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视频结束
    宋朝之后,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更加苛刻。

    除缠足外,明清时期的女子还饱受“守节”思想的残害。

    根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唐朝的“烈女”、“节妇”只有51人,宋朝增至152人,明朝竟达到了27141人,而到了清朝受到旌表的贞节烈妇竟然高达一百万人。

    明清女子的守节,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不再嫁”,而是更为决绝的行为。

    有些女子会通过毁坏自己的自己的身体明志,比如毁去容貌、斩断手指、割发等行为。

    “杨某妻张氏嫁未浃岁,而杨死,产一遗腹子。弥月,抱依母式居,自毁面容足不逾间者数十年”。

    “戴氏,诸生李效妻,临淄人,年二十九,夫亡,无子,独居苦节。乡人欲娶,号泣引刀断二指以示。年六十五终”

    这些节妇需要残害自己的身体容貌以消除他人对自己将来生活的猜疑,不仅是出于社会对女性品格的怀疑,更是因为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

    社会的风气宣扬贞洁、守节,女性自身就会寻找更能表现自己“贞洁”的行为,以表示自己是一个符合世间普遍规则完美女性。

    实际上,是为了实现她们的“价值”。

    当女性的生存价值从实现自身渴望变成了“以夫为天”,她们便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全数牵连上决定自己一生的丈夫。丈夫活着时,她们的价值存在于相夫教子和三从四德中;当丈夫死去,她们的人生价值就从相夫教子变成了“守节”。

    贞洁,开始于秦朝,那时的贞洁牌坊只不过是一种对于个别贞烈女子的褒奖,但是明朝的守节显然已经异化成了一种宗教性的献身,变成一种飞蛾扑火般的扭曲规范。

    “陈氏,曹县人,田庞龙妻。年十九而寡。舅姑怜其少而无子,欲改嫁之。陈氏日夜哭泣,以死自誓。守志五十余年,年七十二卒”。

    “田氏,苏铨妻。年二十一夫死,无子,乡人劝之改适,田氏坚志不从。勤织纺以奉舅姑,守节三十余年,得旌表”。

    一个个喜怒哀乐样样俱全的女子,在流传后世的记载中却不是她们如何辛劳、如何奉献,而是她们怎样“贞洁”

    唐朝人完全不能理解这样的贞节观。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的节妇吟中描述的女子经历了种种思想斗争她把“双明珠”系在了“红罗襦”,在“还君明珠”时“双泪垂”,还要说一句“何不相逢未嫁时”。

    有这么剧烈的思想挣扎,但最后仅仅是一句拒绝,就可以被称为“节妇”,这是唐朝的贞节观。

    在明朝,这样的女子会被称为节妇吗

    显然不会,说不准还要被骂上一句浪荡呢

    “难道非要那些女人哭着叫着,一头撞死在棺材上,才算是个好女人”太平公主恨声道。

    上官婉儿这次却没抬她的杠,绷着声音道“我本来以为那个宋朝就已经够不像话了,没想到竟然是”

    她掩了话头,可谁都知道她要说什么

    一个更比一个烂。

    清朝本是由马上民族建立,游牧民族的特点使得其女子地位天然较农耕民族更高。来自满族姑奶奶们的痛快爽利冲淡了明末已趋于变态的闺训女诫。

    但是,由于满汉矛盾过大,实际上并不能轻易地进行民族融合。同时虽然清朝高层尽力阻止,但由于种种原因,满族的民俗风尚依旧难以避免地被汉族同化,实际上并没有大幅度地改善社会风气。

    太平公主“我李家也算有鲜卑血脉,但却得天下、治天下,天下归心。这满族”

    她的话未说完,就感觉背后被上官婉儿悄悄戳了一下,话头戛然而止。

    太平公主的脸苍白一片。

    她实在是看光幕入迷了,不设防地就把心中的话说出了口。但是现在的国号是“周”,王位上的那个人姓武

    之前说说“唐”就罢了,她怎么能说“李”呢

    武则天听见了,却没有太平公主想的那样恼怒。如果是光幕降临之前,她肯定会勃然大怒,但是现在她已经不打算将王位传给武家有关的人了,为了这个所谓的“女性地位”,她得保证自己的接班人是太平公主。

    这样一想,武则天倒也不在乎太平公主自我认同的到底是“武”还是“李”了。

    那么“周”这个国号就是我独有的了。

    武则天这样一想,倒也开怀。

    在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所构建的女子形象大多是孝顺、贞洁、守序的,最反叛也不过是在爱情上反抗家人,反抗礼教。

    好像对于女子来说,她们的理想、她们的抱负完全不在社会的考虑范围内,她们在社会看来,只是一张单薄的纸片,是属于情爱的调剂品。

    清朝曹雪芹红楼梦中,借薛宝钗之口说出了当时社会的潜规则

    “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你我只该作些针黹、纺绩的事才是”

    而向来离经叛道、诗书双绝的林黛玉居然对薛宝钗的这番话深以为然,甚至在心中暗暗敬服,可见这并不是什么独特的观点,而是社会上下公认的“正理”、“公理”。

    “读书明理,辅国治民。”太平公主有些想笑,“婉儿,你说那曹雪芹写书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过咱们呢”

    咱们,这些“只该作些针黹、纺绩”的女儿家,也干着男人们该干的读书明理,辅国治民的活。

    上官婉儿“想到又如何这样世道的天下,谈起咱们来,也不过是些牝鸡司晨的词,你还指望他们说什么好话”

