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职业枯竭征:激情不再的困惑
    1961年美国作家格林尼写了《一个枯竭的案例》一书,书中的主人公因为不堪忍受精神上的痛苦和折磨,放弃自己的工作,逃入非洲原始森林。从此,“枯竭”一词进入大众的语汇。1974年美国精神分析学家Freuden首次将它使用在心里健康领域,用来指称工作者由于工作的巨大压力、持续的情感付出以及身心耗竭状态。

    职业枯竭症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职业人在工作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其主要症状是对工作缺乏热情、工作态度变化、工作效率不高。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最容易产生职业枯竭感。

    面对职业的枯竭,我们如何才能唤起我们逝去的激情呢?

    1.求助专业心理催眠师,唤醒工作潜能

    当工作压力大到你老是想“临时脱逃”时,先别忙着递辞职信,求助于心理咨询师的催眠力量,来看一看你潜意识中,对这份工作是否还保有留恋,是否还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咨询者会给你放催眠音乐,取出一个眼罩让你带上,并从脚趾头开始诱导你一部分一部分放松,然后,在你进入浅睡眠层次的时候,在你手腕上套一个橡筋圈,对方每提问一次,就用手轻轻弹拨一下这个橡筋圈,你就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咨询师的问题走,会非常“老实”、非常简洁地回答咨询师的问题。心理催眠往往会说出当事人竭力否认的真相,如“这份工作满足了我的成就欲”,“我和老板之间的冲突是因为我们太相像”,再如,“我觉得再找一份工作很难有现在的平台,毕竟重做新人,我会太老。”看到这些催眠术引出的意外结论,你是否有了“再坚持一年”的勇气?2.花时间去培养一个得力的团队,而不是孤军奋战这是职业经理人摆脱职业枯竭和情绪崩盘的关键:懂得如何去鞭策下属的成长,而不是对所有的责任大包大揽。“调教”过程也许充满艰辛远不如你亲力亲为来得爽利,但时间长了你就知道它的好处了——等你的团队磨合成功了,你就可以放心地去海边度假,而不必担心后方地震。

    你应该用各种方式去训练你的团队,并使它与你之间犹如“粘合了一层胶水”。交叉使用你的幽默感、赏识态度和严厉的批评精神,将使你拥有领头羊的权威与个性上的亲和力,最终使你的团队无往而不胜。3.每天静坐半小时,每周以固定的程序“清空”自己这在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尤其关键,你要预防琐事占满你所有的身心“内存”。每周花一天时间,以固定的程序清空身心压力,将使你对下一周的工作不那么抵触。这一天安排在周日最妙,拔掉电话、不开手机,一整天沉浸在园艺、编织、书法或瑜伽中,都可以。关键是这一天要远离给你制造困扰的日常工作,保证这一天“倒空”自己,如果实在找不出一天完整的时间,每天临睡前的半个小时做一做香薰,听一听音乐,或仅仅静坐半小时,也是非常有益的“清空”程序,如果睡眠深沉可以消解大部分的疲惫,压力也就不容易摧毁一个人的自信。4.求助于办公室设计师的力量,来解决你的枯竭问题在亚洲的其他国家,如韩日及东南亚,办公室设计师们普遍拥有提供“心理安慰剂”的能量,他们首先测定你的枯竭症状究竟来自想象萎缩、动力枯涸,还是来自人际关系紧张或压力超标……然后,他们在办公室的不同方位放置跳舞草、泰国兰花、水晶球或者大型翡翠挂件,来改善办公室的“气场”,听上去有点诡异对不对?但大多数人反映经设计师这么一改装,做事果然顺畅起来。有了心理上的依赖与支撑,你的心态就会大有不同。5.改变你的午餐日本的职业心理培训师发现,糟糕的公司盒饭将大大降低加班族在下午四点后的忍耐能力,“干篇一律的午餐放大了职业生涯中味同嚼蜡的一面”。心理培训师建议从办公室走出去,不要每天都在一样的餐厅用餐,换一个环境,到拉面店、寿司店、风味小吃和糕饼茶食店去,与同事或朋友聚会。“就算有空看一看商店橱窗,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吸氧方式。”改变午餐方式之后,很多人意外地感受到,她们对返工、加班、失意的抗挫能力和忍耐力,都增强了。

    此外,我们还可以休年假时,尝试成为义工,服务于弱势群体。与大多数人认为去海外旅游、购物,去海滨度假可以疗救“职业枯竭症”不同,心理学家认为这类“逃往桃花源”式的奢侈度假,将使人承受压力的能力变弱,而不是变强。在度假时,我们完全可以找寻一些富于挑战性的新鲜事情来做,例如,成为聋哑学校的短期辅导员,或成为社会福利院的义工。一位拿着25万年薪却老是萌生退意的女性高管,在聋哑学校当了三天“助教”后,忽然觉得她所面临的困境都是可以克服的。“在这世界上,有人拿我十分之一的薪水在做挑战性更大的工作,比如,教会聋儿说话、唱歌,我还有什么可以抱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