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忙活半个时辰后,总算把暂时落脚的地方搭好了。
徐娇颜进帐篷里试了试,又黑又闷,不透气,也不透风,有那么一点保暖效果。
“东西都放在这里,有柴有碳还有锅,不管怎么样总能喝点热水。”顾族长叹了一口气,他们也只能做到这个程度。
“族长,这已经够了,哪个村子也没有比这更好的。”一个消瘦的青年哽咽地说。
有了这些东西,哪怕外面冷一些苦一些,人也能撑下去了。
“是啊,族长,族里的恩情咱记住了,咱用一辈子报答。”一个面色蜡黄的青年高喊。
“族里哪有这么大本事,多亏了徐家的东西。”顾族长脸上露出愧色,“这次的事,是徐家提出来的,徐家出人出力又出东西,咱们一村人凑的也没有他家多。”
众人闻言,纷纷低头拜谢。
“徐家的大恩大德,我等铭记于心,没齿难忘。”顾清河一脸感动。
“不用如此,我们能帮的也有限,终究要靠你们自己。”徐屠户闷闷开口。
徐娇颜一行人回到家时,已经天黑了。
徐夫人把人迎进门,给他们一人灌了一碗姜汤。
“当家的,事情办的怎么样”
“办好了,东西都放那里,不过,过两天还是要再去一次才行,送点柴火。”
“那里条件怎么样”
听完徐夫人的问话,徐屠户沉默一下开口,“他们是去服徭役的,条件能好到哪去。”
“唉,造孽啊”
叹息了一声,众人陷入沉默。
接下来的日子,隔两天几人就去送一车柴,看着服役的这些人越来越瘦,徐娇颜每次去都会送点肉骨头,这些人就这样撑过去一个月。
等到徭役结束,那些服役的人回到家时,陡然升起一股劫后余生的感觉。
换好衣服,洗漱一番,这群人在顾清河的带领下,挨家挨户地登门道谢。
他们知道,这次能够一人不少地活下来,是这些乡亲们给的恩情。
听到敲门声,徐娇颜开门,就看到乌拉拉一群人。
“清河,清泉,你们都回来了”徐娇颜高兴地问。
“师姐,我们全都回来了,一个人都不少。”顾清河眼角湿润。
此时的他比一个月前瘦了一圈,脸颊,耳朵、手背都是冻疮。
“回来就好,快进来。”看了看后面的众人,“你们也快进来,别再外面冻着。”
“娇娇,我们就不进去了,”人群中一个憨厚地声音响起,“今天大家伙就想来道谢,不用进去,在大门口就好。”
“福子,看你说的这话,哪有到了家还不进门的。”徐娇颜笑着把几人迎了过去。
一个月的时间,徐娇颜跟他们已经很熟悉,她知道这些人心里自卑,总觉得不好意思进徐家门。
“师姐,我们还要回家吃饭,”顾清河面露难色,“大伙的谢意表达完就行,不进去了。”
“也行,那你们先回去吃饭吧,我会跟家里说你们来的事情。”
见状,顾清河招呼一下后面的族人,“先这样说着,我们不叨扰了。”
一行人走后,徐娇颜在饭桌上把事情跟徐夫人说了一遍。
“这是好事,人总算完整地回来了。”徐夫人一脸唏嘘,“前两天听说隔壁姜庄这次徭役死了三个人,冻伤了好几个,有两个小伙这辈子都要绝嗣了。”
“这么严重”徐娇颜还没有听到这个消息,“半个月前雪就停了,怎么还会这么严重。”
“你呀,一直呆在福窝里不知道人间艰苦。”徐夫人摇摇头,“化雪更冷,咱们村这些后生,没有这些东西,你看能有多少人活蹦乱跳地回来。”
“娘,朝廷也太过分了,冰天雪地地让人修路,土都冻成了冰疙瘩,他们是脑袋有坑吗”
“谁知道呢”
朝廷的人知道。
一座威严庄重的宫殿,一个身穿黄袍的白净少年坐在金灿灿的椅子上,看着手中的密奏大发雷霆。
赵柯想到奏书上的内容,服徭役的人死伤达到三成,就怒火中烧。
对着一旁端庄美丽的宫装女子朗声抱怨,“皇姐,看到没,这次服役的百姓,死伤达到三成,这群尸位素餐的大臣,孤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善待百姓,全当成了放屁。”
“皇弟,”宫装女子放下手中的莲纹茶盏,无奈解释,“朝廷大臣多是贪生怕死之辈,修路意在开战,他们不做点什么才不正常。”
“皇姐,这群人真是越来越过分,孤知道寒冬腊月让百姓修路难为人,即使财政吃紧,也咬牙下拨了三十万两白银用于他们取暖,本以为没什么大事,不曾想出现这个结果。不是密卫上述,我都不敢想象死伤这么重,为了一己之私残害百姓,这些该死的奸佞,就是欺孤年幼。”
看赵柯气的眼睛都红了,宫装女子柔声宽慰,“别跟他们一般见识,这天下终究是你的,等过两年及冠完全把持朝政,再一个个收拾他们。”
“这群老不死的,孤早晚教会他们怎么做人。”赵柯咬牙切齿地说。
“放心,会有这么一天的,这次伤亡的百姓,我会让人好好安抚,不会寒了他们的心。”宫装女子心中叹息,再多的安抚也换不回消失的人命。
赵柯点头,随即一脸阴沉地开口,“这段日子就没遇到一件好事,北边鞑子来犯,西南吐浑蠢蠢欲动,北方雪灾又频频发生,孤这江山,越来越动荡不安了。”
宫装女子笑着摇头,“皇弟这句话就说错了,还真有一件好事。”
“哦什么事”赵柯满脸不解。
“你记得前段时间子瑜的奏折不”
“记得,说有个叫火炕的东西,非常实用,是御寒的神器。”赵柯摇摇头,“孤不相信有这样的神器,不然朝廷也不用每年拿这么多银子赈灾了。”
“是真的。”宫装女子认真地说,“我让工匠试了好几次,确定它真的有用,又在封邑推广,得到百姓一致称赞,之前每年冬天都要为花费万两用于封地赈灾,用过火炕后,到目前为止,只用了一千两。”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