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六十九章 好转
    “管它能不能行,死马当活马医了”许是太激动了,二皇子张口而出。

    黎疏悄悄掐了他一下,表达不满,这位二皇子,果然该提高一下说话的水平了。

    二皇子龇牙咧嘴不敢言语,心里却是嘀咕着堂堂东云国二皇子,竟然也能到这敢怒不敢言的地步。

    已经是最后的希望了,陆之行把煎好的药一点点喂给姜皖,希望、不安、期盼全部蕴含在他的眼中。

    服下药过了半个时辰,姜皖和御墨翎的脸色便开始恢复,吓人的惨白之色总归是回归正常了一些,脉象逐渐平稳有力。

    从煎药服药到二人脉息恢复正常,姜府所有人都是屏着呼吸的,直到白薇宣布二人已经无事,这才松了一口气,想起这些日子的紧张,一时间,竟然眼眶酸涩,终究是走到这一步了。

    所幸,上苍有眼,让他们重新见到了希望。

    白薇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地,最后一刻,她的方子起了作用,她这位毒寒宫宫主的名声也算是保住了,白薇嘴角扯开一个笑容,欣慰又酸涩,从来没有想到,她差点在这里跌一个跟头,差点失去她唯一的亲人和最好的朋友。

    “按照这个方子,让城里所有的大夫按此配药,煎好了给病人服用,根据不同情况药量有所调整就好。”白薇把写好的方子交出去。

    惊喜过后,众人才得以仔细看一下白薇的样子,接连几日不出房门,白薇的脸色越发白,只是任谁也知道,这种苍白哪里还是健康之色。

    “白姑娘,你也累了,去休息一会吧。”桃依也是心疼,整日熏浸在众多药物中,白薇衣服里外都是浓浓的药气。

    既然姜皖和御墨翎都没事了,白薇也算是放心了,便点点头,站起来准备去休息一会,只是一个不稳,她的身子也倒了下去。

    几日的不眠不休,耗费了精力和心血,白薇累晕倒了。

    此刻,南枢反倒是成了最忙的,需要给三个人不停诊断,御墨翎和姜皖已经在恢复之中,没有什么异样症状,不日也就能醒来,如今白薇也倒下了,所幸只是累的,休息休息也就好了。

    既然二人已经见好,姜府上下的气氛瞬间转变了,原先每个人脸上的愁苦之色早就被欣喜所替代,如今的姜府,倒是和过年一样热闹忙乱了。

    白薇配出方子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桃花镇,而姜府大门外再一次聚集了许多要来感谢的百姓,与之前来闹事抗议的时候形成了对比,好似从未发生过之前那些事一样。

    “各位,我家主子现在尚未苏醒,白姑娘也累倒了,大家也见不到,你们的心意我们心领,只是大家还是散了吧。”桃依挡在门口说。

    今日的百姓,脸上都是亢奋喜悦之态。

    “如此,替我们大伙好好谢谢白姑娘”

    “是啊,要不是你们,我们的亲人也不会捡回命来了”

    “大恩大德,我们永世不忘”

    “”

    “”

    果然,人的心情好了,说出的话也好听,利益所驱,人心不过如此。

    桃依心下冷笑不已,面上还是保持着得体的笑意,“请大家散了吧。”说罢,重重关上姜府大门。

    桃花镇的大街上早就架起来了许多火堆,一碗一碗的汤药被煎好,每个人脚步轻快,似是不觉得累。

    暮色轻垂,所有人的病情都稳住了,月夜朗朗,人们从来都没有觉得,原来夜晚的月色星光也是这么好看。

    趁着夜色,桃花镇的城门第一次打开,接着两匹快马飞奔而出,朝着东南方向疾驰。

    城中时疫虽然解决了,粮食又成为了一大难题,就像是周文渊说的,粮仓进水,粮食发霉腐烂,已经不能食用,仅存的一些粮食也撑不过三天了。

    本来已经欢呼雀跃的百姓脸上又有了愁容。

    而此时,一向在百姓中关切的周文渊,却不见了身影。

    芜城是除了大魏京城外最富庶的地方,借着低平的地势和充足的水源,芜城的粮食种植规模属最大,是整个大魏的粮仓所在,粮食自然是不缺。

    看着芜城的繁华之状,周文渊又想起桃花镇的惨状,不禁觉得悲凉,更是坚定了筹到粮食的决心。

    芜城太守江滨姗姗来迟,面上不过是疏离的客套,“周大人,久等了,不知道是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周文渊已经在这里被晾了好久,他心里再明白不过,对于他的来意,这位芜城太守只怕是不会答应了。

    “原是慕名而来,江大人客气了。”周文渊心性不是常人可比,这点折辱于他不算什么。

    江滨笑了几声,那笑声中是毫不掩饰的奚落,“听说桃花镇发生了时疫”

    周文渊脸上没有波澜,仍旧是谦恭有礼,“江大人消息果然灵通,现下城里的时疫已经抑制住了。”

    “哦哈哈哈,那倒是恭喜周大人了听说桃花镇的粮仓进了水”

