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93 章
    白玉堂爱热闹,来京城这么些天就没闲下来过,要么去勾栏瓦舍包场听书要么去开封府问问有没有他能抓的江洋大盗,江洋大盗没抓住几个,京城各大勾栏瓦舍的说书先生水平如何让他打探的一清二楚。

    京城有禁军守卫,还有铁面无私的包青天,没有哪个江洋大盗敢在京城周边肆无忌惮的行凶,想在京城抓江洋大盗不如指望开封府遇到棘手的案子人手不够需要帮忙。

    奈何派去北地谈判的使节团大胜归来,展昭已经从大名府回来,开封府暂时又没有遇到棘手的案子,于是留给白五爷的就只剩下玩了。

    白玉堂以前听到朝中的热闹只会幸灾乐祸,这次涉及到狄青狄大元帅,幸灾乐祸之外还多了几分怜悯。

    战无不胜的大将军又能怎样,回到京城还是要被长辈搓扁揉圆。

    不像他,从来没人催哈哈哈哈哈哈哈。

    “听说朝中有人起哄让官家给狄元帅赐婚,不过被官家给拒绝了。”白五爷的消息非常灵通,连朝堂上的各种八卦都瞒不过他,“官家说成亲这种事情还是得小两口能看对眼,可以看对眼之后再让他赐婚,盲婚哑嫁还是不必了。”

    乐平公主之前还不是盲婚哑嫁呢都搞成那样,他可不想犯和仁宗皇帝一样的错。

    “狄娘娘给他找了那么多相亲对象,官家还等着赐婚,狄将军这次怕是逃不过去了。”苏景殊笑的不行,果然快乐要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和狄将军回京后要面对的可怕场面相比,开学什么都不是。

    天气渐凉,要是下雪的话可以来个赏雪宴,梅花开了可以来个赏梅宴,就算什么也没有,狄娘娘随便找个理由都能将适龄的小娘子们喊到家里来个不知道是什么的宴。

    本朝武将的地位的确没有文臣高,重文轻武归重文轻武,也没见哪个武将娶不到媳妇。

    再说了,武将地位低和狄青有什么关系,那可是狄青,和寻常武将能一样吗

    那是西北边境定海神针般的战神,西夏境内能止小儿夜啼的面涅将军,最最重要的是,狄大元帅长的好啊。

    骁勇善战英姿飒爽,看一眼就能下两碗饭。

    别说人家是镇守西北边关的大元帅,就算是个目不识丁的白身也有小娘子前赴后继想嫁。

    要不是狄大元帅一直以“成家事小,国之安危事大”为由推脱不肯成婚,以他的年纪孩子都能满街跑着玩了。

    可惜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这不,离京大半年又被喊回来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小小苏腰不酸了腿不疼了,明天去上学也不难受了。

    上学好上学妙,上学还能从同窗那儿听八卦,在家自由但是在家没有消息来源,大宋没法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想看热闹还是得出门才行。

    就算开学就要考试也没关系,区区考试完全无法打消他对看热闹的热爱。

    白玉堂闲着没事儿干,甚至已经计划好等狄青回京悄悄跟在他身边看热闹,“京郊别

    院我去过,那儿树多墙也多,特别适合躲人。”

    八王府和狄青的府邸他没去过,但是都是京城的宅邸应该差不太多,多去几次就摸熟了。

    醉酒花间的作品北宋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苏景殊抬头看看他们家的墙头,再看看他们家的树,小声提醒,“五爷,马上就是冬天,树叶都掉光了没法躲人。”

    蹲墙头就行,没必要靠太近,万一被发现不好收场。

    展昭已经回京,他应该不想亲身上阵表演猫捉老鼠。

    白五爷无所畏惧,“放心,五爷知道轻重,不该听的绝对不听。”

    他只听好玩儿的,朝堂大事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绝对出门就忘,坚决不在脑子里多留。

    苏景殊

    那是想忘就忘的吗

    小小苏摇摇头没再多劝,白五爷的行走江湖多年,爬墙头的经验比他走大门都多,他又不懂武功,这种事情他来劝就是多余。

    大不了就多看一出御猫智擒锦毛鼠,正好让他攒素材写新本子。

    话本子要与时俱进,同样的事情一直讲听众会有意见,想要保住人气就得抓热点。

    在包青天的世界观里,开封府铁二角和江湖上顶尖的大侠都是常青树题材,连他这个不混江湖的听到南侠北侠丁氏双侠还有陷空岛五鼠都能说上几句,消息更灵通的茶馆戏楼能说的就更多了。

