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四回 张作霖魂断皇姑 国民党统一中国(下)
    第**回张作霖魂断皇姑国民党统一中国(下)

    张作霖脸色铁青,站在窗前,心潮翻腾,目光阴森。左右忽报,日本顾问本庄繁来访。本庄繁名为张作霖的私人顾问,实际上是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安插在张作霖身边的间谍。当此奉军败退之际,本庄繁专门前来刺探张作霖的行踪。他知道张作霖出身草莽,学识有限。见到张作霖后,本庄繁借口要回日本省亲,求张作霖题字留念;既暗藏讥讽之意,又明示回家之音。没想到张作霖爽快答应,冷峻镇定,展纸挥毫,书就一联,曰:“睡卧美人腕,醒掌天下权。”落款署名为:“张作霖手黑。”字虽谈不上名家风范,却也写的横平竖直、虎虎生风。秘书在旁边看了半晌,提醒道:“大帅,‘墨’字下边应该还有个‘土’字。少了土字,就成了手黑。”张作霖两眼一瞪,骂道:“妈拉巴子。难道老子不会写‘墨’字吗?对付日本人能不手黑吗?这中国的土,岂能让日本人随便带走?我这是寸土不让。”秘书挨了骂,反而大乐,笑道:“大帅言之有理,言之有理。”旁边的本庄繁却眉头紧锁,脸色阴沉。此时,副官忽来请示:“大帅,明日返回东北,坐火车还是坐汽车?”张作霖稍一迟疑,道:“抓阄。”随即让秘书写下“火”、“汽”两个字,揉成小纸团,握在掌心摇了摇,扔到桌上,随手捡起一个纸团展开,上面写的是“火”字。张作霖立即下令道:“明日坐火车。”只此一言,暴露了行踪。张作霖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忽略了身旁的日本间谍。本庄繁收起张作霖的题字,连连致谢,躬身告辞。

    本庄繁辞出,立即向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发出电报,报告了张作霖的行程安排。关东军司令部当即决定,实施暗杀计划,由关东军参谋河本大佐负责,在皇姑屯附近的三洞桥埋设炸药,务要置张作霖于死地。

    日本人何以如此歹毒?原因在于张作霖的爱国情怀。原来,早在三年前,张作霖手下的将领郭松龄突然举兵反叛,迅速占领锦州、新民等地,并率部向沈阳杀来。日本关东军参谋长斋藤乘机主动接近张作霖,提出:“日本关东军可以出兵,阻止郭松龄所部的前进。”张作霖道:“我宁肯逃亡,也不依靠日本人。”接着又补充道:“如果郭军逼近省城,我打算去旅顺或大连暂避。如果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届时再请你们帮忙。”斋藤乘机拿出事先拟好的五项要求,请张作霖签字。五项要求的内容是:允许日本人在东三省和东蒙地区享有居住、经商、开矿、设厂,在葫芦岛筑港等权利,并将辽东半岛的行政权让给日本人。张作霖犹豫片刻,同意以个人名义签字;换得了日本出兵干涉,阻止了郭松龄的进攻,沈阳得以转危为安。事后,张作霖大悔,破口大骂道:“日本人心黑,全是下圈设套骗人。”并告诫部下道:“绝对不能同意日本人提出的要求,免得东三省父老骂我是卖国贼。”

    三年后,张作霖入驻北京,随着与北伐军的战争节节失利,日本驻华公使芳泽求见张作霖,提出:“您现在是国家元首,请将当年以个人名义签订的五项条件,换成国家正式条约。”张作霖天生一副傲骨,深知民族大义,对芳泽的无理要求,断然拒绝道:“以个人名义签字,已是大错特错。若再以国家元首名义签字,岂不成了千古罪人。”芳泽威胁道:“如不签字,日本当另有办法。”张作霖反唇相讥道:“怎么说?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尽管拿出来。难道又要出兵吗?我姓张的等着你好了。”说完起身送客,不留丝毫情面;弄的芳泽走也不是,坐也不是。张作霖将芳泽晾在客厅,自己在另一间屋里大声嚷道:“日本人不讲交情,来乘机要挟。我豁出这个臭皮囊不要了,也不能出卖国家的权利,让人家骂我是卖国贼,叫后辈儿孙也都跟着挨骂,那办不到。”芳泽闻言,十分尴尬,只得起身辞出。日本人小看了张作霖,他们原以为这个土匪出身的军阀没有政治头脑,容易利用。然而,当他们数次交手之后,才知道遇到了政坛高手。于是,日本人便暗中密谋,准备刺杀张作霖。这才有了本庄繁刺探行踪的诡计,皇姑屯暗杀的阴谋。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坐的豪华专列,驶出山海关,途经皇姑屯附近的三洞桥时,一声巨响,桥毁车翻,张作霖身受重伤,于当夜身亡。后人有诗议之曰:

