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学习
1981年4月底,团里却突然通知我赶赴都江堰,参加成都军区通信部举办的仪器仪表修理学习班。上级的安排,表明了领导对前段时间发生的事件处理态度,这样的结果让我没有想到。
来到都江堰,我即参加了仪器仪表修理学习班。此次培训为期3个月,参加培训的学员共有50多个,大多数学员都是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老同志。我们的教员是来自电子仪器仪表研制单位和生产制造厂家的高级工程师,他们的授课能力非常强,从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到具体的电路分析,以及特殊电路不同的地方,讲的头头是道,我们的收获也是巨大的。
学习结束后,我便开始休假了,刚认识的女朋友和我还没见上几次面,就被单位派到外地进修了。没办法,我们只能依靠书信往来,彼此认识和了解对方了。
回到西藏后,女朋友的来信还是比较勤的,差不多十天半月就给我写一封信,但我收信比较困难,不收则已,一收就是好几封信。此前我曾告诉过她,以前的女朋友就是因为收不到我的信件,造成误会而告吹的,因此她非常理解,从没因为收不到我的信件而埋怨过。
说来也巧,我刚离开连队去成都学习,机房里的“线路故障脉冲测试仪”就发生了故障,没有了精密仪器,故障误差率很大,外线维护兵在这几个月里,吃了不少的苦头,跑了不少的冤枉路。我回来之后,修理“线路故障脉冲测试仪”成了检验我这次学习成果最好的试金石。
当我打开了“线路故障脉冲测试仪”,示波器只显示出一条长长的直线,往日熟悉的锯齿波没有了,初步判定故障就出在锯齿波发生部分。打开说明书和图纸,我仔细地查阅了锯齿波产生原理及电路,当我取下怀疑的部件,换上新部件后,线路故障脉冲测试仪恢复了往日的功能。那一刻,我和战友们的心情是非常高兴的。
转眼春节到了,如果能给家里打个电话该多好。我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请拉萨总机帮忙接了一下成都,电话很快就接通了,但经过几次转接,声音不是太好。能不能直接从八一往成都打电话呢?我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给家里打了个电话,电话通了,可杂音太大,无法听清,是什么原因造成杂音这么大呢?我带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军校学习时,教员在上长途传输线路课程时就曾讲过通讯电缆的衰耗特性和架空明线的衰耗特性不一样,会不会是因为它们的特性不一样,把信号衰减掉了,从而阻断了通讯呢?
从整个川藏线来看,波密以东架空明线没什么问题,问题出在通麦段。那里的地质结构不稳,雨水加剧了塌方,那里的架空明线多处受到了破坏,许多地段因为地势限制,无法恢复明线,是用电缆临时沟通的。假如正常通讯信号传输到这一地段时,明线换成了电缆,由于特性不一样,信号衰减急剧增大,信噪比被完全破坏,杂音掩盖了信号,从而导致通讯阻断?如果是这样,只要我们克服了信噪比的问题,长途电话应该能够恢复到正常状态。
想到这,我立刻与通麦联系,请他们把放大器增益尽可能增大,同时又请邦达站传送信号,我则使用仪表监测并在设备上针对信号衰减不同进行增益补偿,没想到我们的努力竟然成功了。
在解决了川藏线长途电话因杂音大而不通的问题后,我便有了更多的想法。在特殊情况下,我们可以不按规定去操作,以沟通通信为原则。又如,当架空明线受到破坏后,固定台站可以开设临时端口与野战通信设备链接,用无线微波接力替代架空明线,从而保障通信指挥畅通。这些想法很值得我今后去研究、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