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面积超过十万平凡公里的南洋岛屿,事实上都是贾环想要尝试突破先天的预选目标。
倒不是其他什么原因,只有岛屿或者陆地面积够大,才能形成足够完善的地脉以及磁场体系。
贾环最中意的目标,其实就是印尼群岛中最大的那几座,还有澳洲岛。
眼下,丐帮派出去的探索船队,估计已经找到了印尼群岛。
至于更远以及更大的澳洲岛,贾环并不是太急。
眼下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汪直这傻比。
这家伙虽然是倭乱的主要推动者,可他的诉求不一样啊。
东南沿海大族的诉求,依旧是垄断外海贸易,不管哪方参合进来都不答应。
之所以掀起规模浩大的倭乱,主要原因还是为了垄断利益。
嘉靖皇帝可不好侍候!
尤其是,这位对于炼丹修仙有着非一般的执着。
本来么,皇帝的爱好虽然各有不同,可对于朝廷的负担都一般。
只要不像宋微宗那样大搞奇伟工程,皇帝的私库就能满足自身的爱好。
可惜,嘉靖皇帝的爱好,和宋微宗有那么点异曲同工之妙。
消耗的钱财,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就是以一代权相严嵩的敛财手段,都感觉有些吃不消了。
然后,朝野和民间突然多了不少开海的舆论。
很明显,严嵩看上了外海贸易的惊人收入!
别以为内阁首辅是傻子,永乐时期郑和下西洋的档案,朝廷手里又不缺,自然知晓里面的众多门道。
只是以往东南沿海大族严防死守得厉害,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就是内阁首辅也不愿意过多得罪这个利益集团。
可眼下,朝廷不是太缺银子么?
不仅朝廷缺银子,朝臣们代表的利益阶层,也缺银子啊。
严嵩是赣省人,乃是相当传统的士大夫,家族田产无数,却没有沾染多少外海贸易的光。
数位内阁大佬,基本都是这样的情况!
也就是后来的首辅徐阶徐华亭的出身家族,距离海边最近,却也算是相当传统的乡绅家族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谁特么的还在乎东南沿海大族的想法?
可惜,他们低估了东南沿海大族的抵抗决心,以及维护自身利益的狠辣。
正好此时处于倭国的所谓‘战国时期’,大量破产武士没了活路,只能出海变成穷凶极恶的海盗和流寇。
东南沿海大族和他们联合起来,加上以汪直为首的众多海盗势力,掀起了在历史上都相当有名的倭寇之乱。
贾环亲自参与了倭寇之乱的开启,自然看出了许多门道。
可能刚开始东南沿海大族只是想要维护自身利益,逼迫大明继续封锁海洋的政策,能够恢复以往状态就是最大胜利,并没有生出其他心思。
但问题是,东南沿海地域卫所的表现,已经不能用垃圾来形容了,完全就是一盘散沙。
倭寇所过纵横无敌,几乎连战连败没有丝毫挽回机会。
这下,一手操纵了倭寇之乱的东南沿海大族高层,自然而然会起了一些别样心思,想要获取更多的利益。
倭寇通过烧杀抢掠获得的金银财宝,几乎全部流入了东南沿海大族的库房。
想想看,倭寇洗劫的可都是大明南方的精华地域。
一个镇子,就能提供数万两甚至更多的金银财宝,以及各种各样的物资。
若是能够拿下一个县城,甚至府城呢,能够搜刮的金银财富,怕是会以百万为单位,一点都不夸张。
同时,还能通过倭寇之手,将可能出现的竞争对手,还有敌对势力甚至某些掌握了实权的官员一并解决。
可以说,一手操纵倭寇之乱的东南沿海大族,不由自主的开始了对某些势力或者人开启了大洗牌模式。
也就是朝廷没有下定决心,针对东南沿海精华地域大洗牌,不然想要平定倭乱也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
真以为锦衣卫,还有六扇门衙门是吃干饭的么?
九边边军精锐,还有辽东铁骑,哪个又是易与之辈?
就算只是北方有些战力的卫所兵马,若是能够顺利抵达南方的话,也不会叫倭寇那般嚣张。
可惜,太多的势力不希望北方精锐人马南下,加上针对东南沿海大族的手段不够凌厉血腥,这才叫平倭之战延续了那么长时间。
这其中,作为倭乱主要推手的大海盗汪直,想法又有不同。
这厮之所以积极参与进来,除了和东南沿海大族的关系密切,利益捆绑太过深入之外,还有经济上的勃勃野心。
可以这么说,汪直在东南海域的威名,不属后来者南平郑氏。
甚至在纯粹的武力和人马规模上,也只是比巅峰期的郑氏差一点。
东南沿海海域的走私贸易,他和手下人马把持了大头。
在银钱方面,汪直不会比任何一家东南沿海大族逊色,甚至可能还更加有钱,起码在流动资金方面就是这么霸气。
因为没有庞大的家族存在,所以汪直更加重视海上的贸易收入。
他的想法很简单,甚至十分希望大明能够开海,让他原本一直隐藏在暗中的生意,变得正常起来。
作为威名赫赫的大海盗,手下直接养着上万弟兄,跟着吃饭的人马数量可能超过十万,需要的银钱物资数量自然极为惊人。
也是如此,他希望自己能够赚到的银钱越来越多!
要是突然止步不前的话,那就相当危险了,总不能指望手下海盗的忠诚吧?
问题是,大明一直维持封锁海洋的政策,东南沿海的外海贸易,基本上都被东南沿海大族把持了,规模实在有限得很。
就算汪直和手下海盗,能够直接抽成,可收入也是有上限的。
所以,这厮积极主持了倭乱,目的竟然是想要促使大明尽快开海。
只能说,利益使然什么奇葩事儿都可能发生!
贾环一直都想要和这厮见个面,顺便聊一聊如何正常的增加和大明的外海贸易一事,心中有很多想法。
汪直的做法,无疑是最下等的。
正常历史上,这厮的下场和宋江一样,被大明文臣玩弄于股掌之间,死得太过可惜了点。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