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亚太集团的故事:盯上玛莎拉蒂(2)
    由于买投资房产可以向银行借贷,又可将房子出租,收租金,所以,地产投资这个游戏是:用银行的钱买房子,用自己的钱买时间,用时间来致富。而在这一过程中,买时间至关重要,因为资本升值是靠时间来实现的。曾有多少人后悔五年、十年前没能多买几套房子?哪怕只买在悉尼中等地区,比如Burwood、Leichhardt和13Campsie,或北京、上海等地离市中心较近的一些楼盘。如果当时买下了这样一些房子,在过去五至十年中,它们会给我们带来多少财富啊!

    有些人当时有条件,但由于知识不足或没有胆量,而错过了机会。有人对我说:“周先生,您多幸运呢。您十年前就起步了。现在房价这么高,经济又不好,我怎么可能买房呢?”

    我对他们说,我刚开始投资时,房价比现在低多了,利率也不高,可照样有很多人找各种借口,而没有买投资房。

    为什么会这样?论起来,恐惧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人们怕买错了,害怕对未来作一种长期承诺。其实,房地产是一种极有宽容性的投资。只要给它时间,它会给我们带来很可观的回报。

    澳大利亚虽然只有2200万人口,但80%居住在五大首府城市方圆几十公里的地域之内。澳洲人是个大都市民族,只有少数人居住在乡下。离开首府城市和周边的卫星城,就是广阔的牧场和森林,极少人居住。而在人们居住的大都市、区内,可建地极有限,房源紧缺。加之通货膨胀,房价地价越涨越高。

    目前,悉尼房子的中价位约为56万澳元(合人民币336万元左右)。人们觉得,价位太高了!而1991年我刚到悉尼时,这里的房子的中价位只有18万澳元(108万元人民币)。当时,人们也认为房价太高了。1960年,悉尼的平均房价才8000澳元(48000元人民币)。可这对当时的人来说,也很贵。

    买地建房的成本越来越高,房价也就不断上升。虽说澳洲的移民配额在连年增长之后,于2009年略减,可每年还是有16万左右的海外移民以及数十万州际移民进人各大主要城市。农村人口也在不断流人城市。这些移动人口的居住地多为各大首府城市的大都市地区。悉尼、墨尔本、布里斯本、佩斯、阿德雷德都吸引了众多新移民定居。

    此外,澳洲在亚太地区的邻国,随着经济的发展日趋富有,不少人在澳洲寻求物业投资机会。据有关部门预测,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在未来若干年中,每年将会有过百万的中国游客到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他们当中,会有许多人在某一时刻选择投资澳洲物业。再有就是中国、印度等国留学生中,也有不少在本地置业安家的。这一切因素都导致了澳洲房价上涨。

    有关在澳洲投资房产的书比比皆是,也有不少公司到中国去推广在澳购房业务。不少人把房产投资描绘得很复杂、很神秘。事实上,地产投资一点儿都不复杂,致富也不神秘。

    澳大利亚地产业有一百多年可记载的历史。五大首府城市的房价平均每七至十年翻一倍。在澳洲,最简单的致富方法就是,买下四套以上投资房产,等待十年以上,就可以成为百万富翁。可问题时,十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会有各种挑战。因此,投资者需要帮助。大多数投资者把眼光局限在选房、论价或捡便宜上,而忽略了这十年进程的本身。如果没有相宜的环境,许多投资者缺乏耐心和毅力,容易过早放弃目标,或为眼前利益而过早将房子卖掉。

    很多人劳碌一生。由于不知道如何致富,到老时,除了些许存款或领取养老金,拥有一套自住房,就没有什么资产了,更无从想像以劳斯莱斯代步的境界。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努力工作,极大地提高收人,多为社会作贡献。同时,学会投资,用钱赚钱,使自己和家人变得非常富有。