    没有记错的话,包青天里还有个五鼠闹东京的故事。

    可惜时间太长只记得个名字,完全不知道五鼠闹东京是怎么闹的。

    难道是五爷打头其他四位紧随其后,打了小的来大的,打了大的来老的

    想不明白,大概得等五鼠闹了东京才知道。

    “五爷放心飞,出事自己背。”小小苏郑重其事的说道,“等将来事情尘埃落定,本文豪亲自动笔给大家写御猫智斗锦毛鼠,保证全城的说书先生求着说,没准儿还有书坊来找本文豪谈合作呢。”

    大宋的印刷出版非常发达,同样朝廷查的也很严,虽然朝廷查的严也挡不住各种盗版私印,但是他这么遵纪守法的好孩子肯定不会主动犯事儿。

    要么就书坊正儿八经的和他合作,要么就写完拿给说书先生赚个零花钱算了。

    反正他不缺钱,写话本子只图开心。

    白五爷很不高兴,“有你这么说的吗就不能是锦毛鼠东京戏御猫”

    “都行都行。”小小苏回道,“我都能写,就看五爷会不会被朝廷通缉了。”

    白玉堂

    “景哥儿,你长这么大真的没被打过吗”

    “怎么可能我爹天天拎着藤条想揍我,五爷你知道的啊。”苏景殊一拍额头,“对了,藤条还没掰断呢。”

    他们回京城的路上商量好的用故事里的高光戏份来换五爷帮他掰断藤条,结果五爷进京后就见不到人影,他忙来忙去也把这事儿给忙忘了。

    如今两个月过去,家里的藤条一根都没断。

    白玉堂捏捏下巴,“先攒着,反

    正你马上要去太学不在家住,家里的藤条暂时用不着。”

    他用劳力换了足足十个高光戏份,现在一个高光戏份都没见着,他得攒着先见着戏份再付账。

    以前的高光戏份不算,得以后的戏份才行。

    读书人心眼多,臭小子别想忽悠他。

    “白五爷聪明机智举世无双,谁能忽悠的了您啊”苏景殊摊摊手,“行吧行吧,那就先攒着。”

    五爷说的有道理,他去上学不在家住,家里的藤条的确用不着,现在掰有点早,过年之前再掰也来得及。

    两个人肆无忌惮的说着“见不得人”的交易,丝毫没有注意到老苏来了又走又过来。

    刚才是空着手来的,现在手里拿了根又粗又长的藤条,“呦,景哥儿待客呢”

    苏景殊

    白玉堂

    白玉堂看到苏洵手里的藤条心道不好,匆忙打了声招呼脚底抹油纵身飞走,坚决不掺和老苏教训儿子。

    看这气势汹汹的样子,难不成是发现上次那些断掉的藤条都是他干的了

    不、不对,是景哥儿干的,他只是个空有一把子力气的苦劳力,主意都是景哥儿出的,这事儿和他没关系。

    可怜的景哥儿,别怪五爷见死不救,这都是你自己作的。

    苏景殊qaq

    “爹,有话好好说,大好的日子您动什么藤条”

    苏洵原本只是过来看看臭小子收拾的怎么样了,没想到过来一趟还能听到点新鲜消息,“既然是大好的日子,那你来说说爹那几根藤条是怎么断的”

    藤条这种东西不容易断,家里备上几根能用好几十年,没准儿还能当传家宝传到下一代。

    这小子倒是机灵,犯事儿之前先找人把家里的藤条给掰断,掰断就没法挨揍了吗

    老苏越想越气,懒得听这臭小子狡辩,趁他还在家连着之前躲过去的那些顿打一起揍了,免得下次要找藤条只能看到满地半截的藤条尸体。

    小小苏

    “娘救命”

