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9章 联姻吧
    听完皇后的一席话,太后大怒,当即差人去御书房传话,说太后凤体微恙,想见卫持。

    卫持匆匆走出御书房,谁知那宫女却把他引到了一处暗巷。等那宫女抬起头来,擦掉脸上妆容,卫持才认出,派来传话的宫女原来是贾元春乔装改扮的。

    “怎么是你慈宁宫出了什么事”卫持见四下无人,低声问道。

    贾元春就把淑妃怎样给太后送花,太后怎样不安,午膳后召了皇后问话,以及皇后对太后所说的话,原原本本都告诉了卫持。

    最后道“监国对臣有知遇之恩,臣没齿难忘,故而冒死给监国大人传话。只求监国大人能保住臣表妹的性命,臣今后愿追随大人,肝脑涂地”

    贾元春想得很明白,当初她因薛宝儿上位,现在就能因为薛宝儿被贬,还可能因为太后的迁怒,皇后的不喜,小命难保。

    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放手一搏。

    若卫持成事,她还有希望跟着薛宝儿鸡犬升天。

    至于卫持是不是明君,能不能治理好天下,对于此时的她来说,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必须让卫持明白,她是薛宝儿的表姐,与薛宝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因为薛宝儿的关系,她会永远站在他这一边,并且有能力帮到他。

    实际上,贾元春是在豪赌,赌卫持对薛宝儿心有多真,愿不愿意为了薛宝儿的安危挑战皇权,或者干脆把自己变成皇权。

    毕竟卫持距离那张龙椅,只有一步之遥。

    其实说出最后那句表忠心的话时,贾元春的心里还在打鼓。她怕卫持笑出声来,笑话她自以为是,居然认为他会为了一个小姑娘得罪皇后和太后。

    要知道,无论是皇后还是太后,都是卫持上位的支持者。

    薛宝儿拿什么跟她们比

    那样的话,她将会沦为一枚弃子,即便侥幸保住性命,也注定要忍辱偷生一辈子了。

    贾元春小心翼翼地抬头朝卫持看去,果见他唇边现出一抹笑意,心中顿时一凉,却意外地听他问“若我让你去服侍圣上,诞育皇嗣,你可愿意可敢去”

    贾元春“”这不正是当初祖母送她入宫的用意吗

    反正最坏的结局就是一个死,她有什么不敢的

    可圣上的身体能行吗

    从她进宫开始,秀女一年一选,后宫新人旧人一大堆,都疯了似的想生儿子,也没见谁的肚子鼓起来过。

    后来偷听到慈宁宫里的几个老嬷嬷在私底下议论,不是地不好,是没播上种啊

    想也知道,恐怕是皇帝的问题。

    不管了,先保住性命要紧,贾元春红着脸,应了一声“全凭监国大人吩咐。”

    “头前带路。”又听卫持淡淡道,似乎成竹在胸的样子。

    那一刻,贾元春就知道自己赌对了,惊喜之余,都有点嫉妒薛宝儿了。

    怎么她处心积虑在宫里熬了这么多年,就没遇到一个愿意为她出头的好男人好不容易自己熬到了出头之日,还要去服侍那个好男人他爹,还可能因为自己已经及笄,被那个生不出孩子的年过四旬的老男人嫌弃年纪大

    天理何在

    皇后没想到卫持会来得这样快,本来准备坐一会儿就走的,他这一来想走都走不了了。

    太后显然也没想到,便问“怎么来得这样快前朝的政务都处理完了”

    卫持满脸憔悴,摇头苦笑“西北开战,南涝北旱,福建兵乱,政务哪里处理得完只听说太后凤体微恙,赶着过来瞧瞧,正好偷得半日闲。”

    见卫持如此看重自己,太后只觉这些年对他的疼爱没有白费,心中怒意消散了不少,可想到他的所作所为,还是气的。

    碍于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太后不问前朝之事,只问赐婚“哀家听皇后说起,圣上在闭关之前曾有意给你和安宁赐婚,圣旨都拟好了,只差用印,可有此事”

    还要亲自求证一番,这是不相信她说的话吗

    皇后捏紧了手中的帕子,生怕卫持犯浑硬说没有,毕竟圣旨在他手里,他连御史台成堆的奏折都敢烧,那圣旨

    不怕,不怕,圣旨是司礼监起草的,她有证人,不怕他不认。

    “确有此事。”卫持恭敬回答。

    皇后心中冷笑,认了就好,看他怎样狡辩。

    太后脸色一沉,明知故问“那这赐婚的圣旨为何留中不发”

