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居中联络的那人,有个很有特色的名字,刘建设,不过这个时代的人绝大部分都差不多,陈大河也没觉得以自己的名字水准有什么可以评价别人的资格,不过为了保密起见,便很淡然地在电话里叫起他的俄文名,伊万。
伊万刘是位话不多的人,也对,话多的人不会被老董派过去负责统筹,在听清楚并复述了一遍陈大河的要求之后,很快就将命令传达下去。
那五组指挥中心所负责的区域各不相同,但收集的信息内容基本一致,主要侧重于非洲各地的气候特点和农作物生长情况,并重点关注各方势力的反应,看看是否有本土势力注意到此类异常情况。
三天后,艾玛的应对建议便递交上来,又过了五天,一份来自非洲的报告也几经周转送到陈大河手里。
艾玛的建议书且不提,来自非洲的报告显示,那边的情况的确不容乐观,但是否会达到艾玛找的三家气候研究机构所说的严重程度,在没有专业研究人员介入的情况下,他们也不敢妄下断言,另外,也不知道该称之为好消息还是坏消息的就是,一方面,绝大部分有实力的非洲本土势力,依然纠结在争权夺利之中,对于气候异常所引起农作物受灾的情况,基本上都视而不见,或者说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处于非洲社会结构底层的土著部落,今年上半年已经发生无数起争夺水源地械斗,只不过对于每年都要来几次的部落冲突,各国的上层人士早已习以为常,完全没当一回事。
这样的话,一旦灾害来临,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可能灾情会更加惨烈,但与此同时,当权者的无动于衷也给了陈大河更多的时间来做出应对,并且不会因此而引起各方的注意。
在综合了两份文件的内容之后,陈大河终于拟定最终的应对方案,并有针对性地分发到十一组非洲团队和负责管理作战指挥小组的刘建设手中。
首先,所有早熟的粮食抓紧抢收,并从多方筹集运输车辆,加急运往地处北非,立场亲苏仇美的利比亚,来得及加工的加工,来不及加工的直接将粮食从地里收割后运走,这些粮食将从那里装船运往乌克兰,董建磊也会在那边安排人接应处理,等到了苏联之后,就是董建磊的表演时间,不过那时候与这场旱灾也再没什么关系。
第二步,各粮食公司的管理团队积极与当地友善势力沟通,包括但不限于政府、部落和军阀,先维持友好关系,但暂时不表明出售粮食的意图。
等到最后旱灾确定大规模爆发,并产生大范围的饥民人潮的时候,他们才可以进行第三步,将储存在基地里的粮食拿出一部分,出售给友善势力,或换取其他利益,比如矿场或土地,但一不能抬价二不能降价,就按市场行情走,这时候能卖粮就是人情,只要愿意跟他们交易,就是一份善缘,可要是抬价赚取暴利,那善缘也有可能会变成孽缘,等他们熬过这场灾难,总有找场子的时候,所以不能把好事往坏了办。
而剩下的粮食,则用来招募流民,一部分充作粮食基地的保安团队,另一部分则用来当做劳工,开垦交换回来的荒地,或从事其他苦力工作。
另外,各个保安公司也将全部出动,先分出五百人左右的团队,与新招募的安保人员打散混编,来管理和训练他们,这部分也将担负起保卫粮食基地和加工厂的重任,而剩下的两千多人,则以连为单位,接受来自指挥中心的指挥,开出去狙击有抢粮意图的敌对势力,率领部队的,也都是当初负责组建和训练保安部队的苏联老兵,至于敌对势力从哪里来,什么时候来,这些信息自然由作战中心。
经过近一年的时间,需要进行大规模基建的粮食基地都已经成型,他们这个集中了作战指挥、情报收集和制定作战计划三合一的指挥中心更是早已成了气候,五个小组的编外人员最少的都有一两百人,最多的足足有六七百人,虽说大部分都是非战斗成员,还在经营着各种用以遮掩的产业,但情报收集能力确实不容小觑,应该说,老董找的这些人,的确很厉害
陈大河给刘建设的命令就是,不管他们用什么办法,务必保证将所有可能的来犯之敌狙击在粮食基地之外,一来尽量减少粮食基地被关注的可能,二来就算也许有小股散军会突破他们的情报和封锁,也不会对留有保安队的粮食基地造成太大的危害。
任务发出,陈大河也将这件事暂时放下,能做的都已经做了,非洲的事业能做成什么样子,就要看他们执行得怎么样,不过陈大河也赋予了那边的管理团队临时决断的权利,毕竟事情发展千变万化,谁都不知道事到临头会是什么样子,尽人事听天命吧。
等将所有事情安排完,时间已经到了五月末,陈大河在准备考试的时候,也在默默等待,预言的干旱和绝收,真的会出现吗
非洲大陆气温高,热量条件好,所以作物成熟时间短,随着时间进入六月,土豆、冬小麦、油菜等一批早熟类的作物都开始进入成熟期,由于气候的原因,甚至有部分早稻也开始抽穗干枯,早有准备的各个粮食基地立刻进行抢收,并用最快的速度加工后装车运走,至于运往哪里,无论是基地的管理团队还是装车的工人,都是一头雾水,只知道运送到指定的地方后就卸货不管,反正他们拿钱干活,也什么都不问,不知道每当一批货到达之后,就会有另一支车队将货物转运,最终送出非洲。
等到了六月底七月初,陈大河收拾东西回国的时候,早熟粮食终于抢收运输完毕,而预测的大旱灾终于大规模出现,并开始陆续引起非洲各国的重视,在辽阔的非洲大地上,大片大片的土地陷入干枯,许许多多的传统农田颗粒无收,刺眼的大块黄黑色犹如癞痢,看着就让人难受。
但是,这些都还只是在非洲内部,严格说来,哪怕是非洲内部各国,也不是都对这场旱灾有太过重视,在当权者想来,只要手里掌握的矿场不受影响,大不了用矿石换粮食呗。
至于州外的国家和媒体,就更没人去关注,可能在出现大范围的饥荒,并引起联合国的重视之前,是不会有多少人在意的。
所以陈大河有点小小的郁闷,自己这提心吊胆两三个月,就是抛媚眼给瞎子看,白忙活啦
算了,管他呢,没事更好,还是先赶紧抢收吧,之前成熟的毕竟只是少部分,到了七月份才是粮食收获的旺季,能多抢一点运出去也是好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