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大家一直说城里哪里哪里好,怎么怎么方便,眼看着村里越来越空,人也越来越少。杨翠翠这个一辈子都没离开过这方寸地的农村女,难得有种自豪感。
要你们看不起农村,嫌弃老家落后,现在知道咱们农村里的好吧
说着杨翠翠还喊了一声他大孙子“顾圆听见没,别一天天问你爸妈要钱去城里买房付首付了,城里什么都要自己花钱买,出了事也出不去。咱们农村哪点不好,吃最新鲜的菜,吃自家种的米。
你家里的房子也是你爸新建的,花了几十万,哪里比城里那鸡笼大小的房子差。”
“那是我要建的吗”走在一侧的顾圆梗着脖子,两手插兜,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回了一句。
接着又大声道“现在女孩嫁人,指着要城里的房要车,你农村的房建得再好人家根本看不上。”
孙子眼里裸的嫌弃让杨翠翠心里很不是滋味。
“你这孩子。”无可奈何的唾了一声,知道这孩子是钻到牛角尖里,听不进话的。
满口苦水只能往妯娌身上倒:“哎你说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想的,当初我嫁给我家那口子,就五十块钱的聘礼,婚后小叔子小姑子十多个人住在那小小土砖屋,也蛮好的。”
“现在这么好的房子,竟然还不愿意。”
杨翠翠回头看了看自家大儿子新建的二层小楼房,贴得鲜亮干净的白瓷片,高大面窗的客厅,门口两鲜红大灯笼在风里不断摇摆,气派又宽敞。
这是她以前想都想不到的房子,怎么就看不上了。
“时代不同了。”顾奶奶说了句通透话。
杨翠翠低头长于短叹,没有说话,似乎也认同了这个道理。其实年龄越大,他们那种与社会脱节的感觉就越强烈。
“哎顾风止你说这个时候怎么来人,是干什么的。”这边去村口还是有段路的,路上顾圆似乎有些无聊,向旁边一直沉默着的顾风止搭了话题。
“我又没出去,我怎么知道。”天气太冷顾风止说实话她没有任何想说话的,所以语气相当冷淡。
只是顾圆似乎完全没感受到其中的意思,继续蛮缠着“不知道,也可以
猜一下吧”
“不想猜。到了不就知道了。”顾风止一心埋头走路。
“什么到了就知道。”顾风止的敷衍,让顾圆很不舒服,他拔高声音,气势汹汹的道“你就不关心一下现在的社会状况。”
顾风止脸有些冷了,直接了当的说“我关不关心能改变已发生的事实吗。”
“你”
“顾圆。”旁边的堂弟顾耿有些尴尬拉了拉他的衣服。做什么都讲究个你情我愿,顾圆这胡搅蛮缠的样子实在是有些过分了。
“就你会装好人。”顾耿的好心,却没有让人领情。顾圆是个相当自我且霸道的人,作为顾家这一辈年龄最大的人,对于弟妹他时不时想显示一下自己的权威。
说话也常常只图自己痛快,不过脑子。
顾耿是个好脾气的人,但也受不了堂哥这明显把他当出气筒的样子,尤其还有外人在,这个年纪的男生也是很爱面子的。
当即他也不说话了,三人冷了场,接下来便一心赶路了。
顾家一群人到了村口的时候,村办公楼边上已经围满了乌丫乌丫一堆人,唧唧哇哇的,是这个冬天难得的热闹。
村办公楼里面已经塞满了人,一时挤不进去。顾奶奶眼尖看到了一个从里面正出来的小姐妹,便向她打听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秋姐,镇里面来人买粮的。”
“买粮。”杨翠翠稀罕的啧了一声。
“可不是。大雪将路都堵了,外面的东西都运不到里面去。城里又不像咱们这样能种地,有储存粮食的习惯,他们天买天的,现在超市空了,不就断了粮。据说现在镇上就靠政府发点救助过日子了。”
至少穿了三件棉袄,裹得跟个圆球似的老太太,长吁短叹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其中眼里相当鸡血。
可能最近在家确实憋久了,老太太的话匣子一打开,就止不住了,咕噜咕噜不仅将自己知道的倒腾了个干净,其中还夹杂着不少自己的揣测联想。
说到最后老太太还有些神秘的靠近顾奶奶和杨翠翠的耳边,小声道:“你知道这群人收的米价,是多少钱一斤吗”
“七八块。”顾奶奶配合的道。
