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朗朗读书声此起彼伏,李胜看着宋应星急切想了解的样子,正色道。
“宋大人,这可不是什么私塾,这是遍布整个山东的小学院,专收一些孩童进行文化教育,在这之上,还有中学院,不过现在还没建立起来。”
“敢问侯爷,这学堂,需要银钱几何?”
宋应星扫视了一眼教室里,学生与教员并没有受自己等人任何影响,而那些孩子们,看起来也不像什么富家子弟。
“要什么钱,你看看他们给的起吗…”
李胜叹了口气,小学院是免费的,中学院稍微收一些,不过也不多。
这一切的开支,最后都是镇海军指挥使衙门出的。
“啊!不要钱?”
宋应星被惊呆了,平日里也有些先生教书育人不收钱财,可那也是在极少数学童的情况下,整个山东,那得多少个学堂,花费多少银子啊。
不由的,宋应星看向李胜的目光,有了些许不同。
紧接着,李胜又将宋应星带到了军事重地,匠作坊内,看着工匠们熟悉的朝李胜打着招呼,宋应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各朝各代,哪有这么亲民的勋贵啊。
可越逛下去,宋应星越是惊讶,匠作所里的制作之法,比起自己书里记载的方式,要高明的多啊。
光是工匠在枪管里刻膛线的手法,都让宋应星看的目不转睛,要不是李胜见他,恐怕他能一直待在这里。
最后还带着他看了看各种试验场景,惊心动魄的试验场景,让他看的更是大呼不可思议。
然后又去了田里,水泥坊,纺织厂,瓷器厂,宋应星感觉自己像是土包子进了城一样,看什么什么稀奇。
再次回到侯府之中,宋应星激动的心情仍然久久未能平静,就连李胜请他坐下,他都充耳未闻。
“侯爷,那红薯真的能亩产四十石?”
宋应星异常的激动,红薯他不是没有见过,相反他还很熟悉,可是镇海府外地里的红薯,让他开始觉得自己以前是不是被骗了。
地里的红薯藤长的异常茂密不说,李胜随便挖了两个还未到收获季节的红薯,都要比自己以前见过的甘薯都要大的多。
而且还能生吃,微甜,非常可口,与之相比,以前吃过的甘薯简直就是毒药。
大明若是普及了这种作物,至少百姓们是不会挨饿了啊。
李胜能理解宋应星如此反应,像他这种反应的可不止他一人。
“亩产四十石必须是良田才行,但是一般的土地,至少也能亩产二十石了。”
李胜说的一般土地,那可就是一些比较贫瘠的土地了。
“二十石那也不少了,一亩地足以养活一家人了啊!”
宋应星说道,很快,他便朝着李胜行了一礼,郑重的跪了下来。
“长庚请求留在镇海府效力!恳请侯爷应允。”
“好,好!老宋啊,就等你这句话呢,明日一早,你就去布政使司报到,领左参政事,主管整个山东农业,以及咱镇海军所有的水泥作坊,匠作坊,任务很重,但本督希望你能带着他们,再创辉煌!”
李胜满意的说着,就连对宋应星的称呼都有了改变。
当天李胜更是将宋应星一家留在侯府里共进晚饭,吃饭的时候,李胜突然想起了曾经在里看过的一个故事。
一吃完饭,李胜便拉着宋应星朝着伙房冲去。
“侯爷,您这是要干什么?”
宋应星一脸疑惑的看着李胜点火烧水,不解的问道。
“别急,待会你就知道了。”
李胜得意的一笑,卖了个关子,宋应星只好陪着李胜,紧紧的盯着那个烧水的铁锅。
不一会,水便烧开了,一股股热气不停的从锅盖边缘冲出,一股股热气将锅盖不停的弹起,发出砰砰的响声。
“侯爷,水开了,侯爷?”
宋应星见水已经烧开,李胜仍然无动于衷,于是提醒道。
谁知李胜却只是紧紧的盯着那不停跳动的锅盖,说道。
“老宋,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锅盖,他为什么会动呢?”
宋应星愣了愣,这问题,怕是小孩子也知道吧,不过他还是回道。
“这水开了,不停的翻滚,锅盖也动了吧。”
“不是,本督觉得不是。”
李胜摇了摇头,又说道。
“你没发现,让锅盖动起来的,并不是水,而是因为水开了而产生的气体。”
“气体?”
宋应星不是很明白。
气体是什么东西?
看着宋应星一脸茫然的样子,李胜挠了挠头,也不知道如何去解释。
只好又将宋应星带到了一处空地,那里停着一辆小车,让宋应星坐上去体验了一把,李胜说道。
“如果本督说,这个能动的铁壳子是跟刚才的开水有关,你信吗?”
宋应星到底有没有明白李胜不知道,反正宋应星走的时候,那满脑袋的问号,李胜仿佛看到了一般。
刚送走宋应星去上任,侯府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李胜顺着看去,一名传信兵,正快速的朝着侯府而来。
李胜索性等在门口,传令兵一到,看见是李胜,愣了一愣才反应过来,连忙将怀中的信件递给了李胜。
“侯爷,军情局宁远站密信!”
“嗯,辛苦了。”
李胜接过密信,拍了拍传令兵的肩膀。
打开密信,一边朝府里走去,一边看着。
“什么鬼!吴三桂要投靠我?”
这封密信居然是吴三桂亲笔,信中言辞急切,希望李胜能收留他们。
京师被围的时候,朱慈烺下令关宁铁骑紧急回援,同历史上不同,这次吴三桂可没有半点拖延,收到旨意后,马不停蹄的就朝着京师而去,可终究还是晚了一步,关宁铁骑在距离京师五十里的时候,传来了京师城破的消息。
于是赶紧返回了宁远,不停的打探京师中的消息。
李自成也将吴三桂一家老小抓了起来,企图逼降吴三桂。
就在这个时候,吴三桂发现北边的清军也是蠢蠢欲动,两面夹击,吴三桂情急之下,想到了李胜。
看完密信后,李胜咧嘴一笑,突然有了一个主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