    魂断皇姑中外惊,是非功过任人评。生前纵横天下士,死后难免留骂名。土匪军阀曾**,爱国守土亦多情。古往今来无完人,勿以成败论英雄。

    再说奉军大撤退后,冯玉祥、白崇禧所部争着抢占京津,图谋坐地称王。不料,蒋介石却把接受京津的大权交给了阎锡山,直气得冯玉祥、白崇禧鼻歪眼斜,怨气冲天。5日,南京国民政府任命阎锡山为京津卫戍司令,阎锡山在保定宣布就职,命令所部张荫梧军开进北京,接管城防。次日,国民党北京市党部发表宣言,全市开始悬挂国民党党旗。数天后,盘踞天津的张宗昌下令残部撤退,由第六军军长徐源暂时维持治安。张宗昌率残部五万人刚刚逃出天津,徐源立即表示归顺南京政府,听候国民党改编,悬挂青天白日旗。阎锡山的第三集团军随即开进天津,接管防务。

    6月15日,南京政府宣告中外:“北伐胜利,将士之功;中国统一,正式告成。”随后,决定改直隶省为河北省,改北京为北平,设立北平分会。至此,控制中国政坛十七年之久的北洋军阀政府轰然倒台,盘踞东北的奉系政权,属于地方性质;与张宗昌残部的战斗,属于统一战争之余波。

    张作霖死后,其长子张学良子承父业,宣布就任东三省保安司令,控制了东北局势。国民政府决定对东北停止用兵,促其易帜。美国驻华公使也出面调停,力劝张学良归属南京。日本帝国主义则要挟张学良实行“自治”,妄图将东北据为己有,建立“满蒙新国”。张学良身负国耻家仇,顶住日本人的压力,公开申明:以中国人的立场为出发点,以东三省的民意为定;并提醒日本方面不要干涉中国内政。经过近半年的曲折斗争,张学良通电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是年底,南京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日本帝国主义处心积虑,企图独霸东北的阴谋破产。北洋军阀的统治彻底结束。在此期间,西南各省军阀亦先后通电拥蒋,新疆、热河也宣布易帜。国民党南京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

    1928年8月,国民党召开二届五中全会,谭延闿、蒋介石、于右任、丁惟汾、戴季陶五人为大会主席团。于右任主持开幕式,蒋介石在开幕词中宣告:“北伐胜利,军事时期告一段落,训政时期开始。”会议通过了《政治问题决议案》,规定依照国民政府建设大纲,“设立司法、立法、行政、考试、监察五院”,实施训政。通过了《整理军事案》,强调“军令政令必须统一”,规定了裁兵和“化兵为工”等措施。蒋介石当选为国民政府主席兼海陆空军总司令。随后,国民党又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规定国民党中央“可在必要时限制人民的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等自由权。”“国民必须服从、拥护国民党,实行三民主义,接受政府之训练,才能享有国民权利。”于是,在整个国家政治生活中,国民党包揽了一切,亿万民众成了需要国民党训导的“群愚”、“阿斗”。蒋介石一人兼任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国民政府主席、海陆空军总司令四大要职。是故,国民党的所谓训政,就是国民党的****,就是蒋介石的独裁专制。

    国民党在开展训政的同时,在与日本关于“济南惨案”的谈判中,又一次妥协退让,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淫威。国民政府外交部与日本签订的协议,只字不提日本军队侵占中国领土、屠杀中国军民的罪责,却要中国政府负责保护在华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国民政府的奴颜婢膝,引来了亿万民众的交口唾骂。为了平息全国人民日益高涨的反帝情绪,应付对立派别的指责,国民党政府打出了“外交自主”的旗号,进行了所谓的“修约”——即修改各项旧条约的运动。南京政府发表对外宣言,乞求帝国主义列强做出某些让步,与中国政府重订新约;希望通过“修约”,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同时,对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则采取敌视政策,蒋介石发表谈话,宣布与苏联断交,停止对苏贸易,驱逐苏联侨民。

    美国为了树立对华外交优势,率先与南京政府签订了《整理中美两国关税关系之条约》。条约表面上承认中国“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但同时又规定:美国“毫无区别”的享受与其他国家一样的待遇。这是美国“利益均沾”、“最惠国待遇”的翻版,也是对南京政府的一种玩弄。随后,德、意、法、英、日等国家依此为蓝本,相继与南京政府重订关税新约。此类新约,只是在形式上承认了中国的关税自主;实际上,帝国主义列强在对华贸易上仍然享有各种特权,洋人把持中国海关大权的局面没有丝毫改变。

    在废除领事裁判权方面,帝国主义列强则连形式上的让步也没有。国民政府使出浑身解数,分别照会美、英、法、德、日等国,提出撤销领事裁判权的愿望,各列强均一再拖延,不予答复。国民政府外交部公开发表对外声明,宣称“撤销各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凡侨居中国之外国人,应一律遵守中国政府之法律。”然而,各列强根本不予理睬。折腾了半年,南京政府黔驴技穷,只好自我解嘲,由外交部发表声明,宣称:“撤销领事裁判权之谈判,阻力横生,绝无成就。政府审时度势,惟有停止交涉,维持原状。”于是,喧闹一时的“修约”运动戛然而止,南京政府企图实现独立、自主的梦想彻底破灭。在中国的土地上,外国人依然享受着不受中国法律管辖的特权。对此,天津《大公报》发表时评指出:“现代人决不能忍耐虚伪形势,自欺生活,不应置现实而不论,而以掩耳盗铃之方式以自娱。中国现在的外交问题即此类也。所谓的废除领事裁判权,徒增青史一笑料而已。”这才是:国民政府争主权,掩耳盗铃以自欺。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