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百八十三章 两宋三百载,未曾复燕云
    李贽翻看着老喇嘛的札记,字迹极为凌乱,记录的内容也不容易分辨,更像是在旅行中的碎碎念,老喇嘛的札记,还有十分罕见的蒙文,这部分的内容就需要通事来进行翻译了。

    李贽等一行人被困在了开平卫,而这场大雪,肆虐了北方大部分地区,雪花也落在了京堂,落在了通和宫御书房的房顶上。

    通和宫御书房是个暖阁,朱翊钧披着一件大氅,看着手中的一份奏疏,这本奏疏是解刳院的大医官们写的,研究的是花柳病、枯荣症的治疗办法。

    总结而言,就是大力出奇迹和置之死地而后生。

    当初陈璘平定三都澳私市的时候,押送了一批被阿片控制的奴仆入京,到解刳院里进行戒断阿片的实验,范应期的阿片成瘾虽然严重,但和这一批俘虏相比,那就可差太多了。

    这一批俘虏,本是沿海村寨的渔民,被海寇劫掠,被阿片控制,进了解刳院戒毒反倒是其次的,而是那一身的病,需要治疗。

    阿片成瘾之人,大部分人都有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花柳病,这些花柳病富有传染性,大医官们处置起来也是谨慎再谨慎,后来在治疗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高烧疗法。

    就是这些病人在高烧的时候,不去干涉,等待三个时辰后,再做干涉,这样一来,那些致病的小虫子就被烧死了,人就恢复健康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种疗法,成活率大约是九死一生,一共十八个解刳院的标本,经历过了高烧疗法,只有三个人活了下来,两個人身体恢复了健康,一个烧成了傻子。

    这种高烧疗法,对于十分棘手的枯荣症,也就是癌症,也有奇效。

    自从小皇帝拿着三棱镜,为张居正展示,将光折射为七色之后,大明的光学有了极大的发展,自此之后有了千里镜和显微镜,大明有了显微镜后,终于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对认知边界进行了广泛的探索,高烧疗法,能杀死致病的瘟气,也能杀死正常的体细胞。

    所以,高温疗法是真正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生死赌局,是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最后手段。

    比如之前一只脚踏进了鬼门关的石茂华,非要去绥远,还没出发就发起了高烧,一烧就是两日之久,整个身体烫的像根烧火棍一样,手指、手肘等关节,都不能自主屈伸,全身上下只有眼皮能动,嘴唇干裂,退烧后七天不能起坐,尿血,一直惊厥盗汗,就是做噩梦断断续续。

    也就是那段时间,庞宪奏闻朝廷,石茂华可能命不久矣,风烛残年,礼部也开始准备谥号官葬等事儿。

    高烧之后,是长达一个月的恢复期,身体恢复了一些后,石茂华认为自己命不久矣,立刻要前往绥远,大医官庞宪无奈,只好和石茂华出发了,但是石茂华现在身体还算硬朗,精神也好了很多。

    在经过了对某个特殊样本的研究后,解刳院认为,有规律的、周期性的运动,是保持健康的最好办法。

    因为在运动的时候,人会快速的呼吸,并且肌肉开始发热,体温会急速升高,经过长期的观察,在剧烈运动后体温可以在短暂时间,维持在40°以上的高温,这种情况下,就会对体内进行一整轮的脱毒。

    这个过程,解刳院大医官李时珍、陈实功称之为:人的杀青。

    杀青是甘薯苗脱毒的必然流程,而人的运动就是在进行周期性的脱毒,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而解刳院观察的这个特殊样本,就是皇帝陛下,皇帝的身体健康的不得了,自习武以来,就只有一次偶感风寒,还是皇帝仗着年轻,火力旺,不把倒春寒放在眼里,才出现了问题。

    如果陛下如此坚持运动,并且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陛下会保持长久的健康,这对大明国朝而言,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当然对于贱儒而言,就是个晴天霹雳。

    “久坐必亏安,操戈可长生。”朱翊钧念着解刳院最后的总结,对于陛下的运动量,解刳院是十分认可的,常年维持在一个极高,但合理的水平之内。

    陛下的身体情况,是让贱儒感到绝望的问题,熬都熬不过陛下。

    解刳院这种说法,其实也解释了一些事儿。

    比如赵光义在高粱河飙车的时候,为什么两股中箭,丁亥、戊子2日自涿州逃到定州,一共380里路,在负伤之后,还跑了这么久,还能活那么久;

