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长好!”
王珂抬手就给老村长敬了一个军礼。
“走走走,走咧,到家里坐去!”
老村长不容分说,拉着王珂就要去他家。
“这……”
王珂看向干爹董偏方,董偏方则笑笑,说:“行咧,我们去坐一会。”
于是三个人向老村长家走去,一路上,不时遇到熟悉的老乡打着招呼。南邵村谁不认识王珂,谁没有受到侦察班的帮助?
打招呼还不要紧,关键是一路跟来了。尤其是那些年轻人,等到了老村长的家,后面眼了十几位老的、少的。
“都进来坐咧。”老村长热情地打着招呼,可是人太多了,大家只能挤在门口、挤在院子里。
大家东一句,西一句地问候着王珂,搞的王珂他一时应接不暇,也不知道该接谁的话,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老村长和干爹董偏方在一边笑眯眯地看着王珂,而王珂则感觉坐立不安,他索性走出门来,对着众乡亲说道:“大家好啊,你们各家的小毛驴养的都好吧?”
“好!”这次院子里发出一声整齐的声音。
“我们今年的收成还成吧?村办小工厂的生意都好吧?”
“好!”又是一声整齐的声音。
老村长搬出几条长凳出来,大家有坐有蹲,围着王珂,一起唠起嗑。
这南邵村的民风历来就很淳朴,从水灾过后,大伙的心更齐了。而且在村办养殖、村办小工厂陆续搞起来了以后,村里就没有闲人。如今的南邵村,已经成为定县,不,应该是整个西部山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十里八乡的村民,如今说起南邵村,几乎无人不知。在那个年代,刚刚富裕起来的村民,第一件事就是盖房,而只要一盖房,就要用上片石、沙子和混凝土空心砖。哪里买卖最便宜,南邵啊!童叟无欺。
南邵村的驴肉,同样超级棒。不仅压了漕河的特产驴肉,也把周边的猪肉市场价格压得抬不起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过年备席,买猪肉不如买驴肉,好吃又便宜。
还有啊,就是身边的干爹董偏方,那可是一代名医,他与古井水配制的“药引子”,在方圆几百里都是大名遐迩。
至于其它的方面,盯着南邵村的大有人在。比如说比如嫁闺女、娶媳妇,一听说对方的南邵村的,挑选度立刻能上去三分。谁不想加入南邵村的养驴专业户团队?谁不想买些养驴养猪的饲料(有人发现,喂驴的饲料喂猪也挺棒)?谁不想做老村长女婿家的兽医分站?谁不想做南邵村的石、砂、砖的销售点?南邵村挣钱的营生太多了,但要想沾点光,共饮一瓢水,共得一杯羹,那都得托关系找到南邵村的干部们。
如今,这一点很让南邵村的人骄傲,吹牛都多了几分资本,更让南邵村的乡亲们抱团。
而这一切改变,都离不开面前的这位解放军战士王珂。
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所以一见王珂又回来了,人们心中那份亲情自然就被点燃了。大伙都想知道,分别以后,王珂怎么样?
发光的,不光是太阳,其实人人都可以。
如果今天不是晚上,要在白天,可能老村长家这个小院都挤不下。
看着众星捧月一般的王珂,干爹董偏方和老村长嘴角都笑弯了。
看着大伙与王珂聊了一会儿,老村长忍不住了,便低低地对董偏方说:“老董,上次俺俩商量的事,是不是可以和王排长说道说道咧?”
“啥咧?”干爹董偏方侧侧头,也是低声地回应。
“就是办个夜校的事咧,还有……”
"这个……"干爹董偏方有些犹豫了,王珂这次来可不是长住,人家这是来训练的,而且第一天就赶上食物中毒的事,怎么开口?
“老董,你要不说,我来说咧。”老村长一转脸,对着王珂说要发话。
“等等,等等咧。”干爹董偏方把手一伸,对着王珂,也对着满院子的人说到:“差不多咧,都散了吧,一会我和老村长找王珂排长还有事,来日方长咧。”
众人一听,还有正事啊。大伙陆续起身打招呼向外走。
一转眼,满院子的人走的差不多了,董偏方这才张了嘴。“小子咧,你知道老村长和我想找你帮啥忙咧?”
王珂摇摇头。
董偏方低着头,沉思一会儿,这才抬起头。“实际上俺们村现在有好几件事咧,但最最重要的事是……”
“干爹,是不是地下博物馆?”王珂脱口而出,对南邵村来说,没有比这件事更大了,如今温干爹他们已经回去了,这南邵村的事,当首推地下博物馆,一但能建成,那可是福佑千秋万代的事,造福于子孙啊。
哪知道董偏方却摇摇头,建地下博物馆,可不是村里说了算的,也不是王珂能帮上忙的。那得人家伯驹老先生说了算,没有投入,指望南邵村那是万万不成的。
“干爹,那是不是你的董氏天胶?”一见干爹董偏方摇头,王珂立刻想到刚刚吃饭的时候,董偏方已经说了要去厂里看看。
那就是工厂喽,既然工厂还在生产,就说明效益错不了。记得临走的时候,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包括叶偏偏去帮助打样的技术革新设备,一个是自动洗皮机,一个是熬胶炉,现在也许已经用上了。当然还有那个养驴场,当时自己提出来,通过古井水,不仅可以调制董氏诊所的“营养液”和“基础液”,用于临床上治疗,同时也可以通过古井水和自配的饲料添加,改善驴皮和驴血的品质,开发出新一代驴血产品。
南邵村值得王珂挂念的地方太多了,村西的小水库、村东的小学校、村北的采砂场,但最让王珂神牵梦萦的地方,还是村南的董氏天胶厂。
“嗯,我的厂里事是有一些,想让你看看咧,但还不是最重要的咧。”干爹董偏方不想再打哑谜了,他笑笑道:“南邵村不缺能人,但是这一年多来,不论是村办工厂还是我们的小厂,让我们发现最缺的是文化,我们啊,想办一所夜校。”
“办夜校,学文化。这个好啊!”王珂兴奋了,种田要讲科学,办企业要有文化。难得老村长和干爹董偏方都意识到这个问题。
“好是好咧,可是我们哪有文化教员咧?”