农村的米价也就三块左右一斤,就算前段时间闹旱灾,
各地作物缺收,物价高涨,但像米粮这些要命的东西,国家控价还是挺严的,涨得不是很恐怖,也就五六块左右的价钱。现在情况有严重点,顾奶奶加了点,说是七八块。
老太太摇了摇头:“不是。”
“那十块。”
老太太还是摇头。
顾奶奶就有些不耐烦了:“不要买关子了,就直接说吧”
老太太比了比手,一个二的姿势。
“二十。”顾奶奶和杨翠翠齐齐吸了口冷气,不可置信的道。
“是二十五一斤。”老太太猛的拍了拍大腿激动道。
旁边一直听着他们聊天的顾家人,这一瞬间都将目光集中在老太太身上,确定她不是在开玩笑。
“我难道还骗你们不成,那些镇上人,就带着好几箱的钱坐在屋里面。”
“我的个乖乖,我老太太一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的现金。”想起楼内看到的那堆红花花的票子,老太太眼底是一片火热。
“他们还说什么,不要担心钱不够,只怕我们东西不够,口气大得很。”
“城里的人这都是疯了吗”
方山村与外面的世界脱节已久,猛一听这么恐怖的物价,众人真有种荒谬感。
“哎你们是不知道现在城里什么情况哟”旁边一个似乎知道更多内情的大婶子,忍不住插了句嘴。
村里平时没什么娱乐项目,村人八卦热情都特别高,尤其在家憋了好久后。
“什么情况。”众人很给她面子问道。
“城里的人都要吃草了。”大婶子挥着手臂,夸张的说。
“不至于吧”众人一愣一愣的。
“这都是我从那买粮食的男人那听说的。”为证实自己话里的真实性,大婶子忙忙还补了一句:“那男的是我隔房堂叔的表侄子,带着点亲戚关系,肯定不会骗我的。”
“据他说现在镇上店子里面已经没东西了。全镇就靠政府每天一人发一斤救济粮,或者一袋饼干熬着。
这点东西也就糊弄糊弄小孩,一个成年人怎么能吃饱。
如果不是实在熬不下去,这些人怎么敢冒着这么大的雪,花费这么大的力气来我们村子收粮。
饿肚子的滋味,那才能把人逼疯。”
一些年龄大的听到最后一句话齐齐认
同的点头。
年轻一辈自小都是从好日子里过来的,别说挨饿,吃个东西都要挑挑捡捡。也只有他们这些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挨饿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那种滋心裂肺,自己的内脏都在身体里打架,恨不得把自己都吃了的感觉,不会有人想尝试第二次。
“这么严重,连饭都没得吃”这是一个脸上冒着青春痘的小伙说的。现在社会好,大家都追求高标准,饭都吃不饱对于他们这代人来说,似乎有点天荒夜谈。
“还是现在社会好,国家好,遭灾还有政府发救济粮,就我们小时候闹旱灾,村里成片成片的死,也就我命大活了下来。”一个头发都全白,但精神看起来矍铄的老爷子,相当感慨。
也就他们这一代人才有权发言,生活在当代的人是多么的幸运。
现在情况确实艰苦困难,但因为国家的给力,起码没有死人。
而且大家对于国家也相当有信心,相信困难只是一时的,再黑的夜晚总会有天明的时候
“二十五一斤的米,今年我家谷子还没卖,有好几千斤,够我儿子付个车子首付了。”但有些连自己门前三亩地都管不过来的人,哪有那么大的格局和远虑,他们只从面前高涨的物价中,看出自己即将获取的高额利润,心思活络的,已经开始在心里打小算盘了。
这也不怪他们物质,农村光种田抛去成本,一年也就几千收入,现在好不容易有个赚大钱的机会,谁会舍得放过。
“哎我哥哥一家还有姑姑都在城里,现在不也吃不上饭。”一个汉子猛然想起什么,拍着大腿说道。
“我姐就住镇上。”
“我儿子也在城里啊”
汉子的话引起一串的回应,这个年代谁家没几个住城里镇上的亲戚家人。
之前不知道情况还好,现在知道城里的情况这么严重,都担忧上在外的家人亲戚了。
“那我得给他们送粮去。也不知道现在能不能出去。”
“傻啊现在有人进来,自然也可以出去了。等雪停了我跟你一起。”
很快众人又以怎么给外面亲戚送粮,议论开来了。
一直跟着队伍前进的顾家人,也终于排到他们进办公楼内部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