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7、收拾黑心姐夫(十七)(倒V开始)
    柳家然出自京城的柳国公府的一个远房旁支, 自幼家贫。照理来说,这样的家族应该是上不起学的。好在,毕竟是国公府旁支, 可以上族里免费的族学。族学供应笔墨纸砚, 中午还有一顿午餐。



    柳国公做为族长, 平时也很是体恤族人, 逢年过节的, 还会给族里的一些孤寡以及家贫的人家送些米粮和银钱。



    柳家然家,也是族里扶助的对象。但这些措施也仅是保障一家人能吃饱穿暖, 再多的就没有了。



    生在这样的环境,柳家然比一般人读起书更勤奋,就想着有一天能出人头地,带家人过上好日子。



    这天,柳家然在坐他旁边的柳家轩的桌子上看到一本书解元陈文的科举路希望给科举路上的学子们一些启发和借鉴。



    天,这本书文名好长哦。这是杨家然看到这本书的第一感觉。不过长也有长的好处, 一看书名就能把里面的内容猜个大概。



    “阿轩哥, 这个陈文, 就是今年的新科状元陈文么”柳家然好奇地问道。



    “是啊没错。就是那个陈文。”柳家轩点点头。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可是状元写的经验之谈哎。柳家然不由眼睛一亮,“阿轩哥,这书你看完了能借我看看么”



    “你既然感兴趣, 哥哥我就先借给你看吧。“柳家轩大手一挥, 豪爽地道。



    柳家轩在念书上面好像不大灵光。平时最吸引他的,是那些缠绵悱恻的话本子。前天去逛了趟书铺子买话本儿,正好看到这本书,就开口多问了一句,被店里的小二奉承了几句, 正好杨家轩也不差钱,就买下来了。



    只是,他最近在忙着看话本,这书还没时间看呢。



    事实上,这本书甭看印刷了上万册,基本上都销往了外地,卖到京城的还真不多。



    至于原因么,也很好理解。陈文是解元没错,可是每次秋闱,全国就能量产几十号解元。京城又是什么地方,几乎汇集了全国一半的读书精英。还有就是,这里也是权贵扎堆的地方。



    注意,这书并不是陈文写的读书心得,而是他家人写的应试心得。那些世宦之家,家里最不缺的就是进士。别的不说,这应试心得和经验肯定是不缺的。这些人家的子弟根本没必要在这上面儿花银子。



    那些勋贵人家,好多都不走科举的。人家或者习武,或者直接走恩荫。这种书根本用不着。这两点就已经能排除很多人了。



    就拿柳国公府来说,族里出钱供族人读书,说到底还不是希望培养几个举人进士的出来将来大家能在官场上守望相助嘛。族里钱都出了,肯定不差最后这一哆嗦,应试时要注意的事项,该准备什么东西等,一些应试经验之类的知识肯定也为族人准备得妥妥的。



    陈文就是能考中状元又如何书就是写出花儿来,也就是本应试心得,对这些大家族来说,也就是那么回事儿。这和周安的文笔没太大关系,只能说,这本书的内容就决定了它的高度吧。



    说白了,这本书到了京城,目标客户群体就有点窄。买得起书的,好多都看不上,或者说觉得没必要花这份钱。有些人呢,想买又不一定有钱。这毕竟不是大儒的文集,只是区区一本应试心得罢了。



    还有一点,这本书出版的时候,会试成绩还没出来呐。陈文在京城身份上有点不够看,不像在玉隆县那样有个名人效应。



    但是,把书运到别的地区就不一样了。毕竟,解元这个名头还是很拉风的。这本书也算填补了业内空白呢,解元出读书心得的可不多。而且里面也确实是有些干货的。



    从资金回笼的角度来说,肯定是运到外地更符合商业利益。



    也就碰巧了,就有一个京城来的商人,他并不是特地去买书的,只是来府城进其他的货,正好听人说,陈解元家里出了本应试秘籍,在府城卖得挺火的,就想着,既然在当地卖得不错,到了京城,应该也有市场的,他去玉隆县办事的时候就顺手买了两百本。



