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李秀云看到宋兰是放下手中的碗出来的,不好意思地道“是不是打扰你们吃饭了”
过来之前,他们也想过可能会撞到沈迁跟宋兰正在吃饭,但他们一家子都是急性子,等不了。
“没有,就烙了几个饼给他们尝尝,”宋兰听李秀云的语气,知道不是坏事,应该也不是什么大事,不由松了口气,笑着对陆水生招了招手,“灶房里有刚烙的馅饼,还是热的,去让你沈叔给你拿。”
陆水生抬头看向他娘。
他娘想说等先说完事,就见沈迁已经端着碗出来,旁边陆久一手拿着条长凳,放在几人跟前。
沈迁将碗递给陆水生,道“就只有这两个烙好的,你先吃着。”
话对着陆水生说,其实是说给陆水生家四个长辈听的,非是他不愿意多拿些出来给大家吃,而是剩下的还没烙好,他看案板上宋兰做好的馅饼,明显准备了要送给陆家的份。
“先别说馅饼了,”陆大柱心里挂着事,坐下便道,“我们一家子过来,是有事相求。”
宋兰急道“你们帮了我们这么多,有事尽管吩咐就是。”
陆大柱却是看着沈迁。
沈迁没有故意装不知道,问“可是水生认字的事”
“是,”陆大柱语气有些激动,“水生中午回去,说你教他读了书,还教他写自己的名字。”
他们几人听了,当场就让陆水生写给大家看,结果陆水生不仅写了他自己的名字,连陆大柱的名字也写了出来,他们一家人都不识字,但是家里还有当初隔壁村李先生给陆水生写的名字,几人拿出来一对照,那个陆字虽然有些对不上,水生两个字却是一样的。
陆大柱认识自己名字里的大字,看到陆水生也写对了,高兴得不行,他一辈子不会写自己的名字,没想到七岁的孙子居然学会了。
李秀云见沈迁都问了,自家男人还说不到重点,于是抢着道“我们想问你,可不可以收下我们家这小子做弟子,只要你点头,婶子这就去准备拜师的六礼。”
沈迁没想到他们这么郑重,斟酌一番后道“我没有功名在身,又是流放到这里的,拜师便算了,若是水生愿意学,可以每天过来,我定会尽心教他,只是等我手好了之后,恐怕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时间。”
他都考虑到这份上了,陆家人还有什么好说的,连性格最内敛的陆叶,都想上前抓着沈迁的手,好好说几句感谢的话。
他们当初送陆水生去隔壁村李先生那里读书识字,想的是即便不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能认识一些字,懂得多一些道理,也比大字不识的陆大柱跟陆叶要好得多。
可惜没去几天,李先生就生病去世了,附近几个村子又没有别的先生,若想给孩子找先生,就只能去县城了,陆大柱家的条件虽然在村里称得上不错,但也供不起。
没想到居然还有峰回路转的时候。
沈迁虽然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没有功名在身,又是被流放到这里的,但于陆家而言,只要能教陆水生识字,就已经足够。
至于沈迁说的手好了后,没现在这么多时间,那就更不是事了,村里的孩子不像城里的,等开春后忙起来,即便是陆水生这个年纪,也是要跟着下地干活的。
陆大柱道“就算不拜师,礼数也不能少。”当初他们送陆叶去学木工,可是花了大价钱的,陆水生跟沈迁读书识字,总不能什么都不付出。
“大柱叔。”沈迁无奈喊了声。
李秀云想到了什么,心中一动,道“让你大柱叔给你犁了那两丘田,再育了那两丘田的秧苗,当做这季的束脩,你看可好”
沈迁低头沉思了一会儿,才道“那就麻烦大柱叔了。”
一直坐在马扎上的陆久听到这里,若有所思地看了沈迁一眼。
陆家几人则都松了口气,虽然沈迁先前说了会尽心教陆水生,但收了礼,他们才更放心。
事情定下来,陆大柱喜不自禁,乐呵呵地道“我下午就去给你犁地。”
“到时候我跟叔一起去,”沈迁道,“那两块地,我还没去看过呢。”
之后几人商量好陆水生每日过来读一个半时辰的书,具体什么时间过来没有定下,毕竟农家事多,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有活要干了,反正沈迁就教陆水生一个人,两家又离得近,可以前一天或者当天再定读书的时间。
