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萍看到沈明泽的时候整个人都抖了一下,然后很快镇定下来,跟他对视。
但沈明泽已经转开了视线,他看起来并不是她想象中的阴沉,但跟四年前动不动就笑的模样相比,现在的变化也称得上是巨大了。
他高了,瘦了,黑了,脸上再没有半点青涩,也有了冷峻的棱角,那个大男孩长成了一个男人。
一个贫穷的俊男人。
他刚才那么看她是什么意思
“萍萍”
梁玉萍回神,看看面前的方涛,紧咬着内唇,眼泪在眼眶里转了几下,还是滴落了下来。
之前还觉得方涛长得尚可,现在再看他,好像变丑了,一个家境尚可、性格软弱都不会护着她的丑男人。
她横臂抹了把眼泪,然后往跟沈明泽相反的方向跑了。
方涛
恍惚看到了嫌弃
他愣了愣,然后茫然的追了过去。
一场女人间的战争,就这么无声无息的结束了。
张小红跟在沈明泽身后,边走边想着刚才的事情,心里懊恼极了。
不知道沈明泽在这里看了多久,她当他面打他前任对象,他一定对她的印象糟糕透了。
虽然梁玉萍没有承认过,但张小红哪能猜不到
她还怀疑梁玉萍背的那个包包就是沈明泽以前给她买的,只是没有说出来罢了,想想这个猜测,她就觉得那个女人真是恶心,用着别人的东西,嘴上将人往死了贬低,多半就是看沈家败了,急着跟他划清界限吧。
话说回来,沈明泽哪都挺好,就是眼睛挺瞎的,居然会跟这种女人处对象。
正胡乱想着,沈明泽停了下来,他无奈的往后看了一眼,这个女同志真是
她这样垂头丧气跟在他后面,一会长吁,一会短叹,一会懊恼,究竟是要干什么没察觉到路人古怪的注视吗
这样太容易让人误会了。
张小红浑然不觉,直到差点撞上他,才反应过来,然后悻悻的往后退了两步,干笑了两声。
沈明泽
“今天的事情多谢你。”
“这是应该的,我知道她是胡说八道冤枉你的。”
这还是第一个公开表示相信他的陌生人,当年事发之后,以前的不少同窗朋友都跟他划清了界限。
沈明泽看着垂着脑袋的姑娘,笑了笑,语气里也多了真诚“谢谢你。”
“不客气。”
“那我就不耽误你的时间了,再见”
张小红
道谢之后就是再见
喂,你等等啊
这不合情理
但是她没有喊出来,怔怔的看着沈明泽的背影,想起了那天沈华浓教昭昭唱的那个儿歌找朋友。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见”
当时沈华浓还吐槽这歌词不对来着。
但是,张小红发现,儿歌里面唱的竟然是对的
沈明泽就是这样
张小红觉得他一定也会唱这首歌,说不定歌词就是他编的
好朋友之后第一句话就是“再见”
竟然半点过度都没有,如此突兀。
o︶︿︶o
啊啊啊啊,她甚至还不是他的朋友。
正发着呆,沈明泽又回来了,他手里拿着一只冰棍,递给她。
张小红眨眨眼睛嗯
“给你。”
她本来还想客气两句的,可手已经一个指令一个动作的接了过来。
“再见。”
“嗯,再见。”ヾ ̄ ̄,“沈明泽,你等等我叫张小红现在我们是朋友了吧”
沈明泽目光顿了顿,本来以为跟这姑娘不会再有什么交集了,可她这么问
他不好扫人颜面,点了一下头。
张小红笑眯眯的举着冰棍冲他摇了摇手“那,再见”
现在就对了。
这边哥哥被交了个朋友,那边沈华浓也正在宿舍里跟她的朋友们联络感情。
中午刘霞特意过来跟她说让她去一趟宿舍,弄得神秘兮兮的,好像有什么大事。
忙完之后,沈华浓就带着昭昭过来了。
今天宿舍里的几个小护士,除了张小红“因为受到惊吓”要压惊,也是等孙刚的流言过去,直接将今年的假都给请了,连休五天,现在还没来上班,其余人竟然都到齐了,刘霞、李素梅、徐丽丽、吴阳四个将张利君围在中间,正在对这个最老实温柔的姑娘进行审问。
沈华浓进来的时候,就听李素梅在问“这么说,你就跟杨勇铭看了一回,认识还不到半个月,你们就订下来了”
张利君红着脸点点头,“嗯,订在中秋节。”
“中秋节张利君同志,请问你还有几天这还不到一个月,就二十多天吧,你就这么仓促的把自己给嫁掉了”刘霞不可思议的道。
张利君红着脸解释说“没办法,他们单位马上要分房子了,规定了说以结婚了的职工优先,他的工龄资历都到了,就是这一点,所以,我们就”
刘霞和李素梅、徐丽丽三个齐齐扶额哀叹了声。
“就因为这样因为房子可才认识半个月啊,中秋结婚,你们认识也不到两个月,这是终身大事,利君,你还不了解杨勇铭吧,你怎么确定能跟他过一辈子啊,万一他有什么平时不显山露水的大毛病,到时候该怎么办”
危言耸听的是刘霞。