    陈文高中状元后被吏部侍郎魏大人家捉婿的事,这个商人也是知道的。不过也没太在意。



    一来么,他就没怎么好好看这本书。只知道这是本解元老爷写的应试秘籍。像里面写陈文夫妻恩爱的地方,他根本没注意看。二来么,其实吧,自从大兴朝有榜下捉婿这个传统以来,新科进士被人捉婿后贬妻为妾的事几乎每次春闱都有。大家都见怪不怪了。陈文还真不算太显眼的。或者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正好陈文中了状元,趁着这股东风,把书卖了把钱赚了是正经。就这么着,有一本被卖到了柳家轩手里。



    “这怎么好意思,你看完了借给我就行了。“柳家然红着脸摆摆手,拒绝了柳家轩的好意。



    柳家轩拿起书,一把放在柳家然怀中。“哥哥说了借给你看,你就拿着,咱们族兄弟之间,这么见外做什么”



    他暂时没时间看啦。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他们本就是族兄弟,平时关系就不错。柳家然书也读得好,说不得将来就有柳家然照拂他的时候。



    “这”柳家然就有点犹豫。



    “拿着,不然哥哥我生气了哈。”柳家轩佯怒道。



    盛情难却,柳家然也知道柳家轩其实对读书兴趣不大,就谢过了族兄,把书拿在了手里。



    放学回家后,柳家然拿起书认真的读了起来。读着读着,就发现不对劲儿了。



    咦



    这陈文陈状元,陈状元不是吏部魏大人家的成龙快婿嘛,放榜的那天魏家捉的他呀。怎么,他家里还有老婆孩子



    不知道会不会是第二个赵志远哦赵志远是上届春闱的探花,被安阳侯府榜下捉婿后,想着杀原配一家灭口,结果,东窗事发,被流放边疆,安阳侯府也因此降爵。



    柳家然心里这么嘀咕着,继续往后看。



    看陈文这情况,好像和赵志远差不多哈不对,是比赵志远还不如人家赵志远家好歹祖上也曾经阔过,不然和原配的婚约哪里来的。这陈文,是家里身无分文,靠娶了个好媳妇才能继续读书的咧。所以,这陈文才会对岳家非常感激。还说出了,如果另娶,就天打雷劈的话



    结果 ,扭头就做了魏家的女婿



    这不知道这位陈状元现在是否还健在哟。



    不过想来陈状元离开京城的时候人应该是好好的,不然,以陈状元的知名度,真要是被雷劈了的话坊间总会有风声传来的。



    这老天爷知道了他的誓言了吗是什么看法准备出手吗柳家然不禁陷入沉思。



    他们柳国公府是后族,皇后娘娘就出自柳国公府,是柳国公的嫡长女。而吏部侍郎魏大人是卫国公府的女婿,宫中的宁妃则是现任卫国公的妹妹。



    皇后膝下有太子和四皇子两位皇子。宁妃则生了三皇子。



    三皇子和背后的卫国公府很不安份,觊觎太子之位,想着把太子拉下马,取而代之。这事儿基本上他们这个圈子的人都知道的。



    不用说,柳国公府当然是支持自己的外孙,而卫国公府则是三皇子的靠山了。双方在朝堂上斗得是不可开交。



    魏侍郎的女婿,也就是卫国公府的外孙女婿,有这样的黑历史族长爷爷知道吗柳家然不禁寻思。



    第二天,柳家然找了个时间向柳家轩打听。“轩哥,你这本书,买的人多吗”



    柳家轩想了想,“还成吧,好歹是状元写的书嘛,我当时想着,万一陈状元有什么秘籍呢,可不能错过去,这不,就买了一本。“主要还是不差钱儿。



    “轩哥,这书里还有陈状元的把柄呐。“柳家然悠悠地道。



    “嗯还有这事儿“杨家轩一听来了精神。“快说说,快说说。”



    他们柳国公一族和卫国公府不大对付,能看卫国公府的外孙女婿的笑话,当然开心了。



    柳家然就给柳家轩大概讲了讲陈状元的人生经历,当然,重点是发誓另娶愿意天打雷劈这段。“轩哥,你说,现在这位陈状元的原配一家是否安好还有,这种誓言要是应验了,会不会要是打雷的时候,离他太近了,会不会挨劈啊咱们族里志爷爷也在翰林院供职,好担心他老人家的安全呀。“柳志是柳国公的一名族弟,当年中了庶吉士后一直在翰林院修书。



