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4章 第94章
    皎皎与小皇帝在明政殿,招来李忧之、齐国公等人,商议了许久。

    齐国公并不同意设立都护一职,他那张晦暗无光的脸上仿佛镀上一层寒霜,满是冷酷漠然之色。“太宗皇帝定下的规矩,岂可因为摄政王一人而更改?”

    李忧之当即冷笑一声,“倘若我没记错的话,齐国公不久之前还同意让南岭郡王屯养亲兵。那时候国公爷怎么就没想起来太宗皇帝定下的规矩?”

    一番话将齐国公说得额角乱跳。他脸色阴沉下来,强压着脾气对小皇帝道:“南岭郡王与摄政王情况不同,自然不能同日而语。”

    李忧之嗤笑一声,嘲讽几乎写在了脸上:“有什么不同?不过是一个自己想要扩充军队,一个想让别人扩充军队罢了。”

    齐国公气得七窍生烟,当即不再忍,与李忧之争吵起来。他年逾古稀,然而与李忧之争吵起来却肝火更旺,额角青筋乱跳,越说越激动,似乎要将屋顶掀翻。

    眼见两人越吵越不成样子,坐在小皇帝身旁的皎皎当即喝止,“本宫心中已有主意了,多谢两位卿家。”

    她面沉如水,不怒自威,争吵声顿时止住。

    两道目光不约而同凝在皎皎身上,似乎还想说些什么。然而皎皎却不打算多说什么,只是挥了挥手,让众人都退下。

    众人走后,小皇帝眉目染上忧色,问:“皇姐打算如何做?”自从徐空月右手受伤之后,太傅便开始称病不上朝,之后更是递了辞官的折子。皎皎顾全他是三朝老臣,又是两任帝师,只是先按下了他辞官的折子,却并未再延请他继续教导小皇帝。

    但为了不耽误小皇帝的教学,在齐国公的举荐下,重新请了一位刘太傅,为小皇帝传道解惑。

    如今看来,小皇帝似乎有所成长。

    皎皎唇边露出一丝欣慰笑意,“陛下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做?”她将问题重新抛还给小皇帝。

    小皇帝却并未露出烦恼不解的神情,只是垂眸细思片刻,而后抬头认真道:“朕觉得,让摄政王去西南战场,是最好的选择。”

    近段时日来,他读了很多史书,前朝有皇帝只想将兵权抓在掌心,因而残杀迫害了很多手握重兵的将军。但没有了将军保家卫国,在强敌入侵的情况下,国家毫无自保之力。

    也有皇帝将兵权下放将军手中,最终将军只手遮天,或掌控朝政,成为幕后皇帝,或举兵造反,改朝换代。

    无论哪一种,对如今的大庆似乎都不太适合。但小皇帝却觉得,“两权相害取其轻,朕觉得摄政王提议的令设同知,比容许南岭郡王养兵,将来的危害会小很多。”

    皎皎不曾想到他竟然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着实有些刮目相看。

    然而小皇帝却微微红了面颊,眼眸低垂,“这都是刘太傅教导朕的。”

    皎皎先是微微诧异,而后才笑道:“看来陛下确实需要一位好老师。”

    先前对于太傅李恭存的教导,皎皎一直睁只眼闭只眼,李恭存虽然也站到了徐空月的阵营,但并未有过害小皇帝的心思,教导小皇帝时也并非不用心。只是他毕竟是帝师,除了教导为人的道理,也应该多教导一番为帝为王的道理。

    可李恭存敬畏徐空月,很少教导小皇帝这些东西。而如今新来的太傅却全然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皎皎只思索片刻,就对小皇帝道:“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陛下年纪尚幼,平日还是要多以人为师,多听多看,切记不可偏听偏信。”

    小皇帝重重点头。

    很快,摄政王率军前往西南战场的旨意便下来了。由于这是小皇帝第一次在朝政上拿主意,皎皎便全然放手让小皇帝去做,再由中书省拟旨,她从旁看着。

    小皇帝这段时日的成长速度惊人,绕是皎皎有所了解,也不由得为他如今的处事之姿惊叹。“将来大庆交于陛下之手,想来会再创盛世景象。”