    卫持深深吸气“是臣觉得不妥。”

    太后“啪”一拍炕几,震得皇后和屋里服侍的齐齐一抖“你敢再次忤逆圣上不成”

    皇后觉得“再次”两个字用得很妙,皇帝赐婚两次,卫持忤逆两次,如此藐视皇权,太后怎么能忍

    从前太后并不管卫持的事,冷眼旁观下来也觉得挺好的一个孩子硬是被皇帝、皇后和长公主一家给宠坏了,有点不知天高地厚。

    俗话说得好,玉不琢不成器,孩子就好比那小树,不及时剪掉杂枝,如何能长得高

    太后决定替皇帝好好管管卫持,给他点教训,让他有所敬畏,别总拿皇权不当回事,处理起朝政来也跟过家家似的,因为某人的一句话就胡来。

    谁知卫持连称不敢,慢条斯理道“此一时彼一时,彼时西北和福建尚且安稳,国库也足够赈济南北灾情。可如今西北战事焦灼,西北军已经一年多没有领到饷银了,便是有忠顺王压着不敢哗变,打起仗来也力不从心,就在半个月前甘州失守了。”

    在太后的印象中,西北军是整个朝廷最精锐的军队,在与鞑子的交战中从无败绩,怎会致甘州失守

    甘州之后便是山西,越过山西可直抵京城,西北守军都败了,山西还能受得住吗,京城危矣

    太后不由怔了怔,先帝在时国库尚且充盈,九王之乱后才渐渐空虚。当今好战,南征北讨,国库的窟窿只怕没有填上。

    没想到已然空虚至此,连军饷都发不出了。

    再看卫持满脸倦容,太后不禁又心疼起来。

    临危受命,苦了这孩子了。

    眼瞧着话题走向越来越偏,皇后咬咬牙,忙往回拽“如今正是朝廷用得上忠顺王的时候,不是更应该与忠顺王府联姻,让忠顺王为朝廷出力吗”

    对呀,正是这个道理,太后也很同意,卫持却为难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西北军之所以没有哗变,正是忠顺王自掏腰包贴补的结果。可西北军到底是朝廷的西北军,战事一起,那就是个无底洞,忠顺王也贴补不起了。”

    “内阁呢内阁就没有办法了吗”太后问。

    见太后再次被卫持给带偏了,皇后气得胸口疼,也顾不得礼仪,插话道“军国大事自有内阁出谋划策,不是太后与本宫该操心的,说来说去,这些与赐婚有什么关系”

    卫持等的就是她这句话,重重叹了口气道“朝廷进项都有定数,贸然增加税负或者摊派只会激起民变,内阁有人提出联姻之策,或亲王或公主与江南豪富联姻,用爵位换银子。”

    “胡闹”太后又拍了炕几一下,“天潢贵胄怎可与商贾为伍,向商贾低头立国之初就曾说过,不和亲,不称臣,不纳贡”

    太后越说越气“如今甘州丢了,内阁想不出办法,就跑来算计亲王和公主,是什么道理他们把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

    更何况当今子女本就稀少,便是亲王也只剩下两位。

    卫持殷勤地服侍太后喝茶,劝太后息怒,苦巴巴道“臣也是这样想的,只是晾着他们,并没表态。”

    “你做的对”太后这才喘匀了一口气。

    谁知卫持话锋一转“臣把忠顺王和安国公叫来问话,想向他们讨个办法,他们也只是摇头,说国库空虚非一日之寒,而要平定西北南安福建,光军饷就需要”

    卫持缓缓伸出一根手指,太后一惊“一千万两”

    朝廷一年的赋税也不过三、四千万两,去年又是灾年,恐怕还不到这个数。

    国库早已是寅吃卯粮,一时半会儿上哪儿弄这么多钱去

    “商量来商量去,也只有与江南商贾联姻这一条路可走了。”见太后又立起眼,卫持忙安慰道,“臣想着亲王或公主都乃天潢贵胄,怎能屈尊降贵。臣不才,愿以监国之身代替亲王公主与江南豪富之家联姻。”

    太后闻言,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谁都可以,就你不行