    柳家轩想了想,哎呀,可不是这陈状元可真会玩前脚发了天打雷劈的誓,后脚就娶了魏侍郎的女儿。



    你欺谁也不能欺天啊,真不怕穿帮了啊。



    “轩哥,你说这事儿,族长爷爷知道吗”柳家然问道。



    “这就不清楚了。”柳家轩摇摇头。



    事实上,他们家也只是国公府的一个旁支罢了。就算比柳家然家离着主支要近一些,但也是旁支。其实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何况他年纪还小,也没机会接触到族里的一些事务。



    不过他也明白,这是柳家然在提点他也许,可以去族长面前刷个存在感。



    “这样,回头我让我爹去昆大伯前跟前言一声。”柳昆是柳国公世子,皇后的亲哥哥。



    即使是旁支,他们也知道,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对头的黑料,他们知道了当然要向族里上报啦。



    “爹,你知道吧,就那个卫国公府的外孙女婿,就那个新科状元陈文,也是靠着岳家起来的。因为感激岳家,还发过誓说这辈子另娶会天打雷劈呢。”



    “哦还有这种事,你怎么知道的”柳家轩的老爹一听,顿时来了兴趣。这可是死对头家送来的大甜瓜呦。



    柳家轩一看老爹的神情就知道,他爹也是头回听说。赶紧把书递了上去,“这是陈状元的应试秘籍,里面有写陈状元的生平。估计这本书印刷的时候,殿试成绩还没出来呢。“



    帝都风俗,都是放榜当天捉婿。陈文应该不会干自打嘴巴的事。



    “这倒是。“柳老爹点点头。



    “爹,不知道这本书,族长爷爷见过没“柳家轩提示道。



    柳老爹当下也明白了儿子的意思,想了想,“这样吧,回头我拿着这本书去趟国公府。”



    他们国公府是开国公府,几代传下来,族人不知凡几。好多族人族长也许看着眼熟,毕竟每年家族都要聚会一次嘛。但是说人名未必能说得上来。他走这么一趟,不就在族长面前挂了号了嘛。



    就算族长已经知道了这个情况,也得夸他一句细心不是。



    想到这里,柳家轩他爹当晚就怀揣着书去了柳国公府。



    柳老爹虽然只是旁支,柳国公府的门房也是认得他的。直接就让进了门。



    柳老爹找门房这么一打听,世子爷不在,但是国公爷在呢。那肯定是求见国公爷了 。



    柳国公正在书房休息呢,听到门房来报,“东街的柳易”族人太多了,他年纪也有点大了,记不太清了,不过柳易还是稍微有点印象。



    “是易大爷。在工部做主事的易大爷。”



    柳国公想了想,让门房把人领了进来。



    柳易先跟国公爷请了安,再拿出陈文这本书,讲述了事情的大概。



    “哦,还有这种事”柳国公也有点吃惊。想不到哎,这陈文为了攀高枝,居然连发过的誓言都忘得一干二净



    “刚才我家轩儿还说呢,这陈状元进了翰林院,万一天雷打下来,咱们族里的志大伯,不会被连累得吃瓜落吧。这天雷要是真劈中了人,还焉有命在“柳老爹一看,这个消息果然是族长大伯不知道的,心中窃喜,又补充道。



    柳国公闻言看了柳老爹一眼,心说,这个族侄可真够促狭的。不过也确实很有道理



    果然,柳国公表扬了柳易几句,收下了书。



    柳易成功地在族长面前挂上了号,美滋滋地走了,想着回去得给族侄送块砚台表示表示。



    柳国公送走了柳易。让人叫来了自己刚归家的儿子,世子柳昆。



    父子俩商量了半天,觉得这种黑料吧,主能算陈文私德有亏,并不能一击致命。最后决定,先按兵不动,不是说陈状元回乡了吗,先看看这他能不能有命回到帝都再说。



    结果,过了两天,早朝上就有位刘御史出列了,“臣参新科状元陈文,恐欲行当年赵志远之事。“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哇瓜,大瓜



    赵志远的事才过了多久,居然又撞上来一个头铁的牛



    赵志远是谁,大家都知道,上届的探花嘛,靠着岳家扶持,才得以科举。结果,中了探花后攀上了安阳侯府的高枝,想着埋葬过去,还派了人去杀岳家灭口。结果,东窗事发了好了,不仅把过去埋葬了,连自己的新岳家一起埋葬了他和原安阳侯一起被流放了。安阳侯府自此被降为安阳伯府,由原安阳侯的弟弟承爵这还是看在新任安阳伯于国有功的份上,不然,爵位都一撸到底了



