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七章 开窍
    孙绍看着大桥愤愤不平的样子,忍不住的笑了:“阿母,你又何必和这样的人生气,所谓富易交,贵易妻,虽然太现实了些,也是人之常情。”

    大桥点点头,叹了口气:“这个道理我又何尝不知道,只是看着这些人的嘴脸,便没来由的生气罢了。”她一边和孙绍说着闲话,一边快速的将手中的诗看了一遍,突然停住了话题,抬起头看着有些得意忘形的孙绍,眼神中有些疑惑。孙绍正说得来劲,见她神色不对,连忙打住了话头。

    “阿母,有什么问题?”他仔细的回想了一下,这首诗早就准备好的,应该没有抄到三国以前的诗句,难道百密一疏,被大桥看出什么破绽了?不应该啊,张温那多有才啊,如果有问题,他应该早就看出来了。

    “阿满,你这首诗总的来说是不错,可是,要说被评为第一,我却有些不信了。”大桥指着其中的几句说道:“你看这两句,‘伍员因谏死,文种为谋亡。夫差慷慨没,勾践忍辱存。’且不说用典准确与否吧,这音律便不对,和其他的句子比起来可是逊色很多。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通篇看,有不少亮点,但是也有不少笔力不足之处,何以能得第一?”

    大桥说着,将长诗中几处不妥的地方指了出来,孙绍顿时满脸通红,羞得差点找个地洞钻进去,他本来还自鸣得意,觉得自己多少也算个文人呢,没想到大桥一下子就将他拼凑的那些给找出来了,就象当初王献之以为自己很牛逼,却被人一下子指出老子王羲之代写的一点一样。

    “呃,阿母,你的眼光真毒啊。”孙绍尴尬的说道:“连张温都没看出来,你却慧眼如炬。”

    大桥还没有听出孙绍的话中之意,反过来倒安慰孙绍道:“阿满啊,其实阿母也有些吹毛求疵了,你能写出这样的诗,已经算是很不容易,总的来说,你这诗立意较高,眼光也比较独特,再加上也不少好的句子,张温点你为第一,还是当得的,你比如这两句,‘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意境就相当不错,笔法也够老辣,如果只读这两句,还以为作者是个久经宦途之人呢,谁能想到你只个未冠的少年。”

    大桥不说还好,这一说,孙绍跳楼的心都有了。

    “阿母,你别说了。”

    “呵呵呵……我的阿满知道害羞了。”大桥见孙绍满脸通红,也不忍再说下去,抬起手,用袖子掩着嘴角乐了起来。

    张府。

    张温和张祇一进门,他们的二妹张毓英就迎了上来,笑盈盈的说道:“二位兄长酒气薰人,笑容满面,莫非是又中了魁首么?”

    张温和张祇互相看了一眼,摇摇头笑了。张毓英有些不解的看着他们,又笑道:“难道吴中又出了什么才子,连二位兄长都盖过了?”

    张温含笑不语,张祇将录好的诗取了出来,递到张毓英,指着最上面孙绍的诗说道:“这次这首诗是魁首。”

    张毓英见猎心喜,连忙展开细读,刚读了两句,便赞了一声:“这句‘旭日林间照,清泉石上流’好,雅静,只是与你们闹哄哄的样子有些不符了”然后又接着往下读,读一会,评两句,读到最后,又大赞了一声:“这结尾几句颇好,只是太老气横秋了些。”她咬着手指,眨着漆黑的大眼睛,歪着头想了想,笑道:“吴中年纪较大的士子中,没有这样文才的人,莫非这个孙绍是刚从中原来的?”

    张祇仰面大笑,连连摇头:“再猜。”

    张毓英很意外:“我吴中的?”

    “嗯,我吴中的,而且不是什么年纪较大的,是个未冠的年青才俊。”

    “未冠的年青才俊?”张毓英更好奇了,她想了又想,走上前去拉着一直含笑不语的张温手臂,撒着娇道:“大兄,我可猜不出来,你就告诉我嘛.”

    张温看着这个刚刚十岁却聪慧过人的妹妹,伸手掐了一下她粉嫩的小脸,疼爱的笑道:“你真笨啊,这吴中叫孙绍的,又没行冠礼的年轻人有几个?不就一个吗,连这都猜不出来。”

    “什么?”张毓英大吃一惊,小手指着门外:“你是说,讨逆将军府的那个武夫?”

    “算你猜对了。”

    “怎么可能?”张毓英吃惊的捂住了嘴巴,眼睛睁得老大:“他……会写诗?”

    “是啊,他会写诗了。”张温拿起孙绍的那首诗,随意的看了一眼:“竖子,这次只怕又被他给蒙了。”

    张祇刚坐下来,刚端起一杯水,听张温这么一说,不由得“扑哧”一声笑出声来,他瞟了一眼张温:“兄长,你这次可有点失态了。”

    张温看看他,点头道:“是的,这次我确实有些太心急了,总觉得自己应该能胜他一着,没想到反而弄巧成拙。不过,继宗,我还是觉得有些不对啊。我听周循说过,讨逆将军府没有宾客,除了一些仆役之外,只有桥夫人和孙绍两个人,如果要说倩人代作,想来想去,也只有桥夫人可以代劳。可是桥家也不是什么诗书传家的世族,桥夫人纵使有才,又如何能做得出这样的诗句来?”

    张祇端着水杯,沉默不语,他也正在想这个问题呢。张毓英听了,也点了点头道:“孙绍是个武夫,听说只读过论语、孝经,好象没学过诗,这突然之间怎么做诗了?这首长诗虽然有生滞之处,但总体看来,却着实不错的,依我看,与兄长这首诗相比,倒也并不逊色。”她挑出张温的那首诗笑道:“兄长,你这诗后面还是不错的,前面却有些虚了。”

    “妹妹啊,你是不知道,大兄今天着了那个孙绍的道儿了。”张祇含笑说道:“孙绍带了几坛酒来,猛烈之极,大兄一不留神,呛着了,打乱了文思,前面写得随意一点,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张毓英瞥了有些尴尬的张温一眼,没有追问,继续翻看其他的诗页,一边看,一边点评两句。她虽然才十岁,但是在张温、张祇的薰陶下,已经有一定的眼光,虽然和张温不能相比,但基本也算是准确。

    一直到张毓英看完了所有的诗,张温和张祇也没有说话。张毓英在他们脸上扫了一眼,知道他们大概有什么事要谈,便告了罪,先退去了。等张毓英姣小的身影在门外消失,张祇这才轻声道:“兄长,你点孙绍为第一,莫非是想和他相交吗?”

    张温眼睛看着外面西斜的阳光,沉默了好一会,这才说道:“依你之见呢?”

    张祇皱了皱眉:“且不说他这诗来历正与不正,就以他的情况,我家和他搭上边,恐怕未必有什么好处吧?”

    张温收回目光,看看张祇,歪了歪嘴角笑道:“你当他真想学陶朱公?”

    “就算他不想学,恐怕孙权也不会给他什么机会。”

    “你说得不错。”张温点点头:“我不看重他的权势,我看中的是他的智谋。”

    “智谋?”张祇一愣,不觉失笑:“一介武夫,倩人作了几句诗,就有智谋了?兄长,你是不是看走眼了。”

    “不然。”张温斜靠在漆案旁,手指在案面上轻轻的敲击着:“诗可以找人代作,但是装傻装得这么自然,连周循和我都骗过去了,这本事可不是人能教得来的,而且……这才不过十来天的时间,他突然就由一个冲动的武夫变成会藏拙示弱的人,如果后面确实没有高人指点的话,那么只有一个理由,他开窍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