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纹见劝不住对方,只能作罢,转头从衣柜里挑出一件素色的大毛斗篷出来,整理好,放到一边,打算一会儿出门给姑娘披上。
如今还是二月,夜里冻人的很,尤其走廊通风,不似屋内炭火烧的旺,从院子到灵堂可有一段路要走,姑娘刚刚好些,冻病了就不好了。
见她动作,林新瑶也不说话,有原主的记忆在,她对兰纹、流云等人,虽是初见,也有些犹疑,但其实并无陌生之感,就好像在一段她不知道的时间里,她们真的一起长大过,亲近的毫无隔阂。
这感觉,还怪玄妙的。
稍微缓了一缓,觉得吃完东西,身上有了点力气,头也不晕了,试探着扶着桌子走了两步,虽有些懒懒的,倒没有之前那么虚弱了。
于是坐到梳妆台前,照着记忆里的习惯,唤来一向手巧的丫鬟小琴,让她梳理一下睡觉时蹭乱的头发,也趁机打量了一下这具身体的长相。
好秀雅的女孩啊
只不言不语的坐在镜前,就有一股精致的温柔仿佛要从镜子里溢出来,虽然出生在京城,但偏偏带着藏不住的水乡气质,完全符合大众对于江南女子的想象。
也完全符合林新瑶的审美。
忍不住轻轻眨了眨眼,镜子里的女孩也眨眨眼,温柔的眼里多了几分调皮,仿佛在说你好啊。
林新瑶笑了一下,在心里默默回复道你好啊。
“姑娘,这样可以吗”小琴轻声问道。
跑远的思绪一瞬间给拉了回来,林新瑶细看了镜中人,重孝期间,想来也不会戴些张扬的金玉,只搭配两三件素银首饰,不至于失礼罢了。
微微点头,“可以的。”
站起身,任由兰纹帮她披上斗篷,说道“兰纹和小琴跟我过去就好,余下的该轮值的轮值,该休息的休息,不必聚在这儿等着,今夜不定能回来。”
话一说完,又想着这具身子骨还在虚弱期,万一路上或者守灵时晕了过去,只兰纹、小琴两个女孩,还真不一定能处理好。
于是又点了一位唤作兰秋的二等丫鬟跟着一起。
这段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好在有近道可以走,省了不少麻烦。
如今的时节,天黑的早,小琴提灯在前头,兰纹、兰秋两个一左一右的扶着林新瑶,把她挡的严严实实,托她们的福,走到灵堂的时候,林新瑶不仅没冻到,还出了点薄汗。
恰是临近晚间,来客都散尽了,难免有些冷寂,进出间,只见一些收拾残局的丫鬟和婆子,或抬着桌椅,或捧着残羹碗碟,有的肃穆、有的叹息,不过气氛虽然低沉了些,却不见多嘈杂,反而井井有条。
此情此景,硬生生把林新瑶心里对林父林母、赵嬷嬷、李妈妈等人乃至解炎夫妇的评价都拔高了一个档次。
参加过丧礼的都知道,说是对一个生命的逝去表示哀悼,但实际上,在人家丧礼上借机拉关系、凑热闹,欢声笑语的不在少数,有时候这边掉两滴泪,那边就又开始打起了牌。
这种场面不仅在现代见惯了,古代也好不到哪里去,有时候就连至亲也无法保证,能够在持续数日的仪式上全程肃穆,满怀哀伤和追思,何况外人
如今,细观这一路走来所见之态,竟让人只能想到积善恤下,治家严谨这八个字。
若非主家慈善,家风清正,不曾苛待下人,一众管家理事的人又有手段、有能力,打理得当的话,绝不会有此场景。
忽然间,林新瑶原本一直提着的心放下了一丢丢,觉得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值还可以再抬高些。
林新瑶刚一走近灵堂,就见从里边走出一位约莫四五十岁的嬷嬷,身旁还跟着一位身材高大的青年男子。
正是赵嬷嬷和那位名叫解炎的表兄。
见到林新瑶,两人俱是面露无奈之色,解炎作为成年男子,对方又是年轻女儿家,忌讳颇多,也不好多说什么的,只是走近时叹了一句“妹妹该保重自身才是。”
而赵嬷嬷作为照顾姑娘多年的老人,早已快步把林新瑶迎进屋子,伸手试了试脸颊、手臂等处的温度,感觉入手一片温热,这才放心。
之前劝过多次,该说的都说了,也没见管什么用,索性这次她便没有劝什么,只是和蔼道“姑娘一路走来吹了风,先到偏室喝碗热汤吧。”
