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03章 箭破苍穹
    对于张总的自知之明,防工委领导还是理解的。

    “嗯,这样也好,你们搞这个,肯定不如专业院所,你们负责用就好,这个事情,我会安排。你把你记下来的东西,都放这里吧,就不要带回去了。”

    张总巴不得,从高振东那儿记录回来的东西,现在对他来说就成了一个烫手山芋了,他自己要小心的资料材料还多着呢,这玩意能不带最好了。

    忙不迭的把东西往领导办工作上一放“领导,我们可就等着好消息了。”

    领导把东西收起来,问道“对于战鼓一号的工作,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了。”

    虽然张总不负责总体,但是来都来了,问一下也是有必要的。

    张总对于这個倒是知道的,而且工作也正常,说起来没有丝毫的压力“我们金总师也要我向你汇报这个事情,总体比较顺利,应该马上可以进行试射了,dj系列晶体管计算机的加入,大大的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加快了速度。”

    对于金总师来说,整个基地所有人加起来,进趟京都不容易,不可能事事都亲自汇报。

    原本时间线上,战鼓一号是在11月才试射成功的,现在是8月,提前了两个月,之所以没有大漠另外一个“拳头产品”提前幅度那么大,主要原因是战鼓一号是照着样弹和资料搞的,要计算的量没那么多。

    “比原计划提前了?有把握么?技战术性能如何?”领导对此,还是有些高兴的。

    “把握还是有的,总体来说配套厂所的工作都开展得非常好,甚至一些产品,已经在性能上打出了提前量。不过战鼓一号的仿制对象本身底子就差,技战术性能我们是满足了原有指标的,但是要说满足需求,我们觉得还是按照您当时的安排,把目光放到战鼓二号上面去比较合适。”

    防工委领导对此并无不满“嗯,战鼓一号本来主要就是练兵用的,那点儿射程连小鬼子都够不着,没啥意思。战鼓二号的预研情况怎么样?”

    说到这个,张总可就不困了。

    “非常乐观,原本主要考虑是在战鼓一号的基础上加长放大,但是技术上并没有突破。但是有了高振东同志的帮助,在燃料、制导、飞控等方面相比原来规划的战鼓二号,都有了非常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常温燃料的应用,降低成本,提高了可维护性和反应速度,技战术指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防工委领导对此非常满意“嗯,那就好,你回去转告金总师,尽快完成战鼓一号的试射工作,然后把工作重心,转入战鼓二号的提升改进和定型工作上面去。”

    ——

    1960年8月的最后一天,高振东一上班,顺手打开从门口拿进来的《日报》,刚扫了第一眼,就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大喝一声。

    “好!!!”

    头版头条上,赫然是关于我国第一枚弹道导弹试射成功的消息。

    《倚天长箭,刺破苍穹》

    这个标题一映入眼帘,高振东就知道是什么东西了,这个时候战略加战术,所有在研型号本来就没几个,而其中能够得上这个标题的格调的,除了弹道导弹,没别的了。

    定下神来一看,果然是战鼓一号试射成功的消息。

    作为资深军迷,高振东是知道这个导弹原本的试射时间的,算算一下子提前了两个多月,看来是自己这只小蝴蝶带来的影响。

    具体什么影响,也许是算得更快了,也许是吃得更饱了,也许是资源更多了,也许是技术更好了,都有可能,没准儿。

    自己对于战鼓一号,肯定是没有什么直接的贡献,从自己接触到蔡总、张师兄他们的时间来看,对方即使拿到了新技术,也不会贸然修改已经成形的战鼓一号,而是应该应用到战鼓二乃至以后的型号可能性大一些。

    虽然如此,但是对于战鼓一号提前试射这个事情,高振东还是颇为自得的。

    能在这个上面提前两月,能在另外一个事情上至少提前两年,那别的事情是不是也能有更多影响?

    高振东正看着报纸乐呢,有人来找他了。

    是文宣部门的同志,高振东上次委托人家打听医学方面书籍的事情来着。

    这位同志的确也是办事尽心,用最快的速度就打听得大差不差,拉了几份清单,来找高振东来了。

    “高主任,幸不辱命,这是我初步统计出来的现有的在医学方面的公开出版物。”

    说完就把几份打印的清单拿了出来,高振东还在诧异为什么是好几份的时候,只见对方一边递,一边介绍。

    “这是偏诊疗的,这是手术的,这是理论的,这是中医的”

    好家伙,虽然说了要诊疗,但是对方还是非常尽心的把相关的其他书籍情况也搜集了过来。

    瞧瞧人家这事儿办得,就好像抗战时期冀中平原的高家庄一样,全是地道!

