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河看着韩向阳,仔细观察着韩向阳的神情,嘴中说出赞成的话语“伯昀兄此乃持重之语,只是,何人可接掌近卫司”
韩向阳早有人选,听到刘河问话,直接就道“我倾向于把偃师警备区都指挥使朱宪调入近卫司,以副都指挥使身份控制近卫司。”
朱宪是在岭南战事中崭露头角被提拔起来的,在陈系将领中,属于岭南派的代表人物,同李克榕不是很亲近。
刘河点点头,从他掌握的情况来看,朱宪同韩向阳没有什么亲戚关系,那么,韩向阳提议让朱宪接替李克榕,可能仅仅是出于平衡的目的。
见刘河认可,韩向阳神情稍稍轻松“既如此,我去寻汪平远他们商讨此事,若是说到相公面前,清源你也帮衬一二。”
不过两三日,刘河便把他同韩向阳商议的内容全都告诉了陈佑。
毕竟是一开始就跟着陈佑的老人,这么多年忠心耿耿,韩向阳既然选择跟刘河商议,就没打算让刘河瞒着陈佑。
底下亲信想要增加本派系将领的实力,陈佑是乐见其成的。
权臣也好,皇帝也好,退位之后想要善终,很难。
想要下野之后依然能重回巅峰,要么总是正确,要么非你不可,要么军队听你的。
陈佑正在塑造他“总是正确”的形象,之后还要造“非他不可”的声势,只要再让军队在他和皇帝之间“保持中立”,他至少能安全活到问题爆发。
到时候能不能让人们愿意跟他干,就看他倒是能不能拿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了。
从刘河口中得到中书令并不在意此事的表态,韩向阳胆气大增,他也能更容易地说服其他人。
空缺的相位仍未有定论,有机会的官员全都在奋力奔走。
梁关山也不例外,只是他早得了陈佑的准信,现在除了日常维护人情关系,更多的是展现能力,以争取中间派官员。
获知河南河北粮价上涨的消息,梁关山一边让平准署调查,一边催促海运漕运将岭南粮食运抵开封。
走海运的岭南粮食还没上岸,开封连日大雨。
幸好汴梁城早就改造过,不但把以前修建的水道清理通畅,还增加了不少排水设施,汴梁城总归是没被淹掉。
只是城内依然有些泥土筑成的房子被雨水冲塌,造成百姓受伤。
没内涝,没死人,终归是好事。
但这样一件事,并没有叫开封官员轻松许多连日大雨冲毁了田间禾苗
其它地方暂且不知,开封秋粮危险了
“这就是天意。”
站在正厅门口,看着屋外如瀑布般落下的大雨,郭守安不由感慨出声。
大雨之前,太府寺平准署已经在调查粮价是否合理。
虽然前来调查的官员已经被收买,不会给出不利于粮商们的调查结果,但如果平准署睁着眼说瞎话,给出的结果与事实有着明显的逻辑性矛盾,朝廷定然不会罢休。
但有了这一场雨就不一样了。
暴雨毁坏禾苗,粮食丰收的预期成为泡影,定然会导致粮价上涨,无非就是涨多涨少的问题。
因此郭守安说这是天意,借着这一次大雨,蓄谋筹划的涨价行为,成了一次民间自发应对灾情的举动。
不过,身为宋氏外戚一派,郭守安不仅仅要看着粮会。
就在他观雨感慨时,一位头戴箬笠,身披蓑衣的中年男子敲响了他家的门,核实身份后,门房一边通知郭守安,一边安排这男子休息。
未过片刻,这男子被带到郭守安面前。
郭守安坐在主位,一手按着微烫的茶盏瓷盖,看向这男子“你说你是从我哥哥那边来的,为何某之前从未见过你”
那男子叉手一礼,恭敬道“好叫郭会长知晓,某本是跟在国丈身旁侍候,年初才到了官人身旁。”
所谓官人,就是宋延渥的四女婿郭守能,如今在洛阳为官,算是天子亲信。
郭守安点点头,顺势问道“既如此,哥哥怎叫你来此”
“某是为开封大雨而来。”
郭守安不由身体前探“作何讲”
那男子从怀里掏出一个竹筒,恭敬地举过头顶“官人所言,尽在此书。”
郭守安起身拿过竹筒,检查封泥之后打开竹筒倒出卷成一卷的信纸。
信不长,郭守安很快就放下信纸,稍以思忖,对那男子道“既然我家哥哥做此想法,我自会从之。你且说说,你欲何为”
男子微微躬身“某之所为,不过小道尔。会长之事,方是正经要事。”
郭守安不再追问“既如此,我今日就召集人手。”
开封的雨终于停了,只是天依然阴沉沉的,似乎随时都会再来一场连绵不绝的暴雨。
可能是出于对未来的低预期,开封原本就有涨价趋势的粮食价格升高速度加快,仅仅五天,直接翻倍。
与此同时,“国有佞臣,上苍示警”的说法出现并流传。
只不过这时候,在无人引导的情况下,普通百姓还没人会联想到这个传言对应的是中枢宰相。
毕竟这些年他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怎么都不像是奸臣在朝的样子。
反而有不少人担心,是不是有奸臣要对付陈相公等人。
流言且不去说它,只说粮价。
在暴雨的帮助下,平准署的官员们敢于直面自己的良心,十分坚决地给出“开封等地粮价涨幅正常”的结论。
得益于此,开封粮价升高初期,两府对此没有任何反应。
直到开封府上奏请求放粮,这才引起两府注意。
梁关山得知此事时,开封府的奏章已经送到宰相手中。
他来不及去考虑宰相们的想法,一面行文开封府,要求其稳定住粮价,一面安排调查平准署。
刚吩咐下去,集贤相胡承约遣人来召。
梁关山神情严肃地走进宰相书厅,入眼除了集贤相胡承约,还有参政薛居正。
很正常,毕竟薛居正是正正经经负责救灾事宜的参政,梁关山只是揽了稳定粮价的差事。
“尚同你也收到奏报了”
胡承约语气和缓,话语间也带着些亲近,毕竟大多数时候他都会支持陈中令。
“收到了,已经让开封府约谈粮商,开放粮仓。”
“恐怕难以轻易平息。”胡承约摇摇头,“我听说平准署有过调查,怎么一点作用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