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第二次徐州会战结束之前,徐州境内真正的话事人并不是当时徐州刺史部表面上的主人徐州刺史刘备,而是由徐州本地世家或者豪强们相互勾连的暗联盟的话,那么,会战结束之后,徐州已经变成了不是由本地人说话才算数的徐州了。
原因很简单,在这个乱世当中,谁的拳斗硬,谁的话才管用。
第二次徐州会战,真正交战的双方,其实谁都没有能够从这场战事当中占到好处,因为刘备军在徐州,尤其是彭城国境内实施的大范围坚壁清野的战术,使得曹军在徐州境内几乎可以说是掠无所得,再加上吕布那厮趁火打劫,派遣其手下司马懿将整个东郡搬空。
曹操方面算是吃了一个大哑巴亏。
而刘备这里,虽然成功抵挡住了曹军对徐州进一步的侵袭,但是,损失其实也是非常大的,不管是粮食储备方面,还是军队方面,都是如此。
坚壁清野战术,从来都是自损八百,从一开始就要对己方的粮食储备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要知道,大规模屯田,在徐州境内才刚刚开展起来,还没有来得及看到其成效,便引来了曹军的疯狂进攻。
而曹操之所以选择这个时机发动第二次徐州会战,也正是因为担心徐州境内实施的大规模屯田会让刘备在徐州境内的统治更为稳固,故而,这才选择在刘备在徐州境内推行大规模屯田的第一年,也就是将要见到成效,收获第一季粮食的时候发动进攻。
这样的目的,既可以从徐州境内掳获到敌方的粮食,以弥补己方在这方面的不足,又可以借以打击,甚至是直接消灭掉占据徐州的刘备。
在当时,天下各路军阀当中,除了南方,四大州的统治者不为粮食储备发愁之外,身处于长江以北的任何一个地方军阀,也都有这方面的困扰。
这其中,也包括河北霸主袁绍在内。
占据着鱼米之乡——徐州的刘备,即便有内亲糜氏家族的鼎力相助,却因为他获得徐州的时间实在是太短,在当地地方世家,豪族,亦或者普通百姓当中,并没有多少威望可言,更因为因为徐州境内连遭兵祸和天灾的影响,他也同样被这个问题所困扰,
徐州在陶谦治下,原本是天下最为富庶的州,没有之一,在当时,就连刘表所控制的荆州也远不及当时的徐州。
可是,自从第一次徐州会战开始的时候,一切就都变了。
曹军的兵锋,不但一次性杀戮了很多无辜的徐州百姓,而且,还极大的破坏了徐州当地的经济,尤其是农业方面。
很多徐州百姓,尤其是彭城国境内的,因为战乱的影响,不是死于战乱之中,就是因为转乱而逃往其他州郡,甚至是其他州,还有人因为战乱所引发的瘟疫,因此而病死。这种情况下,一下子损失了大量青壮劳动力的徐州,粮食生产必定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再加上,刘备在徐州境内开始推行新政之后,便开始受到本地地方世家或者豪强们暗中联合起来的抵制,日子就更加难过了。
这样一场在进行的时候,对双方都没有任何好处的大会战,却结束的时候,为刘备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即便因为此次会战,刘备方面一下子损失了彭城国一郡之地的所有粮食收入,而且,在下邳国和东海郡两郡防御战之中,为了抵御住曹军持续不断的疯狂进攻,刘备军军中受伤或者直接战死的士兵,在会战结束之后,经过统计,也几乎超过了五千人。
但是,这一切的付出,却都是值得的。
首先,第一点,此次会战之中,不光是刘备本人,以及刘备军,就连徐州人都打出了自己的士气,自己的骨血。
面对生死大敌,死战不退的决心和斗志,不光是给刘备这方面的文武大臣,给徐州本地那些原本并不看好刘备能够在此次会战之中最终能够坚持下来的世家或者豪强们,甚至给敌对方曹军上上下下的人都给予了他们以极大的震撼。
是真的震撼。
此战之后,就连曹操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以后的战事当中,还是尽量少采用屠城的战术来恐吓敌人为上。
徐州人之所以在战场上比以往表现得更加悍勇,甚至是不怕死,除了刘备本人逐渐在徐州境内形成的个人威望,刘备在徐州境内实施的那些惠及到方方面面普通百姓的新政之外,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刘备军中每一个将士对曹操,曹军当中的将领,对曹军当中每一个士兵那种发自骨子里的恨。
是仇恨支撑刘备军的士兵在简陋异常的防线后面坚持下来的。
这也是当初,金珏在这个时空里,第一次见到刘备之后,向他提出的第一个建议——刘备再在徐州境内招募士兵的时候,尽可能多的从那些曾经被曹军战火所波及的郡县境内招募。
第二次徐州会战,若是为刘备军换一个对手,孙策,亦或者袁谭,是有袁绍支持下的袁谭,刘备军都未必能够守得住徐州。
孙策的能力自不必提,如果在那个时候,孙策选择立即出兵进攻徐州的话,刘备必然无法抵御住孙策军的进攻,进而丢失掉整个徐州。
幸好,在那个时候,这两个势力之间,还存在着一个能力不强,却十分疯狂的势力,且这个势力却还是孙策军一方原本的恩主——占据江淮地区的袁术。
袁术在,孙策不但不可能直接越过袁术,出兵与刘备争夺徐州,而且,在对待袁术所引发的问题方面,他比曹操处理的要好。
第二次徐州会战,曹军出兵之前,曹操的的确确是在暗中派遣了使者,到寿春与袁术达成了一个协议,或者说是暗中的默契——在曹军出兵之前,袁术暂缓其称帝的行为。
与之相对应,孙策是早就知道袁术会称帝,而且,在袁术真得对外公然宣布称帝之后,孙策一方便立即与之进行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