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一百六十 心照不宣
    “诸卿,辽南战报,董大力部已经拿下金州卫。”皇帝心情不错,稍稍改了些措辞。

    金州卫城与金州卫只差了一个字,包含的面积可差了不只一里。

    诸臣装作不懂,拜贺。

    “诸卿,形势大好啊。”皇帝站起来走了两圈,道“只是钱粮消耗甚多,难以支应啊。”

    “陛下。”意气风发的周国丈出列,道“钱粮不足,自当节约度日。

    纵观国朝,耗粮多者,莫过于酿酒,臣请全面禁酒。”

    “臣附议。”阮国丈立刻跟上,道“巡城司负责京师治安,多有酒后斗殴滋事者,饮酒,实乃百害而无一利,臣请禁止。”

    接下来该张国纪表演了。

    实话实说,机会不合适。

    但是没办法,缺钱了。

    于是,皇帝暗示外戚们把这事办了。

    “陛下,臣以为不可。”冯铨抢在张国纪之前出列,道“药酒,百姓日常所需,不可禁止。

    然若许药酒售卖,饮酒者必以药酒为名而饮。

    臣以为,当效法宋时酒榷制度,如此既可以增加朝廷收入,亦可减少民间酿酒以节约粮食,实乃一举两得。”

    你把我的台词抢了,我说什么张国纪陷入了呆滞中。

    皇帝深深地看了冯铨一眼。

    这么积极支持皇帝的臣子,不好下手啊。

    冯府尹太肥了,肥得皇帝忍不住流口水。

    但是冯府尹太乖了啊,但凡他有左右横跳的做法,早被抄家了。

    皇帝刚咽了口口水,高弘图出列,道“陛下,宋时为了多收酒税,大力鼓舞饮酒,从皇帝至百姓,无不贪杯滥饮。

    若国朝行酒榷制度,地方官吏为多收税,必然鼓励饮酒。

    如此,与节约粮食的初衷背道而驰,臣请陛下明察。”

    “若行酒水专卖,必然导致走私盛行,请陛下明察。”

    “陛下。”李觉斯出列,道“若酒税纳入考绩,官吏必然推行饮酒,若不考绩,官吏便敷衍以对。

    若是设专门税监,以国朝之大,所需者众,耗费的钱粮恐怕远甚于节约的钱粮。

    害处可见而利益未知,臣以为此议不行也罢。”

    “李御史莫要以己度人。”冯铨说道“若是不能执行政令,此等官留之何用

    顺天府做过调研,仅京师地区,每年酿酒耗粮十万石计,若把这些粮食节约出来,即便只有一半,可多活几万人。

    李御史莫要坐井观天,且去看山陕移民。

    朝廷已经竭尽全力,倒毙者依旧不绝于途,何故粮食不足尔。

    今周指挥等人请禁酒,一是百姓饮酒不可禁,二是药酒确实此行。百姓所需,因此改为酒水专卖。

    酿酒权专卖,售酒课以重税,抬高酒价,迫使饮酒者减少,以达到禁酒目的。

    根据顺天府调查,京师年售酒水百万两,半数酒水值一钱一斤,二成超过一两,对于花一两买酒喝的,二两甚至五两有甚么关系

    而平民之家,有买酒的钱,买肉吃不香吗

    考虑到酒水涨价导致销量降低,京师地区的预估酒税仍旧能有十万两。

    天下广大,人口众多,臣预估酒税不会低于三百万两,比肩当前税收。

    如此重利,且不加百姓分毫负担”

    冯铨拜下,道“陛下,自建虏反叛,军费骤增,中枢难以供给,万历四十六年起,加征饷银,每亩加派三厘五毫,至四十八年,平均每亩土地加征银九厘,计五百二十万零六十二两。

    如今朝廷练新军,收辽南,赈济陕西,兴修水利,移民等,花费甚于万历天启年间。

    若无别项收入,实难支应。

    某些人放着利国不害民的酒税不取,只盯着加派摊派,不顾百姓死活,全无仁义,或许还有利益攸关。

    无论仁义缺失还是因私废公,皆非为官之道。

    臣请陛下降旨,着令东厂严查。”

    牛逼

    学到了。

    诸外戚真心佩服。

    早知道如此,直接让冯府尹办这事了,有理有据有节,比他们自导自演的小把戏强太多了。

    “陛下。”高弘图出列,坦然说道“臣乃出于公心,并无他意,愿意接受东厂勘查。”

    李觉斯犹豫了一下,出列道“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朝廷新法,岂可不经辩论而贸然实施伏惟陛下明察。”

    哈,这是有问题的,冯铨乐了。

    但他一屁股烂账,可不敢逮着这点穷追猛打,不然鱼死网破,皇帝都罩不住。

    倒也不是罩不住,而是不能罩。

    反腐抄家是皇帝发家致富的重要手段,真要护着冯铨,以后大家来一句“冯府尹也干了”,怎么破

    难得有个这么乖巧的,皇帝也不想为难,问道“内阁怎么看”

