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十二章 初见太子(上)
    张昭第一次和刘瑾见面是在蒋家庄中。

    他当时无欲无求,又不想和太监们牵扯,表现的不卑不亢。同时,拒绝了刘瑾的“招揽”。刘瑾招揽他,实际上是为菜谱。他识趣的把菜谱给刘公公,这招揽自然作废。

    第二次见面是在青龙镇的客满楼酒楼中。他认出太子朱厚照的身份,但佯装不知道。当时,刘瑾还深深的看他一眼。

    现在,在这皇宫内的宫门处,这是第三次。

    张昭的历史水平再怎么网文级别,对刘瑾刘公公还是熟悉的此刻,这位正德朝的头号大反派笑呵呵的来这么一句,张昭内心里却是警惕起来。

    很简单的道理,以刘公公的地位,需要对他一副老友见面的样子吗

    张昭拱手见礼,客气的笑着道“在下见过刘公公。当日在蒋家庄不知是刘公公当面,还望恕罪。”

    张昭话说的很客气。毕竟,他在东宫中当差,勋卫散骑舍人是武官系统,无定员,俸秩视八品。但是,认真算起来,刘瑾一样可以指挥得动他。

    刘瑾却只是看他一眼,再呵呵笑几声,颇有几分皮笑肉不笑的感觉,尖着嗓子道“张书生本事大着呢,咱家哪敢怪罪你走吧,小爷等着的。”

    张昭跟在刘瑾等人身后,往殿宇中走去。心中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他来东宫的目的很明确获取朱厚照的信任,为将来做准备。但是,他不能将别人当傻子。

    李东阳、谢迁等大佬都明白,举例子都是拿明朝的宠臣们来举例。显然,就算他还有科举之心,大佬们都觉得他会走这条路线。

    而刘公公不愧是将来能“执政”的大佬,虽然他是反派,但水平还是很高,在他进宫的第一天就表现出“敌意”。

    他倒是想苟着发展,偷偷积蓄力量,但现在看来,工作环境很糟糕啊他根本不用问,就知道刘瑾此时恐怕已经在东宫的太监们中取得主导权。

    因为,弘治十三年距离弘治皇帝归西也就剩四年多的时间而已。

    太子朱厚照住在坤宁宫东边的承乾宫中。以乾清宫为界线,后面的殿宇都是外臣绝迹的地方。张昭虽然是宫中禁卫,但肯定不能去承乾宫中见朱厚照。

    见面的地点在奉先殿前的一处小殿中。

    朱厚照此时年龄十岁出头,脸有些长,白白净净的小正太模样,穿着太子的常服蟒袍。正在殿中来回踱步,脸上带着一些沉吟之色。显然,他正在思考等会张昭来了他要问什么。

    谷大用等太监们随侍在一旁,另有跟着的皇宫禁卫在小殿门口把守着。

    “小爷,张昭带到。”听到刘瑾的声音,朱厚照侧过身,就见一个身材修长的青年被带来,正是当日在青龙镇中见到书生张昭,见张昭要跪拜行礼,抬手道“张舍人,免礼。”

    他跟在弘治皇帝身边,耳濡目染。弘治皇帝和大学士议事时以先生相称,极为尊重辅臣。他这会自然是照着学。对有本事,且对他胃口的人,他当然很尊重。

    张昭刚学了半个月的礼仪,当然知道臣子见太子要跪拜,十岁的小孩他照样是太子。但心里很膈应。见朱厚照免掉跪拜的礼仪,说道“谢殿下。”

    朱厚照神情兴奋,走前几步方便和张昭说话,径直的问道“张舍人,不久前蒙古小王子诸部再次入寇大同。我在宫中听到消息,都快要气死,你有办法灭掉他吗”

    说完,目光热切的看着张昭,等着他给出答案。说话间,因为兴奋都没有自称本宫。

    刘瑾、马永成、谷大用等人都是侍立在旁边,安静且神情各异的看着张昭和太子对答。

    张昭在东宫里可是大名鼎鼎啊毕竟,太子是亲口“邀请”他来东宫参赞军务。而刘公公的分析张昭是来抢位置的,他们都认可。

    张永三十五岁,在八虎中擅长军务,对军事一向比较感兴趣。他对张昭的本事还是佩服的,不然也不会专门在太子面前说张昭的观点。但张昭要来抢他们的饭碗,这当然是不行的

    明朝,皇帝身边宠臣的“坑位”,不仅仅是太监独占。还会有道士,武将等人。这都是竞争对手的关系。

    见太子上来就问这样的大题目,张永看看张昭,心里就嗤笑一声,“看你怎么回答回答有,又兜售你那几条平北虏策,小爷会有兴趣听回答没有,那就扫了小爷的兴。”

    张昭平视着朱厚照。他的身高比朱厚照还高,这样的平视还是有点居高临下的感觉。

    根据他脑海中的历史印象,正德皇帝是最讨厌规矩的主儿,什么东西都要反着来。异常的叛逆。所以,他没必要在这里装什么“循规蹈矩”。

    张昭早上进皇宫,刚听王公公说完把他压着学礼仪的幕后主使者,接着又是“收获”刘瑾的“敌意”,再接着,给朱厚照出个难题。这真正意义上的履新的第一天,正是磨难重重

    但,趟过去就是。

    张昭从容的道“有。”

    朱厚照顿时兴奋的道“哦那你快说。我也想了几个办法,看看能否跟上你的思路。”

    张昭无视周围看来的各种目光,侃侃而谈,“这要看殿下要什么样的办法。是要立即有效果,还是要徐徐图之。是要一劳永逸,还是要反复蹂躏。”

    “这都怎么说”朱厚照胃口被张昭吊起来,一边思考,一边问道。

    张昭解答道“臣之前有些观点在京中流传,想必殿下是听过。和蒙古诸部的战争无可避免。而战争,是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比拼的是国力。

    以我朝的国力,想要灭掉蒙古诸部,这是必然能成功的事关键在于我们想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若是打完蒙古,百业凋零,中原各处烽烟四起。这便不行。

    所以,对蒙古诸部的战争有轻重急缓不同的策略。”

    张昭先灌朱厚照一碗“鸡汤”。

    明朝初年的两位皇帝,那真是各种吊打蒙古不解释。名将蓝玉捕鱼儿海,一战尽墨蒙古王公而明成祖朱棣六征漠北,蒙古人望风而逃。但是,土木堡之变是明人心中的痛啊

    朱棣死后几十年,鞑靼人都打到京城来,且把他重孙给捉住。不知道他知道了会不会气的棺材板都压不住。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全面处在下风。成化朝出了几个名将,但说实话没有打的蒙古伤筋动骨。真正将蒙古人打疼,打的数年不敢南望的,是眼前的这位。

    明武宗朱厚照。

    别看应州之战,各种史料都是抹黑。但单看这个庙号,估计明朝的文人们心里还是有数的。想想看,“武”这个庙号,都是给哪些皇帝的

    弘治朝对蒙古部落的战争,那真是苦逼的很。现在很多人面上说煌煌上国,心里估计都在打鼓。

    张昭先给点信心。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