    说来也就赶巧了,刘御史他爹一个故交带着儿子来京定居,这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嘛,刘老爹就设宴招待故交,席间,不知怎么地,就谈起新科状元来了,这位故交就免不了跟刘御史嘀咕两句,这陈状元不是被魏大人府上捉了婿么,真不怕天打雷劈么



    刘御史当下就糊涂了,肯定要问啊,什么情况这故交就说起了儿子买的一本书,。就是这位陈状元出的,据说他和夫人可恩爱了



    刘御史找来书一看,当时就想到,这不就是第二个赵志远么不知道他原来的岳家会不会已经遭了毒手



    御史这个职业有一点好,可以风闻奏事。说白了,不用讲证据,只要你的猜测合理就可以参人。这刘御史就想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既然知道了,少不得要为他的原配一家求个公道了。还有就是,这种连天都敢欺的东西,真要执政一方,不知道要祸害多少百姓哟。



    陈文回家省亲了,没法为自己辩解,但魏侍郎还在朝上站着呢,能任由刘御史这么说吗,当下就站出来了



    “陛下,臣参刘棠未经调查,诬陷朝中官员。陈状元确实在家里曾经成亲。只是,他那妻子商户出身,粗俗不堪,平时一家没少借着恩情,对陈文颐指气使。夫妻感情早就破裂。如今,陈文高中状元,休妻另娶也是人之常情。”魏侍郎反手一个黑锅就扣在周家人身上。为新女婿占领道德至高点



    他们又没像安阳侯府那样,想着杀人灭口无非就是道德上可能会让人指摘两句他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



    没想到,刘御史也不是吃素的,当下从怀中掏中一本书来,“魏大人信口雌黄,也要注意分寸。你们魏家夺了人家的夫婿,还要给人家泼脏水,简直是无耻之极这本书上写得明明白白,陈文虽有天份,但因家中贫穷,无钱读书,靠岳家接济,这才得以科举。陈文和妻子恩恩爱爱,两人还有一子。陈文中解元后,还曾有官员以女许之,被陈文严辞拒,说对妻子专心不二,如有一天背弃两人情谊另娶,天打雷劈”



    哼,老夫也是带了证据来滴



    魏侍郎听完这话,也有点懵什么书他是真不知道哇



    魏侍郎觉得,刘御史既然敢这么说,还拿了证据出来,八成,是有些依据的不过宦海多年,魏侍郎早养成了喜怒不形于色的本领



    “就凭一本不知道哪里来的书,刘大人就可以信口雌黄,给别人定罪了吗也叫刘大人知道,虽然岳家跋扈,念在往日情份上,陈文也只是和对方和离,并非休妻已经仁至义尽更没有什么赵志远之事”



    魏侍郎气呼呼地反驳道当初招婿的时候说好了,陈文贬妻为妾,又有赵志远的教育在前,他相信陈文只要不傻,就不会干出杀害原配一家的事



    本来魏侍郎还想着否定书是陈文写的,又怕刘御史再拿出硬锤打脸,想了想,就没敢放这种话纵然是陈文私德有亏,也不是什么动摇国本的大事就算有御史想咬着不放,哪中再出个军政大事也就顾不得了处理这种事,就一个拖字诀,还有要紧的一点,就是不能在中间主动给别人送把柄书的事他听都没听过,不知道来龙去脉,言多必失



    至于和离还是贬妻为妾的,到时候快马给陈文送封信就是了,改口容易得很



    大家都心知肚明,陈文就是姨丈家帮他找的帮手这时候,三皇子一派的就出来帮腔了



    “陛下,婚姻之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老臣认为,御史们没必要花精力盯着别人家的后院”



    这意思是刘御史管得太宽了



    “臣附议”立刻出来一个捧哏的



    “臣附议。“



    “臣附议“



    呼拉拉站出来好几个。



    “陛下,今日陈文就可欺天,焉知来日不会欺瞒陛下”刘御史气呼呼地道



    他是盯着别人家后院吗他是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想的是长远的将来怕的是陈文这厮执掌权利后会祸害苍生,危害社稷



    没想到,这几个眼皮子浅的,就能看到后院那点破事真是不耻与之为伍也



    好在刘御史也不是一个人。马上就有一个张御史出列对他进行声援“陛下,臣觉得刘御史的话很有道理。既受岳家大恩得以科举,金榜题名后,休妻另娶,还要把恶名扣在岳家身上。真真让人不耻也。对他有恩的岳家尚且要倒打一耙,将来为官一方,焉知不会祸害百姓。“



