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无奈的选择
    时间,很快来到11月底。

    加里曼丹岛东北部地区,同盟军与印国的战事已经持续了3个月。

    战事爆发以来,印国空有兵力上的优势,还是海、陆、空三军齐出,却没有任何能拿得出手的战绩。

    反倒是整体实力弱了无数倍的同盟军,战绩辉煌。

    依托加里曼丹岛广袤的原始森林,同盟军将游击战、丛林战发挥到了极致。

    同盟军与印军的伤亡比,达到了惊人的1:6。

    而且,同盟军的军队规模反而越打越大。

    战前,双方的兵力对比差不多是12:1的样子。

    后面,因为战事不利,印军不仅换了统帅,又陆续增兵。

    最高峰时,印军的围剿兵力达到了2.4万人。

    而同盟军依靠辉煌的战绩,不断吸引马、印两国的青壮年加入。

    靠着以老带新,边打边训练的策略,同盟军的兵力已经攀升到了3600多人。

    兵力充足后,阿成更是将三个主力营升级为了团,特战大队也顺势升级为了特战营。

    虽说三个主力团还是同样不满编的团,但每个团也有接近千人的兵力。

    到了这会,阿成这个北婆罗洲华人同盟军司令终于有点像样了。

    你别看同盟军是以弱势兵力对战强敌,如果单单从双方为这场战争投入的资源来看,阿成为此战付出的军费反而比对方大。

    不算安置士兵家属的费用,阿成已经累计为这场战争支出了4.74亿美元。

    而与之对比,印国拨给这场战争的军费还不到3亿美元。

    人家很多东西可以自己生产,一些武器装备还是以前购买的库存,不像同盟军什么都要采购,而且还是花高价采购。

    战争期间,毛熊国和老米的军火商冒着被印国海警巡逻船查扣的风险,源源不断地将各种军事物资送过来,就是因为同盟军给的钱多。

    查扣,就查扣呗!

    对于军火商来说,船上的军火是客户已经付了钱的。

    印国最多没收船上的军火,再罚点款。

    难不成,印国还敢同时得罪毛熊国和米国吗?

    刚开始,军火船确实容易被查扣。

    后来,两国军火商直接买通了大马这边的驻军领导和地方官员。

    船只直接在大马这边卸货,再通过陆路运输过境。

    费力是有点费力,但好在安全多了。

    你印国的海警巡逻船,总不能去大马境内执法吧?

    至于让大马官方配合,掐断同盟军的补给线?

    不好意思,大马好不容易将同盟军这个“毒瘤”甩出去。

    这个时候再去招惹同盟军,谁知道阿成这个瘟神会不会转过头来打他们?

    没见到米国主子,选择偏袒同盟军吗?

    大马作为小弟,自然要紧跟大哥的步调了。

    ......

    莫干望,这是印国围剿大军指挥部所在地。

    此刻,大军指挥官萨科伊中将正领着一帮将校军官,在指挥部驻地门口迎接上头派来的“钦差大臣”。

    “钦差大臣”是咱们的说法,人家叫做国事特派专员。

    而且,这次来的国事特派专员可是受到总-统和印人协共同委派,可想而知其地位了。

    此刻,萨科伊等人不免有些担忧。

    这三个月来,印军不仅没能剿灭同盟军,自己还被人家打得损兵折将、丢城失地。

    以强打弱交出这种战绩,这让印国政府在国际社会上丢尽了脸。

    这次上头派了国事特派专员过来,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不是来嘉奖和慰问他们的,问责的可能性更大。

    你说,他们这帮前线的将领能不紧张吗?

    等了几分钟,萨科伊等人终于见到了国事特派专员的车队。

    毕竟这里属于前线,萨科伊特意派了一个连的军队去机场接人。

    这要是让国事特派专员被同盟军的游击队干掉了,萨科伊的职业生涯差不多也到头了。

    随着车门打开,萨科伊赶紧上前热情道:“阿兰西专员,欢迎您光临前线,您一路辛苦了。”

    阿兰西瞟了一眼萨科伊身后的十几名将官,淡淡道:“萨科伊中将,我也不是什么大人物,不用搞这么大的阵仗,让军官各司其职吧!毕竟,现在还是战时!”