    躲在墙根底下的白五爷听到动静后怕的拍拍胸口,还好他跑的快,不然景哥儿开口向他求救他还真没法拒绝。

    秋风卷起落叶,京城的气氛却和萧条扯不上半点关系。

    狄青回京,全城的百姓都盼着去城门处迎得胜归来受赏的大功臣。

    勾栏瓦舍的说书先生不再痛斥裹脚,不再张口就是开封有个包青天,也鲜少再讲二国五代,不约而同全都换成了狄青狄大元帅。

    话说西夏党项人时不时寇边犯境,动不动就琢磨着南下牧马问鼎中原,和北边辽国契丹人一个德行。

    辽国和大宋签订了合约好歹会遵守,党项人无耻至极,签了合约拿了岁币却还是时常犯边,幸好他们大宋有平西大元帅狄青镇守二关。

    狄大元帅用兵如神所向披靡,打的无礼番邦闻风丧胆,要不是有狄大元帅在,西北边

    城的百姓也过不上太平日子。

    城里各大勾栏瓦舍门口的招子都换成了和狄青有关的戏名,这个讲狄将军大破西夏,那个讲狄将军用兵如神,要不是西夏现在仍是大宋的心腹之患,说书先生们甚至能编出狄青夜闯敌营生擒西夏狼主的戏码来。

    然而民间对狄青越是推崇,朝中就对狄青越不放心。

    不说朝堂大臣的态度,只太学和国子监的学生就有很大一部分觉得狄青声名太过不是好事。

    周青松伸了个懒腰,“他们说狄将军拥兵自重功高震主,西夏那边对他频频利诱,只要他愿意给西夏效力,高官厚禄娇妻美妾任他挑选,要是高官厚禄和娇妻美妾还不够的话,封王也不是不能以。西夏给的条件那么好,不少人都觉得狄将军私底下可能已经答应为西夏效力。”

    苏景殊的白眼差点飞上天,aaadquo心脏的人看什么都脏,他们自己能为高官厚禄叛国就觉得别人也一定会叛国是吧▓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谁说不是呢。”周青松叹气,“听说官家这次召狄将军回京不单单是为了封赏,还因为朝中有大臣弹劾他和西夏有秘密交易。”

    要是别人弹劾也就罢了,偏偏弹劾他的是两朝元老文彦博文相公,他的意见官家不能不听,只能找个借口将刚刚打了胜仗的狄青召回京城。

    苏景殊扯扯嘴角,“真有人相信狄将军会勾结西夏”

    周青松重重点头,“真的,而且还不少。”

    苏景殊

    很好,知道他们都是为了高官厚禄不惜叛国的叛国预备役了。

    如果狄青是历史上的那个狄青,他们不相信狄青忠君爱国还能硬往人家身上扣各种莫须有罪名,问题是如今这位狄青狄将军有个当王妃的姑母,他傻了才会叛国。

    八王府的狄娘娘是狄青父亲的姐姐,也是他唯一一个在世的亲人,狄青对这个姑母很是敬重,直接将姑父姑母当亲生爹娘来孝敬,怎么可能为了西夏的高官厚禄就叛国。

    高官厚禄而已,他在大宋也有好不好。

    平西统镇大元帅、马步军副都指挥使,这已经是大宋武将的天花板,再升就只有正指挥使或者进枢密院。

    狄青还年轻,将来的事情都说不准,正经历史中的狄青都能进枢密院,虽然很快就被排挤出来了,但那也是进了。

    正史中的狄青能进枢密院,他们这儿的狄青肯定也能。

    他们狄大元帅在大宋有高官有厚禄还有当王妃的姑母,但凡脑子清醒都不会觉得他会叛国。

    每日一感叹大宋药丸啊

    周青松耸耸肩,“没办法,怪只怪狄将军是个武将。”

    他要是个文臣,天下读书人能把他捧上天。

    可惜他是个武将。

    “青松兄,你不觉得你这话有点不合逻辑吗”苏景殊指指脑袋瓜,“什么是文臣什么是武将你要不要再好好想想”

    打仗本身就是武将的活儿,不能武将拼死拼活把仗打完最后

    还得把功劳拱手让给文臣,欺负人也不能这么欺负好吧。

    “我就是说说。”周青松坐正身子,压低声音说道,“景哥儿,我有预感,狄将军在西北镇守边关的时候朝中弹劾他拥兵自重功高震主,狄将军披星戴月赶回京城,朝臣还会找出别的理由来弹劾。”

    不管你狄青有没有犯错,反正他们就是要弹劾。

    武将,啧,活该被弹劾。

    咳咳,这不是他的想法,他只是觉得朝中那些大臣,尤其是台谏那块儿的大臣都是这么想的。

    或许还要加上一部分没有功名但是自认为众人皆醉他独醒的读书人。

    苏景殊小声嘟囔,“在大宋当武将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

    拥兵自重兵不知将将不识兵怎么拥兵自重

    他都想不出来狄青怎么用那样的兵去打仗,还打了胜仗,武曲星君下凡也不过如此,这样天生将才放到西夏或者辽国他们能高兴死,大宋可好,人家忠心耿耿为国效力他们还嫌弃上了。

