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060 见县令
    苏末换了身衣裳,又重新梳了个发髻,然后去书房,叮嘱三个孩子乖乖在家待着,她去村长家一趟,很快回来。

    三个孩子自然是应下的。

    苏末这才同惠娘往村长家赶去。

    苏末还以为县令会是个年过四五寻的中年男子,瞧见了才发现,竟是个身形健硕的美男子。

    穿着官服,宽肩窄腰,腰板挺直,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五官立体,脸上没有一丝褶子。

    举手投足间也没有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反而带着几分随意洒脱,平易近人却又略显疏离。

    村长给苏末使了个眼色,让她别傻站着,民见官,跪拜之礼不至于,但其他该有的礼数还是不能少。

    苏末在接收到村长的提示后,马上规规矩矩的福身行礼“见过县令大人。”

    县令姓方,他从村长口中已得知那古法正是眼前的女子所寻到,而且此人还是上回村长说过的寡母。

    “正事要紧,不必多礼。”

    方县令收回目光,神色淡淡。

    “本官且问你,这改善土质的法子你如何得知”

    过来的时候,惠娘已经给苏末透过风。

    村长没将苏末去湖州府寻杂记这事告诉县令,而是含糊其辞,只言是村中一妇人所提的法子。

    村长自是有私心。

    若如实告知真相,县令直接派人去湖州府找到这本杂记,岂不是让他们白忙活一场

    他作为村长,大小也是个官职,自然也有考核,无功无过虽也能继续任职,但不代表不想有功绩。

    这古法是从落山村里传出去的,若真有效果,他这个村长自是面子有光,在其他村子的村长面前也更加抬得起头。

    再长远些,便是村里的儿郎女娃们,亲事也会顺畅几分。

    而村长的私心之举,却是让苏末免去了圆谎之事。

    当初从湖州府回来后,她便意识到自己思虑不周,若是有心人前去湖州府查探,这杂记之事难免败露。

    但事已至此,后悔也是无用,258倒是想得开,安慰她有顾杏年的锦鲤运在,别说是个小谎言,就算是从悬崖掉下去,下面都必定有藤蔓缠网将她给兜住了。

    注意到村长给她使眼色,苏末定下心神,道“回大人,此法乃是我以前在娘家一本杂记中得知。”

    方县令有些不太信,一个农妇,娘家能有什么杂记会记载盐碱地的改善之法

    而且若是在娘家瞧过的,又为何到如今才提出来

    他将疑惑之处点明,随后垂眸,指腹摩挲着茶碗,等着眼前的妇人辩解。

    苏末这次可谓是考虑周全。

    “大人有所不知,我本是晋州人士,家父乃关远城一员外,家中藏书千卷。

    只恨元雍十六年,晋州大旱。

    家父携我一路南下,眼看过江便可离开晋州,岂料官兵追到,将家父射杀在我眼前,我更是跌入江水中。

    万幸我被夫家救起,后知村子靠出海捕鱼为生,又有夫家养着,从未考虑过生计之事。

    谁料前几年夫君及公婆出海意外身亡,我至此浑浑噩噩,月前才清醒过来。

    没了夫家,膝下又有三个儿女,一家子想要活下去,总得个进项才是”

    苏末说到这里,就没在继续往下讲。

    她很清楚,话不能说太明,要留有脑补的余地,这样一些细微的出入,旁听的人会下意识的给圆过去。

    她低着头,让人瞧不清神色,声音到后面已经有些哽咽,给方县令和村长一种说到伤心事,有些情难自禁的感觉。

    方县令对苏末自然是打听过的,但也只是限于县衙内调取的档案。

    例苏氏是元雍十六年来的沿海县,并按照流程,在此落了户籍。

    次年嫁落山村顾家顾大郎为妻。

    元雍二十二年春末,顾家有三人注销户籍。

    若非这会苏末说起身世,他着实是没想到,苏氏会是当初晋州大旱的难民,还与自己有几分渊源。

    方县令眸光微闪,不动声色的将苏末的眉眼看入眼中,与记忆中那人确实相似后,心中信了七八分。

    但他还是问道“令堂可是关远城的苏致远苏员外”

    苏末微怔“大人认得家父”

    方仕亲抿一口茶,茶很普通,入口微涩。

    “令堂是关远城有名的大善人,本官承受其恩惠颇多。”

    方仕也是晋州人士,幼时父母双亡,家中叔母似他如累赘,特地将他带去百里地外的关远城,将他遗弃。

    若非关远城的苏员外在城门口搭棚施粥,并与官府合谋,出资搭建义善堂,收容孤儿,他早已没了活路。

    方仕一直记得那年冬日。

    后半夜忽的大雪纷飞,义善堂被白雪覆盖,他与其他孩子冷的围在一起,报团取暖。

    就在感觉要冻死的时候,那个面目和善的男子逆着风雪而来,给他们送来棉袄和木炭。

    然后指挥婆子煮粥,等粥好了,他们围坐在一起,捧着热粥,畅想未来。

    他当时说,他想做大官,不再让人欺负自己

    男人有些意外,随后揉了揉他的头,没有说话。

    第二天,义善堂来了教书先生

    思绪收回,方仕挑拣出重点,道

    “令堂曾搭建义善堂,本官便是义善堂中一人,且后由令堂出资入科举。”

    苏末连忙回想相关记忆,关远城确实有个义善堂。

    苏父曾和原主说过,那是她三岁生日的时候,生了场大病,看了不少大夫都没用。

    最后得高人指点,搭棚施粥,建义善堂收养孤儿,为原主积攒功德,就能把人救回来。

    苏父最不缺的就是银钱,当即大手一挥,按照高人所说的做。

    搭棚施粥七日,原主还真就慢慢的恢复健康。

    苏父见状,原本只是试试的心态顿时信服,不仅收养孤儿,还出资培养这群孤儿,让他们长大后能有自力更生的能力。

    只是苏末确实是没想到,这世上还有这么巧的事,堂堂县令大人,居然是原主父亲出资所建义善堂的一员。

    村长也十分震惊。

    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苏氏如此详细的提起娘家的情况。

    员外之职,大雍朝一个特殊的存在。

    没有实权的正八品官职,花五万两白银就能买到,每年需上贡朝廷万两白银,不限制其继续经商,户籍也依旧是商户,但地位比寻常商户要高。

    按照大雍朝律法,商人世代不可科考,其女外嫁,夫婿不可科考入朝为官。

    但若是捐买个员外之职,会破格给其一个夫婿科考名额。,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