见林新瑶乖乖点头,她顿时面色和缓不少,说话的声音越发轻柔了“姑娘先去偏室坐坐,我送表少爷去客房,一会儿就回来。”
林新瑶先道“嬷嬷自去忙就是。”
又对着解炎福了一礼,正色道“这两日小妹浑浑噩噩,诸多事务,全仗二哥哥和二嫂嫂了,实在不知如何感激才好。”
解炎连忙还了一礼,亦是面容端正,语气诚挚“妹妹多礼了,姨丈对我兄弟二人有扶持之恩,表姨更是视如己出,这些不过都是分内之事罢了。”
说着,他微微一顿,又道“如今兄长外放在扬州,无法回京送姨丈最后一程,实在不安,我身为弟弟,理当代其多出一份心力,方可稍稍报答姨丈姨母的一片慈爱之情。”
林新瑶道“大哥哥的心意,你我皆知,爹爹也是知道的,定只有骄傲欣慰,绝无怪罪之理。”
解炎点头,默然不语。
林新瑶也没再说话,只又行了一礼,在兰纹几人的搀扶下去了偏室。
说是偏室,其实说成茶厅更为妥当,一进去就看见四五张小桌,围着些凳子,上面摆着茶具,一看就是白日用来接待来客、以供歇脚的地方。
角落里支着两个炉子,一个圆脸梳着双丫鬓的小丫头搬了个小板凳坐在一边,手里还拿着一把圆扇,时不时观察一下炉火的情况,见到林新瑶几人,连忙站起来问好“奴婢见过姑娘,几位姐姐好。”
对她浅浅笑了一下,林新瑶找了个靠边的桌子坐下,说道“盛四碗汤,有劳了。”
小丫头反应极快,从一边的箱子里取出碗碟,先在一个炉子上舀了热水烫了一遍,后才从另一个炉子上舀了汤,用干净的白布隔热,小心送到了她们面前,还配了汤匙。
这一套动作,让有点轻微洁癖的林新瑶十分舒服,原不打算入口的,竟也喝了起来。
小口喝着汤的同时,她也在心里琢磨分析着方才所见的解炎。
目前看起来倒是和记忆里一样,不像是个藏奸的。
得出这个结论,林新瑶也松了口气,她天生警戒心很强,还多少有点被害妄想症。
但她一点儿不想真的遇见坏人啊
喝了小半碗汤,林新瑶便停下了,站起身理了理衣服,调整心态、端正态度的往灵堂去了,屋里点了炭,暖烘烘的,斗篷一早便褪下,行动起来还算方便。
走进灵堂,只见灵柩前有一处铺了棉被的地方,看这厚度,足足有三四层,和烧纸钱的火盆隔了一点距离。
想来也是赵嬷嬷等人提前准备好的。
从先前的热汤、补汤,到眼前的棉被垫子,林新瑶微微苦笑可想而知,原主的体弱有多深入人心
叹了口气,她走到垫子上跪下,膝下微微陷了下去,比预计的还要软和。
其实,就算赵嬷嬷等人不准备,她自己也会找东西来多垫几层的,毕竟,她是来替原主尽孝的,又不是来自虐的,她对世界和自己充满了爱,目前还没有变态的想法。
摆好姿势,她开始看着灵柩发呆。
虽然在灵堂里,但是她实在没什么要和林父说的,毕竟人家现在八成正在阖家团圆呢。
她也摸不准这老人家到底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再或者迁怒于她
可惜她命里没有父母缘,一连两辈子都没爹妈庇护,实在弄不懂人家父女之间的事。
若是人家高兴还好,她也在心里道一声恭喜。
若是不高兴也能理解,毕竟谁家老父亲刚刚一下去,就见自家宝贝闺女追过来,也不会很高兴。
而且
据说林父为了自己走后女儿不至孤苦无依,去世前半年一直拖着病体四处安排,亲旧故交挨个托付了一遍,结果到头来全为他人做嫁衣,想想都得呕死。
可若是迁怒,那林新瑶就觉得有点委屈了,毕竟她能指天发誓,绝对是原主自己先放弃这身体,她才会被拉过来的,她醒之前,隐约还看见原主和她打招呼和告别呢
这样想着,她站起来,走到火盆边上,往里烧了两沓纸钱。
在心里小声默念着林先生啊,我先跟您打个招呼,往后我就喊您爹了,您听了若是觉得不顺耳,可千万担待一点啊,实在不行,就眼不见心不烦的投胎去吧。
又犹豫了一下,添了一句要有什么事,记得找您亲闺女去,别来找我啊
作者有话要说讲个笑话前三章我改了七八个版本,后来比较发现,第一版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