    魏侍郎的话,肯定是向着陈文的。但是,虽然是一句话带过,但也是承认了陈文的岳家是对陈文有大恩的。这就和刘御史说的相符合了。由此推断,陈文的岳家对陈文有大恩应该就是事实了。



    至于魏侍郎又说什么挟恩求报之类的,呵呵,都在朝堂上混这么久了,到底怎么回事大家心里都明镜似的。



    朝堂上,大家是踊跃发言,有支持刘御史的,有站陈文的,大殿之上顿时吵做一团直吵得皇上脑仁儿疼,正好也到晌午了,皇上直接让自己的太监总管喊了退朝



    看着皇上远去的背景,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凌乱在风中



    刘御史冷哼一声,狠狠地瞪了旁边一个为陈文说话的同僚,准备拂袖而去结果,刚拂完袖子,就被魏侍郎拦住了去路



    “刘大人手中的那本书,可否借我一观呐”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他总得先知道知道这本刘御史拿来当证据的书是写的什么内容吧,这样才好有的放矢地反驳啊



    他手里没有不要紧,这不是刘御史有嘛,直接光明正大地找刘御史借就是了。



    顿时,大殿上还没散开的大臣们齐刷刷地看向二人。早就知道,这瓜还有后续啦。



    这魏侍郎,明知道两人关系对立,居然还找刘御史借书,也算是阳谋了。不知道刘御史借不借哟。



    刘御史眉头一皱他已经向世交的儿子打听了,这本书就一个书铺子里有别的地方根本没卖的他这本也是找世交的儿子借的万一转借给魏侍郎,然后魏侍郎说弄丢了,到时候书铺子里又卖完了,对方再反咬一口,他上哪儿说理去



    “不好意思了魏大人,我手里也就这么一本了您呐,还是等着陈大人回来直接,找他要吧”说完刘御史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儿,再次拂了拂袖子扬长而去,出了大殿门



    哼,当他傻呐 他这书可是证据不借。



    早朝后,朝中的大臣们私下里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都开始热烈的吃起瓜来



    这陈状元到底有没有杀原配一家既然要过河拆桥,为什么还要出一本自打脸的书他的心路历程是什么按理说这么没成算的人不应该考中状元呐。



    虽然吧,好多人都没看过书的内容,但是刘御史既然敢把书拿到御前当做证据,想来这本书的真实性应该没什么问题



    刘御史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书不外借,但是当着他的面看看总是可以的大家想吃瓜,刘御史也需要通过展示证据来向大家证明 ,陈文人品行为有多么卑劣以期获得更多的认同,寻求更多的支持者。这本书还是有好多御史台的御史们看到了。



    到了晚上,魏侍郎通过一些中间人,到底知道了这本书的大致情况



    知道这本书并不是陈文本人撰写,而是由其前小舅子组织出版后,魏侍郎气得咬碎了一口银牙差点没把老血喷出来



    奶奶的这个王八蛋刘御史你早说啊你要早说是陈文前小舅子写的,早朝上他何至于心里那么紧张



    偏偏这狗东西在朝堂上的口气,很容易让人误会成书是陈文亲自写的既然不是陈文写的,陈文想从舆论上脱身太容易了周家看中陈文的读书天份,才想着奇货可居,想尽办法招为女婿。但又看不起陈文,平时没少大小声的。没想到陈文的读书天分超过了他们的预期,不但中了举人,还是解元既然中了解元,如无意外,一个进士老爷是跑不了的。这时候,周家也意识到以前怠慢了陈文,没准陈文心有不满,又眼瞅着陈文要发达,就想通过道德绑架的方式留住陈文,于是,就借着陈文的名义出了一本书。这本书虽说是讲什么应试秘籍,实则是夹带私货。重点还是讲他们周家对陈文多好多好。但是,世人不知道的是,陈文的心酸。



    把这个情节在心里复盘了好几遍,嗯,完美



    ,魏侍郎立刻抖擞了起来,精神百倍



    这种事,如果刘御史不提,还是让它自然过去为好。时间会淡忘一切的。但是刘御史以后不提这事还罢了,但使再提,一定要,狠狠地将上他一军



    你处心积虑地帮一家子恶人,到底想干什么你诬陷同僚,到底是受谁的指使



    要是能攀出太子一脉来就更好了。



    再说柳国公,也是郁闷得不行。



    皇上怎么能在关键时候和稀泥呢很明显,今天帮陈文说话的,都是三皇子一系的啊。不然,陈文一个还没入朝的小翰林,又认识哪个凭白无故的,谁愿意帮一个过河拆桥的白眼狼说话呢