    比如为何大明皇帝第一长寿是朱元璋,活到了71岁高龄,第二长寿是朱棣,活到了64岁,因为这都是马上皇帝,再往后,一个都没活过60岁,因为人自己不脱毒,不周期性的杀青,自然求不得长生。

    当然,这样的解释,也让明武宗落水后,始终好不了这件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了起来。

    明武宗又不是垂拱天子,乖宝宝,他的活动量比朱翊钧还大,但最终还是抵不过大明皇帝易溶于水的魔咒。

    解刳院这本奏疏入朝之后,立刻引发了朝官们的弹劾,解刳院的任何成果,都会被弹劾,因为在朝官看来,解刳院这种地方,就不该存在,它的存在就是错,它的成果更是错上加错!

    这一次对解刳院奏疏攻讦的角度,是解刳院鼓噪更加激烈的新政,是在为加税,制造风力舆论!

    按照解刳院的说法,高烧能治病,大明朝现在病了,是不是进行更加剧烈的新政,比如加税,才能肃清积弊流毒?

    大明朝官现在对加税极为敏感,但凡是有点风吹草动,都会无端联想,进而自发性的抵制,多少有点反应过度了,说明他们是真的怕这个。

    “人家李时珍和陈实功说得多明白啊,这九死一生,十八个人活了三个,还有一个变成了傻子,朝官真的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了。”朱翊钧看着那一堆的奏疏,这是反对解刳院的惨无人道,也是试探皇帝对加税的态度。

    张居正就是贴了张浮票,就把这帮朝官吓的犹如惊弓之鸟一样。

    “谁让他们闲的没事,非要攻讦李如松和几位少壮参将?是朝官先犯贱,不怪先生和武勋们反击,那可是武勋,哪有武勋整天挨打的?李如松就更受不了这个气了,他们活该。”冯保乐呵呵的说道。

    能说文官坏话,就绝无一句好话的老祖宗冯保,又见缝插针的给文官们,上了点眼药水。

    张居正是宜城伯,有世券的那种!所以张居正现在的立场是武勋立场,和武勋们沆瀣一气,那是理所当然。

    因为张居正看的非常明白,现在的武勋少壮派的头子,看起来是李如松,但其实是陛下本人。

    整个少壮派都是围绕着皇帝而存在的,这对国朝的稳定、新政的推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朱翊钧身边人对文官这个态度,朱翊钧心里对文官根深蒂固的偏见,这个死结,永远无法解得开,根本就没那个环境。

    “确实是活该。”朱翊钧想了想,在这些奏疏上画了个圈,既不是对号,也不是错号,而是圈,表示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就是已读,不做回复,至于他到底什么意思,这些个担心加税的文官们,自己去猜吧!

    “这几本贺表,有意思。”朱翊钧将几本贺表一字排开,又要过年了,来自各地的官员,都要写这么一份贺表,祝贺新年,算是给皇帝拜年了,理论上讲,天下百官都是天子门生,所以门生给老师写贺表拜年是礼法的一部分。

    而朱翊钧手里这几本贺表,全都是来自山东。

    山东的势要豪右们终于步了两广势要豪右们的后尘,这些贺表就一个意思:回来吧,我的凌大总督。

    论折磨人,王家屏是真的有一手,或者说读书人有一手,因为现在山东地面的豪民们,也在通过各种渠道,请求凌云翼回山东去,那个王一鹗,实在太不是个人了。

    王一鹗学习了王家屏的成功经验,开始打起了哑谜,习惯了凌云翼这种雷厉风行说一不二的做事风格,王一鹗这些读书人的软钉子,真的是很难接受了。

    来还是不来?如来;纳还是不纳,如纳;

    还不如凌云翼直接张榜告知所有人,要多少,各家根据田亩数摊派多少来的直接。

    朱翊钧很快就发现了,为什么凌云翼这么爱杀人,这些个势要豪右还要请凌部堂回去,因为公平。

    比如这个摊派,凌云翼是根据清丈的田亩数去摊派,比如某县兴修水利,需要银粮等物,各家各户拿多少,都是张榜公告,你家田多,你多拿,他家田少他少拿,这么做,大家也没那么大的怨气,毕竟这个规则是非常明确的。

    而且每次修好了水渠桥梁等,还把认捐各家进行排名,刻成石碑,放在了桥头或者沟渠旁,这些豪奢户也算是捏着鼻子认了,左右算是美名、清誉、功德。

    就像大明京师到山海关的驰道,名为崇古驰道,朱翊钧还亲笔题写,弄了老大一块石头,放在了驰道的起点,王崇古恨不得抱着那块碑睡觉!