    有点自知之明行不行

    周青松连忙捂住他的嘴,“嘘,别胡说。”

    这几天太学的氛围可不怎么好,要是说错话被别有用心的人听到他们就惨了。

    苏景殊蔫儿了吧唧的闭上嘴巴,是他太天真了,忘了还有这出。

    要是狄青回京单纯是接受封赏多好,人家打了胜仗风光回京,回来看到的却是各种质疑陷害,不想叛国也能被刺激的要叛国。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以他的本事哪儿去不得,何必要留在大宋受这个窝囊气

    也不知道狄将军这会儿有多伤心。

    小小苏是个共情能力很强的小孩儿,虽然没赶得上狄青回京万人空巷的场面,但是替人伤心的时候能比正主还伤心。

    周青松拿他没办法,“又不是所有人都觉得狄将军不好,还有更多人为狄将军感到骄傲,要不咱们待会儿出去转一圈,看看街上的百姓是怎么夸狄将军的缓一缓”

    不然去院子里和那些意见不一致的同窗吵架也行,有什么不赞同的直接和他们吵,吵开心吵尽兴,吵完了心情就好了。

    反正全太学他年纪最小,就算吵架吵出火气也发展不到拳脚冲突的地步。

    苏景殊打起精神,“走出去吵架”

    他苏景殊今天就要舌战群儒

    狄大元帅不知道太学中有多少学子为他唇枪舌战,也不在乎京城里有多少觉得他拥兵自重不安好心的朝臣,他现在只想赶紧把眼前的事情应付过去。

    他把姑母当母亲来孝敬,姑母也把他当儿子来疼爱,可是来自姑母的疼爱太多,他实在有点承受不来。

    八王爷笑眯眯让他们姑侄俩坐下说话,“夫人,狄青在面圣之后立刻就赶来见你,可是一点儿时间都不敢耽误。”

    “来,让姑母好好瞧瞧。”狄娘娘拉住侄子来来回回仔细打量,生怕这孩子在外面打仗受了伤却不肯和她说,“边关苦寒,沙漠里的风把你的

    脸都吹皱了。”

    战场上所向披靡杀的敌人闻风丧胆的确威风,可她是狄青的亲人,宁愿孩子平平安安过一辈子也不想让他去战场上搏前程。

    刀枪无眼,万一不小心缺胳膊少腿儿可怎么办

    狄娘娘拿起帕子擦擦眼泪,狄青每次离京她都担心的不行,可她又不能拦着狄青不让他去。

    狄青去西北是为国守边关,她身为大宋的王妃如何能开口去拦

    狄娘娘有些哽咽,“青儿,你那些边疆的弟兄们怎么没好生照顾你瞧把你辛苦的,都饿瘦了。”

    狄青听的头皮发麻,但又没法反驳,只能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来应对姑母哄小孩儿一样的说辞。

    西北边陲本来就经常刮大风,他又不是小姑娘,脸被刮皱了也没什么,刮皱了也不影响他是英俊潇洒的狄大元帅。

    长的太好在战场上不是好事儿,他刚从军的时候因为长的好老有人拿他的脸说事儿,更糟心的是上了战场敌人也不拿他当回事儿,气的他抄起弓箭上马就是一通乱杀,谁笑话他他射谁,杀的对面鬼哭狼嚎没怎么打就落荒而逃。

    因为模样太好,他特意打了个青面獠牙的青铜面具来带,面目狰狞能止小儿夜啼,现在去西北打听,不少人都觉得他狄青是个五大二粗青面獠牙的巨灵神下凡。

    巨灵神是开辟河道的神祗,他是为大宋冲锋陷阵的将领,说他是巨灵神下凡完全没毛病。

    姑母这一见面就说他的脸被沙漠的风给吹皱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娇养闺中的女娘。

    他出门好歹有面具挡着,身边的兄弟们可没有面具,那些家伙在西北待几年后才叫沧桑,脸上的皱纹比他多多了好吧。

    而且他是个二十多岁的大男人,哪里需要兄弟们照顾,他去照顾那些不省心的还差不多。

    总之就是,他在西北过的非常顺心非常好,比在京城自在的多,姑母多虑了。

    八王爷看狄青实在尴尬没忍住摇摇头,“夫人,行军打仗马不卸鞍,狄青那些个部下都粗手大脚怎么照顾他再说了,狄青都这么大的人了,还需要照顾吗”