“我跟你们说过我堂姐刘雪吧,之前相亲的时候碰见过一个什么报社主编,姓程的那个,介绍人也说得多好多好,刚看到的时候,他不说话还觉得人模人样的,一开口就暴露他就是个非人,这还是好的,有些人善于隐藏,不多接触还看不出来”
沈华浓一听就明白了,她说的肯定就是程景明,想想这俩货上次那一出,她就很不厚道的想笑。
刘霞白了她一眼,她才赶紧憋住了,跟昭昭一起用无辜茫然的目光听她们说话。
接下来感情派的是徐丽丽“利君,我觉得你还是再考虑考虑吧,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就因为房子这个理由,他是要娶你还是要分房子啊是不是这个分房的时候,谁能跟他结婚都行啊我感觉一点也不重视你。”
李素梅是个现实派,更侧重于解决问题,直接建议道“我觉得不如等下一批分房,好歹你多接触多了解一下啊房子迟早会分到,但是女怕嫁错郎啊,要是错了,问题就大了。”
见三人将张利君说得脸色不虞,吴阳道“好了,你们别吓唬利君了,现在结婚前就见过一次的夫妻都有,好歹利君跟杨勇铭是熟人介绍的,还了解了半个月,比很多人都好多了,现在她已经都拿了证,杨勇铭单位那边也报了已婚上去,改是改不了了,大家别说这种丧气话。
我爷爷奶奶结婚前见都没有见过,还不是过了一辈子,连架都没有吵过,虽然说现在提倡自由恋爱,但是相亲也不一定就没有幸福啊。”
吴阳比另外三只理智多了,见沈华浓进来还拖她下水“华浓,你说是不是啊”
还冲她眨了眨眼。
沈华浓
关于婚姻这个问题,沈华浓还是觉得,爱情跟婚姻是两回事,婚姻得慎重,但是现在既然已经都开始了,那就没有必要再纠结了解这一环了。
她说“这也得看情况吧,我觉得吧,婚姻还是要看夫妻俩怎么经营,都有心过好,那就一定能过好,毛病嘛,是个人都会有,慢慢磨合吧。”
张利君听吴阳和沈华浓这么说,脸色才好了点儿,道“他是我姑姑单位的,住在一个大院里,我姑姑说他人也挺老实孝顺的。”
其他人还想说什么,也只好忍下了。
沈华浓觉得吧,在两性交往中,开端的相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男女双方日后相处的基调,简单的说,就是开始的时候谁强势,谁妥协,日后差不多也就是这样了。
起码她以前接触的情侣或者是夫妻,基本上符合这一论调。
张利君性格温柔、会为别人考虑,是个十分懂事的乖乖女,在结婚这件事上,看得出她也是有犹豫的,不然也不会因为朋友说的几句就面显担忧,显然刘霞她们说的这些她都考虑过,并且也是认同的。但是还是因为房子向男方妥协了。
以她这种性格,日后在跟杨勇铭的婚姻中,差不多也是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很难翻身了。
沈华浓其实并不太欣赏女孩子的这种妥协的懂事。
当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和活法,那些就愿意被人安排呵护的她也不反对,只要自己觉得开心就行。
这间宿舍的这几个女孩子,是最先对她释放善意的人,沈华浓也愿意说些交心的话,她想了想,又道“吴阳说得也对,现在我们就别吓唬利君了,她已经结婚了,我们就祝福她,另外嘛,就是要鼓励和鞭策她在婚姻里得立起来,结婚这件事上她就已经听了男方的话,妥协了,以后不能事事都妥协。”
然后转向张利君,认真的说“以后你跟杨勇铭相处的时候,有些他做的决定,你自己不想听,有意见的时候也得去争取,可别太懂事了,事事都自己退让,万一成了习惯那就糟了。”
张利君羞得满面通红,蚊呐似得嗯了声。
“对对对以后不能再这么乖,自己吃亏,结婚证都拿了,那杨勇铭给你买什么了衣服买了几套布买了几匹三大件有没有,缝纫机、自行车、手表,一样都不能缺,对了,还有收音机”
“自行车他本来就有一辆,就不买新的了,缝纫机票多难弄你们也知道,他说就算了,反正我也不会做衣裳,以后就都买衣服,手表我自己有一块,他给我添了对耳环”
几个姑娘闻言顿时齐齐对杨勇铭声讨。
“他这个婚也结得太容易了吧,这么抠门,不行不行,会不会做都得买,现在不会有了缝纫机你肯定会学啊,现在这么说得好听,以后没准会说,你又不会做衣裳买成衣费钱,节省着多穿两年呢。让他买,必须买”
“还有手表多少钱,耳环又能值多少钱,难不成是金的”
“衣服准备冬天的大衣了没有四季衣裳都得有,别想就几身夏衣糊弄过去。”
“”
见大家闹张利君,沈华浓摇头失笑,送上祝福之后,她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了。她的婚姻经验也少得可怜,没什么能传授的。