    地方也是如此,我家富,为了修桥补路、兴修水利这种积功德的事儿,拿钱粮出来,有块石碑,也不算差了。

    王一鹗不是这样的,天津到密州的驰道在修建,整段需要白银1237万银,大明皇帝给了700万银,资出内帑,而剩下的银两则是国帑和地方出钱,山东地面要负担大约三百万银,工期三年,每年大约一百万银。

    本来是势要豪右都等着张榜,山东那么大,真的摊派下去,每家门户多则两三千两,少则几百两,对于能够被定性为势要豪右之家而言,这点银子,不至于伤筋动骨,而且驰道贯通后的好处,那是一目了然的。

    左等右等,山东的豪族们没等到张榜,王一鹗给的政令是自由认捐,你出多出少,全看心意。

    不出行吗?当然可以,只要你承担得起后果就行。

    “朕要是山东豪族,朕也骂娘啊,这王一鹗确实不是个东西。”朱翊钧设身处地的想了想,自己出钱还不行,出多出少都没个准数,万一被王一鹗树了石碑,那还不如直接下地狱来的轻松,出的少了被人骂,出的多了连个好名声都留不下。

    最怕的就是,有人偷偷捐的更多,以获得巡抚青睐,获得竞争优势。

    “凌部堂这法子,是很公平的,但那是因为所有人都怕凌部堂手里的刀,所以能实现,王一鹗若是如此做,恐怕半两银子都收不到,因为别人不怕他,所以只能这么做,让他们内讧起来。”冯保则看的非常明白。

    凌云翼能这么干,因为他手下有客兵,王家屏和王一鹗做不到,他们手下没有客兵。

    朱翊钧深以为然的点头,凌大总督不会回去了,山东势要豪右只能继续被读书人折磨了。

    公平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公共资源,享用的时候,常常不以为然,以为理所当然,等到失去的时候,追悔莫及。

    “陛下,正衙钟鼓楼明日竣工,王次辅和万阁老请陛下前往观礼。”冯保挑出了一份十分重要的奏疏放在了陛下的面前,正衙钟鼓楼是皇帝陛下敕造的鼓楼,负责京师的报时。

    这玩意儿理论上不属于大工鼎建,而是属于奇观,最开始的时候,王崇古提议给太后祝寿用,可是李太后坚决不准,说破天了,外廷可劲儿的热闹就是,不要打着她的名义建就行了,一个佛塔已经足够遭人戳着脊梁骨骂了,一个钟鼓楼作价120万银,那可是整整一年的金花银!

    最终成为了皇帝敕造,主要职能是报时。

    “下章内阁,明日朕准时前往。”朱翊钧看看时间,廷议之后前往正好,从文化殿到东华门外,只用几步路的事儿。

    次日的廷议时间并不长,已经进入了十二月份,廷议主要内容就是各种年底的盘账,这些账目有些琐碎,会在十二月底进行一次全面的汇总,供皇帝了解大明的现状。

    京师下了一场大雪,在煤炭价格稳定的时候,所有人都感谢这场雪的及时,因为瑞雪兆丰年,明年就不会是一个大灾年,不下雪,来年就会有蝗虫,土地会干旱,粮食就会歉收,粮价就会上涨,生活成本就会增加,尖锐的人地矛盾就会从水面下水落石出,激烈的矛盾冲突会造成动乱,在加上人祸,这就是大明内外,都盼着下雪的缘故。

    “不是,万阁老这读史书,都读到辽史和金史了吗?”朱翊钧看着万士和奏疏,就是一乐,这个大宗伯,这么偏门的史料都去研究。

    “比较有趣,臣本来是好奇,宋太宗皇帝为何保留他在高粱河的战败的经历,臣查宋史,未能查到,原来两宋对这个问题,统统避而不谈,臣只好查阅了辽史,才找到了具体的出处。”万士和说起了自己看辽史和金史的缘故。

