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小记
离开重庆前,武汉军区来的同学就事先帮我们联系好了住处,当客轮抵达武汉时,部队接站的大客车早已等着了。在武汉我们休整了两天,第一天上午,队领导组织我们参观了武昌起义纪念馆,参观结束后的时间就由我们自由安排了。
参观回来后,许多同学懒得动,哪也不去了,他们有的打扑克,有的洗衣服。但我觉得这样虚度时光太可惜,难得有机会到武汉来,既然来了,就应该多走走、多看看,起码可以从感性上认识一下不曾来过的武汉。
离开招待所,我在大街上买了一张武汉市地图,按地图我先去了武汉大学,以前我曾听说武大的建筑很有名,到这来一看,果然名不虚传,古香古色的建筑真有点像佛殿和庙宇,和成都工学院差不多,很有特色。转完了武大,我又跑去参观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是苏联人50年代帮助我国设计建造的第一座长江大桥,大桥是公路、铁路两用桥,它把武汉三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桥两头建有漂亮的桥头堡,那桥头堡就和公园里的亭子一样。从桥上往下看,桥面是来往三镇的汽车,桥中是满载旅客的列车,大桥下是来往船只在江面上有序地通过。
6月的武汉气温很高,守桥的哨兵全然不顾满脸的汗水,他们警惕的守卫着大桥。在桥下,我找到当年姐姐们下乡路过武汉照相的地方,在那里我也留了张影,并请照相馆的师傅帮助我寄回家。
离开大桥后,我按班长说的包子店地址直奔而去。班长上学前是武汉军区的,对武汉比较了解,什么地方好玩,什么地方好吃,他都一清二楚。班长告诉我的包子店,是当年毛主席来武汉时,专门去吃包子的地方。
当我来到包子店时,店里的客人比较多,等了好一会才有坐位。我要了一笼龙眼包子,那包子大小真跟龙眼差不多。竹笼屉里铺的粽树叶,每笼八个小包子,吃包子时,必须先将包子皮咬破,把里面的鲜肉汁吸掉后再吃包子,否则一口咬下去,包子里的鲜肉汁会沾你一身。我按班长说的方法,慢慢地品尝了包子,哇!那龙眼包里的鲜肉汁,味道真是太美了。
服务员走过来时我问到,“同志这里有没有武昌鱼啊?”服务员说,“别的鱼都有,就是没有武昌鱼,现在的武昌鱼供应中央领导都不够!”服务员说这番话时真是蛮得意的。
离开了包子店,我又去了解放公园,那里正在举办金鱼展。各式各样的金鱼好多啊,有的头上还长着肉冠呢,就像皇宫里娘娘们头上戴的花冠,非常好看。
看完了金鱼展,我不知道该去那了,这时候,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跟上了我,我到那里,他就跟到那里,后来我问他“你为什么喜欢跟着我?”他说“你和别的解放军叔叔不一样,喜欢看金鱼!”他的话很天真也很真实,当时就把我给逗乐了,我问他,“你是武汉本地人吗?”他顽皮地说,“我是湖北武汉人!你是那里的?”我也学着他的湖北腔说,“我是四川成都人!第一次到武汉来,不晓得武汉哪里好玩啊?”他说,“那你跟着我,我给你带路。”“好啊!”我们俩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在少年的带领下,我们先是去了东湖公园,东湖公园挺大,湖水蓝蓝的很漂亮,我们坐船在湖上兜了一大圈,当时我就在想,要是成都也有这样一个湖,那该多好啊。我们先后跑了许多地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武汉海关的钟声,在钟楼附近,我们找了个凳子,边休息、边吃冰糕、边听钟声,别说,那种感觉真的很别特。下午告别了少年后,我回到了招待所。
武汉的夏天和重庆一样,不仅白天热,晚上同样热的睡不着,与其睡不着,不如起来到外面走走,没想到这一走,让我看见了一件新鲜事。由于天气太热,夜晚武汉的老百姓不分男女老少,都喜欢都把竹床、竹椅搬到了屋子外来睡觉,路灯下街沿上到处躺的都是人。
在武汉的两天里,因为走的路太多,两只脚都磨起了泡,班上的同学们笑我傻,但我心里一点也不觉得,反道感到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离开武汉时,已是晚上7点钟了,轮船在江边上晒了一天太阳,舱门摸着都是热的。由于去南京的客人多,轮船的卧铺满足不了需要,学员中一半是卧铺,另外一半则将被安排在甲板下的五等舱,班长和党小组长商量后,决定让我和另外几个同学去住四等舱。
当我们放好背包时,每个人都已是汗流浃背了。利用开船前的几分钟,我飞快地跑下了船,买了十几支奶油冰糕。当我把冰糕分给班上的同学时,大伙简直乐坏了,有的同学开玩笑说,“你小子入党了,还知道用冰糕请我们的客啊!”看见大家嘻嘻哈哈有说有笑地吃着冰糕,我的心里可高兴了。说真的,当时我是有心想谢谢大家的,冰糕虽然算不上是什么好东西,但它却代表着我的心。
离开码头后,天渐渐地黑了。从武汉到南京江面很宽,夜晚从船舱往外看,江面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惟一能看见的只有航道上的航标灯在漆黑的夜里闪烁着红光。因为天气闷热,我们从舱里跑了出来,坐在船舷旁乘凉,那天晚上,我们在外面坐了很久很久,直到困倦极了才回去睡觉。
船过江西九江后,江面上木帆船越来越多,远远望去非常好看,可以想象得出,当年百万雄师过长江的场面该有多么壮观。就在我出神的时候,突然听见有人在喊,“快看,快看,**!**!”随着喊叫声望去,大概在客轮左舷150米处,不时有成群的黑色动物以弧形状越出江面,它们的动作极快,根本看不清是什么动物,它们就潜回了江里,但有的旅客知道,“那不是**,那是和海豚一样的江豚,我国长江中特有的江豚,是很珍贵的动物。”“哦,原来是这样!”在那一江段,我们先后看到两群江豚,每群江豚数量约有8、9只。
从武汉出来,客轮除在一个码头靠岸停留了一会外,其他时间一直在航行。以前没坐过船,开始还有点新鲜感,可是连续坐了几天后,心里就开始发急了,总觉得轮船速度太慢,太耽误时间了。
进入江苏地域后,老天爷好像知道我们热的难受,于是下起了一场大雨,闷热的空气顿时被赶走了。第三天的清晨,船上的喇叭响了起来,睡梦中的人们被广播声音叫醒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南京终于到了。
雨后的南京,空气格外清新,疲惫的身心终于得到了彻底的放松。当我们乘坐学院派来的大客车,行驶在雨后凉爽、安静的大街上时,我们的心情格外地舒畅。
望着窗外一闪而过的梧桐树和整洁的街道,我从心里感到高兴,南京我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