    周文渊心下警觉,总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是,这也是周某前来叨扰的缘由。”

    江滨这时候也懒得敷衍了,“近年的粮食收成不比之前啊,前些日子三国开战,又调用了一部分,现下,芜城粮仓也是紧张不已,我这一城之守,也是难办。”

    这话周文渊岂能听不出来这是哭穷呢

    “江大人,芜城的冬天也是湿冷的吧”周文渊挑起问。

    江滨没有想到周文渊突然问这么一句,“周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

    “桃花镇盛产煤炭,且都是上好的,比芜城所用的木炭结实耐用,最重要的是,价钱低廉,且据周某所知,芜城的炭,都是来自桃花镇。”

    赤裸裸的威胁和讨价还价。

    江滨这才开始正视周文渊,原来这外表看着文弱的人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呢。

    “周大人,有话不妨直说。”江滨也不再绕弯子,被周文渊这么威胁,他心里不舒服的很,可是他也知道,若是周文渊从中下手,断了芜城的炭的供应,他们可就得跑到更远处花更大的价钱去买,如此一来,的确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周文渊正色道“以两倍的煤炭换粮食”

    “当真”江滨没有想到周文渊做出的让步这么大。

    “当真”周文渊斩钉截铁。

    江滨大笑几声,“好,成交”

    周文渊微不可察地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没有白来,他知道自己没有占到便宜,可是为了桃花镇的百姓,现在,他不得不这么做。

    开仓放粮,周文渊押着已经装好的几车粮食,心中澎湃,就像是护着宝贝一样,这些简直就是桃花镇百姓的命

    桃花镇已经陷入了粮食紧缺的恐

    慌之中,每个人现在一天只能喝一碗粥,对于正在恢复身体的病人来说,更是危险。

    城中又起了对周文渊不满的声音,他们以为,这位新任太守丢掉他们自顾逃命去了。

    天微微亮,桃花镇的城门再次缓缓开启,马车沉重的轮子压在地上,唤醒了城中熟睡的百姓,周文渊一身狼狈地重新站在了众人面前。

    日夜兼程,紧赶慢赶总算是回来了。

    “大人,这是”一个老者颤颤巍巍过来问。

    “粮食。”周文渊轻声说。

    那老者脸上满是不相信,他看了眼周文渊,又慢慢走到马车旁,用手扣开袋子,里面白花花的白米掉到他的手心里。

    老者的双手轻轻抖动,眼睛里瞬间有了光彩,怔愣片刻,他终于意识到这是真的。

    “我们有粮食了我们有粮食了周大人给我们带回粮食了”老者歪歪晃晃地跑开,一边跑一边大声喊。

    顷刻间,周文渊就被百姓包围住了。

    周文渊看着百姓热切的目光,觉着这一趟总算是没有白跑,芜城受到的侮辱也好,路上摔的跤也罢,都不算什么了。

    “多谢大人”百姓看着满满的粮食,又看着周文渊身上被树枝刮破的衣服和下摆的泥渍,以及脸上尚未痊愈的多处小伤,一切也就都明白了。

    周文渊已经真的算得上是桃花镇的父母官了

    所有百姓一齐跪下,对周文渊叩拜。

    周文渊忙说,“请起,大家不必如此,身为一方官员,这是我应当做的,朝廷拨的粮食过些日子也就能到了,这些,大家先将就着,不至于饿着大家。”

    也许就是这一刻起,周文渊成为了桃花镇人人敬拜的好官。

    姜府的口粮也已经很拮据了,周文渊也及时送来了许多,而他亲自筹粮的事情早就传到了姜府。

    周文渊再次见到了陆之行,笑着说,“陆公子还是这个样子好。”

    陆之行现在已经不再是一副颓废之态,而是重新恢复了之前那般的干净利索。

    陆之行笑了笑,“还要感谢周大人呢。”

    周文渊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要说感谢也得我说,要不是陆公子帮我出了主意,我也不会筹集到粮食,陆公子可是救了桃花镇百姓的性命啊。”

    陆之行听了,不免触动,他深知周文渊这一趟筹粮之行,不会那么容易。

    “周大人,桃花镇的百姓有你这个父母官,当真是有福气了。”

    周文渊笑了笑,目光深远,记忆深处的一幕幕清晰在眼前,“我从小家境贫寒,父母双亲不待我长大俱亡,若不是云州太守帮扶我,又将我举荐去了京都殿试,也不会有我的今日,从我任官的那一日起,我就发誓,也要成为那样的一位好官。”

    再说时轻描淡写,其中所经历的苦楚,也就只有自己清楚了。

    “原来如此,立榜树样,当真是好官”陆之行感叹。

    周文渊收回记忆,看着陆之行,“直到现在,我也不敢忘,他那日送我离开时对我说的话。”

    “什么”

    “为官造福,死而无憾”

    陆之行沉默良久,这些日子,周文渊所做他都看在眼里。

    “周大人,贤名远扬,你的仕途之路,绝不会止步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