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十八章:一别千里
    京城的暴乱丝毫没有影响到京安楼的生意,只是时候尚早,酒楼还没有开始营业。

    苓薇和郑予玄便决定先去万家宅院看看,也不知道万连城过得怎么样了,是不是如昔日渡生大师所言,已经抱得美人归了?

    万家果然是富可敌国,这宅院也修得气宇非凡,门口两只雄狮,怒目狰狞,琉璃青瓦,绿树朱墙。远远胜过了昔日的芙蓉镇的林家宅邸,也比苓薇家那小巧玲珑的院落好上了许多。

    苓薇下车,轻叩朱门。

    家奴前来开门,见是生面孔,便打探来者何人,有何贵干?

    “这里是万宅,请问姑娘找谁?”

    “我找你们家少爷,你就说我是洛苓薇。”苓薇见家奴憨厚,回以微笑。

    不一会儿,万连城便急急忙忙跑了出去,一点也没有他当日轻摇帛扇,傲然漫步的姿态,不过,一别多日,今而重逢,谁心里不激动?

    看到苓薇的脸清清楚楚地摆在自己面前,万连城险些扑上去紧紧抱住她,然而,苓薇身旁郑予玄亲昵的眼神,却让他的心凉了一大半。尽管和宋羽偲朝夕相处,但是日久生情终是胜不过先入为主,宋羽偲那里都好,只是苓薇已经占满了他心里属于爱人的那个位置。

    “好久不见,怎么样啊?”苓薇没心没肺地冲上前去,拍拍万连城地胸脯,笑呵呵地问道。

    “我当然好了,成天吃喝玩乐,你看都长一圈肉了。”万连城似乎是不甘示弱,急着给苓薇展示,郑予玄只在一边看着他们笑,一言不发。

    “我说谁呢?原来是你们啊!”宋羽偲提着裙裾,满面笑意地走出来,苓薇一看,送万连城一个白眼道:“确实是过得不错啊,这羽偲都被你接进家门了啊!”

    宋羽偲的脸刷的一下就红了,倒是万连城干脆将计就计,一手将宋羽偲揽入怀中。继而笑着对苓薇对郑予玄有些得意地说着:“苓薇你不要忘了当日在京安楼发生的事,那日我就已经许诺,日后怎可食言?”

    苓薇和郑予玄纷纷送上祝福,倒是当事人宋羽偲,望着万连城一脸受宠若惊的表情。

    他们都以为万连城是遵守当日承诺,只有他自己既明白,他这么做,不过是在郑予玄和苓薇面前给自己留个台阶下,既然苓薇心有所属,只要是她不再需要,自己也绝不会多加打扰,再者,郑予玄离开了黑魇堂,也是个靠得住的人,他能给苓薇平淡而幸福的后半辈子。自此为止,那么,尽管自己是心痛的,还是决心要放下了。

    万齐国不在家,万夫人十分好客,知道是万连城的朋友来了,便吩咐府里,备了佳肴美酒,既是接风,也是饯行。

    原来,并非如苓薇所想,万连城是觊觎羽偲美貌才将她接来府上常住,而是京安楼遭遇变故,宋羽偲也是无家可归了,才不得已寄人篱下。

    说起这京安楼的变故,这话可就长了。前些日子,宋老板因病暴毙,如此浩大的家业,儿女们自然是争得不可开交,作为义女的羽偲,不仅没有的得到丝毫的家产,还被被人说尽了难听的话。这样一来,京安楼易主,宋羽偲也觉得这个地方没办法再待下去了,而自己孤身一人在京城,举目无亲,能投靠的,也就只有万连城这个朋友了,况且,宋羽偲心中还有自己的小算盘。

    万连城和宋羽偲,到这时候也才的知当日皇宫暴动的详细情节,之前也不过是听城中百姓的传言,虚虚实实。苓薇几次出于危险之境,郑予玄关键时刻“良心发现”才不致酿成大祸,不过也因此受了重伤。

    看来这一别数月,发生的事情还真是不少,可是四人匆匆小聚之后,便又是别离了,还来不及将思念倾诉,就又要将思念延伸。

    逗留了一日,苓薇和郑予玄便踏上了南下的归程。

    舟车劳顿,不知不觉,苓薇就已倚在郑予玄肩上入眠了,就算颠簸,苓薇依旧睡得安然。郑予玄侧脸看着苓薇,她那长长的睫毛恰好在眼下投出淡淡的阴影,好看得如一幅画。

    郑予玄微微一笑,用食指轻轻替苓薇捋了捋耳边凌乱的发,然后轻轻地,轻轻地,在苓薇粉润的双唇上印了一个吻,苓薇依然睡意酣然。

    此去江南,便又要见到洛平孜了,这个慈眉善目的老人,给郑予玄一种很复杂的感觉,一种又爱又恨的感觉。

    郑予玄不由得陷入了沉思,摸了摸自己腰间那块烙在“洛”字的玉佩,这是母亲身前留给他唯一的一样东西,这么多年来,他的思念,他的无助,他的仇恨,全都灌注到了这上面。殊不知,这块玉佩却又和心爱之人的父亲扯上了关系,这到底是冥冥之中自由安排?还是不过是一场偶然巧合而已?

    郑予玄知道,母亲曾是洛平孜的心爱之人,他以这块玉佩为信物,赠与自己的母亲,只是母亲为何后来又嫁给了父亲,却又一直将这块玉佩视为珍宝,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交予他?那么依堂主所言,难道洛平孜就是因为感情而杀了自己全家?

    “堂主,哼……”郑予玄不禁自嘲起来,事到如今,为何还要将堂主的话奉为圭臬?

    此时苓薇睁开惺忪睡眼,对着郑予玄微微一下。

    那么慈祥的一位老人,为爱几乎癫狂,这似乎是有些荒诞,郑予玄心想。

    一边是自己心心念念的爱情,一边是支持自己苟活至今的家愁,到底,郑予玄心中作何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