    高粱河战神的典故,广为流传,那一天驴车扬起的风沙,一直被人孜孜不倦的谈论着,直到永远。

    宋史无载此事,这就是为尊者讳,类似的,大明保留了明堡宗朱祁镇被俘和在北狩期间的所有经历,因为大明进行了对等报复,景泰五年,也先被杀,人头被送到了大明领赏。

    春秋之后无大义,唯记事耳,自朱熹如此主张后,大明的读书人只读春秋,不读史书,完全是为了法三代之上的虚构彼岸。

    但自从梁梦龙为皇帝陛下读史编纂了《史要编》以后,这个恶风终于止住了,现在大明读书人都读史书了,毕竟皇帝都知道的事儿,臣子们不知道,就显得极为尴尬。

    “如果宋太宗能把辽国给灭了,那这高粱河股中两箭,恐怕会和卧薪尝胆一样成为一桩美谈,但宋太宗没做到,两宋三百载,未曾复燕云。”万士和颇为感慨的说道。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睡在柴房吃苦胆,换来的是三千越甲可吞吴,最终报了仇,谈起越王勾践,大家没人会嗤笑勾践这些不光彩的过往。

    赵光义后来如果能把辽国给灭了,他这段经历就不是笑话,而是成功路上的些许风霜。

    赵光义没做到,他的子孙后代们也没做到。

    “挺好,登邸报就是。”朱翊钧再次肯定了万士和对这段历史的研究。

    这段研究里,除了赵光义的高粱河败北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战役,潼关之战。

    安史之乱中,潼关战败的主要责任,自然是李隆基在安禄山起兵之后,乱了分寸,自毁柱石,冤杀封常清和高仙芝,而后反复催促哥舒翰出兵,正是因为反复催促进兵,才导致了哥舒翰的战败。

    但万士和研究发现,这个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上异姓王的哥舒翰,可不是真的那么忠义。

    哥舒翰领兵二十万驻守潼关,这二十万人,可不是封常清、高仙芝手下的乌合之徒,而是河西陇右两节镇的精锐之兵,是精锐。

    河西陇右两镇之兵,在开元年间,曾经打下了大半个青海高原,打断了上升期的吐蕃的扩张之路。

    一个突厥突骑施人,领着大唐朝廷能调动的最精锐的军兵,在潼关,面对只有8万的叛军,半年没有任何进攻的打算,这换哪个皇帝,心里都会疑惑,也会怕这个哥舒翰不平叛,反过来入长安,况且,这个哥舒翰和太子李亨关系极好。

    如此复杂的情况下,真正促使李隆基催促哥舒翰进兵的原因是安思顺之死。

    安思顺在开元年间就提醒李隆基,小心安禄山,而且是不顾李隆基对安禄山的信任,多次反复的进言安禄山反状,而赫赫有名的郭子仪、李光弼等人,都是安思顺的部将。

    哥舒翰在潼关领强兵,诬告安思顺要报宿怨请天子杀安思顺,李隆基只能杀了安思顺,安抚哥舒翰。

    安思顺被杀之后,李隆基开始频繁派人催促哥舒翰出关,哥舒翰出关作战,二十万唐军,败在了八万叛军手中,哥舒翰被俘后,更是直接投降了安禄山,并且说:陛下拨乱主。今天下未平,李光弼在土门,来瑱在河南,鲁炅在南阳,臣为陛下以尺书招之,三面可平。

    哥舒翰如此痛快的投降,如此恭顺,让安禄山欣喜若狂,心情愉悦。

    万士和点评这段,认为历来拔高哥舒翰,主要是为了体现李隆基的无能和傲慢。

    而对于安史之乱关键之战,潼关之战的失败,万士和则认为:主要责任是李隆基多年懈怠,仓促之间,无人可用,用人不当,战略失误。

    那时候,哥舒翰已经垂垂老矣,人都已经中风了,半身不遂了,朝廷看了半天,只能派遣这样一个将领到前线,那不就是朝廷无人可用,用人不当吗?