    八王爷拍拍狄青的肩膀,比划了一下他们俩的个头,“夫人你看,这孩子比我都高。”

    狄青再次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那什么,姑父,不会解围可以不解,您这话让人更没法接。

    “我和狄青说话,你不要多嘴。”狄娘娘嗔怪的瞪了八王爷一眼,“就算青儿胡子白了,在我眼里他也还是那个在街头浪荡拿打架当饭吃的臭小子。”

    八王爷摸摸鼻子,不打扰他们姑侄俩说话,躲去旁边喝茶去了。

    狄青地缝呢有地缝给他钻吗

    他不爱待在京城就是因为这,朝中的勾心斗角哪儿有姑母可怕,只要姑母不再天天把他当小孩儿,让他去朝堂上舌战群臣他都不怕。

    狄娘娘心心念念让狄青成家,在狄青回京之前就找了各种由头邀请京中适龄女子赏花赴宴

    。

    她的要求也不高,只要能和狄青安生过日子,家世样貌都差些也没关系。

    想看醉酒花间的北宋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她这可怜的侄子自幼父母双亡,世上只剩下她这个姑母,她没法看顾这孩子一辈子,只盼着能看到他成家。

    京城有他的将军府,府里冷冷清清没有人气儿,看家护院的都是老兵,连个说知心话的人都没有,一直这么下去可如何是好

    狄娘娘想起这事儿就发愁,这次无论如何也得让狄青成了亲再走,“青儿,姑母这次给你选了个好姑娘,过些天那姑娘要去庙里上香,你们二人远远的见上一面,可好”

    狄青是武将,家中还没有双亲,选媳妇她也不好选条件太好的。

    刑部何尚书家的女儿自幼没娘,家事女红样样精通,何尚书丧妻之后没有再娶,她一个小姑娘愣是将府里打点的井井有条。

    她提前问过了,何尚书虽是文人却并不会瞧不起武将,将来小两口成亲狄青也不会在老泰山面前抬不起头。

    八王爷点头附和,“是这样,何尚书今天还因为狄青和文相公大吵一架,是个清醒明理的爽快人。”

    狄青倒不是不想成家,主要是他时常要出去打仗,武将的地位在朝中也尴尬的很,一来二去就这么拖延下去了。

    姑母这般为他操心他也不好拒绝,左右只是远远的见上一面,能成就成不成也没什么,西北那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生乱子,不行的话他再找借口离开就是。

    狄娘娘看到狄青点头又有些想落泪,这些年来聘礼她都准备了好几套结果就是送不出去,愁的她白头发都出来了。

    如今官家那边说了只要狄青愿意就能赐婚,官家赐婚是光宗耀祖的荣宠,她也算对得起早逝的哥哥嫂嫂。

    “夫人,家门出此栋梁之材该高兴才是,你怎么又掉眼泪了”八王爷无奈,悄悄给狄青打了个手势让他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然后仔细给他们家夫人背狄青这次得到的奖赏,“夫人,狄青已经出息了,他爹娘泉下有知也会高兴,快别哭了。”

    狄青收到暗示溜的飞快,直到出了八王府的大门才松了口气。

    真的,比起京城,他还是更喜欢在西北吹风。

    宁可让西北的风吹皱他的脸,也不愿回京城享受荣华富贵。

    这荣华富贵代价太大,他实在承受不来。

    刑部何尚书的女儿,他和刑部何尚书没什么接触,不知道何家的女儿怎么样,远远的见上一面该不会把人吓跑吧

    狄青摸摸脸上的刺青,虽然他觉得刺青不损他的英俊,但是姑娘家都更喜欢那种温文尔雅的俊俏郎君,他这个类型的在京城并不吃香。

    再说了,刑部尚书位高权重,那些看他不顺眼的家伙愿意能眼睁睁看着他娶尚书的女儿

    狄大元帅眯了眯眼睛,觉得他的亲事不会那么顺利。

    果不其然,第二天就有人冲他发难。

    朝会结束,书房里只有皇帝的亲信大臣,就这么几个人吵起来也让人头疼的紧。

    狄青不着痕迹的打了个哈欠,拥兵自重、勾结西夏,这种罪名他听的耳朵都起茧子了,这么多年过去也不知道换点新鲜的说辞。

    赵曙站起身来,好声好气的和这些两朝老臣讲道理,“文相公,你先前说狄青拥兵自重功高震主,又因西夏频频利诱所以力谏将其召回,如今狄青听召就回,为何你又有话说”