    高振东仔细的浏览了一遍,虽然这个时候的书远远没有日后那么丰富,可是这七七八八下来,还是有千来本。

    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全都要!

    高振东看着这几份清单道“同志,那能不能拜托你个事儿,这些书,每部给我买两本,你统计统计大概多少钱,我给伱。”

    至于为什么每种买两本,自然是他有用。

    不过他说得轻描淡写,但这事儿可把文宣部门的同志给吓坏了。

    这时候的书价格倒不至于像日后那样动不动就几十块上百块,但是,几毛到几块还是要的。

    这上千本书,每种买两本,就得大几千小一万了。

    先别说这位高总工有没有这么多钱,就算有,他也不敢接啊,这个数字对于普通人来说,太过夸张了。

    “这,这”文宣部门的同志一下子陷入了宕机中。

    高振东以为对方怕自己钱不够,连忙补充道“钱方面你不用担心,我出过不少书,积蓄还是够的。”

    同志啊,你有这么多钱我也没这么大胆儿啊。

    高振东说话的时间,让文宣部门的同志想出了办法“高总,是这样,不是担心您没这个钱,而是担心我自己办不了这个事儿,书多,金额大。”

    高振东闻言,倒也理解,这些书估计一个书店是买不着的。

    “我看这样吧高总,我回去向我们单位汇报一下,单位出面,直接联系新画书店总店,由他们来处理这个事情,到时候看看多少钱,你再给也来得及。”

    嗯,这个办法靠谱,他们文宣部门的人和新画书店的同志交道打得多了,肯定比自己出面好使。

    “那太好了,这个事情,可就拜托给你了,我希望这个事情越快越好。”

    总店那边根据清单直接调货,应该速度会快很多,这让高振东的心思活泛了起来,顺便再做个好事。

    对方连连答应,带着高振东的请求回去办事儿去了。

    ——

    差不多同时,京城原研所的几位同志,被请到了防工委,据说是这边有一个新的课题想委托给他们研究。

    别看激光陀螺看起来是个光学问题,实际上更多是对激光应用的深入研究。

    对于激光这东西,本来正式问世就才几个月,别说国内了,就算是全世界加起来,对这东西熟悉的人也不多。

    国内对于这个从理论角度,研究最为深入的,应该就是原研所的同志了,甚至据激光器的发明人——十七机部三轧厂的高振东同志说,他自己也是不如原研所的同志的。

    防工委对于该选择哪个单位总体承担激光陀螺的研制,还是有很准确的判断的,没有去找东北光学所的同志。

    原研所来的人,是他们的所长、总工,以及两位对于激光研究最为深刻的同志,这是防工委这边点名要求的专业。

    在一个小会议室里,他们看到了激光陀螺仪的原理设想。

    搞激光的两位同志,跟看见了宝贝一样,正愁找不到应用研究方向呢,这就来课题了。

    看完原理设想之后,他们非常肯定的表示这玩意儿能搞。

    其中一位首先肯定了理论上的可行性“这个激光陀螺仪的设想,的确是可行的,从原理上来看,这是基于1913年提出的赛格纳克(agna)效应,原本这个效应是很难用在这个方向上的,因为能用的光的波长很复杂,对于光程差的测量很困难。”

    另一位补充道“但是激光的出现,还真改变了这个状况,激光单色性好,波长范围很窄,这就为这个原理的应用提供可能性。这个原理设想的提出者,不但对于过往知识的掌握非常扎实,而且对于新技术的跟踪也很到位,一下子就抓住了激光的这个点,和agna效应结合起来找到了一个新的应用方向。天才,天才啊!”

    这两位不愧是专业的,一下子就想到了这个设想所基于的技术原理。

    这种效应的发现,其实比激光原理的提出还要早,中间也有一些人在研究,但是因为光源的原因,并不具备实际的应用前景。

    inf。in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