    哥舒翰已经老了,打不动了,将熊熊一窝,和安禄山、史思明这样虎狼之师作战,便只有这么一个结果了。

    而万士和对李隆基的批评主要是在于战略失误,李隆基在安史之乱中,做出这么多荒唐的决定,其目的就只有一个,他想速胜。

    安思顺的战略是:潼关坚守不出,让郭子仪和李光弼偷家。

    这个战略也是当时的共识,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慢。

    安思顺就是当时朝廷里唯一一个能拦得住李隆基想要速胜的人,结果安思顺被杀,李隆基想要速胜的想法,就和他信任安禄山一样,无人可以劝谏了,最终导致了潼关之战的一地鸡毛。

    朱翊钧忽然想起了李成梁来。

    自万历十九年李成梁离开辽东后,辽东的局面逐渐败坏,到了万历二十九年,内阁首辅沈一贯,看了一圈,只能再次启用了赋闲十年、已经七十六岁高龄的李成梁,再镇辽东。

    无人可用,也是那时候的困局。

    对于宋太宗北伐、潼关之战的败北,万士和基于矛盾说,对这两个典型的案例进行了再分析,其实就是提醒皇帝陛下,要居安思危,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矛盾说讲事物发展的规律,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解冻也非片刻之间,万事万物都有客观发展规律,新政也不能吹求过急。

    “以朕看,那些个混账,都叫万阁老为万无骨,完全是叫错了,就这篇文章,谁敢说万阁老无骨鲠正气?”朱翊钧朱批了万士和的长篇大论,发在邸报上。

    说的是赵光义,说的是李隆基,其实都是在劝谏陛下而已。

    万士和在表达他对加税的反对意见,他认为朝廷不必这么急切,赵光义和李隆基都是败在想要速胜之上,欲速则不达。

    都是反对加税,万士和的做法就得到了皇帝的首肯,而其他朝官的反对,则换来了皇帝嘲讽其为惊弓之鸟。

    “臣谢陛下盛赞。”万士和再俯首谢恩,他的名声全靠陛下去维护了。

    “陛下,臣这里有本奏疏。”阁臣王国光呈送了一本奏疏到御前,朱翊钧打开一看,眉头紧蹙,面色凝重。

    “这本奏疏朕仔细看过之后,再做讨论。”朱翊钧把这本奏疏揣在了袖子里,十分郑重。

    现在廷议结束,要前往东华门见证正衙钟鼓楼的落成,这也是一件大事,事要一点点做。

    东华门外搭起了观礼台,钟鼓楼的正式落成,有一个移交仪式,大约就是由王崇古、汪道昆带领工部各官,对正衙钟鼓楼做最后的检查后,移交给礼部使用,而礼部要负责派火夫的更夫,看护这个钟鼓楼。

    钟鼓楼上有四面钟表盘,光是分针就有一丈二尺八分,整个表盘直径超过了两丈,整个钟室的摆钟重达27000斤,大概是如意金箍棒的两倍重,这么大个玩意儿,每三天都要给发条上一次劲儿,同样每三天一次,也要进行一次校准。

    朱翊钧来到东华门的时候,整个东华门外,比会试、殿试放榜之日还要热闹许多,观礼台左右两翼,坐满了朝官和外番使者。

    王崇古带领着工部诸多官员,走进了钟鼓楼内,做了象征性的检查,在此之前,工匠们已经细致的检查了所有的细节,王崇古带人进了钟鼓楼,只是一个形式,在进行了细致的监察之后,王崇古将钥匙交给了冯保。

    “臣王崇古领鼎建大工王命,万历十一年十二月初七,如期交付,还请陛下阅视。”王崇古站在观礼台下,俯首大声说道。

    “请陛下阅视。”工部诸官,俯首请命。

    朱翊钧挥了挥手说道:“那就一起去看看吧。”

    大明皇帝并没有动,因为缇帅赵梦祐,带着人进了钟鼓楼进行了最后的安全检查,而后才请皇帝前往。

    这是很有必要的,万一,钟鼓楼离地面三十多丈的时针、分针从天而降,落在皇帝身上,如何是好?

    当年朱棣骑着马进济南府的时候,也没想到千斤闸会在城门落下,朱棣的马被砸死了,朱棣侥幸躲过了一劫。

    所以必要的安保检查,是为了皇帝的安全,也是为了臣子们好。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