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一件很困难的事
    “还愣着干什么快谢谢陈总啊”

    潘文斌率先反应过来,赶紧推了钟登华一把提醒道。

    正如陈江海刚才所说的那样,一个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

    他是真正践行了自己的承诺,赚到钱之后,又在不遗余力地回馈社会。

    “可以可以,谢谢陈总谢谢陈总”

    钟登华直到此刻才算是反应过来,激动万分的说道。

    陈江海淡然一笑“身为一个西江人,我也算是略尽一分力吧。”

    听到陈江海这样说,潘文斌和钟登华两人相互看了看,心里面都是十分佩服。

    如此有责任感的企业家,活该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陈江海笑呵呵地又补了一句“我刚刚才说了一个企业要有担当精神,要有社会责任感,中不能夸下海口就食言吧”

    对于陈江海的这个玩笑,潘文斌和钟登华相互看了看,随后哈哈大笑了起来。

    钟登华在得到陈江海的答复后,便兴高采烈地离开了。

    今天他来这里,可以说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

    虽然来之前也做了各种准备工作,可是对于陈江海会不会答应,他真的没有什么把握。

    毕竟这笔钱数目不少,其他的企业家就算是有这种实力,可是一听就不敢接话了。

    要知道一座大桥项目,资金动辄上亿,这可不是一般企业能够拿出来的。

    因此钟登华虽然失望,但也完全可以理解。

    各种碰壁之后,钟登华最后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对他而言,来陈江海这里试一试恐怕是现在唯一的办法了。

    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陈江海并没有多说什么,甚至都没有听完他事先就准备好的说辞,就爽快的答应了。

    更让钟登华想不到的是,陈江海主动放弃了利息,还延长了还款期限。

    对钟登华来说,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

    这一点,让钟登华欣喜若狂。

    要是能早点认识陈江海的话,说不定他就不用这么担心了。

    而且,这个项目恐怕都已经启动了一段时间。

    陈江海表现如此的豪爽大方,上亿的工程,就好像几千块钱一样。

    让钟登华更佩服的,是陈江海刚才的态度。

    只要这座桥是建在西江省内的,他就会出手帮忙。

    西江省能够出这样一个有格局,有能力的人物,实在是太庆幸了。

    送走钟登华后,陈江海和潘文斌便又坐了下来。

    潘文斌跟着感叹道“陈总,你刚才的那一番演讲,让我感触颇多啊”

    “潘校长有何高见,说来听听。”陈江海笑着问道,有些开玩笑的意思。

    潘文斌却是极为郑重的点了点头“我们太重视学生的知识教育,却很少去教他们如何为人处世,这一点是我们的过失

    。”

    陈江海摆手道“潘校长实在是言重了,这一点恐怕不止西江大学是这样,整个华夏的学校都是这种情况。”

    潘文斌叹了口气“说起来我们的教育跟国外的差距还是太大了,应试教育很难培养出顶尖的人才啊。”

    对于潘文斌的这个观点,陈江海却不完全赞同。

    “潘校长,我认为你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起码不是全部正确的。”

    潘文斌不由得扬起眉头。

    难道陈江海对于这个,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

    应试教育的弊端,他们这些校长都是一致认同的。

    “陈总,关于应试教育的弊端,这一点教育界都是公认的。”潘文斌直接搬出了大数据。

    他再一次重复了自己的观点,就是想让陈江海知道自己的立场。

    陈江海则笑着摇了摇头“潘校长,我知道应试教育确实有很多的弊端,但你有没有想过,这是由于国情不同所造成的

    。”

    听到陈江海的这个观点,潘文斌微微一愣,随后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陈教授,我倒是想听听你的高论。”

    陈江海微微摆了摆手,然后才说道“华夏跟国外想比,地大物博,人口基数太大,这一点你不否认吧”

    对此,潘文斌自然是没有任何意见的。

    陈江海继续说道“这么大的人口基数,想要从中挑选优秀人才,你应该知道这其中的难度。”

    潘文斌叹息一声“是啊,要从数十亿人中,找寻定价人才确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陈江海则跟着说道“所以按照国外的那种模式,在华夏是根本行不通的。也只有应试教育,才能从亿万人中挑选出人

    才。”

    潘文斌正想开口,就被陈江海直接打断了。

    “我知道你想说,这种模式下挑选出来的人才,无法跟国外的相比,对不对”

    见陈江海把自己想说的说了,潘文斌赶紧点头。

    陈江海不紧不慢地说道“那国家发展到今天,涌现出了多少的人才,难道这些人才里,没有一个是从应试教育出来的

    吗”

    对于这个事实,潘文斌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应试教育确实有很多弊端,但并不是说没有任何的好处。况且一个人真的有才的话,连应试教育都不能脱颖而出,又

    能算什么人才呢”

    陈江海的一番话,让潘文斌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潘文斌此时是一脸的诧异,他没有想到陈江海会提出这么一种观点。

    在此之前,国内所有学校的老师都认为,华夏的应试教育太过于僵硬了。

    相比于国外的教育,华夏需要追赶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今天陈江海说华夏的这种应试教育,多少是符合国情。

    这一点让潘文斌一时之间,都不知道如何去接受这个观点。

    想了想,潘文斌立马想到了反驳的地方。

    “陈总,有的人偏科你应该知道吧如果他能在这个行业发展的话,绝对会有成就,但是应试教育可能让他无法进入到

    大学之中。”

    潘文斌说的这种情况,自然是存在的。

    可是到了后世,这种情况已经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对于那些偏科严重的人,有各种各样的兴趣班。

    同时,大学录取的时候还有各种加分政策。

    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教育制度也在慢慢的进步。,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