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节(6)夫妻之间要平等
    夫妻婚后生活,需要双方互相理解与交流,这一协调所要达到的目标或说是所追求的境界当为和谐。和谐一语,看似简单,但其融汇古今之义,内涵无比丰富,要达到真心和谐的境界,绝非易事。从古到今“和”字都在不断地得到世人的强调,古人有“君子以和为贵”之说,我们今天则总说“维持和平稳定的大局”。“和”是儒学先师的一个重要概念,孔子公开宣称:“君子和而不同”,明确把“和”与“同”相对立起来,“和”是独立两物的和鸣共振,是两个各守自身原则的人们相慕相倾,是两性关系的协调;而“同”,则沦为无原则的一方对另一方的趋同。因此,“和”之所以可贵,在于它在保持平衡的同时,肯定了个体的独立人格、尊严与原则,而不致沦为另一方面的附庸。这也可以说是平等性。

    当今社会提倡男女平等。在家庭生活中,这种平等的观念已基本建立,许多家庭中的女性地位甚至高于男性。但几千年男权社会的某些传统的陈腐观念仍然存在。在男权社会,女人是男人尤其是富人的私有财产,男人对女人有绝对支配与拥有权,这一观念直到今天依然危害不小。大概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太强,一些中国男人对女人的占有欲极强,对处女贞操看得依然很重。虽然结婚了,他拥有现在的妻子,但有人尚不满足,还想连过去也要占有。这是否就是一种不平等。而女性对男子过去的所作所为则有较大的宽容心事,特别是对婚前男人的行为都不过多地去追究。

    许多丈夫总是千方百计地想知道妻子过去的一切。有的人具有男子汉气度,妻子讲述了过去的事就算了;有的男子则不然,有时装着大方,听你表白,婚后说不定某个时候又回想起来,醋缸打翻,不可收拾。看来,作为妻子和恋人,为了寻求自己的平等权力,还是不要向对方表白过去较为妥当。戈登曾说过一句名言:我们应该相信适当的“掩饰”对婚姻有好处而不是破坏它。

    英国著名小说家哈代的代表作品,即大家所熟悉的《苔丝》,是一部悲剧。而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命运即代表了过去几千年来女性的悲剧命运。在两性关系或隐私权问题上,相对于男性而言,女人总是吃亏。在哈代的这部小说中,苔丝与克莱自由恋爱,即将喜结良缘。在这天夜里,克莱情不自禁地回忆起他在外地上学时曾与一个不明不白的女人鬼混,表示了极度的懊悔,请求苔丝的原谅。善良的苔丝很快原谅了他,也向他倾诉了自己心中的不幸。苔丝曾受到地主少爷亚雷的强bao,已不再是处女之身。克莱这时却惊呆了,完全不能接受。因此,婚后的克莱很快与苔丝分居,之后远去美洲。苔丝实际是被他抛弃了。

    小说中,克莱表现出极度的冷漠与自私。这完全不是苔丝的过错,她仅仅是一个受害者,却得不到克莱的同情与理解。克莱是一个牧师的儿子,思想开明,向往进步,因此他与挤奶女工苔丝恋爱并决定与她结婚。然而就这样一个开明的人,还是把女性的贞洁看得如此严重,可见传统思想意识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世间最亲密的人,莫过于夫妻,夫妻拥有许多共同的秘密,有些是绝对不愿让外人知道的。然而就在这最亲密的人之间,夫妻也还会拥有各自的秘密,不愿让对方知道。但中国人偏偏喜欢探知别人的隐私,尤其是妻子的隐私,大有“全盘曝光”而后快之感,究其原因无外乎想知道对方的“情事”而已。

    既然我们都在讲天赋人权,人人平等,那么为什么男人总是要在隐私和贞洁上对女人斤斤计较,不能平等待之呢?也许有人会找出传统影响之外的种种理由,诸如从生理、心理、道德、操守层层论证,这些的确很重要,但我认为还是传统观念问题,女性与男性虽有性别、强弱等等差异,但在“天赋人权”这一点上,应该是完全平等意义上的人。那么,夫妻之问也应该要求同样的平等,我们何必在隐私问题上纠缠不休呢?在平等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多面的个体,而不是扁扁的只会承受的平面,这样,每个人都会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每人心中都会有那片不容别人随便踏入的芳草地。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既然承认了夫妻双方的独立自主性,也就承认了隐私存在的合理性,我们既要保护心中那片芳草地,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心灵自由。

    夫妻之间既需互相沟通与交流,交换感受与看法,又需要让双方拥有自己自由的天空。这就是夫妻间的协调艺术。走好这一个平衡木,才会共建一个和谐活泼的现代家庭。这需要夫妻双方都付出自己的理解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