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3章 探路
    入口的上方, 是一块硕大的铁箅。墙壁倒是不高,不到五尺, 公子他们三人不须全然直起身, 头便已经可碰到铁箅。

    桓瓖小心翼翼地撬动铁箅,不一会,那铁箅便已松开。他挪到一边,探出头去看了看, 似乎觉得无碍了,伸手攀着地面,脚蹬在壁上, 一下上了去。

    沈冲跟在他后面,亦轻松而起。

    可到了我, 却有些费劲。我个子不似他们那般高, 虽可伸手够到地面, 却不好借力。而这入口也窄,壁上平整, 一时也找不到足够支撑攀爬的下脚之处。

    “霓生。”沈冲似发觉了我的困难,伸手下来。

    我正要去拉,突然,我的腰被箍住,接着, 双足离地。

    我和沈冲皆是一愣。

    只听公子道“快上去。”

    我忙将手撑在地上, 用劲, 不一会, 到了地面。

    再朝那入口看去,只见公子也出了来。光照黯淡,看不清他的神色。

    夜风冷冽,我却依旧能感觉到脸上的烧热。

    “这是何处”只听公子问道。

    沈冲将那箅子放好,也走过来,声音平静“当是一处园子。”

    我收起那些杂念,跟着往四周看去。

    这里,的确不露天,但其实也并不算是室内。走出去,借着月光,片刻,得以看清。只见这里奇石堆叠,砌作洞穴山景,那暗渠的入口,正在这样的山洞里。

    同时,我也闻到了一股尿骚味。

    桓瓖刚去外面探了探,走回来,往地上吐一口唾沫,压着声音骂道“随地便溺,谁这般不要脸。”

    沈冲没说话,淡淡的月光落在他的脸上,只见他转头来,眼睛似乎看了看我和公子,一闪而过。

    “这是好事。”公子四下里看了看,低声道,“这是个花园,方才那几个侍卫想来是无意间至此,并非特地巡视。”

    众人皆颔首。

    “我甚少来慎思宫,”桓瓖道,“不知这是何方位。”

    “慎思宫只有一处花园,在西南角。”沈冲道,“想来就是此处。”

    “那太子妃何在”桓瓖又问。

    沈冲道“当离此不远。”

    公子沉吟,道“我等既然来了,可探探路。”

    其余人等皆无意见,亦无多言,借着夜色往花园外而去。

    如沈冲所言,太子妃的宫室就在不远,走没多久,我发现了四周的景致有些眼熟,虽是在夜里,但远处宫墙和楼台的轮廓,在夜色中一览无遗。

    这般时辰,慎思宫里的守卫就算醒着也困意难当,且显然不会有人想到,有这样高大坚固的宫墙护着,还能有人溜进来。我们在寂静的宫道里行走了好一会,除了遇见几只觅食的猫,并无半个巡逻的人影。

    待得到了太子妃的宫室前,只见那院门紧闭,并无声音。

    “便是此处”桓瓖问。

    沈冲颔首。

    我望向四周,未几,目光停留在远处一座七层的楼台上。慎思宫之中的宫室建得不高,除了四周的城墙,最显眼的便是那楼台。上次我跟着沈冲和公子来慎思宫中的时候,就曾经看到过那楼台,白日里,复道横空,雕檐画壁,宏大而华丽。

    “怎么了”许是发觉我定定看着不不动,公子低声问道。

    “那可就是宝楼”我问。

    “正是。”

    我颔首。

    宝楼,是先帝的藏宝之所。慎思宫的两大功用,一是囚禁倒霉失势的贵人,另一个就是藏宝。

    先帝的功绩之中,除了承前启后稳固高祖基业之外,还有敛财。他一声极为爱财,收藏了各色天下珍宝传世重器,在他去世的时候,据说宫里专门用来收藏珍宝的武库已经快装不下了。对于现在的皇帝而言,此举并非坏事,因为他继位的时候国库空虚,于是皇帝从先帝的宝贝里拿出了一批充入国库,解决了财政大事。

    这是旁话。先帝的宝物里面,按价值分三六九等。其中最名贵的,他认为放在武库不妥,转而看中了城墙坚固守卫严密的慎思宫,在宫中兴建宝楼,将头等珍宝都藏在了其中。

    众人宫室四周看了看,忽然,前方有些光亮和人语声,似乎是夜巡的宫卫,看样子是往这边而来。

    四人忙躲入月光的背阴之处。

    “下一步如何”桓瓖问。

    沈冲道“回去。”

    桓瓖和公子皆有些诧异。

    “现下便回去”公子道。

    沈冲声音冷静“现下宫门紧闭,打探不出什么,且今日不过是探路,多生枝节无异。”

