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试第一场的时间三月初九, 整个流程和乡试相同,分别有头场、二场和三场之说。
头场是初九早晨六时正式发卷开考,考生必须在京城贡院度过一个夜晚, 初十早晨六时可以交卷,晚上六时必须交卷。
第二场十二日开始, 第三场十五日开始,开始之前考生都要提前一天进入考场,比如初九六点开考,考生其实初七晚上, 初八零点就要陆续到贡院门口排队等候入场了,这些考试流程和文靖安经历过的乡试没有区别,但是
不同之处在于会试开始之前还有一个“举人覆试”。
回想之前的县试、府试和院试,最后都有一场覆试,分别由知县、知府和学政对考生进行面试, 乡试就没有这种说法了, 考完三场笔试之后就直接结束了,考生不需要和主考官见面, 但这并不意味着乡试没有覆试, 乡试的覆试就是举人覆试。
举人覆试的意义很好理解。
会试是全国性的统一考试,大盛朝新旧举人集合京城, 举人虽然珍贵,比如文靖安这一届的云州乡试一共也才录取五十多位新晋举人, 可放到全国范围, 加上过往数十年间积累下来的举人,其数量可想而知,为了限制参考人数,再则淘汰掉那些“漏网之鱼”, 朝廷在正式会试之前便有了这场举人覆试。
只有通过了举人覆试的举人才能拿到参加会试的资格,否则只能打道回府,再等三年了。
举人覆试的时间在会试头场前一个月,也就是二月初九,因此在帝京过完年之后,文靖安拥有的时间其实就不多了,紧赶慢赶,他在举人覆试之前顺利把四书五经再过了一遍,林宁宴找来的那些科举资料也都看完了,剩下几日的时间,林宁宴亲自出题,给他和陈崇章来了一个举人覆试模拟。
自身做好了准备,接下来就是走一些流程。
拿着他们的乡试结单和云州学政衙门盖章的身份证明文书到礼部报名,乡试放榜之后他们的名字和名次已经在礼部存档,礼部官员两相对照确认他们身份无误之后发给他们覆试的供单,凭着这份新供单去购买覆试所需的答题纸,拿到答题纸填上自己的姓名等信息再交给礼部。
应付完这些琐碎之后,只要安心等待即可。
二月初七,正是京城冰消雪融时,空气潮湿阴冷,却抵不住科考士子们三年一次齐聚京城的热情,京城贡院那边早就热闹开了,初七晚上贡院灯火通明,似要给所有的考生照亮一条功名路。
初八零时零点,贡院那边正式响起警示的炮声,京城中的举人听闻纷纷从各自住处往贡院进发,文靖安这边还是老样子,他和陈崇章的考篮由文妙安一手负责,林宁宴连夜到街口送了他们一程。
覆试相对简单,对有能力的考生来说相当于会试之前的一个“练手”,考试时间为一个白天,也就是从初九日早晨六时到晚上六时,不用熬到初十早上,考试题目也十分轻松,只考一道四书文外加一首试帖诗。
不过文靖安和陈崇章毕竟是第一回赴京赶考,他们又是才刚考的举人,覆试也要足够重视,不然栽在覆试这一关,丢人倒在其次,大老远从云州跑京城来,会试题目都没摸着就悻悻返程,自己心里过不去。
他和陈崇章初八早上排队进了贡院,考场和安庆贡院一样,也是一排排那种监牢似的考舍,正中间明远楼眺望考场,他们找到了各自的座位落座,等一个白天,再在考舍里住一个晚上这里文靖安终于切身感受到封建科举的煎熬了,在这种冬末初春的严寒刺骨的天气里,他们在这个不把门的考舍里坐一天睡一晚,就算提前准备穿了厚厚的棉衣也没法完全抵御这种阴寒,体质差的考完之后落下一身病并非虚言,有的甚至没办法顺利完成考试。
也不知道古人为什么要变着花样折磨人。
所幸对文靖安来说不是问题,出发之前文妙安已经将他和陈崇章裹成了粽子,甚至给他们配备了驱寒的烈酒和一些从韩延那里要来的草药。
在京城贡院过了一天一夜,初九早晨六时举人覆试正式开考,监考官如期给他们发放考卷和之前他们提交在礼部的答题纸,文靖安拿到考卷先看题目,果然是一道四书文一道试帖诗,两道题目都不难,加上之前他们已经找林宁宴模拟过,看完题目稍加思索便已破题,在脑海中罗列文章所需材料,迅速打好了腹稿。
一篇八股文一气呵成,不多时,一不首五言八韵诗也出来了,精修之后他用工整的馆阁体誊抄到答卷纸上,再复检查一遍确认没有错别字,明远楼那边也才敲过巳正10:00的钟声而已,不知道是覆试的题目简单了还是他的答题速度变快了,这个举人覆试在他笔下就这么算完成了。
