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章
    九月,辽宁丹东大鹿岛,静卧在碧波之中的岛屿犹如神鹿一样的昂首而立。在英雄邓世昌的墓前,江海心轻轻放下背着的画板,捧着一束黄色的菊花与白色的百合花肃然而立,深深地鞠了三个躬。阳光下,“邓世昌墓”四个大字金光闪闪,后面的墙壁上,黄底黑字地大写着“甲午英烈永垂不休”。

    江海心转过身向远方看去,碧海蓝天,月亮湾沙滩上一只只海鸥在低空飞旋。在北京军事学院任教授的姑父曾经不止一次告诉她:“大清光绪二十年,甲午黄海大战的惨烈主战场,就在这片平静的海域。在那场举世震惊的海战之中,“经远”舰舰长林永升、“超勇”舰舰长黄建勋、“扬威”舰舰长林履中与邓世昌一起死战日舰,均壮烈牺牲!这片平静的海面上,曾被700多名爱国将士的鲜血染红!”

    江海心背起画板,慢慢走向月亮湾海滩。这是一片曾经饱经苦难的海滩,在一百二十年前的甲午大海战中,细沙白浪曾经被北洋海军将士们的热血染红。姑父告诉她:“甲午黄海大战之时,大鹿岛上的渔民闻听海面上炮声如惊雷,远望海面上浓烟如黑幕。第二天一早,海滩上浮起数十具北洋海军官兵的遗体,渔民们就小心翼翼地收敛后葬在东侧山麓,成为一座无名将士墓。这座邓世昌烈士墓,则是1938年6月时侵华日军打捞“致远”舰时,从当地找的水鬼沉下去后,发现了指挥舱中的一具残骸,虽然已经时隔多年,却仍然保持着扶舵攻击的姿势,认定就是邓世昌烈士。数天后,趁日军不备,水鬼偷偷潜下水将他背上岸,魂兮归来,英灵不灭,渔民们一起隆重安葬了他。”谈到这些,年龄已近知天命的姑父泪流满面。他数十年潜心研究甲午战争,走遍了当年战争中的每一片土地,数十次来过丹东,去过大连花园口,去过旅顺,甚至每年都要去刘公岛居住一段时间,参加当地渔民组织的海祭仪式。江海心知道,如果可以以性格评价一个人的话,那么姑父就是不折不扣的鹰派,他长年坚持不懈地反思甲午战争失败的惨痛教训,思考现代军队的发展壮大。上个月,他撰写的长篇论文《甲午大变局》更是引起了军内外的强烈反响。江海心也相信:迟早有一天,姑父一定会帮奶奶找到祖父爱新觉罗·溥远的英魂!三天后,姑父去营口看望一位老朋友,然后他们一起在营口会合,乘船去刘公岛参加海祭仪式。奶奶还反复交待,让姑父亲自指导她去写生,完成毕业画展作品。这几天,姑父因忙于指导博士研究生准备论文答辩,就让她先行到丹东大鹿岛一趟,去看看去年年底发现的沉船“丹东一号”打捞得怎么样了?并讲:“不管这艘沉船究竟是“致远”舰,还是“超勇”舰,都应该尽快组织力量打捞上来,并加大对附近海域深海的搜寻力度,早日让沉于茫茫大海深处两个甲子的北洋海军将士们的英魂归来!”

    江海心在海滩上支起画板,白色的海鸥在碧海蓝天盘旋,轻盈如飞雪,迅捷如精灵。自由飞翔的海鸥让她想起了亚里士多德的那句名言:“幸福,就是把灵魂安放在最适当的位置。”波涛哽咽,浪花如泪,就在这片大海上,一百二十年前的大海战中,北洋海军将士们义无反顾地奋勇拼杀,在民族危亡关头舍生取义,英雄与军舰共沉海底,用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慷慨悲歌!

    海风阵阵,海潮涌来,泛起一簇簇白色的浪花,层层叠叠,一波一波持续不断。江海心调好染料,专心致志地画起来,她知道,这片北方的海,是被北洋海军牺牲的将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浸泡了两个甲子的海,是血性而不屈的海,是坚韧而伟岸的海!这片北方的海,没有南方大海温柔的软沙细语,没有南方大海的温暖炙热,但这片海烙在中华民族身躯上屈辱而又英雄的深深印记,时到今日依然令人血脉喷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