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六五章 轻取汉中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古有庸国,为巴师八国之首,国民皆善战,秦,楚不敌也,时楚国有灾,庸国趁虚东进,反被楚庄王联合秦,巴两国所灭,楚人吸纳庸人之文明,渐变强国,留此谚语。



    上庸城前,潼关营横刀立马,城内官吏皆恐,上庸令未加抵抗,大开城门迎入朝廷大军。时官吏皆言被张鲁所胁迫,心中多存汉志。



    翌日,张辽领军东进,再取房陵,张辽所到之地关城大敞,百姓皆不敢违逆,顺应天子之诏。



    与此同时,马腾夺取沔阳,进军褒中,也是一路通达,直至南郑城下,方知米教张鲁早已领兵潜逃广汉郡。



    之后,马腾走成固,取西城,与陈道会兵上庸,遂汉中各要城归于朝廷,雍帝刘协得了第四郡。



    且表上庸城庆功宴。



    陈道居首,马腾,张合列席左右,张辽,杜畿等一列文武陪坐。



    “诸公,今日大喜,汉中伐取各位功不可没,本将已一一陈列在册,朝廷必有封赏。”陈道人着便服,举杯邀在座同饮。



    “明公,腾有愧矣。”马腾此次攻取多地,但不敢居功。



    “寿成兄,战场无常,只谈结果,朝廷取汉中,寿成兄当得首功。”陈道人摆手摇头,不说责怪。



    马腾面色一红,低头无话。



    翌日,陈道领大军折返南郑城,抚顺民情,安顿后续事宜。



    七日后,见太守府,杜畿与张合并肩行于庭前。



    “将军,昨日征西营开拔,想必为公先生也快动身了吧。”杜畿持卷问道。



    “应在近日。”张合点头应答。



    “那敢问将军,入景桓党有何要求?”



    杜畿是第一个问这种问题的官吏,这倒把张合给难住了。



    “这……应该都是自诩吧!我等之间也没有党首的说法,凡事做商量,群策群力,同心扶汉。”张合也给不出确切答案,因为当初景桓党可是人人避之不及的存在。



    “不经考量吗?”杜畿做了几日功课,就等陈为公问策了。



    “没听说过,倒是经常一起饮酒,气氛也融洽,前几日钟元常和张德容经常临席,不过二人酒量都不行,比文若还差,基本上都是被抬回去的。”张合与杜畿近日配合安抚民情,逐渐熟络,说话也就没那么多顾忌了。



    “难不成景桓党考的是酒量?”杜畿讪笑道。



    “嗯!应该算是。”张合煞有其事的点点头,陈道人每次都是喝至性起方谈国事,其余时间大多数都是和众人谈风花雪月。



    “这……”杜畿下定决心,回府要好好练一练酒量。



    继,二人入堂,陈道人正在伏案处理各地民情,手间笔墨从未停过。



    “兄长与伯侯兄且稍坐片刻,待贫道阅完此卷。”



    半个时辰后,陈道人离席舒展腰身,转而笑看杜畿:“伯侯兄,三日后贫道也要回长安了,以后这太守府就交给伯侯兄了。”



    陈道人已向朝廷写了奏文,推荐杜畿为汉中太守。



    “下官领命。”杜畿自认为可做好这汉中太守,直爽应答。



    “另,文远拜宁汉中郎将,领一万五千凉骑驻上庸,你二人日后协作,共治汉中。”陈道人本想将华雄留在汉中,但凉骑配凉将唯恐生变,所以陈为公改令张辽驻守。



    “张将军神武,下官定好生配合。”杜畿接了军令书,暂代汉中太守。



    “伯侯兄需尽快统计汉中户所上报朝廷。另,疏通斜谷商道,募兵以及粮草事宜尔等自行解决。”朝廷攻下汉中,府库消耗巨大,陈道人在王上公手中可抠不出粮食了。



    “下官明白。”



    ………………………………



    话转奋武将军曹孟德。



    当初酸枣诸侯分崩离析,曹操转投袁绍帐下,在东郡大败于毒,於夫罗,袁绍表其为东郡太守。



    继,青州复起百万黄巾攻打兖州,抄掠各地,兖州刺史刘岱不听济北相鲍信固守的谏言,引兵出击与黄巾交战,死于青州黄巾之手,兖州成无主之态,民生惶惶。



    时曹操帐下谋士陈宫进而谏言,让曹操引兵入主兖州,后陈宫又帮曹操游说兖州别驾,治中等要员,不及十日,济北相鲍信领兖州官吏迎立曹操为兖州刺史。



    曹兖州即到任,领兵出击黄巾贼,由于兵寡,初战不利,屯于寿张东山营。



    瑟瑟夜风吹拂营前火把,一位白衣文士牵马漫步走至营前。



    “来人止步!”



    巡逻卫队走出一将,身高不足七尺,浓眉大胡,敦厚稳健,目如圆浑猞猁,腰佩短刀,手中持枪犹如扛旗,颇显滑稽。



    “敢问将军是?”文士躬身一拜道。



    “曹公帐下校尉乐进!汝是何人?来此作甚?”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氏,初为曹操帐下小吏,后曹操被徐荣所败,遣返乐进回阳平募兵,乐进不负所望募得千人,添作军中校尉。



    “在下中山张孟衍,特来投奔孟德公,献上破敌之策。”张家有叔侄,同府识文,年龄相仿。今朝张安已名满天下,而张行才学成出山。



    “可有推荐书信?”曹操的身份今时不同往日,不是什么人都能入帐。



    “自荐才。有计策一卷,望将军呈上。”张行一不说是张安之侄,二不言自家显阔,投奔曹操也是他心中所许。



    “且等片刻,本将前去通禀。”



    三刻后,乐进引张行入帐,得见曹操。



    “这是先生所书?”曹操持卷问张行,抬头间目色一愣,忆起了旧友。



    “正是在下所写,不知可合刺史心意。”张行应答。



    “写的不错,确有可取之处,先生是中山人氏?先生可识景桓侯?”曹操和颜问道。



    “识得,张安正是在下叔父。”张行如实以禀,面色平常。



    “你的叔父受天下人敬仰,张家门庭荣宠富贵,为何不去投朝廷,或投车骑将军袁绍?”曹操目色严谨,不涉半点私情,这也是对张行最大的尊重。



    “行以为匡扶汉室,唯君尔。”张行年初离家,辗转数月寻得曹操,可见诚心。



    “也罢,你且留在营中听用,与曹子修同住一帐。”曹操语气唏嘘,不知是在惋惜曾经的自己,还是当初的张安。



    …………………………………



    全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