一直等到中午十二时,监考官示意可以交卷,他就不再多等将卷子交了上去,陈崇章和他差不多,也是第一批次离开贡院。
举人覆试考试流程相对简单,改卷工作也是神速,按照往年的规矩,皇帝钦命的阅卷大臣和礼部的官员在考试结束的第四天就能把全部的考卷改完,把所有考生按照成绩分成五等,但并不会在当天发榜,而是先走一个流程把名单呈送给皇帝御览,数千人的名单皇帝也不会细看,也看不出什么,他会把这份名单教给他钦点的勘验大臣,勘验大臣将覆试考卷和乡试考卷对照,确认信息无误加上两份考卷水平相差不远就算该考生通过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覆试对考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在分为五等的名单里边,只有前面的第一、第二、第三等考生可以获得参加三月份会试的资格,第四等直接打道回府,三年后再战。但如果落得第五等,礼部会直接剥夺该考生的举人身份贬黜为平民相当残忍
正因如此,很多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举人会直接放弃参加会试,转而去吏部报到等待做官的资格,只是这样的话出身就低了,能不能当官得看关系和运气,即便当了官也是做个从八品的县丞或者九品的主簿,能熬到一个七品知县算是祖坟冒青烟,仕途顶了天。
总之,存在即合理,覆试并非只是形式。
第七日礼部那边放出举人覆试的名单,文靖安和陈崇章双喜临门,两人都是名列一等,都顺利获得会试资格,而且根据林宁宴的说法,名列覆试一等那就表明他们有很大可能在会试中考出来,因为一等的举人一般在五百名左右,而通过会试的举人一般在三百到四百人之间,他们能保持目前这个水平,无疑有很大的出头机会。
覆试这个结果和林宁宴这个说法无疑给文靖安和陈崇章带来了信心,对文靖安来说,他早就意识到科举艰难,那些张口就说自己能考状元的多半在戏台上,那些起笔就写考中状元的多半在晋江的科举文里,那是天大的臆想,根本不切实际,能考中进士已经比考上清华北大还要难了,文靖安将自己的姿态摆得很低,觉得自己考个进士就不枉走这一遭。
覆试结果一经出来,正经的会试就不远了,他们到礼部拿了覆试结单,在礼部登记入册,后面就没什么事了,无非是韩延得知消息过来祝贺他们,又要请他们吃饭,还把严素光和林宁宴搬出来,文靖安不好拒绝去了趟韩府,其他时间都是在客栈里专心复习。
京城三月,临近会试。
此时已入早春,冰消雪融之后就该轮到春雨沥沥。
外面的空气湿漉漉的,新鲜又冰凉,吸一口沁人心脾,从远处看,城郊的山丘和路边的土坡已经有浅绿色的草芽,最先冒出来的是甘草和繁缕一类的植物,从近处看它们又消失了,似专门躲人目光的小妖灵。
三月初六,上至皇宫下至市井都紧张了起来,人们口耳相传,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正式开始。
首先是考官方面,由皇帝钦点一名德高望重的大臣出任主考官,另外,皇帝还会钦命一名副考官,由主考官、副考官和礼部推举十八名大臣担任同考官,皇帝批准之后,这二十位大臣在禁宫中领取各自的任命书,其中,皇帝会亲自交给主考官一把小钥匙。
随后,由这二十位要员组成的核心考官团队直接从皇宫往京城贡院出发,他们会先一步进入贡院从里边关闭大门,大门之外也会上锁,直到会试第一场正式结束,否则他们不得离开贡院半步。
接着,外面由礼部尚书亲自主持各项准备工作,初七夜晚,初八零时零点,贡院准时发出进场信号,数千举人往贡院进发,过程庄严肃穆,寻常百姓或者相关工作人员有喧闹等举止影响考生进场会受到惩罚,考生有失仪之举也会受到处罚,严重者直接取消考试资格。
文靖安和陈崇章跟在大队伍当中,他们身边是一些云州来的考生,是林宁宴出面帮他们联络认识的,他们便跟这些同乡组成一个小队伍到贡院门前的广场排队等候。
进场方式和覆试时也有不同,这次是五十个考生组成一队接受三道检查,检查比乡试时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头搜到尾,就差脱光搜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