    而明清女性主要在文化,即诗词书画方面留名,几乎完全被排除出政治生活。

    清朝后宫“众女上至太后,皇后,下至常在、答应一律不得处理前朝大臣官员事物,不得私人南书房、上书房等处,不得私下议论朝政为谈资,否则视作干政。”

    就连曾辅佐幼帝、“统两朝之养孝,极三世之尊亲”的孝庄太后到底也没有垂帘听政,在康熙皇帝亲政之后更是对朝政绝口不提。

    终明清两朝,对女子的文化教育除一部分为后世子孙计的“相夫教子”用处,实际上是为了提高男性家庭生活的品位,如同书生对红袖添香的向往,男人对救风尘的期待;而始终不是为了女性自己的前途和发展。

    但是,饱读诗书的女儿们却有着难以言说的苦闷。

    在极低的女性地位面前,明清时期诸多识文断字的女性开始了迷茫。她们一方面有着不输男儿的学识,另一方面又因为社会环境而不得不遵守“女子无才便是德”、“头发长见识短”的固有偏见和批驳,主观情感和客观事实的拉扯让她们内心充满愤懑和苦痛。

    陈端生在再生缘中,借孟丽君之口表示“何须必要归夫婿,就是这正室王妃岂我怀”

    邱心如的弹词作品笔生花中女扮男装中状元的姜德华也说“枉枉的,才高八斗成何用枉枉的,位列三公被所排。”

    沈善宝以绝望的语调叩问苍天“问苍天,生我欲何为空磨折”

    清代著名女词人吴藻更一生以不能作男子为恨,写出“生木青莲界,自翻来几重愁案,替谁交代愿掬银河三千丈,一洗女儿故态”这样的诗句来

    这些女性都对传统“男主女辅”、“男主外, 女主内”的社会定位表示强烈不满。

    明清时期女子意识的觉醒,和现实中过低的身份地位,给当时文化女性造成了深重的对冲之痛。

    上官婉儿倒是有些庆幸自己生在大唐,长在武周。她可以尽情地去展现自己的才华,可以“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而不必在刻板苛刻的世道里“愿掬银河三千丈,一洗女儿故态”,只能盼望自己成为男子,一展宏图

    纵观历史,在早期,上古遗风犹存,男女之间的差异并不大,人们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阶级的不同,贵族女子也能享受较为优越的生活。但是,随着发展,女性这个群体渐渐被禁锢,谈到阶级,好像只存在于男人之间,而女人则是独立于男人阶级以外的另一个领域。

    被全体男性统治的群体。

    这时,贵族女子的“高贵”已经不是阶级的高贵,而是她们本身价值的高贵,也就是说,她们成为了一件珍贵的礼物。

    华夏历史上的男尊女卑表现在政治上全然地男尊女卑和家庭中相对的男尊女卑。

    尚书牧誓中写道“牝鸡无晨,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展示了从奴隶制社会,女性就被排除出政治生活。当时的男人们为了彻底维护自己的统治,釜底抽薪,完全斩断了女性掌权的可能。以至于数千年来在政治史上留名的女性少之又少,还无一不是历经曲折、艰难爬升。

    “夫天也,妻地也;夫日也,妻月也;夫阳也,妻阴也。天尊而处上,地卑而处下。日无盈亏,月有圆缺。阳唱而生物,阴和而成物。故妇人专以柔顺为德,不以强辩为美也。”

    家庭中对三从四德的倡导,最终造成“夫为妻纲”的社会普遍公理。

    在演变的儒家文化中,男性享有全面教育的权利,而女性却只能学习“女诫”、“女儿经”,以至于“女子无才便是德”。

    文化的垄断,彻彻底底地消除了大多数女性从知识中找到出路的可能,从此女性就是他们手中的玩偶、桌上的摆件、庙中的泥塑木雕,而不再是站在他们身边,与他们平等相处的

    人

    对历史进行分析,女性社会地位偏低不仅仅是因为在男权社会中男性凭借制度或传统对资源和机会的占用,而且还因为女性本身没有占用资源的意图。

    男权社会的教育和传统,不仅降低女性的社会地位,让处于不平等社会地位中的女性感到自我满足,进行自我约束,同时还抹杀了她们利用资源、掌控权力的想法。

    从先秦到明清,从妇好将军到裹足守贞,女性地位跌宕起伏,大体上却总是在下降。

    但是,在清朝之后的后世,一场革命,女性地位骤然提高。

    随着之后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就业人数达到全体就业人数的四成以上,创造的价值也逼近一半。“巾帼不让须眉”成为一句真话

    光幕上出现了很多女人,她们发型和服饰都很古怪头发很短,或者有些奇奇怪怪的造型;衣服露胳膊露腿,比大唐最暴露的衣服还要暴露。

    但是那些女人体态大方,身姿笔挺,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她们神情自若地和男人一起工作,甚至对男人进行领导。她们光明正大地在街道上抛头露面,而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光幕上出现了各种行业的女人,当老师的,当工程师的;在办公室坐班的,在山上水里进行田野调查的;在法庭上据理力争,维护正义的,在科学院中手持试管,仔细研究的

    抛头露面的、自信开朗的、成竹在胸的、拼搏昂扬的,全都是女人

    芙蓉园中的众女看得目眩神迷,心旌摇荡时,光幕上的画面消失了,正中出现一行字

    妇女能顶半边天,管教山河换新颜

    这行字加黑加粗地停留在光幕正中央,几息后缓缓减淡。光幕变成空白,一霎消失。

    虫鸣鸟叫重新在众女的耳边响起,她们举头四顾,恍若隔世。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