沈迁又让陆叶做两个浅底木盘,到时候盛了细沙给陆水生习字用,如今笔墨纸砚哪一样都贵得很,在细沙上将字写熟了,再慢慢改用纸笔,能省不少钱。
都商议妥当后,陆大柱便起身道“我先回去吃饭了,吃完饭好去犁地。”
他一动,李秀云几人也跟着往外走。
宋兰在他们事情说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回灶房烙饼去了,听到外面的动静,急忙端着一小筐馅饼追出来,“等一下,把这个带回去尝尝。”
小筐比菜碗大不了多少,但是里面满满当当装了起码十来个馅饼,李秀云道“这太多了,我拿两一个给水生吃就够了。”
“我打算下次赶集时做些馅饼去卖,”宋兰将竹筐塞到她怀里,“你们先帮我尝尝味道,我好提前改进。”
她这样说,李秀云不好再拒绝,又是一番道谢后,才带着馅饼离开。
沈迁不知道宋兰还有这打算,“娘,你真打算下次赶集时去卖馅饼啊”想想又觉得并不意外,宋兰昨天买到老面酵子后那么高兴,肯定不止是因为以后能自己做包子吃了。
“这还能有假”宋兰笑着进了灶房,继续烙剩下的饼。
青坪村离县城太远了,村民们去一次要花大半日的时间,所以附近几个村子便约定,每月的初一十五,在距离青坪村约莫两刻钟路程远的地方赶一次集。
当天除了附近的村民会拿自家的东西过去或换或卖,县城里的一些商贩也会带着东西过来售卖,人多了,自然会出现卖吃食的,宋兰的想法并不算特别。
沈迁回味了一下刚才吃的馅饼的味道,庆幸陆大柱一家子不在意他没有功名,又是流放之身,愿意让他教陆水生读书,不然全家就他一个吃干饭的。
虽然陆久暂时跟他还不是一家,但相信要不了多久就会是了。
陆久何其敏锐,沈迁的目光虽然隐晦,但是一扫过来,他就发现了,转过头问“怎么了”
“没什么。”沈迁不自在地清了清嗓子,偷看被抓包,有点尴尬。
陆久想到什么,唇角微微向上勾起,搬着小马扎直接坐到了沈迁对面,撑着脑袋,一副要看回来的架势。
因为身体微微前倾,又撑着脑袋的缘故,他衣裳的领子微微张开了一点。
沈迁跟他对视的时,视线不经意扫到了白皙锁骨上的那一点黑痣,喉结滚动了一下,连装镇定都没办法装了,起身道“我去给你倒杯水。”
陆久看着他明显慌张的背影,眨了眨眼,没明白为什么突然就不好意思了,他还没看回来呢。
吃过午饭,陆大柱发现家里的犁有点问题,要换个小部件,沈迁跟宋兰就先去了地里。
一路上,遇到认识的人,宋兰都会笑着打声招呼,村民们也都有回应,有热心的,怕他们不知道自己分到的地在哪里,还会好心的指路。
到了自家田边,宋兰看到下边田里有对夫妻在挖地,两家的地挨着,以后干活少不了会碰上,她便打算打个招呼,认识下,结果“你们”两个字才出口,田里的妇人便转过身,用屁股对着他们。
宋兰不明所以,尴尬地绞了绞衣摆。
他们母子需要跟村里人打好关系,于是她便遇人就打招呼,其实本身性格并不是特别外向,被这么一拒绝,便有些不知所措。
“娘,我们去上面看看那块小的田。”沈迁也是那妇人转身的时候,才发现是个见过的。
“哦,好。”
母子二人到了上面,跟那对夫妻隔了丘田了,沈迁才道“之前王媒婆说的那个李家村的哥儿,便是这两人的外甥。”
“那也不至于”宋兰不理解,是从那哥儿一家的角度,是他们先不愿意的啊。
沈迁不愿意母亲热脸去贴人家冷屁股,便挑拣着说了一些上午在井边听到的话。
宋兰听完,脸也冷了下来,道“这样的人,我还不愿意跟她讲话呢”
母子二人又等了一会儿,看到陆大柱赶着牛,扛着犁往这边走过来,只是在下面,被人拦住了路。
先前对宋兰完全不搭理的赵月英热情地走到路边,讨好地问“大柱叔,你上回说牛有空的话,便借我们家用一天,牛这几天能空下来吗”
陆大柱道“你还是去问问其他人吧,我家牛估计到春耕完都没空了。”
“你家的田不是都犁完吗”赵月英道。
“沈迁家的那两丘田我还没开始呢。”陆大柱抬了抬下巴,指着沈迁跟宋兰所在方向。
眼看着过不了几日就要动春雷了,犁完沈迁这两丘田,春雨下来田里蓄了水了还要耙田,他自己家的田地本来就多,再加上沈迁这两丘,以及几家花将请他犁地的,一整个春耕,他家的牛就没几日歇的,哪还舍得借给别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