    萨科伊尴尬一笑,立刻让手下们回去工作,只留下参谋长哈维托扬少将陪同。

    一行人走进指挥部,阿兰西对前线的战况一点也不关心,只是催促萨科伊安排一个安静的房间谈话。

    与会人员只有阿兰西、萨科伊、哈维托扬三人,阿兰西甚至不允许有书记官在场记录会谈内容。

    阿兰西道:“你们两个不用紧张,我这次受总-统和人协共同委派来这里不是问责的,而是需要你们两人给我一个肯定的答案。”

    萨科伊和哈维托扬相互对视一样,都有点迷糊。

    萨科伊问道:“不知道阿兰西专员您要什么答案?”

    阿兰西说出了此行来的目的:“高层想知道,再给你们增兵2万,能否在1个月内将同盟军完全剿灭,最低要求是剿灭其主力,残部赶回大马境内。”

    听完阿兰西说的再增兵2万,萨科伊和哈维托扬并没有任何欣喜。

    相反,脸上呈现出凝重。

    想了一下,萨科伊解释道:“阿兰西专员,我不想欺骗您,加里曼丹岛这边的环境决定了4万人和2万人的区别并不大,人多是能带来一定的助力,但也会增加各种资源的消耗以及非战斗减员。前线的士兵不仅要跟敌人战斗,还要跟恶劣的原始丛林环境战斗......”

    哈维托扬补充道:“我们现在最稳妥的办法,是通过优势兵力将敌人限定在一定区域内,然后不断消耗敌人的补给和弹药来将他们困死,但这需要高层通过国际博弈来剪断敌人外部的补给线......”

    阿兰西挥手打断了哈维托扬,失望道:“哈维托扬少将,你不用说了,我已经得到想要的答案了。”

    高层何尝不知道要剪断同盟军的外部补给线?

    真这么容易,早就做到了。

    萨科伊和哈维托扬不知道的是,同盟军在两天前又给老米军火商下了2.34亿美元的军火订单。

    这批军火的数量,足够同盟军继续打半年。

    这才是老米高层选择两不相帮,甚至稍微偏袒同盟军的核心原因。

    不仅因为那帮军火商要订单,老米很容易就看出同盟军露出向他们靠拢的迹象。

    你印国扼守马六甲海峡这种战略要冲的另外一端,却不是老米的小弟?

    你让老米怎么想?

    而且,印国国内一溜水的苏制武器。

    虽说很多武器是过去几十年陆续从解体前的毛苏国采购的,但也能看出毛熊在印国军中留下的烙印有多深了。

    所以,老米有意纵容同盟军揍印国就很好理解了。

    先榨干同盟军的钱包,把钱给赚了。

    等印国被打疼了,自然会向老米靠拢。

    你要是硬气不肯当老米的狗,它大不了扶持同盟军在加里曼丹岛裂土割地。

    反正加里曼丹岛这种穷嘎达,老米也不担心同盟军尾大不掉。

    阿兰西想了一下,透露道:“你们两人有个心理准备,高层应该会选择招安同盟军。”

    “招安?”萨科伊和哈维托扬心里都是一惊。

    阿兰西感叹道:“国际环境不支持,我们自己的军队又不行,上面也只能选择招安。”

    战场持续了3个月,印国军队伤亡人数已经超过了5000人。

    而且,战争对经济的伤害更大。

    同盟军的无限制游击战,令加里曼丹岛几十个市县受到战火的波及。

    虽说交战双方有意减少了对平民的伤害,但谁敢来战区做生意?

    不仅各类经济活动停滞,不少人因为惧怕遭到战火波及主动迁移。

    根据印国自己的统计数据,战火已经造成加里曼丹岛东北部超过50万人向南迁移,各种直接、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亿美元。

    既然无法在短时间内消灭敌人,招安也是一个办法。

    大不了在东北部划一个小县给同盟军自治,省得他们继续闹事。

    得到答案的阿兰西,很快便离去。

    萨科伊和哈维托扬,心里说不出的羞愧。

    刚才阿兰西有一句话戳到了两人的痛处:如果不是军队的战斗力不行,高层也不至于想到招安。

    以前的他们,也就能欺负手无寸铁的华人而已。

    当华人中出现一个英雄式的人物时,他们这些本地人才是弱者。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