女主或者和女主不对付的,绝对没有一个好下场。
这在姜瑜看来,作者要表达的其实就是八个字
顺她者昌,逆她者亡
这个她,指的自然是女主苏音音。
而且和她不对付的“反派”并不是女主下的手,绝大部分都是她的“教徒”看不惯,暗中做的手脚,还有的干脆被圣母光环逆向辐射,自己把自己给作死了。
当时看书,她从头看到尾,很爽。
可如今成为恶毒女配姜瑜,她却想对女主和原著作者竖起大拇指,送他们两个闪闪发光的大字卧槽
她上辈子并没做过坏事,虽说不喜欢吃亏,可也从不占人便宜,对工作兢兢业业,和老板同事相处的也融洽,父母慈爱,她也孝顺,虽说年过三十依旧单身,却并未对社会造成任何影响,长得不美倒也清秀,同学会不炫富不吹牛,怎么就落到现在这个地步。
哎
“放学了”面前的小家伙只有八岁,可长得很漂亮,农村孩子,整日里漫山遍野的疯跑,皮肤自然不会多白,可这小家伙却是健康的小麦色,挽起的衣袖露出半截小手臂,却白的晃眼,感情是个双色娃娃。
姜家的三个孩子基因都不错,遗传了姜翰夫妇。
姜翰本身就是个帅气的男人,相貌源自姜老太太,而姜妈妈的相貌也不差,肤白貌美。姜妈妈的父亲曾经是姜老爷子手里的一个连长,生母早亡,父亲死在战场上,姜妈妈跟着外公外婆一直长到十六岁,两位老人相继离世后,姜老爷子做主为儿子姜翰定下了姜妈妈,婚后两人感情很好,从未红过脸。
姜烟的相貌随了姜妈妈,透着清雅,而姜川则随了姜翰,至于姜瑜则是取了父母两人的相貌,容貌偏艳丽。
如今这个身子年纪还小,没有张开,等再过几年恐怕在村子里就会有风言风语。
毕竟民风还不像后世那么开放,长得太过艳丽,在这群人的眼里,那就是狐狸精的代名词。
姜瑜自己倒是很满意,早上照镜子的时候,差点没爱上自己。
上辈子她的相貌只是中等,碍于一副好身材,瞧着是中等偏上。
她表面是个八面玲珑的万能助理,看上去就是一个只晓得绕着总裁转的不懂七情六欲的机器人,可骨子里却是个颜控。
当然,她的心态很端正,只喜欢颜,而且因为隐藏的很深,没人看出来。
有些姑娘看到好看的男人,都会星星眼,然后和同伴说一声“那人好帅”。
姜瑜则不会,她只会故作不经意的瞄一眼,然后心里嘀咕着“好帅好帅”,转身离开,绝对不会有丝毫的留恋不舍,让人看不出半点破绽。
姜川去屋里到了一茶缸的凉白开,来到姜瑜身边,靠着墙壁大口喝着。
“二姐明天能去学校吗”
姜瑜勾唇,“不去,以后都不去了。”
“为什么”姜川小脸垮下来,失望,他这几天都是自己上下学,还想着二姐好了能陪他一起呢。
不过二姐不喜欢读书,他心里也明白,可关键二姐啥都不会,不读书她还会做家务或者是下地干活
别到时候整天在家里偷懒,就之前村子里说起他们家,都夸大姐,对二姐很是瞧不上。
“为什么啊”姜瑜声音很轻很轻。
自然是因为在学校里根本就学不到什么东西,去了也是浪费时间。
这具身体今年刚满十四岁,可骨子里却是个三十多的成熟女人,让姜烟一个十九岁的大姑娘独自支撑这个家,她没办法袖手旁观。
主要也是对于三年后那个冬天的高考,上面有明文规定,是可以自愿报名的,没有学历、年龄、职业以及出身成分的限制,以最宽松的条件为国家挑选人才。
既然如此,姜瑜也就没必要去学校了,毕竟是免费的,说起来是小学和初中,可实际上就是托儿所,给村子里那些男孩子们找个地方待着,不至于让他们到处乱跑。
而且学校老师都是下放的知青,挑选的过程中并非你学历越高越好,而是看你出身成分的。
在河西公社村子西北角有两栋破茅草屋,里面在多年前被送来几位五六十岁的劳改犯,他们个个都是某个领域内的大佬,他们的知识领域有多宽广,是村子里所有知情加起来也不如一个人一半的水平,可当年这所姜翰倡导周边七八个公社建起来的学校,在知青里面招老师,不还是没有那几位大佬的份
这些年,河西公社过来的知青,多数都是高中在读或者刚毕业的十七八岁的少年少女,竞争这个位置,也是因为不会下地干活,况且这个年代,多多少少都知道读书没用,能填饱肚子才是正途,村子里的家长孩子们都不会正经学习,那些知青老师自然也不会管太多,免得家长找上门来,谁也不好看。,,,,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