很快,小伙伴们对杨勇铭的声讨就变成了,商量结婚要买什么买什么嫁妆,嚷嚷着大家一起凑凑票都给买齐了,还拉着昭昭打趣了几句。
一会问她昭昭,你妈妈开始给你准备嫁妆了没有
一会又问,要不要准备两对儿花瓶家具得现在开始打了吧
要么就故意逗她说,肯定还得准备饼干盒子两对,镜子也得买两面,落地柜上再安一面全身镜,现在就时兴那样的,痰盂、瓷盆、洗脸架都得有,还得有电视柜呀,现在买不上以后争取买了
再不就是,小昭昭啊,你以后出嫁了还得喊别人妈,别人爸,就是别人家的人了,不能总回娘家,那个爸那个妈还管着你,使唤你
沈华浓听着还觉得挺新鲜的,物质贫乏时代,也有不一样的热闹。
总归,结婚是人生中一件大事。
但是,这次被逗的经历让昭昭觉得,结婚出嫁就是把自家的东西搬到别人家去过日子,赔钱不说,还得听别人家的话,帮别人家干活,还不能对自己爸妈更好。
她就想不明白了,既然有这么多不好,那为什么还要出嫁呢
这个问题,几位大姑娘就跟个小姑娘说不清楚了。
沈华浓假装不知道她们逗昭昭,任由小姑娘差点将大姑娘们问疯。
反正就是姑娘们就是要出嫁
这么粗暴的解释,昭昭不接受,闷闷的坐在一边也不理她们了。
从宿舍出来之后,她才想了个好的解决办法,握着小拳头跟沈华浓陈述自己的雄心壮志“妈妈,我以后留家,别人带嫁妆嫁我,给家里干活”
这样就完美了。
嗯,并没有什么不对的
沈华浓笑眯眯点头“好”她只当自家的小姑娘就是随口一说,没想到昭昭的记忆就从这里开始了。
张利君的婚事和这一番笑闹冲淡了沈华浓因为担心徐老头使坏的紧张感,心情好了不少。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那老家伙再厉害可他现在就是龙困浅滩,只能乖乖的盘着,他想要轻易走出红星公社都不容易,他正大光明的接触外人都难,而她是一个自由人,这一方面就是优势,再说了,沈华浓也实在想不出自己能够有什么可能被徐炳荣钳制的。
再说了,他想利用,自己就能乖乖的给他利用吗
她就天天带着昭昭上下班,或者住在公安局不回去,他能拿她怎么办
沈华浓唯一担心的就是哥哥,毕竟他是个有前科的人,不过沈华浓觉得,现在哥哥面临的情况不同,他对未来充满希望,不至于跟徐炳荣老头子混,而且哥哥现在在村卫生所住着,那边人来人往,门口天天都有人,人多眼杂,徐炳荣就想让哥哥帮他做什么也不容易。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沈华浓还是觉得如果有机会的话,还是得将哥哥给弄出村去。哥哥走了,她就搬到公安局家属院去,她倒要看看,在这种情况下,徐老头还能怎么霍霍她家里人。
当然,他如果只是借东风,并不是想使坏,只要不影响到她,她也不会去揭发他,由他去吧。
不管是徐炳荣想要使坏,还是将哥哥弄走,这个机会都不是说有就能有的,但心里有了计较,沈华浓就稳住了。
接下来的两天,她还抽空跟着几个姑娘冲去供销社抢了一回物资。
是的,抢,像是结婚用的红枕套,颜色和花色喜庆点儿的缎子被面,最时兴的座钟,稍微精致些的镜子、花瓶、糖罐子、针线盒、帐子挂钩之类的小物件都是很缺乏的,每每供销社一到货就被抢购一空。
这次虽然有刘信芳提前通知,她们几个人过去了一趟都没能给都凑齐。
刘信芳能帮忙弄点菜,肉还成,但这些小玩意儿小摆件之类的家家户户都缺,在供销社里上班的人谁还没有几个面临结婚的亲戚能帮忙留一两样没问题,但都留下肯定是不行,别人也会有意见。
好在,供销社里保证到月底中秋和国庆双节前还会有一次物资送过来,数量比月初这一次要多得多,大家才放下心来。
沈华浓这几天下班回村后,日常会去作坊里打卡看看运作情况。
从那天霍国安跟她商量过后,以粮换代食品的活动就在公社里实施开了,毕竟是自己公社的作坊,村里不少人家都有人在作坊里上工,对代食品的了解也深一些,知根知底,一切进展得很顺利。
跟沈华浓和霍国安预测的差不多,村民们换得最多的还是红薯芋头和杂粮,还有好些大家伙抠抠搜搜省下来没吃完的陈粮杂豆,自留地里瓜菜收的多的也有拿来换的,去农场那边拾的黄豆、麦粒、谷子都有,也有种了果树的人家拿果子来换的,实在穷得什么都没有,或者都舍不得的,也有使唤家里的孩子去外面挖野菜,去抓鱼摸虾过来换的,品种倒是挺多。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