    桓瓖和公子相视一眼,不多言语,随着他一道,原路离开。

    返回的时候,我们已经算得熟门熟路。四人依次下了那暗渠,沈冲最后放好了箅子,各自弓着腰,往出口走回去。

    地窖的外面,仍是寂静一片。冬日寒冷,连虫鸣也没有,更加显得我们是在偷鸡摸狗。

    四人从地窖里出来,公子将那木板盖上,几人又仔细地盖上浮土。这般时节,草皆是枯黄,倒不会有人注意这里被人动过。

    待得看上去无碍了,我又用一条树枝清扫了泥土上的脚印,跟着他们回宅子里去。

    许是夜里实在太累,我回到了房里,沾枕即眠。迷迷糊糊地才睡了好一会,我就被人叫醒。

    却是这宅里的仆妇,好声好气地告诉我,说公子已经起身了,稍后还要上朝,正等着我给他更衣。

    我蓦地想起昨夜的事,清醒过来,一边答应着,一边披上衣服,打来水洗漱一番,梳了头,往公子房中而去。

    公子果然已经起身,并且自己穿好了衣服。昨日来这里的时候,我将他上朝的衣服也一并带了来,可不必回桓府。

    “公子用过膳了”我看了看案上的食盘,问道。

    “用过了。”公子道。

    我看看天色,讶然“公子怎起这般早昨夜睡得不好”

    “睡不太着。”公子说罢,示意旁边伺候的仆人退下。

    那仆人应了,恭敬地行礼走开。待得他身影消失在门外,公子转向我,面上不掩兴奋之色。

    “霓生,昨夜之事可是做梦”他说。

    我无奈而笑,一边给他整理着身上的官服一边瞅着他“公子做了一回贼,便这般高兴”

    “这怎能叫做贼”公子不以为然,道,“我等乃是为匡扶社稷。”

    他仿佛又回到了西北的时候那样,雄心勃勃,满怀热情。我笑而不语,给他整好衣褶,又将他的冠摆正。

    公子主动地微微低头,眼睛看着我,近在咫尺。

    我触到那目光,愣了愣,耳根倏而又是一热。

    “怎不动了”公子声音低低,气息几乎碰在了我的颊边。

    “公子的头抬起些。”我强自镇定。

    公子依言抬起,却仍然看着我,神色玩味。

    “霓生,”过了会,他问我,“接下来如何等皇后动手么”

    我说“正是。”停了停,我对公子说,“此事,公子须得好好劝一劝表公子。”

    公子讶然“劝他何事”

    “皇后对皇太孙下手之时,让他切勿阻挠,否则必受连累,于大事无益。”

    公子目光定了定。

    “如此。”他颔首。

    我又拿起玉佩,给他系上。

    “霓生,”公子忽而道,“你甚担心逸之,是么”

    我一愣,抬眼看他。

    “公子怎忽而这般问”

    他没有回答,却道“昨日母亲说,淮阴侯又向她讨要你。你想过去么”

    我讪然。

    长公主那母狐狸精。我心想,她哪里是在问公子的意思,淮阴侯就算真来要我,她也不会放人。她之所以这样问公子,乃是试探。

    虽然心里这般想,但我面上却仍忍不住发热。

    我瞅了瞅公子,不答反问“公子想我过去”

    公子道“我问的是你。”

    他现在越来越不上当了,我笑了笑,正要说话,忽而听到沈冲的声音在外面响起“元初,好了么”

    未几,只见沈冲进了来,和公子一样,官服已经穿好。

    “子泉何在”公子问。

    “子泉早些时候已经去了宫里。”沈冲说,“府里的车驾已经备好,不过只有一乘,你须得与我同往。”

    公子颔首。

    我知道桓瓖这么早回宫是为了何事。今日,正是蔡允元去太极宫医治皇帝的日子,他须得早早去做准备。而昨日为防人多眼杂,公子和沈冲来到以后,就将自驾车马打发了回去,如今只能同乘一辆。

    正想着事,我忽而见沈冲看着我,面含浅笑。

    许是有了底,比起昨日所见,他的神色已经轻松了不少。

    “霓生,”他目光深深,“昨日多谢你。”

    我自然知道他谢的事什么,莞尔“不过举手之劳,表公子何必言谢。”

    沈冲摇头“若非你,我等几乎不知所措。”

    我有些赧然。不知为何,在他面前,我总会不自觉谦虚。

    “我不过知晓些别人不知的事罢了。”我说着,岔开话,“不过还有一事,须得早做打算。”

    “何事”

    “便是我等救了人之后,将他们安置的去处。”我说,“我等救人之时,正是夜晚,自不可离开雒阳,故而须得寻一个隐蔽的去处先落脚。这宅院仆人众多,乃是不可,只能另寻。暂且落脚之后,第二日,再让他们二人离开雒阳,往乡中暂避。”