    “臣以为大善。”徐光启首先表态。

    反正他是天主教徒,不喝酒,价格涨上天也没影响。

    “臣以为善。”李国普应和。

    一品工资高,还有加官的工资,再怎么涨价,不至于喝不起。

    内阁表态同意,六部都察院大理寺没意见,加征酒税通过。

    “都察院、刑部、大理寺,三司商议法度,颁行天下。

    户部,拟定酒税实施方案,”皇帝说道。

    “臣遵旨。”诸人应下。

    开了一项合法收入,皇帝心情大好,正要让诸卿继续议事时,王永庆进来了。

    朝堂插队,必有急奏。

    桂王的密折。

    天下首负能有什么事不会是哭穷要钱的吧就算借钱,也不至于发加急密折啊。

    不只皇帝好奇,群臣同样好奇。

    皇帝打开刚看了几句,龙颜大怒。

    叭

    皇帝怒喝道“如此过分,真以为朕之刀不利乎”

    “陛下息怒。”徐光启敷衍地劝了一句,问道“臣斗胆,敢问何事令陛下如此震怒”

    皇帝沉声道“桂王一脚,王府寝宫坍塌。”

    “什么”诸臣以为耳朵出问题了。

    桂王这么勇,直接去辽东,三两脚下去,不得把虏酋踩脚底下

    皇帝没心情多看,示意递给群臣。

    传阅完毕,尽皆沉默。

    说什么呢

    无话可说。

    王府都敢修成豆腐渣,全国那么多工程,有多少是合格的

    “桂王,朕之叔父,若是有所损伤,亲亲之谊何在朕如何给先皇祖交代天下又该如何议论于朕”皇帝夺命三连。

    你也知道不好给万历爷交代啊

    没事,万历爷不会跳出来找你算账,百年后慢慢解释吧,或许福王还没死呢。

    群臣继续沉默。

    “诸卿以为,如何处置”皇帝问道。

    “陛下。”刑部尚书高第出列,道“臣请旨,严查,但凡涉案者,以谋害亲王论,抄家,全族流放东番。”

    最近辽东消息不断,高第还是很慌的。

    天启五年五月,高第任兵部尚书,给皇帝讲课的时候给东林党求情而得罪了魏忠贤,正好柳河之役发生,朝中盛传十万辽东军全军覆没,全都慌了。

    实际上呢,不过是孙承宗收到消息,耀州只有皇太极领的三百兵,想要收复失地罢了。

    但是因为配合出现问题,前锋八百人被半渡而击,主将战死,死伤一半,败退。

    与孙承宗防守反击的主张不同,高第是一直坚持防守的,特别强调重兵囤积长城一线,不宜轻出。

    高第与孙承宗都是亲近东林党而非东林党徒,但是高第更会利用东林党。

    柳河之役后,东林党逮着孙承宗咬。

    所以东林党被魏忠贤干的哇哇叫呢。

    真以为自己成了东方不败,连袁可立、孙承宗这样盟友都不放过,不败亡简直没天理。

    孙承宗辞职,高第接任,以兵部尚书经略辽东蓟镇天津登莱等处军务。

    刚一上任,高第下令放弃锦州等地,集中力量坚守长城防线,同时减轻军费开支。

    摊子铺得太大。

    兜里没钱,不好说对错。

    袁崇焕极力反对,并表示与锦州共存亡。

    所以宁远大战时,高第没有发兵增援,结果脸被打的梆梆响,不得已而投魏忠贤,但是他给东林求情的事情可被九千岁记在小本本上了,哪能有好处呢

    辞职。

    如今启用为刑部尚书,但辽东的每一個好消息都是一记耳光,高第可怕有人故事重提。

    学习府尹好榜样,紧紧抱住皇帝的大腿。

    当场喊出抄家灭族。

    “陛下。”毕自肃出列道“桂王府之事,罪魁祸首乃是黄用高道素,黄用乃是内宦,外臣无权处置,臣请东厂查此案。”

    “史协理。”皇帝叫道。

    幸臣

    不少臣子看向了史可法。

    羡慕。

    咱也想做皇帝的幸臣啊。

    别看皇帝一口一个“卿”啊,说翻脸就翻脸,但是点名的时候叫“姓职位”,比如现在的“史协理”,那才是宠幸非常。

    “臣在。”史可法出列。

    “严查,追赃。”

    “臣遵旨。”

    言简意赅,心照不宣。

    就在要议论下一件事时,高起潜进来了。

    他是负责传递辽南战报的,具有极高的优先级,除非皇帝正在为巩固国本而努力,否则哪怕皇帝正在睡觉也要叫起来的。

    董大力急报建虏迁徙金州百姓北迁,金州站住了。

    “好”皇帝龙颜大悦,道“建虏匆匆北反,必然是盖州已经登陆,事成一半,大好。”

    “臣为陛下贺,为国朝贺。”诸臣识趣地捧场。

    嘴上说是没用的,赶快去搞钱。

    皇帝说道“建虏必不甘心辽南丢失,盖州等地必然战事连绵,耗费钱粮无数。

    诸卿恪尽职守,尤其酒税之事,务必尽快处理妥当。”

    “臣谨遵圣谕。”诸臣再拜。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