    此话一出,八贤王看向文彦博的眼神都变了。

    韩琦、富弼、庞籍等人都没少和军中打交道,虽然他们也是文人,但是他们最烦的就是动不动就拿武将拥兵自重来弹劾武将。

    大宋的军队因为防止武将权力过大已经放弃了战斗力,如今好不容易出了狄青这么带兵打仗的好苗子,还没等他彻底成长起来就要以拥兵自重的罪名将他打压下去吗

    朝廷的确要抑制武将的权柄,但不是一点权力都不给武将留,不然他们怎么打仗

    文彦博这么说自然有他的道理,“官家,非是微臣不信任狄青,而是西北一带狄青私通西夏之说甚嚣尘上,是以微臣忧心不已。”

    赵曙看了眼低着头像是睡着了的狄青,再看看非觉得狄青有二心的文彦博,只想让他们俩出门打一架,谁打赢了谁有理。

    皇帝不说话,八王爷却没有继续保持沉默,“文相公,狄青忠君护国天下皆知,您的忧心不过是杞人忧天,本王劝您适可而止,不要再无中生有自寻烦恼。”

    他以前不为狄青说话是为了避嫌,现在这人直接把狄青私通西夏的谣言拿到明面上,这打的不光是狄青的脸,还有他的脸。

    狄青喊他一声姑父,叛国的话是不是还要带着他一起叛国啊

    文彦博掀起眼皮,“八千岁,边防重地何等重要,若西夏有闪失则大宋危矣,既有传言,我等还是宁信其有莫信其无的好。”

    “兵书有云,兵不厌诈。两国交锋,虚虚实实的传言从未断过。”韩琦上前一步说道,“狄青数次大破西夏,西夏君臣对他恨之入骨,文相公不要中了他们的离间之计。”

    “韩相公莫非以为老夫是老糊涂”文彦博面无表情,“有道是础润而雨月晕而风,万事皆有征兆,有道是小心驶得万年船,武人掌权有违祖宗之法,诸位还是小心些为好。”

    眼看着几个人要在书房里吵起来,赵曙捏捏眉心直接叫停,“捕风捉影乃是自寻烦恼,狄青的忠心朕一清二楚,这事儿以后就不用说了。”

    文彦博皱起眉头,“官家”

    “好了,此事休要再提。”赵曙抬手制止还想再说什么的文彦博,提高声音让站在几人身后假寐的狄青有点反应,“此次狄将军大破西夏进犯,广备攻城作的武器在战场上大发神威,料想西夏短时间内不敢再犯。西夏不肯派使臣来京城,诸位觉得大宋派使臣去西夏如何”

    秋冬是异族最喜欢的犯边时节,中原丰收谷粒盈仓,守不住的话就会变成敌人的粮仓。

    早在入秋之前他就让广备攻城作加紧制造武器送去西北防线,不管西夏

    进犯的是哪座关哪座城他们都讨不到好。

    骑兵再厉害又能如何,血肉之躯拿什么挡他们的火炮炸药

    所谓杀鸡儆猴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火炮没能用在对辽的战场上,用在对西夏的战场上一样能威慑辽国。

    西夏已经不是李元昊在位时的西夏,大宋也不是、嗯、大宋也不再是当年的大宋,士别二日当刮目相待,现在轮到辽国和西夏担心大宋不打招呼就发兵。

    先前他二催四请想让西夏的使臣来京城参观大炮的威力,奈何西夏不给他面子,如今西夏那边打了败仗,愿意派使臣来的话最好,不愿意也没关系,他们大宋大人有大量可以主动派使臣去西夏。

    上次出使辽国的使臣大获全胜,朝中不少人都等着出使的机会呢。

    狄青掐掐掌心清醒清醒,声音洪亮一点儿也不像差点睡着的人,“回官家的话,末将以为可以再派人去通知西夏朝廷,若是西夏依旧没有动静,大宋也未必不能出兵收复河湟。”

