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卷阅读9
    有深意地看了一眼李斯,微微一笑,“世人皆知李廷尉儒法皆通,却未料到,廷尉于兵法之事也颇有见解。只不过,本相的看法正好与你相左,韩国不过区区弹丸小国,强秦若先灭韩,难保有人以为以强胜弱,难显秦军之威势,亦难震慑山东列国。何况韩地多山,土地贫瘠,所出产五谷不过只有菽麦罢了,远比不上赵国遍地沃野,于秦助力实在不大。”

    他顿了顿,又提醒道,“再者,李廷尉莫要忘了,当年昭襄王采纳范雎丞相的建议,将出兵豫东伐魏的作战路线,改为进军豫北晋南伐赵的作战方针,自此,秦军开始将主力部署在河东河内一带,屡次与赵国开战,王上承继祖宗之伐赵大业,岂可半途而废”

    李斯也露出微笑,毫不畏惧地看向昌平君。

    说起来,他这人既圆滑,又精明。圆滑之处表现在,大多数时候他很乐意奉承上级于无形之间,纵是政见不同,也绝不做正面硬刚的勇士。

    而精明之处却在于,凭着与生俱来敏锐的政客直觉,他十分擅长揣摩君王的心思。而为了迎合君王的意志,他可以抛弃一切原则,也无惧得罪任何人因为他自始至终都清醒地明白,放眼整个咸阳宫,唯有秦王才是自己要攀附的大树,其余人等不过跟他一样,只是区区攀附大树的藤蔓罢了。

    于是,接下来李斯一脸浩然正气地开口了,“昌平君所言差矣乱世之中,胜者为王,若不能根据实际形势及时调整战略,岂非只能停在原地任人宰割秦国要的是最后成功的结果,至于这过程之中,采用了何种行军路线和作战方略,实在是微不足道哉若说非要秉承祖宗之法,那孝公当年又何必费尽周章助商君变法我与君皆知,因为那是强国之法此事正说明,为了达到目的,世间万事皆可变化”

    “再者,便是秦国先君也在不停变化策略,今日伐魏,明日攻韩,过两日又与韩魏结盟攻楚,这是为何天下熙熙皆为利驱耳韩地虽贫瘠,却处于豫西通道之上,是去往山东各国最短的线路,此通道亦是兵家必争之地,君如何能说得韩无用对王上而言,普天之下没有一块土地是无用的能先得赵地固然好,可如今李牧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继续与赵国纠缠,只会浪费秦军统一中原的时间。”

    嬴政微微颔首,其实他今日抛出这个问题,便有将一部分秦军从赵地召回之意,据今日传回的前线急报来看,战事对秦军极为不利,胶着的时间越久,对秦军的士气打击便越大。

    可放眼朝堂文武,能第一时间支持他改弦更张的,恐怕只有急于讨好他以冀站稳脚跟的李斯。

    他颇有深意地赞道,“李斯之才识和胆量,一直很让寡人欣赏。”

    李斯立刻露出一副受宠若惊的笑容,忙不迭道,“多谢王上谬赞臣本是尘间一砂砾,幸得王上慧眼捡拾打磨,让臣得有今日之造化。”

    左丞相隗状颇为意外地看了一眼李斯,此人一向谨慎,心机之深堪称步步为营,没想到他今日竟会公然跟昌平君唱反调。

    昌平君面上似乎毫不在意被下属驳了面子,只抚掌笑道,“李廷尉果然口才过人,怪不得当年能得文信侯慧眼识珠,一路从舍人做到郎官,如今又得王上赏识,真乃大秦之福也。”

    李斯心头立时一颤,下意识小心朝嬴政看去。文信侯,是一道隔在他和王上之间,也许永远也不会被填上的沟堑,熊启这厮其心可诛

    嬴政面上淡淡的,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表情,倒也没接话,李斯松了一口气,暗暗把昌平君拉入心头藏好的待报复名单。

    这时,明赫幸灾乐祸的声音在嬴政耳中响起,“啧啧啧,这昌平君看起来如此温文尔雅,没想到还怪会诛心的咧,嘿嘿他明知始皇大大对吕不韦的微妙态度,还故意提李斯的工作黑历史来扎他的心,哈哈哈哈,李斯真是个苦逼的二手打工人不过,没想到这家伙居然真的这么有才华,竟然连打仗之法都懂,啧啧,怪不得我家大大重用了他一辈子呸呸,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嬴政负手而立,用极度平静的表情掩饰了内心的不平静。

    依明赫所言,李斯似乎并未跟吕不韦余孽勾结,那么,他后来究竟是做了何事,令这孩子这般不喜

    这时,稚嫩的声音再次带着疑惑响起,“咦,昌平君自称本相,难道他现在是丞相可我怎么记得除了吕不韦,始皇在位期间好像只有隗状、王绾、冯去疾和李斯当过丞相奇怪,难道是史书记错了还是说,始皇大大根本就不喜欢昌平君,故意把他的记录抹去了咦,不对,除了嫪毐之乱那个错误的记录,我好像还在别的地方见过昌平君这个名字,让我想想在哪里呢”

    嬴政倏地眯起了眼睛。

    第5章

    扶苏听得亦是一头雾水,父王向来信重昌平君,怎会故意将他在秦为相的记录抹去他伸手轻轻戳了戳明赫的小脸墩,你这小淘气,整天就会胡乱猜测

    但凡换个时机,明赫都要趁机碰瓷嚎哭吸引嬴政来抱他,不过眼下他倒顾不上这个,正翻来覆去念叨回想着“昌平君”这个名字呢万一这个名字是出现在跟赵高合谋的环节,他一定要提前帮始皇大大除去这个祸害

    想到这里,他又暗恨自己从前读史书不够认真,只把关于秦始皇的功绩部分背得滚瓜烂熟,其他人的生平事迹却大多读个囫囵吞枣。

    能记得昌平君这个在史书上近乎透明的名字,还是因为史学家发现新证据,推翻了太史公那段记载,毕竟这种事着实不常见,他才返回去多读了几遍。

    原来,在嫪毐发动蕲年宫政变那晚,史记上是这么记载的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

    按这句话理解,当时的秦相是昌平君。但史学家们根据后世出土的秦朝铭文和诏书,推翻了这个谬误。

    因为,嫪毐政变发生于秦王政九年,不管是史书还是后世出土文物,都清楚地指向同一个证据秦王政元年到秦王政十年间,秦国的相国都是吕不韦。

    而在秦始皇废除相邦制、改用左右丞相制之前,秦国的相国都只由一人担当。再结合韩魏等国的史料来看,当时秦王政年幼,秦国由吕不韦独掌大权,他也绝不可能再设置一位相国来与自己分权。

    所以,史学家们认为这句话的谬误之处,或是后人誊抄过程中少写了一个顿号,它的原意本该是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

    想到这里,明赫再次在脑海中搜寻起来,到底还有哪件事提到过昌平君呢

    系统忙提醒道,“宿主可以从商城购买史书大全哦不过要2000点善意值”

    明赫略一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