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刻朝堂之上也没有闲着, 考生进场的同时,礼部尚书带着礼部相关要员面见皇帝,问安之后请求皇帝下发会试试题, 皇帝不是直接赐下考题,而是亲手交给礼部尚书一个上锁密封的锦盒。
这个锦盒里边装的才是会试试题, 不过礼部尚书无权打开,唯一打开这个盒子的钥匙在皇帝钦命的主考官手里,主考官此时被锁在京城贡院里。
故此,礼部尚书要在宫廷禁军的保护下从皇宫去往贡院, 将锦盒亲手交给主考官。
主考官拿到锦盒之后,当着礼部尚书和一众考官的面将盒子打开,拿到皇帝下发的试题,连夜在贡院里边开始印刷,这些考题将会和考生之前上交的答题纸一起下发。
至于考生这边, 会试检查严密自然要多花些时间, 文靖安进场时已经是初八日的中午了。
他顺利找到自己的座位,当天傍晚下起了早春细雨, 吹到脸上痒痒的, 伸手一抹会湿掉一层。
他简单吃了晚饭之后,把考篮放到椅子下方, 将充当桌子的那块木板拆下来和椅子拼凑成一张床,再用一块棉布将考舍空荡荡的一面围起来, 勉强遮风挡雨, 也不管居住条件如何之差,早早和衣睡下了,整个贡院安静又诡异。
一夜春雨如织,今朝帝京如洗。
明远楼那边于卯时四刻6:00正式敲响开考的钟声。
文靖安已经提前起床做好了准备, 时辰一到,只见一队考官从小门那边进来,每个考官手中都抱着一沓附有试题的空白答题卷,他们按照预先分配好的任务依次给考生下发,文靖安也是顺利将考题拿到手。
会试第一场相对“轻松”,题目为三道四书文,一道试帖诗。
不过很显然这个轻松也只是相对而已,题量确实不大,三道四书文一道试帖诗文靖安花上一个白天也差不多能完成,难处在于这是会试,题目难度不是乡试可以比拟的,这些题目都是皇帝任命的朝中“大儒”所出,解题的关键往往不在题目之上而藏在题目之后,比如文靖安乡试时遇到的那道压轴题十有三年春,晋侯使郤锜来乞师。
一句春秋的原话要牵扯到春秋的注释,然后才能挖掘到“礼”这个主题上来。
考生要是没有经过一番苦读,不能做到对四书五经融会贯通,肚子里没有些墨水,这些题目断然是不可能答出来。
如果放在乡试的时候,文靖安一下面对三道这种难题,未必能全部都答得出来,可经过这段时间林宁宴的特训,他和陈崇章已经熟悉了会试的试题难度,也基本知道了考官的出题意图和模式,厘清题意对他们来说都不成问题,问题在于他们本身的“厚度”。
要知道,他们这是第一次参加会试,陈崇章十九岁,文靖安今年满打满算才十七岁,他从八岁在杏陌村李夫子那儿蒙学开始,科举路才走了九年,十载寒窗都还差了载,可他们身边有些考生却是考了很多次,人家的科举造诣少则十数年,多则数十年,有的考生拿出来当他们的祖宗都嫌年轻。
抛开天赋和勤奋不谈,年纪上的差距就是实力上的差距,钻研几十年四书五经和才接触九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林宁宴在模拟试之后也跟他们两个说过实话,他们的弱点不在破题而在答题,意思是他们能破解考官的出题意图,但具体落笔写出来的文章却仍有可以商量的余地。
这一点“商量的余地”就是文章厚度不够。
关键是这个厚度又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补救不回来的,就像文靖安前世写作文,想要提高分数至少得做花一两个学期甚至是一两个学年来积累,这点他和陈崇章仓促间无法追及,于是和林宁宴商量了办法,进考场之后不要急着答题,而是尽量罗列文章需要的材料,用引经据典弥补自己的不足。
当然了,这个办法说到底还是很笼统,主要还是靠他们自己的能力。
有了前面县试、府试、院试和乡试的经历,文靖安便也不着急,从今天初九日六时开始到明天初十日下午六时,有两个白天一个夜晚的答题时间,他可以充分准备,将自己的文章尽量写厚。
如此,他本来可以用一个白天答完的三道四书文和一首试帖诗,硬是将答题时间延长,在草稿纸上涂了又改,改了又加,确定自己把自己那点积累抽干了才正式把答案誊写到答卷纸上。