    大宋四面是敌,之前对西北的政策一直是联合吐蕃来制衡西夏,但是如今的吐蕃也已四分五裂,早已不复唐时盛况,对大宋的助力等于没有。

    如今的大宋也不需要再联合吐蕃。

    西夏已是强弩之末,近些年的频繁犯边不能证明西夏军力强盛,只让他们看出了西夏内部已是千疮百孔。

    但凡西夏境内的百姓能活过冬天,他们就不会一到秋冬就发疯。

    虽然大宋如今也是内忧外患,但是不耽误他觉得如今是一鼓作气打西夏的大好时机。

    不听话就狠狠的打,打到听话为止。

    赵曙点点头,“既然如此那就再问一次,要是西夏还不给正大宋面子,那就别怪大宋不讲情面了。”

    说实话,他还挺希望西夏不给他们面子的。

    西北一带本就是大宋的国土,是李继迁出奔自立又依辽附宋,而后又出了李元昊那个煞星才造成如今二国并立的局面。

    他想收复失地,能让他收复的失地可不只燕云十六州。

    文彦博眉头皱的能夹死苍蝇,“官家,军费开销巨大,国库已然支撑不住,今冬若有雪灾还要赈灾救民,怎可轻易动兵”

    别人打上门他们自然要防,如今辽国西夏都不敢再轻易来犯,他们要做的是将大宋境内的百姓安顿好,不是异想天开的收复燕云收复河湟。

    百姓吃不饱穿不暖,上哪儿给他们弄钱收复河湟

    这回其他人也不反驳了,纷纷表示文相公说的对。

    赵曙

    就知道会是这样。

    年轻的官家实在被这些老臣念叨怕了,看他们又有开口教训的意思连忙再次喊停,今天的小会到此结束,诸位相公各自去忙,他也忙他自己的。

    他知道收复河湟收复燕云都是异想天开,这不是私底下只有他们几个人,朝会上让他这么说他也不敢说啊。

    吏部考核已经步入尾声,这些天不断会有官员进京述职,相公们该忙忙,他肯定

    不会添乱。

    就这么定了,散了散了。

    赵曙悄悄朝狄青使了个眼色,等书房只剩下他们俩才稍稍松了口气。

    异想天开的事情还是得和年轻人说,换成几位相公等着他的绝对是照脸喷。

    所以狄青到底是怎么想的,如果朝廷能保证粮草,他能一举收复河湟顺带着把西夏灭了吗

    唐时大将没有灭国之功不敢称名将,他们大宋没有大唐的资本,打开舆图左看右看除了西夏哪个都不好灭,这可是千挑万选的独苗苗,狄大元帅不心动

    狄青

    感觉几位相公走早了。

    朝廷能保证粮草的话他倒是不介意带兵打仗,或者说,他求之不得。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里,朝廷没法保证出征的大军不会在外面饿肚子。

    他在西北守关的时候都经常等不到粮草,出征能有及时的粮草供应才怪。

    不是他对官家没有信心,是他对大宋没有信心。

    官家睁开眼睛看看,朝会上的大臣有几个像是能支持打仗的

    别怪他说的难听,他觉得就现在朝中的氛围,就算他们能不动刀兵的将燕云十六州收回来,照样有人会有人不愿意接收。

    那些狗东西跪了那么多年,早就站不起来了。

    赵曙看狄青的表情不太对,干脆利落的收起舆图,然后温温柔柔坐回书案后面,“刚才都是朕的胡言乱语,军制尚未改动,国库暂且拿不出足够的粮草来供将军征战。”

    狄青愣了一下,然后目光灼灼看过去,“改动军制”

    赵曙点点头,“兵不识将将不知兵弊大于利,几位相公已经着手起草如何改动,狄将军回来的巧,过些天就能看到他们在朝会上吵的不可开交。”

    狄青紧张的捏捏拳头,不太确定的问道,“官家,相公们是朝着好的方向改的吧”

    赵曙也不敢保证,“这得看相公们的意思。”

    他登基还不到一年,很多事情让他做主他也不敢做主,何况改动军制这种大事,相公们吵不出个子丑寅卯他想做主也没办法做主。

    唉,他之前只是个多灾多难的宗室子,这些他真的没学过。

    狄青

    相公们会吵架,也就是说他们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

    韩相公的态度他知道,好歹是带过兵的相公,不至于往坏的地方改。

    文相公的态度从刚才的事情中也能看出来,十有八九要继续打压武将,对朝廷而言是好是坏他说不准,但是对身为武将的他来说绝对是坏事。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