    一旁的细柳闻言,顿时面露古怪之色。

    为大军送行当日,小皇帝身着五爪龙袍,头戴十二旒龙冕,年纪虽然尚小,却逐渐开始显露帝王的霸气威严。

    他在群臣的注视下,从容庄重端起一杯酒,对徐空月道:“朕恭祝摄政王早日凯旋。”

    徐空月身着甲胄,英气逼人,唯有右手依旧藏在护臂袖套中,看不真切。他以左手自小皇帝手中接过酒杯,单膝跪地,郑重道:“微臣定不辱使命。”说罢,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而后,他率大军从皇城门出发,浩浩荡荡穿过永安大街,朝着城门而去。

    城楼之上,皎皎身着华服,目送徐空月远去。

    他仍是骑在一匹白马之上,英挺伟岸,芝兰玉树,与初见时的样子几乎没什么差别。

    似乎是察觉到她的目光,骑在马上的徐空月蓦地转过脸,朝着城楼之上看来。

    皎皎几乎下意识后退几步,直到确保下方看不见她,才止住了脚步。

    她不欲将自己的任何情绪泄露给徐空月,就连她前来相送都不想他知晓。因为那意味着她已然心软和不舍。

    可这偏偏是她最不容许发生的。

    她听着大军浩浩荡荡走过,留下整齐划一的步伐声。那脚步声承载着无数百姓的希望,是大庆强盛的象征。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军队,才能震慑四方,令北魏不敢轻易来犯。

    午后的阳光似乎太过刺眼,皎皎微微阖上眼睛。如今,大庆战无不胜的将军远赴西南战场,是希望,也是陌路。

    她不知道大庆的将来究竟会怎样,有没有人能替代徐空月的位置?她唯一知道的,就是她的夙愿即将以偿。

    大军出发的同时,西北边境的程毓简收到了旨意,封他为西北都护,统领西北三军,管理辖境的边防、行政和各城事务。另封大理寺少卿李忧之为西北同知,监督西北三军,与西北都护共同处理辖境的行政和各城事务。

    而都护之下,再设副都护一职,由齐国公举荐之人担任,辅佐都护管理辖境的边防与各项事务,以及掌管与朝廷对接之责。

    自此之后,大庆百年局势发生更改,边境之地逐渐开始出现三权分立之势,也为大庆的将来埋下了风险。

    大军出发三日之后,皎皎于长安城三里外的折柳亭送别李忧之。

    虽是前往西北赴任,路途遥远,物资匮乏,但李忧之依旧选择轻装出发,两匹马,少许行礼,一位仆从。

    他仍是初来长安时的模样,意气风发,恣意潇洒,不被外物干扰。

    这几年,他在朝中与徐空月一党处处周旋,着实为皎皎解决了不少难题。如今看着他即将远去,皎皎心中顿时涌出几分不舍。

    然而李忧之却拱手道:“谢公主成全。”

    他不是不知道,皎皎先前有意招他为驸马。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但他志不在此,虽然配合她演过一段时间戏,但总归是不情愿的。如今皎皎让他担任西北同知,也算是彻底成全。故此,他才会出言道谢。

    皎皎却笑了笑,半真半假道:“倘若李大人有朝一日不想做同知了,那么本宫随时于长安恭候你归来。”

    李忧之也笑了起来,“倘若微臣当真在西北混不下去,定然无颜再会回到长安,面见公主。”

    他坦坦荡荡,沉着冷静,不过分骄傲,也不妄自菲薄。

    皎皎当初也是看重他的这一点,才将他提拔至长安城。而他所作所为,也从未辜负皎皎的期望。

    她抱拳对李忧之道:“鹏北海,凤朝阳,君携书剑路茫茫。只愿明年青云去,不笑世间庸人忙。”

    李忧之还礼,脸上的笑意隐去,神情变得庄重起来。“微臣谨记公主教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