    还不是因为陈文是三皇子一系培养的帮手



    还有,各位大人们怎么抓不住重点啊。



    翰林院是什么地方那是读书人的圣地,汇集的都是读书人的英才考中进士后,要进行第二次考试,考中了庶吉士才能进的。大兴朝有规矩,非翰林不入内阁。不说内阁,就说朝中的重臣,基本上也都是翰林院出来的。各位权贵世宦之家,哪家没个子弟在翰林院呆过的。而且,还都是家中的精英对朝中大臣们来说,特别是文臣之家,要么家族中有人过去在翰林院呆过,要么现在在翰林院供职,要么,将来会去翰林院。



    这,陈文既然都发了天打雷劈的誓言,大家不怕天雷劈在翰林院,到时候有人吃瓜落吗



    怎么就没有一个人担心这些族人的安全吗



    碍于身份,柳国公和世子总不好亲自下场撕陈文,老话怎么说来着,杀鸡焉用牛刀啊。再说,皇上还在上面看着呢。陈文的事又算不上关乎国本,他们亲自上场,难免让皇上多心。



    两人虽然注意到了陈文的事,但不是想着先观察一下事情进展嘛,就没有知会旁人。朝堂上,大家都是和刘御史一样,冲着陈文人品不堪为官的方向走的,还就没想到翰林院的翰林们的安危问题。



    当时要是两个方向一起发力,可能弹劾效果会好很多呢。



    “爹,我觉得,皇上宠爱三皇子,也知道陈文是三皇子母族给三皇子找的臂助,这陈文只要没有学了赵志远,想来陛下会睁只眼闭只眼的。“柳国公世子叹了口气道“可怜了刘大人对朝廷的一片忠心。”



    柳世子也认同刘御史的观点,你陈文对与你有恩的岳家都能过河拆桥,给你生过孩子的原配都能说弃就弃,这么凉薄的人,会对治下的百姓们多好呢将来为官一方,也就是个祸害



    还有,他们做为太子母族,自然不愿意看到太子的政敌多一个臂助的。只是,单凭一个私德问题,好像很难撼动陈文。



    “这种人品,如果身居高位,恐怕”柳国公沉着脸,长叹一口气。一个没有底线又有才华的人占据朝堂,偏这个人还是他们柳国公府的政敌,可不是什么好事。能打压下去自然还是要打下去的。



    光在家里发愁没用,总要想办法的。“



    “爹,要不,找人引导一下,总要让翰林院的各位大人们关心一下自己的安危问题。”



    柳国公世子道。。



    “不必“柳国公拿手指敲了敲桌子。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今日早朝之上,既然没人提这个,咱们就已经失了先机。你去着人打听一下,卫国公府二房的那个韩平远,我记得那小子是考中了庶吉士吧三年了,也散馆了。看看他是留馆了还是去了哪里。如果他在翰林院呆得好好的,这事就暂时不提也罢。”



    那可是魏夫人娘家亲侄子。国公府出来的贵公子,也是宁妃娘娘的亲侄子,如果他都在翰林院呆得好好的,再说别的,也没什么意义。



    “是”柳国公世子扭头出了屋子,安排人手去了。



    事实上,柳国公还真没猜错,此时,卫国公府的二房夫人,韩平远的亲娘,在家里已经急得开始掉眼泪了。



    作者有话要说  真的非常抱歉,拖更了这么久。向小可爱们表示歉意。



    好像,我码字真的是遇到了瓶颈。就是,码字的时候特别不顺畅,经常措辞的时候,感觉有些困难。按道理 ,不应该熟能生巧嘛,随着我码字增多,应该越来越顺当的呀,我也搞不太清楚为什么会这样。我心里想了好多梗,好多情节,就是表达的时候困难,有的就因为表达不满意一些梗也删掉了。



    平时为了提高文笔,像一些古诗词赏析,一些名家散文,我都有订阅的。每天都要拿出一定时间学习的呀。



    这章还是不太满意 不过拖得时间太久了,只能这样了。



    再次说声对不起不好意思。感谢在20210613 17:43:5920210616 15:13:5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琑逍遥公子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