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桑子明去仙文馆拜见陆九龄。
对于这位老先生,他心里有感激也有好奇。
按理说陆九龄愿意指点他的修行,那就是某种意义上的老师了,然而陆九龄却没有要收他为徒的意思,连记名弟子都不是,更不是什么徒孙。人家就是好心,有空指点他两句而已。所以桑子明只能按惯例,称呼对方为祖师。
即便他现在筑基了,还要叫金丹真人师叔,叫元婴真君师叔祖,叫步虚真君太师叔祖,也应该叫合道真君“太太师叔祖”,与其弄这么复杂的称呼,还不如干脆叫祖师呢。
陆九龄正坐在太师椅上在看书,看见他来了,上下打量一眼,淡淡的问道“你果真开辟两个世界了”
桑子明躬身回答“多谢祖师,弟子侥幸成功了。”
陆九龄又问“你开辟的璇玑世界有多大”
他最关心的还是儒门修炼的根基,儒门的根基在于胸中的浩然正气,需要在璇玑世界中修炼,所以他上来就问这个。
桑子明开辟了六千三百丈的璇玑世界,但他往外说的时候略微压缩了一点,答道“启禀祖师,弟子开辟的胸内世界,大概有四千丈高。”
陆九龄闻言,瞬间瞪大了眼珠子,手里的书“啪叽”掉在腿上,然后自觉失态,赶紧又捞了起来。
他心想“老夫当年开辟了九百丈的璇玑世界,已经算是很大了,没想到这小子如此妖孽”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又问“那你开辟的腹内鸿蒙世界有多大呢”
桑子明见了对方吃惊的样子,当下更不敢多说了,将数字尽力压缩了一番,答道“大约两千丈余丈。”
陆九龄一听,脸色又是一变,伸出手指,微微颤抖,指点着他,道“你竟然有这么好的资质,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天大的麻烦,你知道吗”
“祖师,弟子愚钝,还请您老人家开解。”
“你开辟这么大的体内空间,准备花多少年时间来填满灵气”
桑子明眨眨眼睛,小心的问道“祖师,不是说筑基的时候,开辟的体内空间,越大越好吗”
陆九龄瞪他一眼,道“凡事有利亦有弊。你开辟的世界大了,固然增添了成长潜力,但是要花费极大的精力来填充你想想,这么大的空间,需要多少灵气来填满又需要几个甲子来锤炼压缩你别忘了,人的寿命是有限的,筑基修士最多能活五百年,如果不能在这段时间内结丹,将会化为一抔黄土人死都死了,你再上来说,开辟了多大的空间,有意思吗”
桑子明无言以对,心里却不服气,觉得天无绝人之路,总会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陆九龄接着说道“体内空间越大,修炼的难度越高。就像爬山一样,别人爬百丈高的小山,就能筑基圆满,你要爬四千丈高的山,才能登上山顶。这个过程太艰辛,太漫长了
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一般的修士筑基的时候,都想让自己开辟的空间不大不小。
什么是不大不小呢平均而言,儒门弟子能有两三百丈的璇玑世界,就算不错了;若是好一点,有五百丈高的空间,至少能修炼到元婴;若有八百丈高,不但仙基稳固,有希望修成地仙,而且修炼的速度比较快。
若是像你这样子,开辟如此庞大的空间,事情反而麻烦了,不单筑基时需要大量的灵气,而且结丹时,也要耗费比别人多好几倍的时间。老实说,你这是自找苦吃啊”
桑子明有点儿灰头土脸的感觉,他好不容易开辟了很大的空间,没有得到夸赞,反而被老先生说了一顿。此时他也没什么好说的,只能毅然道“多谢祖师提醒,弟子愿尽力而为。”
略微停了片刻,陆九龄又开口道“按理说,你开辟了两千丈的鸿蒙世界,对于仙家来说,也是难得的好苗子,会让很多大人物抢着收徒。但我是儒门修士,不懂仙家法门,所以不能教你。我只传你一些儒家的法门,告诉你如何在璇玑世界中,尽快的填满浩然正气。”
桑子明赶紧说道“多谢祖师教诲。弟子是仙文阁弟子,自应修炼浩然正气。鸿蒙世界先放在那儿,留待将来另作打算,若实在不行只好放弃了。”
陆九龄微微颔首,面上露出一丝笑容,道“嗯,这想法不错,昔年我那弟弟,就是这样做的。”
接着,他开始讲如何在璇玑世界中修炼浩然正气。
“要想尽快的积累足够的浩然正气,大约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种是读书、写字,就像你平日里做的,写出仙文之后,等它充满了天道灵能,再将其吞下去。这种天道灵能,也就是浩然正气。
第二种方法是静坐,跟佛家的打坐类似,道家也有类似的功夫,儒家打坐有独特的方法,回头我慢慢跟你说。
第三种方法是呼吸吐纳,每天对着巍巍高山,滔滔大河,滚滚红日,皎皎月华,呼吸吐纳,借以培养浩然正气。所以很多儒家的修士,都需要出门游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同时观澜天下,从壮丽河山中吸取浩然正气。你也不能一直待在荒谷城啊