    此言出来,沈冲皱了皱眉,看看公子。

    “我等家中确实宅院众多,”沈冲道,“可亦如这别院一般,仆婢众多,亦是不可。且就算落脚,二人也须托付照料,旁人却是不合适。”

    我说“故而,须得另寻一个对太子妃和皇太孙忠心耿耿之人。”

    公子看着我“霓生,你有何想法”

    我说“原太子少傅范景道,可当此任。”

    这话出来,二人皆诧异。

    “范景道”公子问,“你怎想起了他”

    我说“皇太孙是范少傅亲自照看长大,忠心耿耿,深得太子妃和皇太孙信赖。前番范少傅辞官,乃是被宵迫所致,此事,表公子应当亦是了解。”

    沈冲点头“正是。范少傅虽辞官,但一直挂念太子妃和皇太孙,昨日他还到府中找我,询问皇太孙之事。”说罢,有些犹豫,“可庞氏与他不善,若暗中监视如之奈何”

    公子想了想,道“他一个告老还乡的老者,一生致力学问,连朋党都无,监视他做甚我看可行。”

    我说“据我所知,范少傅在这附近也有一处宅院,闲置多年,连仆人也没有。可为太子妃和皇太孙藏身。且这附近一片都是贵胄居住,偶有马车出没,也可能是赴宴夜归的贵人,就算被夜巡的人发现,也不会当回事。”

    公子看着我“你怎连这些都知晓”

    我一笑“府中常为公子驾车的马夫阿良,他有个堂兄就在范少傅府上做马夫,他跟我说的。”

    公子“”

    沈冲道“你的意思,是让我去见范少傅”

    我说“正是。且此事不宜迟,公子最好今日就去。”

    沈冲颔首“我知晓。”

    诸事议定,我看着他,问“表公子今日仍要去太学么”

    沈冲苦笑,颇有意味“不去太学,我还可去何处。”

    我亦笑了笑,没多言,转回头来,望着公子动动嘴唇,提醒他等会与沈冲谈一谈。

    公子面色无波无澜,没有言语。

    “时辰不早,去吧。”他对沈冲道。

    沈冲颔首,又看了看我,笑笑,转身与公子一道往屋外走去。

    慎思宫的事大致落定,这边亦不必再做更多。为了谨慎起见,我和公子的那身衣服没有留在宅中,自带回了桓府。

    我先去后园看了看,那石榴树仍是原样。想来曹叔那边行事顺利,不须我帮助。

    白日里过得甚是平静,我在院中无人打扰,回府之后,又躺回榻上去补了一觉。正睡得迷糊时,长公主那边的仆人来找我,说她让我过去一趟。

    我知道必是太极宫的消息,走过去见她,果然就是如此。

    “蔡太医今日已给圣上服了药。”长公主声音平静,目光却是炯炯,“他说圣上病了数月,只怕见效与否乃是未知。”

    我了然,道“此乃公主早已知晓之事,不必为此思虑过重。”

    长公主微微颔首,片刻,长叹一口气。

    “秦王那边也无消息。”她说,“霓生,如今只有等么”

    我说“正是。”

    长公主似乎十分疲倦,挥了挥手,让我退下。

    我回到房里,将门关上,看了看那些金子。

    它们都在,完完好好。

    我心中安下许多。

    事到临头之事,就算是再计算周密,我仍免不了忐忑。方才在长公主面前,我一边答着话,一边习惯地想退路。万一大事不妙,我还可以带着金子走人。想到这一点,我的心就安下来。

    可万一大事不妙,公子怎么办

    心底一个声音提醒我。

    愁云登时又是四起。

    我苦笑,要是早知道我会对公子动心就好了。那样,我就不会给长公主出谋划策,直接去府库里偷金子,卷款潜逃被人通缉,也好过像现在这样纠结

    公子回来的时候,已是入夜。

    更衣时,我问他“今日可听闻了何事”

    “嗯”公子转头来看看我,问“你问的是散骑省还是东宫”

    “自然都是。”我说。

    “两边都无甚异状。皇太孙去太极宫探望了圣上,逸之去了太学,这些你都知晓。”他说。

    我点点头。

    “霓生。”片刻,公子道,“今晨我问你之事,你还不曾回答。”

    他话里所指,我当然明白。

    其实那话在我心里转了一整天。我如何想,他可是甚为在意蓦地,心头又是一阵悸动。

    “自是不愿意。”我说。

    公子眉间倏而一亮。

    “为何”过了会,他又问。

    他注视着我,目中似有隐隐的企盼。

    心底叹了口气,内疚、不舍和彷徨又涌了起来,似百爪挠心。

    你想要什么一个声音在提醒我。

    我移开目光,继续给他披上袍子,道“就算我愿意,长公主也不会准许。且我是公子的侍婢,自当尽心服侍公子,岂可贰心。”

