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1、太子
    自从皇后崩逝,元春觉得太子似乎变得阴郁了许多。

    皇后还在时,元春也在坤宁宫中遇见过几次太子。

    虽每次元春行了礼便很快避退,但仅有的几次碰面也让元春对太子印象深刻。

    在太子身上,元春甚至能看到宝玉身上的那种干净和太真。

    这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

    太子已经二十几岁了,早已成亲生女。

    在民间,也该是家里的顶梁柱了。

    但仔细想想,元春又能理解太子的干净和天真。

    之前在府里的时候,作为闲王世子,自是过的无忧无虑。

    在陛下登基后,不久便将他立为太子,又很快为他配齐了詹事府的相关人员。

    又命中书省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兼任太子三师,吏部尚书、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兼任太子三少。

    似乎是想让这些重臣尽快将太子之前缺失的教育给补回来。

    但四年过去,太子在政事之上的手段元春无从得知,但文臣的最高梦想是致君尧舜上,自不会给太子讲一些阴暗之事,多半给太子讲的都是圣贤之事。

    因此他身上的那份干净和天真,似乎一点也没有被朝堂和政事改变。

    而大行皇后是个很有手段的人,虽入宫后常年卧病,宫务由元春代管,但她对后宫众人的掌控和压制似乎一点也不受影响。

    陛下爱重皇后,虽皇后病弱无法侍寝,但初一十五,陛下晚上必是会来坤宁宫歇息。

    平日白天,陛下也时常来皇后这里坐坐,和皇后说说话。

    皇后喝药太多偶尔没胃口用膳,这时陛下只要有空必来陪着皇后,以盯着她多少用一点。

    若皇后有事与陛下相商,无论陛下多忙,都会抽空过去一趟。

    之前有人在请安时酸了皇后两句,皇后大度自己都没说什么,隔日陛下就把那人一撸到底打入冷宫。

    所以后宫之人虽然心里发酸,也不忿皇后身体不行还牢牢把住宫权,自己没精力,宁愿选个女官也不愿让她们分忧。

    但她们却除了给元春找麻烦间接恶心皇后一下,再不敢把事闹到皇后面前的。

    有儿女的还告诫儿女,除了皇后,见到太子也定要避让三分。

    不是因为他是大哥,是太子,而是因为他是皇后的儿子,是皇后的逆鳞。

    惹了皇后,若是侥幸没被陛下知道,或许还能全身而退。

    若是惹了太子,即便太子本人大度,不惩治,也不给皇后说,但太子身边的人也会禀报皇后。

    皇后也不和皇子皇女计较,只转头就寻个由头狠狠的惩治一番挑事的皇子皇女的母妃。

    所以皇后还在的时候,太子便是生活在和谐友爱的氛围里,父皇看中,母后慈爱,弟弟妹妹们恭敬,后院和谐。

    因此他身上的那份干净和天真,似乎也一点不会被生活所改变。

    直到皇后崩逝。

    太子哀毁过甚,很是病了一场,过了整整三个月才能走出东宫。

    而皇后的崩逝,让后宫之人仿佛失了一层枷锁。

    如今娘娘们心系皇后之位,目前看来是一个赛一个的端庄大气、贤良淑德,虽凑不到太子跟前去表现慈爱,但也不会和太子有任何冲突。

    但皇子皇女们就不一样了,之前碍于皇后,强压下去的对太子的嫉妒和怨恨,仿佛一下子就有发泄口了。

    太子有什么了不起,元后嫡长子有什么了不起,二十年前,上一个元后嫡长子可是自绝于东宫的。

    如今太子住的东宫,可还是后来在之前的东宫废墟上重建的。

    不到一年,太子便已被弟弟妹妹们冲撞多次,但他不愿计较这些,便简单放过了。

    看似太子还是以前的大度安然,但最近几次,元春在御书房外再遇到太子时,他身上的那份干净和天真的气息,却仿佛再也找不到了。

    虽然皇后之前将太子保护的很好,但太子能在二十几岁仍然保有赤子之心,其本身的性子却是最重要的。

    皇后缠绵病榻多年,太子心中应是早有准备,

    为何性子却有如此大的改变

    仅仅是皇后去世还是因为弟弟妹妹们不再恭顺又或者是太子经历了什么他不可接受之事

    元春觉得,或许弄清楚这个原因,她就能知道太子前世落水而亡的真相。

    这一日,太子徒贤下了朝,并未去书房处理政事,径直来到太子妃严氏处。

    严氏之父严瑞今日又在朝堂之上,参奏江阴侯吴高纵子行凶,草菅人命。

    庆历黄帝自是命三司会审,吴高当场脱帽请罪。

    徒贤心知,严瑞家里必是又要过一段艰难的日子了,便打算让严氏以节礼之名,补贴娘家一二。

    虽然母后总觉得严瑞作为自己的岳父,不仅帮不到自己什么,还老是给自己拖后腿,将大半个朝堂都要得罪光了,让自己损失了很多潜在的助力。

    但在徒贤心中,他是非常敬重这位岳父的。