    一般人需要购买四到十套投资房产。这些房产在十年后,可以给他们带来200万500万澳元的净资产。按保守计算,以5%的房租回报,他们每年的房租收入约为10万~25万澳元(56万~150万元人民币)。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收人可以给他们带来一种舒适的退休生活。全世界许多国家的房产史都证明了房产十年翻番的格局。

    投资进程中的挑战是现金流。投资者可以用房租和自己贴补的钱来买时间,但同时,还要克服房产周期带来的价格调整、经济形势及个人工作生活状况的变化。比如说,有的人可能会出现健康问题,还有些夫妻可能会离异。关于价格方面,在各个房产周期变更当中,基本上是大升小降。除个别市场外,房产价格很少像股票那样大起大落。

    虽然投资者众多,但真正实现投资成功的人却只是少数。其中的原因包括,现金流断链。如果你拥有几套投资房,若因为收人出现问题或利率长得过高、付不起银行贷款,怎么办?若真出现这种状况,可以考虑卖掉一两套房子来渡过难关。人生中有时需要往后退一步,再向前走三步。但最好不要把房子全卖掉,退回到零。

    有一位听我讲座的中国女士,给我讲了她的故事。她从1998年开始买投资房。当时买了三套期房。那时正值悉尼上一个地产周期刚开始的时候,因此三套房子都给她赚钱了。到了2003年,悉尼地产继2000年奥运会之后,狂涨了三年。她一兴奋,又连续买下四套房。可惜2003年后悉尼地产进入两个周期之间的调整期,房价下滑了近10%,同时利率开始上升。这位女士变得非常紧张,担心无法应付银行贷款。当时她经营一家小型超市,现金流足以支付贷款。可由于承受不了心理压力,周围朋友又都劝她放弃,到2006年,她将七套房子全部卖掉了。在五十二岁年龄的她又退回到了零点。我问她:“将来你靠什么养老?靠儿子?”她回答说:“儿子靠不上!”我又问:“靠政府?”她说:“谁要靠政府啊?”“那你靠谁?”“还是靠自己呗!我再重新开始。”

    如果当时她周围有个支持鼓励的环境,或有亚太集团的投资顾问为她服务,她就不至于归零了。她可能只需卖一套,甚至一套房也不用卖。由于心理上的压力,使她白白浪费了好几年的时间,丢掉了七套房子的升值机会。

    在收入方面也一样。亚太集团经常鼓励客户在投资的同时,要想办法提高收入。很多人的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停滞”状态。他们自己虽然并不满足,但“当局者迷”,面对收人上的瓶颈一筹莫展。时间久了,无论是工薪阶层还是经营生意的人,对提高收人渐渐失去了信心,甚至陷入了“不可能”思维。

    很多人找工作时遵循的原则就是,找一份“社会”通常认为的好工作。既能有成就感,又能兼顾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收入只要差不多就行了。

    我的做法正相反。我是先在收人的数目上定下目标,然后选择合适的工作或生意,去实现这个目标。不论工作高低贵贱,只要它是合法的,又能给终端客户带来价值,并能让我实现收人目标,那对我来讲,这个工作在现阶段就是最好的工作。刚到澳洲时,我的想法是,只要是合法且合情合理的事,哪怕要我去挖沟或是上钻井架,只要能挣百万澳元,我也会心甘情愿地去做。如果你做的工作不能给你带来足够的收入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为什么还要做这份工作呢?

    如果你不在乎钱,我可以理解。跟过去不同的是,如今社会对一个人工作的评价已经不取决于他所供职的单位或行业了,而是看他在所选择的行业中干得如何。2009年澳洲的新首富安东尼·普拉特(AnthonyPratt)就是废纸大王。

    不论从事哪个行业,做什么工作,只要你是出类拔萃的,顶尖的,社会都会向你致敬。

    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忙碌一辈子,挣的钱勉强够自己用。一些人不得不依靠社会或政府救济。而少数像比尔·盖茨(BillGates)这样的集大成者,他们通过自己的事业,在为社会创造了巨大价值的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他们可以拿出大量金钱去帮助世界上那些不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