老村长在一边插话,干爹董偏方也点点头接着说:“小子,你看咧,干爹我也的文化也不高,老村长也只有高小文化,要想办夜校,老师从哪里找咧?”
是呀,虽然说部队眼下也正在搞军地两用人才,可是自己眼下参加干训队,就算不上前线也帮不上忙啊。
“干爹,老村长,你们有什么打算?”
“我们?”董偏方和老村长对视一眼,笑笑说:“这不找你商量咧。”
“这个……”王珂沉吟起来,然后抬起头来说道:“干爹,老村长,学文化肯定是好事一件,要致富、先修路,办夜校和修路一样,都是百年大计,可是你们知道的,最近南方吃紧……”
“小子,国家大事我们都知道的,你就帮我们出个主意咧。”老村长赶紧补上一句,其实他的女儿就是小学老师,可是农村的小学老师,认个字还行,要想有更高的文化,那差的太远了。
“找过偏偏老师没有?”王珂突然眼前一亮,当时南邵村和津门大学可是有协议的,什么实践基地啊,对口支援啊,这些条款可不能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记得环境、地质、生物,不是有好几个系吗?
“可是她和温教授已经回学校去了啊,这怕不行咧?”
“有什么不行?干爹,建议你写一封信,请他们派一批实习生来,既可以进行社会实践,又可以对口支援南邵村,说不定还可以利用我们南邵村的自然资源和地质情况,搞些课题呢。”
“这行咧?”
“肯定行。”
还真是这样,董偏方一听王珂说的笃定,也想起来了,自己的小工厂和津门大学医学院也有这样的合作协议,眼下那些实习生为啥不要几个来呢。
“那我们分头写信试试?”董偏方看看老村长,忽然像想起来什么,又对王珂说:“小子,你也得给我们村写两封信咧。”
“写给谁?”
“写给你温干爹和偏偏闺女啊。”
“这个……”王珂顿时哑然,不是他不想写,压根就没有想起来写。
马上就要上前线了,写信难免会引发一些儿女情长,没准叶偏偏知道自己在南邵村,脑瓜子一抽筋,她还会跑来呢!
“小子,是不是现在不方便咧?”董偏方一下想到部队刚刚进点,今天又碰上这事。
“不不不,没啥不方便的,那我抽个时间写,但最终如何办这个夜校?还是村里决定。”
“那好,小王排长,我们说好咧,三箭齐发,为南邵村的未来,办一所夜校咧。”老村长十分兴奋,完全没有在意王珂的脸色。
出了老村长家的小院,董偏方立刻带着王珂去董氏天胶厂。
虽然不过半年多,但董底天胶厂的变化还是非常大。路过那个养驴场,两户人家已经搬迁,四周围起两米多高的红砖围墙,里面可以清晰地听到驴叫声。不用进去看,就知道里面的驴不会少于两千头。
再向前走,就是工厂。
这里让王珂再熟悉不过了,从大门进去,除了那座水塔,靠西侧断崖下,又建起一座二层小楼。
整个小院看起来,井井有条。
一进车间,立刻有人打起招呼来,这些都是上夜班的十几个工人,男女都有,许多人王珂都叫不上名字了,但是他们都认识王珂。
车间里,一溜的大搅拌筒。看的王珂眼都直了,这就是那自动洗皮机和熬胶炉吗?
好家伙,有两个人高。还真是那么回事。
干爹董偏方有些不好意思,挠挠头说:“这还是你小子的发明咧,样机出来后,我又做了几台,偏偏闺女,还替我申请专利咧。”
“干爹,这玩意好使不好使?”
“肯定好使咧,你就说洗皮子吧,洗的忒干净,一个人一天一夜洗个万把斤都行咧。”
“真的?”这可是王珂万万没想到的,那熬胶炉呢?
王珂抬头去找原先的明火灶,干爹董偏方一指屋里一间小房说:“别看咧,都拆了,偏偏闺女最后让厂家给我搞一个电加热的,自动搅拌咧,熬胶炉现在也放在里面的无尘室。”
这些事,王珂一点也不知道,却足以震憾到了。他三步并成两步,走到里面的屋,去看自己的“杰作”。
这一看,王珂看出了门道,的确是先进,但也有遗憾。
比如说,这熬胶炉还缺一个温度控制,缺一个时间控制,缺一个粘稠度控制……
哎呀,这在那个年代,几乎是不可能的,没有传感器,没有电脑程序和芯片,仅仅靠一点点小聪明,也实现了半自动化。
“干爹,有了这些先进的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就有了保障,那接下来,驴血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是不是也该提上日程了。”
“对咧!走,我们上对面小楼上看看去咧。”
干爹董偏方一指对面小楼,就要领着王珂出车间。可正在此时,大门口传来“嘀嘀——”汽车的喇叭声。
接着,两道雪亮的灯柱,照了进来。
王珂伸头一看,来了一辆212军用吉普,竟然直接开到厂里来了。
“干爹,李大队长又派人来了?”说着,他心中一紧,三脚并成两步跑了出来。
不紧张是假的,此时再派车找到小工厂,肯定有大事,难道是……
正当王珂紧张乱想的时候,副驾驶室跳下一个人来,脆生生、惊喜地大叫一声:“王珂!”
嘿,不是别人,正是范晓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