    不畏强权,为民请命,屡屡掀开那些道貌岸然之辈的面皮,大快人心。

    那些道貌岸然之辈的助力,自己也不稀罕。

    再说助力不助力的,和家世关系其实不大。

    良娣和良媛的家世倒是都高于太子妃,但因她们至今喝着避子汤,她们的家族可都没有向自己低过头,也没给过自己任何的助力。

    可严瑞,他在民间的名声非常的好,百姓都叫他严青天。

    百姓有着纯朴的思考方式,当他们得知严青天是自己的岳父时,便认定自己必是一个好太子。

    严瑞不需要为自己做什么,只要他一直立身正义,那便是自己的助力。

    到了严氏日常理事之处,徒贤便见严氏正吩咐人准备贺礼。

    再一问,竟是父皇后宫一个小宝林有孕了。

    徒贤心里一沉,勉强撑着给严氏交代了严瑞之事,便回了住处。

    将所有人赶了出去,徒贤缩到墙角坐下,双臂抱紧膝盖,将头死死的埋入怀里。

    他一直告诉自己,父皇对母后情深义重,母后定是误会了父皇。

    甚至某一刻,他怀疑潘嬷嬷被后宫某个娘娘买通了,来离间他们父子。

    可那是潘嬷嬷啊

    潘嬷嬷是母后的奶娘。

    当年,她刚生下的遗腹子被婆婆抢走,又被婆婆托人牙子将没出月子的她卖的远远的。

    恰逢外祖母难产生下母后,没法亲自喂养,正四处寻找奶娘。

    见潘嬷嬷实在可怜,便不顾她还在夫君孝期的忌讳,将潘嬷嬷买了下来,做了母后的奶娘。

    至此以后,潘嬷嬷将母后视若亲生。

    潘嬷嬷六十好几的人了,早就应该荣养。

    但她舍不得母后,还是日日伺候在母后身边,凡事亲力亲为。

    她一直自责于当年没发现李氏的狼子野心,以近乎自虐的方式在伺候着母后。

    每次母后发病,潘嬷嬷几乎都要不眠不休的守着,就怕自己一睡,就再也见不到自己奶大的姑娘了。

    那一日,是母后的棺椁停灵宫中的最后一日,自己赶走其他人,跪在母后灵前想陪母后最后一晚上。

    潘嬷嬷走了过来,跪在自己身边,开始给母后化纸。

    自己以为潘嬷嬷是来开解自己的。

    明日,潘嬷嬷就要跟随母后一起去皇家宗庙了。

    本来,潘嬷嬷是可以回陈家荣养的,但她执意要陪着母后,自己便去向父皇求了恩典,允许潘嬷嬷去皇家宗庙为母后守灵。

    哪知潘嬷嬷接下来的话,却如同大冬天将一盆冰水泼在自己头上,让自己冷到了骨子里。

    潘嬷嬷说,母后怀疑,父皇事前知道李氏桂花糕的事。

    那一日,太医来的太快了,解毒的准备也做的太足了。便是太医为了讨好新帝,快马加鞭,但带上的成药,怎会那么巧就有对症的解毒丸子,让母后捡回一条命。

    后来母后查案的时候,指向李氏的证据太明显了。仿佛李氏毫无遮掩,生怕别人不知是她下的药。

    而后借着此事,父皇甫一登基,便将盘踞山西几百年的李家连根拔起,狠狠地立了威。

    因是等同谋逆,李家交好的人家无一为他们求情,只恨自己为何能跟李家扯上关系,万一被连累可如何是好。

    拔除李家,竟是比处置一户没落勋贵还轻松。

    而后李家几百年的积累,便充盈了日渐空虚的国库。

    李氏虽经常表现的不合时宜,但母后认为,这只是她的伪装。

    李氏之父是李昌鸿,不过四十岁,便做到户部左侍郎。其母亦是世家嫡长女,长袖善舞,八面玲珑。

    作为他们两人的嫡长女,如何会是那种手段拙劣心思浅薄之辈。

    只看此事最终结果,母后毁了身子,李家烟消云散,父皇初步立威,国库瞬间充盈。

    似乎仅仅是母后付出了健康的代价,父皇便完成了正常手段十年时间也做不到的事。

    由不得母后不怀疑。

    潘嬷嬷说告诉自己这些,不过是想让自己长个心眼,不要成了父皇下次手段的牺牲品。

    要自己还是要好好的孝敬父皇,当一个好儿子,好太子。

    第二日,潘嬷嬷便跟着母后的棺椁去了皇家宗庙。

    不到三日,便有人来报,潘嬷嬷还是殉了母后。

    母后已去,自己不想再失去父皇,便日日告诫自己,父皇爱重母后,一切都是母后的误会。

    病好以后,自己夜里无法入眠,白日还要强撑着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可今日,自己真要撑不住了,父皇后宫竟是有人有孕了

    母后去了才十个月啊,即便父皇不用委屈自己,可父皇不缺儿女,在这个时候,就不能赐下一碗避子汤吗

    父皇真的像他表现的那么爱重母后吗

    徒贤觉得,从此之后,怕是自己再也无法面对父皇关爱的眼神了。

    作者有话要说皇后死之前知道真相和皇帝和解了,但潘嬷嬷不知道,所以太子被误导了

    感谢在20211026 19:14:1420211027 20:17:3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heen100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