    我想,公子大概会难受。

    不独是他,我心底也不好受。

    但我明白,这是无法,就算撒谎也须得撒下去,因为我不能给他我给不了的

    好一会,公子也没有说话。

    当我忍不住抬眼,忽而见他看着我,意味深长。

    “霓生。”他唤了声,不辨喜怒。

    “嗯”

    “我这官服刚脱了,你为何又给我穿了上来”

    我一愣,看去,果真如此。

    心中大窘,我将刚刚系上的衣带又拆开。

    但还不等我脱下,公子转开身去,淡淡道“我自来便是。”

    他说着话的时候,唇边带着笑。似乎刚刚跟人玄谈拌嘴赢了,或是打了个胜仗。

    夜里用过膳之后,公子仍旧到书房中看书。

    我则继续如往日一般,陪在他的身边。

    前番的这几日,侍奉之事都是青玄代劳。此人做事一向粗枝大叶,公子看过的书,他整理时不过简单堆叠在一处,不像我那样按类别细分摆好,以致公子寻书时,东翻西翻全无头绪。我只得亲自善后,将那些书重新都拿出来,一本一本分好,再放回去。

    没多久,一个仆人从外面而来,对公子禀道“公子,小人方才奉公子之命去了一趟淮阴侯府。那边说表公子不曾回复,他从太学直接回来之后便去了东宫,传话说他今日就宿在东宫。”

    “哦”公子眉间一动,片刻,看了看我。

    我心里叹口气,知道沈冲还是放不下皇太孙。

    “表公子可还捎了别的什么话去淮阴侯府”我问。

    “无了。”仆人答道,“便是告知夜里不归,让家中不必忧虑之类的话。”

    公子颔首,让他退下。

    “早晨去官署时,我与逸之说过。”他说,“如你说那般,劝他不可意气用事。”

    我苦笑,道“表公子的性情,公子也知晓。他虽有所坚持,但亦是知晓轻重之人,当是有分寸。”

    公子应了声,正待再说话

    我张了张口,正要说话,忽然,外面响起了一阵匆匆的脚步声。

    “公子,”方才去淮阴侯府打听的那个仆人又回来了,他说,“表公子身边的知棋来了,说有要事禀报公子。”

    我和公子皆讶然,公子随即让他将知棋引来。

    知棋和青玄差不多年纪,似乎的确是有急事,走进来的时候,已是气喘吁吁。

    “桓公子。”他说,“公子让我过来告知,皇太孙在宫中险些出事。”

    我暗吃一惊,公子亦是面色一变。

    “出了何事”他紧问道。

    知棋平日说话还算机灵,但此番显然也受惊不小,说起话来有些结结巴巴。

    东宫的确出了大事。

    皇太孙自从入主东宫之后,身边服侍的人差不多换了一遍,其中,照管他日常起居的,是太子家令石畅。今日傍晚,皇太孙从太极宫回来之后,先在堂上用了膳,而后,按照平日的规矩,到书房中温习课业。正当他读书之时,石畅领着两个婢女,带了些酒枣来,说这是太后赐下的,让皇太孙品尝。

    那酒枣是名产,入口香甜,百吃不厌,却颇有后劲。皇太孙一个十一岁的少年,何曾抗拒得了这般诱惑,一个接一个地吃下去,不久之后,即醉得迷迷糊糊。

    这时,石畅又拿出一张纸,对皇太孙说,这是太子少傅让他做的课业,须得照样抄下,不可偷懒,明日要检查。皇太孙一向是好学之人,顶着醉意,依言照着那纸上的字,一个一个抄了起来。当他抄了一半时,沈冲突然回了东宫,来到书房里。

    石畅等人起初想托辞阻拦,但沈冲察觉到了不对,将面前的人推开,走到皇太孙案前。看到皇太孙正在写的字,他大惊,即刻将他写的纸烧掉。石畅等人见势不妙,即刻溜走,沈冲则即刻将此事报知梁王和太后,并令东宫卫尉搜捕石畅。

    “那纸上写的是何言语”公子问道。

    知棋说“那写的是陛下宜自了;不自了,吾当入了之。”

    我和公子皆是一震,正待再问,外面忽而又有一阵脚步声传来。

    “公子,”一个仆人匆匆道,“长公主和主公请公子到堂上去议事。”

    “何事”公子问道。

    “皇太孙今日入宫探望圣上时,向圣上所呈的糕饼之中有毒物,廷尉方才已经包围了东宫,要将皇太孙拿去问罪”

    公子神色大变,蓦地站立而起。

    我看着他们,则是心思清明。

    一切,终于要来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