第四种方法,是多参悟前人留下来的碑文,里面蕴含着天道正气,这一点你已经试过了,而且得到不少的好处,对吧
第五种方法,趁着天下群儒大祭的功夫,尽可能的获得天上降下来的甘霖,那是诸位仙帝祖师的赐福,内里充满浩然正气。
第六种方法,尽可能的斩杀鬼修和妖修,力所能及的救助百姓,自古有言,邪不胜正,不杀妖邪,如何能培养正气你当谨记之”
陆九龄洋洋洒洒的说了一番话,总而言之,培养浩然正气的方法有很多种,靠的是持之以恒,从小事做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日久天长,自然能积累到足够的浩然正气。
桑子明侧耳倾听良久,将这些内容,一点一滴都记在心里。
随后,陆九龄又花了大半个时辰,给他讲如何准备乡试和会试。
乡试需要掌握两千七百个仙文,会试要掌握三千六百个仙文。
桑子明现在掌握的仙文是两千九百个,要想考中举人,应该问题不大了,但距离会试的要求还差得比较远,还剩下七百个仙文没有学习呢。
按照陆九龄的说法,要想在九个月内,学会七百个仙文,那压根儿不可能。但是考试都讲究运气,或许轮到会试的时候,出的题目有些偏,用不到那七百个仙文,桑子明不就有希望了吗毕竟乡试的时候,只要在三天内写出四百字的仙文,会试的时候也只要求在五天内写一篇千字文,并没有让考生将所有的字都写出来。
对于这一点,桑子明并不是太担心。一则因为他已经筑基了,神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学习仙文的速度加快很多;二则因为,他还留着几片悟道茶呢,大不了再喝两壶茶,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这两年,那位老道士留下的悟道仙茶树,可是帮了他的大忙了。
那一株悟道茶树,每年只能采十片叶子,他每隔三个月喝一壶悟道茶,两年下来还剩下七八片,保留在特制的玉罐中。即便在他的储物戒指里,也经常带着一片叶子,以备出现类似上次琅玡祠中发生的事情。
接下来令桑子明感到诧异的事情出现了。
按照陆九龄的说法,乡试的时候不但要考仙文,还要考天剑诀;而会试的时候,除了这两项内容之外,还要考圣箭诀。因为儒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对剑术和射箭是有要求的。
儒门以仙文阁为基础,仙文阁毕竟是一个修真门派,修真界实力为王,所以科举的时候必然包括这方面的内容。如果参加科举考试的人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那么仙文阁还怎么能长存于世呢
大明国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不是上天降下来的旨意,而是儒门百般努力争取的结果。据说儒门到目前为止,还拥有四五位地仙,而其余的门派都只有一两位地仙,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儒门才能地位超然,牢牢的掌控大明国。
再进一步说,地仙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着慢慢的修持,一点点进步,最终修成了地仙。
而科举考试中测试的内容,是儒门长盛不衰的关键。因此之故,关于剑术和射箭的测试必不可少,乡试的时候只有单独的测试,还不需要彼此交手;到了会试时候,就需要登台比试了。
得知这些消息之后,桑子明不由得感到有些紧张,因为他掌握的天剑诀,到目前为止只有八式,圣箭诀才学了两式,不光数量少了些,更关键的是很少跟人动手切磋,如此一来,到考试的时候会很吃亏。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他毕竟太年轻了,缺乏长时间的积累。
一般来说,参加乡试的人平均年龄在五十岁左右,考中的人大都是筑基中期的修士。
而参加会试的人往往在百岁左右,考中的人常常是筑基大圆满,甚至有一部分人已经结成了金丹。
大明国人人才济济,仙文阁的弟子多如牛毛,如果没有这么长时间的修炼,怎么能在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呢
这样看来,摆在桑子明面前的难度很大。不管他怎么挣扎,即便在仙文考试中独占鳌头,然而到了登台较量的环节,都可能一败涂地,因为他的对手都不是普通人,而是筑基大圆满,甚至还有金丹真人如果不许动用灵宝法器,他怎么能是这些人的对手呢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