到了初十日的下午三时他才将全部答案写完,交卷又花了些时间,排队出了贡院大门已经到了五时,再过半个时辰,考生无论写完答卷与否都得被迫交卷,考官强行清场了。
出考场时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他从仪门出去,发现林宁宴、文妙安和陈崇章都已经在等他了,陈崇章比他还提前交卷倒是意外,便问了句
“你怎么这么快”
陈崇章道“我肚子里就那点东西,全部写完再等下去也没必要就先出来了。”
文靖安道“到底是会试,和前面都不太一样,这回我心里就没底了。”
陈崇章正要开口,林宁宴抢先一步道“先不说这些,全部考完再讨论,我们先去吃一顿好的,回来你们好好休息,考场里那个环境我知道,你们得抓紧时间养足精神。”
陈崇章便不再多言,一切按照林宁宴说的办,四人到南城较好的馆子吃了一顿,然后直接回客栈,文靖安和陈崇章洗过澡洗去一身疲惫,林宁宴陪文妙安赶紧到街上给他们买东西补充考篮,他们两个抓紧时间睡下。
会试第二场是十二日早晨六时开始,按照老规矩他们初十晚上就要做准备等候十一日进场,因此他们只睡了几个时辰就又起床,文妙安和林宁宴已经帮他们准备好了考篮,他们就不需要操心这些琐碎,出了门跟着大队伍往贡院方向走。
第二场就没有那么复杂了,这场考试的考题由主考官和副考官直接出题,他们只需要象征性送到宫里给皇帝御览一下,皇帝用玉玺给他们盖章既宣告生效,然后试题送回贡院,连夜印刷,十二日早晨与考生的答题卷一同发放。
第二场的题量一下子就增加了,不考别的,直接考五道五经文。
从五经里边出五道题目,按照考官的意图写五篇八股文。
这些题目虽然没有第一场的四书文那么刁钻,但题量巨大也耗人心神,加上第一场的长时间煎熬,外面阴冷潮湿,心态不好的考生到了这一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严重的已经没办法完成考试了,文靖安那一排考舍就出现了一位当场晕倒的考生,但晕倒了他也不能离开考场,由考官团队那边指派一位医官过来看一看也就过去了,生死自理。
文靖安虽然长得瘦弱,得益于他穿过来的时候是带病之躯,这些年一直保持着晨跑和锻炼身体的习惯,加上他们又是自己从云州走过千山万水到帝京来,这点苦身体还是能承受得住,十三日下午三时准时完成答题交卷,之后就是排队出考场的老流程,林宁宴和文妙安在贡院门口等他们,他们一起去吃饭补充体能,抓紧时间洗澡休息恢复精神迎接第三场。
第三场也是最后一场了。
十五日早六时到十六日晚六时。
这一场的考题也是由主考官和副考官负责,出题流程和第二场一样需要皇帝预览盖章,不同的是这一场就能够体现出科举考试的“创新之处”了,这场考试脱离了四书五经的桎梏,既不考四书文也不考五经文,而是直接考五道策论。
在文靖安看来,这五道策论是整个科举最为可取的地方了,他拿到试题之后逐个看了一遍。
第一题商鞅治秦论。
第二题汉初无为而治论。
第三题吴兢上贞观政要张九龄上千秋金鉴司马光上资治通鉴论。
第四题中州赋税增减之论。
第五题西海剑州形势论。
可以看到,前面三题是从历史上吸取治国经验,后面两道题就完全涉及现实,从这点来看,封建科举并非是以禁锢读书人思想为全部目的,人家也是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景的,它在后人看来或许迂腐,在当时确实是最优解。
这种题目的自由度相对也高很多,不再限定只能用八股文形式作答,只要求考生答题字数不能少于三百字,不能多于两千字。
对文靖安来说策论自然是比前面的四书五经文好写的,他按照老规矩审题构思、罗列材料、打好腹稿、铺纸落墨一气呵成,只不过好写归好写,到底是会试,他为了稳妥起见还是用时间换质量,慢条斯理地写,尽可能把更多经典塞进文章里去。
三月十六日,会试第三场进入了结束时间,清晨六时考生便能交卷,交卷之后到门口排队分批离开考场,中午十二时考官开始催促考生交卷,后面的下午二时、三时、四时都会催促交卷,直到傍晚六时强制收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