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记忆不老
很多人到了七八十岁忍不住要写自传,这其实是一种记忆驱使的冲动。
有些老人的回忆录把年轻时代写得栩栩如生,我不禁有点怀疑:那是真的吗?一个七老八十的人真的能记得那么清晰,连当年的语气都记忆犹新?这似乎不太可能,多多少少会有点偏差吧。
荷兰心理学史教授杜威·德拉埃斯马(DouweDraaisma)是位记忆研究专家,在《怀旧制造厂:记忆、时间、变老》一书中告诉我们:人们写自传时,记忆似乎会发生变化,并非记忆变得不可靠了,而是一件事情以不同于当年的另一种方式被表述出来。
比起年轻人,老年人对这种变化更有经验。因为一个六旬之人经历过二十岁,而一个年轻人不知道年过花甲是什么感觉。经历人生漫漫长路各种意外、挫折和欣喜之后,你记住这些东西的方式不同,它们的含义也就不同,记忆过程中会有一些细节上的修改来印证或支持你后来的解读。
这似乎不足为奇,但我们仍然要问,那些细节真的记得住吗?直至最近20年心理学家才承认,对于回忆来说,可靠或许并非最重要,重要的是回忆的力量正在起作用。记忆在人到老年时重新返回,比中年时期更频繁地出现在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情景也更鲜明。
德国作家格拉斯106的自传《剥洋葱》出版时备受瞩目,因为他承认并忏悔年轻时参加纳粹党卫军的不光彩历史。有记者问他:“当人到了几乎八十岁的时候,所有这些事情离您一定非常遥远了吧?”格拉斯回答:“不是这样的,这一切都历历在目,宛如昨日。如果要我准确地说出1996年我做了哪次旅行,我非得瞧一眼哪本记事本不可。但上了年纪之后,对童年阶段的记忆反倒清晰了许多。至于什么时候是写一些自传的恰当时间,显然也和年龄有关。”
这种说法很有趣。通常说老人记性不太好,因为他们容易丧失“预期记忆”。这是一种负责计划的记忆,即打算做什么的记忆。往事总是跟其他事情交织在一起,有背景,有脉络,所以好记些。然而我们有时发现人越老,年轻时的记忆越清晰。二三十岁的人可能记不清十几岁的事情,到了六十岁反而记忆分外清晰,而且回忆自动涌现,无法操控。难怪很多人到了七八十岁忍不住要写自传,这其实是一种记忆驱使的冲动。
几乎所有自传都呈现一个模式:七八十岁的人回忆一生时,最近几年占的分量最少,童年的事情稍多些,花最多时间书写的是二三十岁。那是一生之中最具影响性、界定性的一刻,到老年就会突然涌现,提醒自己曾经走过什么样的路。
如果你问年轻人和老人一件最近发生的事,如果都记错时间的话,年轻人会觉得就在不久前,老人则会把它延后很多年。这是记忆的“望远镜现象”:最近的事情推远了,久远的事情反而拉近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老人说孙子好久没来看他了,其实可能上周甚至前天刚刚见过面。
有些老人本来很爱读书,后来完全失去兴趣。是否因为越来越少的东西去刺激大脑的记忆,以致老人的记性不断衰退?答案相反。大不如前的记性封锁了越来越多原先带着乐趣去探索的领域,老人不再回复来信,不再理解纪录片的内容,慢慢陷入沉默。最重要的是,他连自己忘记什么都已经忘记了。
(主讲梁文道)
杜威·德拉埃斯马(DouweDraaisma,1953—),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心理学史教授,专攻人类记忆的本质和运作方式。著有《记忆的隐喻》《误入歧途的心灵》《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过得越来越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