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3章 退路
    对于李恪,他本来不想说什么的,毕竟皇家的事情少掺和为妙,尤其是李世民这个家伙,他家的事情掺和的越少越好。

    但是不管怎么说,自己北上的时候,他给了自己一队护卫,这个人情必须得承着。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自己和李丽蕴的事情,还多亏了他在其中来回撮合。

    而且从历史上来看,这家伙纯粹是弟兄几个中间最为悲剧的那个,尽管他也明白自己很可能与那个位置无缘,但是在李世民有意的诱惑之下,他还是犹豫踌躇了。

    这就是人性的贪婪,不能怪李恪太贪婪,只能怪李世民给出的诱惑太诱人了。

    尤其是在李治被立为太子之后,李世民还说出了李恪“英果类我”的话,这不是故意把自己的儿子往死路上送吗?难道他不知道长孙无忌是什么样的人?

    李恪也知道这其中的凶险,所以他后来就果断的离开了长安,然而毕竟离开的有点晚了。

    直到李治被立为太子之后才离开,这样就会给其他人更多的遐想空间。

    再加上李世民那催命的四个字,以至于他最终成为长孙无忌的眼中钉,肉中刺。

    在李世民活着的时候,长孙无忌还不敢怎么做妖。结果等到李世民一死,而李治又生性软弱,专治长孙无忌的武则天还没有掌握大权,这个时候就是李恪的厄运到来的时候。

    未来的局势,张济安没办法改变,他觉得自己还没有那么大的能耐,但是及早给这小子找一份退路,或许也算是一个报答吧。

    不管怎么说,李世民的这些儿子里边也就这家伙对他好一点,其他的人甚至连正眼看他一眼都没可能。

    天可汗陛下的儿子,自然个个都是眼高于顶的,压根都看不上这个没有任何根基的家伙。

    即便张济安成了他们的妹夫或者姐夫,他们也只是象征性的打个招呼。

    很显然,他们对于这种吃皇家软饭的家伙,向来是没有什么兴趣的。

    一直到张济安从定襄打了胜仗回来的时候,这些家伙们才发现,原来,这家伙简直就是个杀神啊。

    这个时候他们才都坐不住了,即便他们能坐得住,他们王府的长史之类的也都坐不住了。

    于是借着张济安搬家的时候,他才将这些大舅子小舅子之类的逐个见了一下。

    而且大家也表现的很热情,就连太子殿下也在他面前没有太多的傲气,不知道的人看起来,还以为李丽蕴在宫中的地位有多高。

    李承乾这家伙在张济安面前不但没有什么傲气,反而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不停的问他关于这次战争的细节。

    可以看得出来,这家伙也是一个不安分的主,或许这家伙压根不应该当太子,而是去另一只军队外大唐平定四方。

    然而对于这些,张济安倒是看得很淡。

    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也经历了人世间所有该经历的风雨沧桑,也看破了人情冷暖,体会到了世态炎凉,自然也明白这一切背后的东西。

    人就是这样,穷居闹市无人知,富在深山有远亲啊。

    自己刚来到大唐的时候,也没见这些亲王们对自己有多在乎,除了一个李恪。

    正所谓,日落西山你不陪,东山再起你是谁?

    只有李恪才是这些亲王里边,对自己没有偏见的人。

    这小子刚来到自己府上的时候,就是跟着在旁边听课,也没有任何亲王的架子,甚至还一度假扮做普通的贵公子。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他对于这家伙就有了一些特殊的情分在里边。

    所以在李丽蕴回来的时候,他就给这家伙带来了那两句话。

    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

    这明明白白是让他跑路的意思。

    然而等他回来的时候,这家伙居然还没有跑。既然没有跑也就不急了,在那几天的时间里边,反正老李皇帝要下定决心,那还要大半年的时间。

    既然如此,还不如为这家伙准备一条退路。

    当然他也但愿这条退路用不上,如果因为这家伙提早跑路,从而使得长孙无忌对他的戒心少一点,或许这条退路就用不上了。

    如果,这一切和历史上一模一样,没有什么根本的改变,而老李皇帝也在昏头之下说出“英果类我”的催命符,到那时候,李恪或许应该用得上这条退路了。

    此外在他的内心里面,还有一件让他纠结的事情,那便是关于琉琉球的问题。

    华夏对于岛屿虽然早就有着往来,然而真正实现对岛屿的直接管辖,却是到了清代的时候,而且台湾府也还仅仅是福建行省的一部分。

    随后又遇到了晚清,从此,坎坎坷坷,再加上人为的因素,使得文化认同感很容易被割裂。

    这也是让人感到痛心的一件事情。

    他觉得,假如从这个时候开始,就开始传播中原文化,以文化之,不仅有利于岛屿上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尽早的形成文化认同感。

    而李恪实实在在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他相信以这家伙的才华足以做到这一点。

    将近三万的薛延陀人,在江南的时候或许可以作为战俘奴隶来使用,促进江南的开发。

    然而,真的到了需要他们开发岛屿的时候,只要给他们稍微给点利益,这些家伙绝对能够成为一支生力军。

    在草原上纵横厮杀过的男儿,其作战的勇气是无需质疑的,稍加训练就是一直非常优秀的军队。

    这支军队到时候就能够成为李恪的班底。

    如此一来,即便是他要走,也不会动用地方的一兵一卒,也不至于引起老李皇帝的警觉。

    至于对其管理倒是不用担心,作为一个亲王好歹还是有自己的卫队的。虽然大唐亲王三百人的卫队规模并不大,但是这家伙在第二次就藩的时候,曾经征剿过许多盗匪,在其中也在许多江湖人士那儿留下了许多的人情。

    一旦在岛屿上有了利益的驱动,他就不相信这些家伙不会心动的。

    如果将这些家伙都编进来的话,完全可以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

    张济安和李恪规划设计过关于这支人员的转化方式。

    无非就是先让他们成为开垦荒地的奴隶,这是他们本应该具有的第一重身份。

    然后慢慢的让他们开始有一定的自由,或者说给他们一些甜头,唤起他们对于财富的渴望。

    最后让他们了解到岛屿上的富饶,估计这些家伙对于。开发岛屿的渴望不会比哥伦布弱。

    到时候他需要做的仅仅就是加强对这些家伙的管理,不要让这些家伙变成殖民者。

    不管怎么说,岛屿上的原住民,那都是大唐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